『壹』 智飛生物是做什麼的
智飛生物是一家專注於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以下是對該公司的詳細介紹:
一、公司概況
二、主營業務
疫苗研發與生產:智飛生物致力於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質量疫苗的需求。其疫苗產品涵蓋了多種疾病領域,為預防傳染病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物製品研發與銷售:除了疫苗外,智飛生物還涉足生物製品的研發和銷售。這些生物製品在醫療、保健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三、經營業績
營業收入:智飛生物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其中二類疫苗代理產品在公司營業收入中占據重要地位。以2019年為例,二類疫苗代理產品的收入佔比高達87.29%。
凈利潤:近年來,智飛生物的凈利潤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14.51億元和23.66億元,顯示出公司強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智飛生物是一家在疫苗和生物製品領域具有顯著實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其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卓越的研發能力和穩健的經營業績,在國內外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
『貳』 300122股票詳解
300122股票(智飛生物)詳解:
一、股票概況
智飛生物(股票代碼300122)在2021年5月17日達到了最高價231.19元,隨後經歷了一波急速下跌,至2022年1月21日跌至低點103.78元。這波下跌的時間長度為8個月,跌幅約55%,套牢了不少散戶、大戶和機構。
二、下跌過程中的技術圖形
在下跌過程中,智飛生物的MA線圖呈現出一個「天女散花」的圖形,MA250、120、60、30、20均線從上到下依次排開,顯示出強大的空頭壓力。然而,這種壓力也孕育著機會,對於短線狙擊客來說,這種圖形可能預示著獵物即將到來。
三、止跌與反彈跡象
在2022年1月21日達到最低點後,智飛生物的股價開始止跌。隨後,MA5日線逐漸靠近MA10日線,並最終站在了MA10線上。同時,MACD指標也呈現出一個即將金叉但還未金叉的態勢。這些技術信號表明,智飛生物可能即將迎來一波短期反彈。
四、未來走勢預測與投資建議
結合技術圖形和指標分析,可以認為智飛生物在未來的走勢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位置,大約在130元左右。MA指標可能會在MA30或MA60處感受到壓力。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該股能否小量上攻,以及MACD指標能否成功金叉。
綜上所述,智飛生物(股票代碼300122)在經歷了大幅下跌後,可能即將迎來一波短期反彈。然而,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需要謹慎分析技術圖形和指標,並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選擇。
『叄』 毛利率超94%,碾壓茅台!揭秘狂犬疫苗生產全過程
全球疫苗市場規模超2700億元,中國即將進入大品種的收獲期。
疫苗行業,歷來都是A股誕生牛股最密集的領域之一。
2010年9月上市的智飛生物(300122),上市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達1658%(後復權);
2010年11月上市的沃森生物(300142),上市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達9366%(後復權);
2017年2月上市的康泰生物(300601),上市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達898%(後復權);
......
2020年6月16日,作為國內唯一 一家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生產企業:康華生物(300841)登陸創業板上市,一時間成為了2020年A股最牛的新股之一,前20個交易日,斬獲20個漲停板,期間最高漲幅達976.6%,最新市盈率(TTM)超過186.6倍,可見二級市場資金對康華生物的追捧熱情。
得益於較高的發行價(70.37元/股),康華生物一躍成為了2020年最賺錢的新股,每中一簽最高浮盈超過343600元。
那麼, 康華生物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到底有多賺錢?全國唯一的這款疫苗是如何生產的?康華生物最新的經營業績情況如何?中國疫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幾何?......
帶著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問題,7月23日,全景網攜手深交所一起走進康華生物,零距離為投資者「雲調研」國內唯一 一家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生產企業。
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全景主播與康華生物董事、總經理王清瀚、川財證券生物醫葯研究員黃心如實時連線、互動,詳細探討疫苗行業的現狀與前景,同時全景網編導實地參觀了康華生物的研發實驗室、疫苗生產車間,帶領投資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康華生物。
康華生物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綜合性研究、開發、經營一體化的疫苗生產企業,已擁有2款上市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邁可信)。
其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康華生物的核心產品,也是國內首個上市銷售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
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全景網編導實地參觀了康華生物的研發實驗室、疫苗生產車間,帶領投資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康華生物。
在參觀過程中,康華生物董事、總經理王清瀚介紹,公司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採用人二倍體細胞(MRC-5細胞)為細胞基質培養狂犬病病毒,無動物源細胞DNA殘留和蛋白殘留導致的潛在風險;免疫原性好,起效速率快;安全性好;免疫持續時間長。
隨後,康華生物研發部經理趙志鵬帶領投資者,參觀了康華生物的研發實驗室。據趙志鵬為投資者通俗易懂地科普了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
人二倍體細胞在通俗意義上來講就是,人正常的體細胞。而在疫苗生產過程中,都會存在細胞蛋白的殘留問題,而使用人二倍體細胞殘留的蛋白就是人體蛋白,如果殘留的是動物源蛋白,在接種過程中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因此,康華生物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安全性非常高。
但是,人二倍體細胞對病毒不是特別敏感,病毒表達水平不會太高,康華通過採取微載體規模化培養,提高細胞密度,進而提高病毒表達,但細胞感染病毒之後容易發生脫落,最終導致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產能不會太高,產能其實是比較有限的。
康華生物的研發實驗室
在參觀康華生物的疫苗生產車間過程中,據康華生物生產大樓中控室的李燕平介紹,病毒培養是整個疫苗生產過程中最核心的環節,病毒培養周期大概是13天左右,整個生產周期大概需要45天左右。
全景 財經 (ID:p5w2012)翻看康華生物的招股書發現,康華生物的絕大部分營業收入、凈利潤都來自於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2017-2019年期間,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1億元、5.51億元、5.38億元,佔比同期營收的92%、92.2%、98.5%。
而,另外一款上市的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近3年銷售額僅有0.2億元、0.08億元、0.17億元,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康華生物的營收構成來看,短時間內,其業績增長幾乎完全依賴於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
據招股書顯示,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毛利率極高,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別高達94.8%、94.8%、90.3%,明顯高於已上市的疫苗企業。
同時,康華生物披露的2020年中報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上半年的凈利潤1.8億-1.8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2.3%-118.2%。
但值得一提的是,康華生物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於2012年4月取得新葯證書,目前已過了保護期。
而據CDE官網公開數據顯示,已有7家企業提交了關於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臨床試驗申請,其中北京民海生物、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相關疫苗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一旦上市銷售,或將對康華生物的盈利能力帶來一定的沖擊。
對此,財務總監兼董秘唐名太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表示,目前國家葯監部門對於疫苗安全性不斷加強監管的背景下,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接種後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安全性高。隨著接種者,尤其是孕婦、兒童、過敏體質人群等對疫苗使用的安全意識和要求不斷提升,預計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康華生物的在研疫苗有10餘款,其中包括凍幹人用乙型腦炎滅活疫苗(Vero細胞)、六價諾如病毒疫苗、破傷風疫苗等。
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康華生物董事、總經理王清瀚介紹,中國破傷風疫苗在成人領域有一定的需求,同時破傷風疫苗的研發平台可以作為其他疫苗的研發載體。
眾所周知,疫苗研發周期長,難度系數大,且成功率低。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康華生物在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投入逐年增加,分別達0.04億元、0.18億元、2.28億元。
相比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投入水平來看,康華生物的研發投入處於中等水平。
康華生物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研發人員及研發投入對比
狂犬疫苗屬於二類疫苗,是自願自費接種的疫苗,不受醫保政策的影響,且狂犬疫苗的需求非常剛性,企業定價自主權較高。
2020年新一輪狂犬疫苗招標,上海、河北、內蒙、海南等多個省市的中標價提升明顯,以成大生物為代表的Vero細胞狂犬疫苗平均中標價從50元提升至75元以上,康華生物的二倍體狂犬疫苗平均中標價從280元提升至300元。
產品提價的背後是,中國的狂犬疫苗市場需求規模巨大。
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川財證券生物醫葯研究員黃心如表示,近年來,國內人用狂犬病疫苗每年的批簽發總數量維持在6000-8000萬支,即1200-1600萬人份,整體批簽發量基數較大。
2019年,康華生物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經批簽發237.77萬支,約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96%。
同時,黃心如進一步表示,隨著人們飼養寵物習慣的逐漸興起,我國寵物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人用狂犬病疫苗仍有需求增長的空間。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7年度,我國寵物數量由2010年的9691萬只大幅增加至1.68億只,養寵家庭佔比也達到17%,但相較美國68%家庭飼養寵物,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同時,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康華生物總經理王清瀚、黃心如與全景網主持人共同探討了中國整個疫苗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王清瀚表示,隨著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疫苗市場的持續擴大,我國疫苗產業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科研、生產、流通、終端監控網路體系,基本滿足大部分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未來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黃心如則重點從數據方面進行對中國疫苗行業進行了分析:
目前,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大約是300多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元),集中度非常高的,前四大疫苗巨頭占據了85%的份額,第一大品種是輝瑞的13價肺炎疫苗,年銷售額超過58億美元,佔了全球疫苗市場近20%的份額。
而在此前,國產疫苗的大品種幾乎是缺席的,但近年來陸續進入了一個收獲期,主要是因為國產疫苗企業在10多年前已經開始布局疫苗研發,現在已經到了收獲期。眾所周知,創新疫苗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8-10年,例如已經上市的國產13價、23價肺炎疫苗、康華的二倍體狂犬疫苗,從臨床申報到獲批上市,都經歷了長達9-10年。
所以說,在經過了漫長的蟄伏期、研發期,國產疫苗行業即將迎來一個大品種的收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