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最大的倉儲企業是哪一家
中國最大的倉儲物流企業、兩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之一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近百億元。中國誠通控股公司是集團的母公司。誠通集團擁有中國誠通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上市公司,集團將集中優勢資源發展上市公司,實現整體進入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
B. 中國融通集團下屬九大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的企業有:
1、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
2、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
3、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4、中國誠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5、中國誠通香港有限公司
6、誠通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7、誠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8、中國誠通東方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9、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
(2)中國誠通發展集團股票走勢分析擴展閱讀: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介紹
2005年,國資委將中國誠通列為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試點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營平台,探索中央企業非主業和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經營處置的路徑。
中國盛通拘留和國有產權轉讓方式,整合中國寰島集團的重組,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負責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商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如中央企業和普天集團8公司、中冶紙業公司,一些中央企業在鋼鐵爐料包公司。
進入新時代,公司主營業務為股權經營、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以及綜合物流服務、生產資料貿易、森林紙漿造紙生產開發利用。公司控股中國倉儲發展有限公司(SH,600787)、佛山華鑫包裝有限公司(SZ,200986)、中國誠通發展有限公司(HK,00217)、
廣東冠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600433)、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SH,600963)、中冶美麗雲計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SZ,000815)等上市公司。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中遠、中海科技、中國電信、中國國際金融、東興證券、中國租車等。
2016年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參與中國石化國有勘探公司多元化轉型,委託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投資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國務院批准,委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盛通的首席發起人共同發起和建立中國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3500億元,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一起9個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成立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委託開展基金管理事務。
C.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業務平台
【業務綜述】2005年6月,中國誠通被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單位。自試點以來,中國誠通不負使命,落實國家戰略,體現國家意志,維護國家利益,執行國家政策,大膽探索,敢於創新,先後託管、接收了普天集團部分企業、寰島集團、中唱公司、中企國際、中包公司、中商集團等中央企業,託管華誠公司,積極參與國葯集團、北車集團、農業銀行等IPO項目。中國誠通主動抓住機遇,拓展市場化資產經營路徑,通過一系列並購重組打造林漿紙主業板塊布局,積極介入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重組,通過資本運作拓展海外業務。多年來,中國誠通為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做出了應有貢獻。
【功能定位】
根據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需要,本著有利於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有利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企業優勢互補,有利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降低改革成本的原則,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平台,探索資產進入、整合、經營、變現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模式,致力於打造國有經濟中培育主業的投資中心、輔業資產的轉化中心、運營低效資產的加工中心、退出企業的緩沖中心、特殊企業的管理中心,在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中央企業改革重組中發揮獨特作用。 【業務綜述】
中國誠通具有60餘年的專業物流經營管理經驗,擁有全國最大、分布最廣,集倉儲、配送、信息一體化的物流網路,具備供應鏈管理綜合服務能力,可為客戶提供全過程物流解決方案,組織面向全國並輻射海外的倉儲、運輸、配送、多式聯運、國際貨代、物流設計、質押融資、加工製造、科技開發、電子商務等綜合物流服務。集團冷鏈物流、貴金屬物流、臨港保稅物流、危化物流、有色金屬期貨交割庫等業務形成誠通特色,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
未來,中國誠通積極適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需求變化大環境,在國家轉變發展方式、結構和戰略布局調整的大背景下,發揮業務核心競爭力,提升在物流行業中的影響力、控制力、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勇擔發展國家現代物流的使命和社會責任。
【主營業務】
倉儲業務
擁有全國最大的倉儲物流網路,擁有倉儲客戶近8000家,在全國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設有倉儲物流網點,擁有冷庫、危險品庫、平庫、站台庫等多種庫型,以及龍門吊、汽車吊、叉車、正面吊等裝卸搬運設備。擁有直屬大型倉庫62家,業務加盟倉庫100多家,倉儲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專業化的倉儲物流服務。集團還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交割倉庫。
運輸配送業務
形成以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多種運輸方式並存的物流網路,具有城市間鐵路、公路干線、水運等的獨特優勢,運輸網路遍布全國,擁有120餘條總長114公里鐵路專用線,7條連接南北的集裝箱運輸干線,多條城際公路運輸專線。擁有大型物件運輸最高資質。先後參與或完成了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長江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南京長江二橋工程、儀征化纖工程等幾十個國家重點項目的貨運代理、材料供應任務。
國際貨運代理業務
在全國主要中心城市和港口設有貨代公司,形成覆蓋國內、輻射海外的全球運輸網路,開展包括租船訂倉、報關報驗、保險、港口中轉、接運、集裝箱拼(裝)、拆箱、分撥等服務。目前還開發了俄羅斯經滿洲里直達常州的陸路口岸進口轉關國際貨運業務,在重慶、常州等地擁有海關監管車隊和海關監管堆場。
質押監管業務
集團是國內開創最早、規模最大的質押監管企業,目前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等二十餘家金融機構建立了「總對總」合作關系,業務融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監管地點覆蓋20多個省、直轄市,監管客戶超過1200多家,是國內管理最嚴、制度最全、發展最快的領先物流企業之一。
現貨市場業務
集團在全國設有現貨交易市場23家,充分利用遍布全國主要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和倉儲運輸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的優勢,以倉儲為依託,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於一體,在全國建立了包括鋼材、汽車、建材、副食品等各類商品現貨市場。提供倉儲、聯運、中轉、質檢、信息咨詢和結算等多種服務,是各類商家交易的理想場所和物資商品集散地。現貨市場交易額連續四年突破千億元。
鐵路集裝箱運輸及代理業務
集團承擔著鐵路集裝箱「第二貨場」職能,擁有鐵路專用線以及鐵路戰略裝車點、技術直達和五定班列線路等稀缺資源,是鐵路系統外最大的集裝箱運營企業。在重慶、成都、常州、武漢等內陸重點城市建有大型集裝箱中轉站,開展集裝箱五定班列、集裝箱技術直達、集裝箱包量運輸、集裝箱拼箱、門到門、門到站、站到門等業務,開展國際班列延伸服務,不斷拓展特種集裝箱運輸、圈專運輸、同質化運輸等新業態。
加工包裝業務
擁有先進的開卷校平和線材拉直剪切加工生產線,為客戶提供所需金屬材料的卷板開平、剪切、電纜分割等個性化加工服務,並延伸提供顧問式采購、設計生產、配送安裝等服務。 【業務綜述】
集團生產資料貿易業務源於原國家物資部所屬流通企業擔負的國民經濟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功能,歷經幾十年發展,已形成覆蓋全國主要市場、功能完善的金屬等生產資料貿易服務網路。
集團貿易業務充分結合物流功能優勢和網路布局,圍繞客戶需求,創新並完善采購、加工、配送、融資、信息技術服務等延伸服務能力,有效降低客戶成本,不斷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集團具備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等多品種大金屬集成供應和綜合服務優勢,並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以供應鏈管理方式,致力於打造產品服務產業鏈,實現了從傳統貿易商向服務提供商的升級轉變。
【主營業務】
金屬貿易
擁有國內最完備的金屬營銷服務網路。主要貿易品種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冶金爐料,還包括煤炭、焦炭等金屬生產原材料。黑色金屬主要銷售品種包括板材、建材、型材、管材等品類。銅、鋁、鉛、鋅、鎳等有色金屬集成供應和綜合服務能力處於業內前列。在鐵礦石進口方面擁有資源優勢。代理國內主要鋼鐵生產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各類型產品及國外原材料,為汽車、船舶、家電、冶金、裝備製造、新能源等行業有影響力的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提供多品種金屬材料配套供應和綜合服務。
稀貴金屬產業
集團是國內主要的大型稀貴金屬貿易企業之一,擁有稀貴金屬進出口資質和廣泛的國內外稀貴金屬購銷渠道,長期直接進口銠粉、釕粉、銥粉和海綿鈀等金屬材料,與國內外白銀供銷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白銀貿易量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鉑、銠、釕、鈀的經營在業內具有重要影響。集團致力於白銀上游礦產資源和冶煉能力的掌控,並積極向下游產品延伸,打造國內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白銀產業鏈。
國際貿易與工程投標
具有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技術進出口資質。立足於國內外兩個市場,積極開發兩種資源,憑借多年來積累的資源基礎和營銷渠道,廣泛經營有色金屬及礦產品、黑色金屬、稀貴金屬及礦產品、再生資源進出口等業務,貿易夥伴遍布歐洲、北美、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等地區。
工程投標是集團優勢業務,依靠多年來專業化運作和配送服務,承攬了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軍工等領域的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金屬材料和設備供應業務,在工程投標和材料供應領域具有良好市場聲譽。
信息服務
擁有「中國1金屬網」,形成高效全方位的資源發布、信息交流、網上交易和客戶服務的電子商務平台,為客戶提供及時權威的資訊信息與網上交易服務。向社會發布「中儲南京—聯網江蘇鋼鐵價格指數」(SpiJS),有效反映和監測區域鋼鐵行業運行變化情況,服務政府和企業決策。 【業務綜述】
中國誠通是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准、唯一擁有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主業的中央企業。紙業板塊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冠豪高新、粵華包B、岳陽紙業,總造紙產能240萬噸,商品漿產能40萬噸,自有林地近200萬畝,資產規模320億元,年銷售收入達200億元。產品涵蓋文化類印刷用紙、塗布白板紙、白卡紙、無碳復寫紙、熱敏紙、不幹膠標簽紙等多個品種,居國內煙卡市場第一位、熱敏紙市場第一位、無碳復寫紙市場第二位、文化紙市場第一位,並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與利樂集團合作生產液體包裝原紙的生產商。
為提高紙業核心競爭力,集團以紙漿為核心,林紙為基點,積極推進林漿紙一體化戰略,控制上游資源,由橫向單一方式擴張增加到對產業鏈的縱向延伸。集團致力於發展成為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國際化紙業企業,以完善產業鏈為目標,實現林漿紙一體化和綠色環保,在造紙行業內取得技術全面領先地位,向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向股東回饋更加豐厚的回報。
【紙業之路】
集團紙業發展平台為所屬全資子公司——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簡稱「中國紙業」,英文簡稱「CHINA PAPER」),前身是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物資開發投資總公司(簡稱「中物投」)。1994年,中物投參與發起設立佛山華新發展有限公司。2005年6月,收購佛山華新發展有限公司股權,控股上市公司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粵華包B」),獲得近50萬噸造紙能力,快速進入造紙領域。2008年,增資控股珠海經濟特區紅塔仁恆紙業有限公司,產能規模增加到80萬噸,位列國內白板紙領域第四位,並獲得高檔白卡生產能力。2009年,控股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並受讓冠豪高新上游關聯供應商湛江冠龍紙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進入特種紙業務領域,獲得無碳復寫紙和熱敏紙等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2010年4月1日,中物投正式更名為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2010年9月,中國紙業以發起設立方式整體改制重組泰格林紙集團為泰格林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控股上市公司——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產品】
包裝紙
●塗布白紙板。主要有佛山誠通紙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潤豐」牌高級塗布白紙板、「紅豐」牌高級塗布白紙板。
●塗布白卡紙。所生產高檔塗布煙卡紙包括單面塗布白卡紙(FBB)、塗布(復合)白卡紙(FBB)、塗布(熒光防偽)白卡紙(FBB)、SBS單面塗布白卡紙、SBS塗布(復合)白卡紙、雙面塗布煙卡紙(FBB)等香煙、葯品、化妝品包裝用紙;食品級塗布白卡紙包括單面塗布白卡紙(高松厚度 FBB)、SBS單面塗布白卡紙(高松厚度)、單面塗布(防油)白卡紙(FBB)、單面塗布(防油)白卡紙(SBS)等食品包裝用紙;無菌液體食品包裝紙包括AP液包原紙-磚型包、GT液包原紙-屋頂型包等液體食品包裝用紙。
特種紙
●無碳復寫紙。包括普通無碳復寫紙和特殊無碳復寫紙兩大系列產品,其中特殊無碳復寫紙有雙色防偽、防偽纖維、熱變防偽、防偽顆粒、多彩顯色、正反雙顯、水印防偽等系列品種。其中雙色防偽無碳復寫紙是最新自主研發的新型復合防偽無碳紙,具有雙色防偽、劃線防偽、隱色防偽等多重防偽功能。
●熱敏紙。包括傳真型、收銀型、印刷型、耐久型、特種型(三防彩票熱敏紙、耐高溫三防標簽熱敏紙、防水型熱敏紙、三防熱敏卡紙、三防車票熱敏紙)等系列產品。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防熱敏紙防水、防油、防溶劑等防護性能優異,屬熱敏紙產品系列的高端產品,其各型號產品已分別用於中國體育彩票、中國福利彩票、民航登機卡及鐵路列車票等。三防特種熱敏紙項目被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不幹膠標簽材料。廣泛應用於物流、醫葯、日化、食品、酒類等行業的可變信息標簽、防偽標簽及基礎標簽。已相繼開發出銅版紙類不幹膠、熱敏紙類不幹膠、膜類不幹膠及其它類(格拉辛離型紙、透明PET離型底材及其它離型底材)等系列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文化紙
●環保復印紙、環保膠版紙、環保書刊紙。生產原料中含有70-80%二次纖維,是典型綠色環保紙。採用世界最先進的計量膜轉移(MSP)機內塗布技術,產品品質穩定,紙張潔白高雅,塗層均勻,油墨吸收性能適中。紙頁表面平滑細膩、強度好,白度高、挺度好、套印准確、印刷網點清晰。彩色復制及文字復制效果理想,印刷過程中運行性能優異,過機不打卷,不卡紙,效率高。適用於高速輪轉膠版印刷。
●低定量塗布紙:紙平滑度高、松厚度好、印刷光澤度高、不透印、色彩鮮艷、圖象逼真,適應於印刷高檔雜志、廣告插圖、美術圖片、商品目錄等。
●顏料整飾膠版紙。產品白度高、不透明度好,抗張強度高,表面強度好,不掉毛掉粉,印刷圖文色彩鮮艷,圖象逼真。可替代進口新聞紙用於大型高速輪轉印刷機雙面彩色印刷。
化學木漿
● 主要包括無氯漂白針葉木漿、無氯漂白闊葉木漿、本色木漿。 【業務綜述】
中國誠通作為國務院國資委重要的資產經營平台之一,近年來在服務國民經濟和中央企業布局與結構戰略性調整中,對新加入企業中有良好發展潛質的業務與資產,加強分類指導,科學確定業務戰略方向,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整合孵化,逐步培育出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業務態勢,釋放出新的發展生機,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企業、社會穩定開辟了一條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路徑。
目前,中國寰島(集團)公司海上旅遊業務、中國唱片總公司文化出版業務、中國包裝總公司包裝業務、中商企業集團公司農產品流通業務,緊扣國家使命和需要,摸准新時代、新市場脈搏,科學梳理發展思路,有效整合資源、品牌、人才、技術、渠道等優勢,抓住產業發展戰略機遇,乘勢成長,走上做強做優的發展新軌道。
【海上旅遊】
中國誠通緊緊把握國家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亞龍灣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迅速壯大海上旅遊業務規模,形成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海上旅遊業務板塊。中國寰島(集團)公司作為中國誠通海上旅遊業務的骨幹企業,始終堅持充分挖掘優勢、填補市場空白的思路,努力打造具有寰島特色的海上旅遊品牌。2010年以來,海上潛水平台、目前海南唯一集游樂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大型海上娛樂平台和目前三亞唯一具備夜航功能的半潛觀光船艇相繼投入使用,為海上旅遊業務向更高水平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集團將繼續順應「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戰略,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服務質量,立志成為海上旅遊這一新興產業的行業領先者。
【文化出版】
文化出版業務充分依託中國唱片總公司的悠久歷史、版庫資源、品牌影響力和專業人才隊伍等獨特優勢,按照國家文化戰略發展要求,適應文化出版業務市場規律,力爭將中唱打造成為代表國家水準、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集團,並發揮其在弘揚時代主旋律中的主力軍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貢獻。近年來,中唱積極探索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新路徑,加快從傳統音像出版向跨媒體、跨業態經營方向轉變,努力推進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2010年,中唱抓住文化產業轉企改制契機,重組中國戲劇出版社,提升了發展基礎和核心競爭力,由專業的音像出版企業向跨媒體和業態的綜合性出版集團躍升。
【包裝產業】
中國包裝總公司加入中國誠通以來,根據發展需要,制定了「成為包裝行業引領者」的新戰略,力求「發揮包裝技術研發、檢測、標准服務競爭優勢,充分利用中包品牌資源,通過並購重組以及新興產業開拓,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高品質、有影響力的行業引領者」。
誠通包裝業務在國內外包裝行業已形成一定的行業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並擁有獨特的科技服務資源。中包總公司作為我國包裝行業唯一的中央國有企業代表,與國際包裝組織、世界包裝研究機構協會和美、德、意、日、韓等國的包裝行業機構建有業務或合作關系,與國內60餘所開設包裝專業的大專院校保持著緊密聯系;擁有設備先進齊全、具國際一流水平的包裝科研測試中心、國家級科研機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和科技部批准設立的包裝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獨特的科技服務資源。
集團包裝業務以包裝用戶需求為中心,依託科研開發、包裝設計等業務優勢,整合包裝科技服務和包裝加工製造資源,全力開拓包裝集成服務業務,通過並購重組實現資源、技術、人才集聚,建立集成服務網路體系,打造核心競爭能力,形成行業引領地位。
【農產品流通】
農產品流通業務,中央關注、民生所系。中國誠通有效整合內部資源,以中商企業集團公司多年來積淀的農產品流通網路為基礎,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積極打造全國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
「十二五」期間,農產品流通業務將以「三位一體」(批發市場+產業資源+物流信息),配合國家構建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以建設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設施和功能為基礎,以與農產品優勢產區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區域性「菜籃子」工程示範區為策應,通過現代物流和信息化技術系統,積極配合政府建設我國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未來,將逐步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區域大型集散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多個「菜籃子」工程示範區,開發並搭建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和信息化系統平台,實現全國的市場和網路布局,將中商集團建設成為我國綠色農產品的中間供應商,農產品產區與銷區的「紐帶」,中央政府調控市場和應急供應的「抓手」。 格林伍德
D. 中國誠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誠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72年8月,並於同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工業和倉儲土地是誠通發展的優勢資源。誠通控股擁有逾千萬平方米的工業和倉儲土地。誠通發展過去曾數次從誠通控股購入多幅土地,目前持有分布在遼寧、江蘇、廣西等省區的工業和倉儲用地約100萬平方米。對適合繼續發展物流業務的土地和倉儲設施,誠通發展進行必要的設施投資後仍用於出租;對不再適宜工業倉儲用途的土地進行整理,促使土地所在地政府調整土地規劃和性質,公司選擇繼續開發商業及住宅或盈利變現。 誠通發展在北京、浙江、山東、江蘇等地開發了近70萬平方米的住宅及配套商業,目前擁有住宅及商業用地約63萬平方米,可供開發建設約100萬平方米之住宅及配套商業。誠通發展在江蘇省沿海大豐港開發區擁有工業與倉儲土地資源,在此從事進口煤炭貿易業務,並通過內河四級航道銷往華東電煤消費地區。誠通發展嘗試發展成為擁有國際煤炭資源、海上物流及港口接卸、能源基地配送等全業務鏈式的能源綜合服務商。
E.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的企業有: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誠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誠通香港有限公司、誠通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誠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中國誠通東方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
中誠通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中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誠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誠通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港中旅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誠暘投資有限公司。
(5)中國誠通發展集團股票走勢分析擴展閱讀: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介紹
2005年國資委確定中國誠通作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的平台,探索中央企業非主業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處置的路徑。
中國誠通以託管和國有產權劃轉等方式,重組整合了中國寰島集團、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華誠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商企業集團公司等中央企業和普天集團8家企業、中冶紙業公司、中鋼爐料資產包等多家中央企業子企業。
進入新時期,公司主營業務為股權運作、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以及綜合物流服務、生產資料貿易、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等。公司控股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H,600787)、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SZ,200986)、中國誠通發展有限公司(HK,00217)、
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SH,600433)、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SH,600963)、中冶美利雲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SZ,000815)等上市公司。參股中國遠洋、中海科技、中國通號、中國國際金融、東興證券、神州租車等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2016年,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公司參與了中石化國勘公司多元化改造,託管了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參股了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作為主發起人,攜手9家央企、地方國企和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人民幣3500億元的國內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託執行基金管理事務。
F.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是國資委首批建設規范董事會試點企業和首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2016年2月,中國誠通被確定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中國誠通成立於1992年,由原國家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並組建而成。在計劃經濟時期,公司擔負著國家重要生產資料指令性計劃的收購、調撥、倉儲、配送任務,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
2005年國資委確定中國誠通作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的平台,探索中央企業非主業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處置的路徑。中國誠通以託管和國有產權劃轉等方式,重組整合了中國寰島集團、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華誠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商企業集團公司等中央企業和普天集團8家企業、中冶紙業公司、中鋼爐料資產包等多家中央企業子企業。
進入新時期,公司主營業務為股權運作、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以及綜合物流服務、生產資料貿易、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等。公司控股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H,600787)、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SZ,200986)、中國誠通發展有限公司(HK,00217)、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SH,600433)、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SH,600963)、中冶美利雲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SZ,000815)等上市公司。參股中國遠洋、中海科技、中國通號、中國國際金融、東興證券、神州租車等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2016年,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公司參與了中石化國勘公司多元化改造,託管了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參股了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作為主發起人,攜手9家央企、地方國企和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人民幣3500億元的國內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託執行基金管理事務。
中國誠通已經開啟國有資本運營新征程。「十三五」時期,中國誠通的發展目標是:以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為導向,服務國家戰略,遵循市場規律,打造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國有資本運營平台,通過股權運作、價值管理、進退流轉等方式,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適應國有資本運營功能要求的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
法定代表人:馬正武
成立日期:1998-01-22
注冊資本:1130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7109225442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英文名:China Chengtong Holdings Group Ltd.
人員規模:10000人以上
企業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158號遠洋大廈12層1229-1282室
經營范圍:資產經營管理;受託管理;兼並收購;投資管理及咨詢;物流服務;進出口業務;金屬材料、機電產品、化工原料及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黑色金屬礦產品、有色金屬材料及礦產品、焦炭、建材、天然橡膠、木材、水泥、汽車的銷售;五金交化、紡織品、服裝、日用品、文化體育用品的銷售;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G.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控股的股票有哪個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控股上市公司:中儲股份,冠豪高新,岳陽林紙,*ST美利,粵華包B(B股),誠通發展(港股)。
H. 中國南北車內部出現了什麼矛盾
中國南北車分合背景及原因分析
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並的消息在坊間已傳得沸沸揚揚,因整合事項南北車於10月27日雙雙停牌。
用一位南車高級工程師的說法,合並一事已是板上釘釘。不過究竟具體合並方案為何,南北車內部的中級和低級職員都仍不知情。
一、南北車分合的背景及原因
分家已經14年之久的南北車為何又要合灶做飯?
中國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是2000年由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分拆而成。當時,原鐵道部內出現一波政企分開的改革浪潮,鐵路基建、裝備企業從中剝離出來。
為了鼓勵競爭,原鐵道部旗下的車輛研發、製造機構和廠子按照劃長江而治的粗糙思路,被劃分為南北二車,這兩家公司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2008年,中國南車實現「A+H」整體上市;2009年,中國北車在A股上市,並於2014年5月實現香港上市。從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間,南北車營業收入增長了四倍,而同期,龐巴迪、阿爾斯通、西門子的營業收入僅增長10%左右。
如今南北車已經躋身世界軌道車輛製造企業排行榜的一二把交椅。
21世紀宏觀研究院將南北車各自的成立歷史和發展歷程整理如下:
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由中國南車集團公司聯合北京鐵工經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2月28日。
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准,由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聯合大同前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於2008年6月26日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南北車在海外市場惡性競爭被認為是高層力促南北車時隔14年後再度合體的重要原因。
2011年1月,土耳其機車項目招標,南北車互相壓價,中國北車以幾乎沒有利潤的價格投標,但最終訂單被一家韓國公司搶走。2013年1月,南北車前往南美阿根廷,參加其電動車組采購招標。在中國北車已經率先中標的情況下,中國南車給出了一個每輛車127萬美元的報價—當時其他公司平均報價為每輛車200萬美元。
二、合並方案分析
目前南北車兩家公司的股票停牌已經多時,背後博弈之激烈可想而知。南北車股票復牌之時,預計就是合並大幕開啟之時。
然而,對於合並,各方利益得失究竟如何?
作為原來南北車的家長,也是現在南北車最大客戶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對於合並一事頗為矛盾。積極方面,中國高鐵走出去也是鐵總的重要政績,而要走出去,消除內斗也是重要抓手,因此鐵總樂見南北車合並。消極方面,鐵總每年花在車輛設備購置運維上的資金是1000億左右,如今鐵總名義上為企業,有兩家公司競爭至少會讓其在殺價和保質上面有點迴旋餘地。
比鐵總更不希望看到南北車合並的,恐怕是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客戶了。南北車已經在國內積極開發了很多新的業務、市場、客戶,其中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設備、新能源裝備等,由於南北車兩家的競爭,這些客戶在價格談判上多少有點籌碼,一旦南北車合並,壟斷的格局將再度形成。
爭議雖大,但當下如何更好地設計合並方案更為關鍵,如何做到既讓中國高鐵出海時能一個拳頭出擊,同時又盡可能讓國內市場上的眾多客戶不至因「壟斷」受影響過大。
至於具體的合並的方案,官方還未正式公布。21世紀宏觀研究院咨詢過南北車官方,雙方均表示尚不知情,北車董秘在回答股民詢問時也表示這是更高層面謀劃的事情,不是北車所能掌控。
不過,坊間已經有兩個合並方案在廣為流傳,也有媒體披露了以下方案:
一種是海外業務合並:大體的思路是相關央企按板塊形成統一的行業國際公司,一致對外競標,以避免同類企業在海外惡性競爭。南北車有望成為第一個整合典範。這兩家公司最終可能各自拿出涉及海外產業的資產,組成一家專注於拓展海外業務的新公司。
一種是交叉持股,而之所以採用交叉換股的形式來推動南北車整合,在於該方案不需要動用現金,可操作性最強,也最簡單,且經過股權交換後,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將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這兩個方案就僅有輪廓,具體細節還不得而知。
第一個方案中,還不清楚是南北車合並之後在母公司之下再專設一個海外業務的分公司呢,還是在南北車公司各自保留前提下,再把兩公司的海外業務剝離出來,整合成一個新的公司,形成對內兩家對外一家的格局?21世紀宏觀研究院分析,從目前情況判斷第一種推斷會較為靠譜,後一種合並模式可操作性不強。
再說第二種方案,交叉持股,其好處已如上述,但其弊端也很顯然,它依然沒法有效解決鐵路裝備市場對外一個口徑、對內充分競爭的難題。
I. 馬正武的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誠通集團是1992年由原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並組建的。在計劃經濟時期,擔負著國家重要生產資料指令性計劃的收購、調撥、倉儲、配送任務,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1998年,誠通集團與成員企業建立了以產權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1999年,誠通集團進行了整改、重組,2000年上劃中央企業工委管理。2006年,誠通集團全方位實施了公司制改造,更名為「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誠通集團在全國各地擁有百餘家成員企業,擁有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中儲股份600787)、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200986)、中國誠通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主板,00217)等三家上市公司。誠通集團正集中發展優勢業務,進一步拓展資本市場。誠通集團的主營業務是資產經營管理、現代物流、綜合貿易。
下圖為馬正武在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
誠通集團在馬正武帶領下,作為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布局與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的重要平台,在企業重組、業務整合、資產處置方面成效顯著,擁有三家專業化的資產經營平台,從事產業整合、不良資產處置、企業改制、企業託管等工作。自2005年以來,誠通集團的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劃轉的普天集團8戶企業改制重組工作平穩展開,中國寰島集團、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先後並入誠通,探索了多種操作模式,豐富了試點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獲得社會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