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港股達到什麼條件才可以申請回歸A股市場
回歸A股,即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國企,通過境外市場進行首次融資(IPO)後,回到境內發行A股進行再融資,吸引增量資金入市。通俗點說就是在境外或港澳台地區上市的股票返回中國大陸上市,如某股本在香港上市,為H股,現返回大陸上市便變成A+H股。但並不是可任意回歸A股,需獲得證監會發審委批准。大型國企回歸A股既可以有效增加A股市場優質股票供給,又能緩解目前市場流動性過剩,有利於市場的穩定發展。如建行、中國移動、中石油等龍頭企業回歸A股從長遠來看,A股的回歸有利於中國股市更加健康的發展,同時,也讓中國股民分享了中國最賺錢公司所帶來的成果,即意為這些賺錢的公司的股息可以分給大陸的股民了。
為什麼要到境外發行股票現在又要回歸呢?在境外市場上市的大型國企存在通過不斷融資以壯大實力的需要,但通過境外市場進行首次融資(IPO)比較容易,而進行再融資的難度較大,因此回歸A股市場就成為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② 被退市的股票又重回主板的有哪些
只有粵傳媒一個!
③ 如果大批中概念股被摘牌,會回歸a股上市融資嗎
可以肯定如果一批中概念股被摘牌的話肯定會往a股上市,即使不往a股上市也會往港股上市,反正稍微有質量的公司都能成功實現上市融資,徹底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的問題。
什麼是中概念股?
中概念股的全名是中國概念股,所謂中國概念股就很容易理解了,實際就是在中國注冊的公司,但在國外股市上市的股票。
還有另外一種中概念股的含義,那就是在國外注冊的公司,但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中國的上市公司股票,這種股票也是屬於中概念股。
比如阿里巴巴、網路、網易、新浪和搜狐等等知名的中概念股,這些都是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國內企業國外上市的股票都是中概念股。
簡單理解就是中概念股被摘牌後,大a股肯定會接納這些被摘牌的中概念,大a是不可能拒絕中概念上市的,反而還會給中概念股回歸開通綠色通道,讓這些企業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
舉例子
中概念股被摘牌之後回歸a股上市的最具有特色的是「奇虎360通過借殼的方式」順利回歸a股,360選擇在美國股市退市,緊接著360在a股市場採取借殼實現上市,而且390回歸a股上市一路是路燈,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把這只中概念股在a股掛牌交易。
除了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的案例,再有就是中國移動,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被美國摘牌,讓三大國內運營商相聚在a股;再有就是中國海油也回歸a股,實現石油三兄弟相聚,這些都是個例,相信未來a股將會有更多中概念股回歸。
總結
綜合通過上面對股市的分析,對中概念股的理解和含義的認知,以及中概股股回歸a股上市的案例,如果未來大批中概念股被摘牌,絕大部分中概股一定會選擇在a股上市融資的,答案是十分肯定,不知大家是否認同呢
④ 中概股屬於什麼板塊
不屬於哪個板塊。中概股是外國或香港證券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的簡稱,指在國外上市的中國注冊的公司,或雖在國外注冊但業務和關系在大陸的公司的股票。
(4)香港股票回歸主板上市的案例擴展閱讀:
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 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目前,中概股回歸主要有幾種方式:一是像奇虎360一樣在海外市場私有化後退市,隨後回歸A股主板或港股市場上市,其中若回歸A股主板還需拆除其VIE架構,即可變利益實體,也稱為「協議控制」。二是保留紅籌架構回歸A股科創板,代表案例是中芯國際。三是像阿里巴巴一樣,以二次上市或雙重上市方式回歸香港資本市場。
二次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已經在一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後,再申請在另外一個市場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通常通過發行新股等方式,形成美國、香港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的情況。二次上市既能獲得每個市場本土投資人的青睞,又分散了集中在某一個市場不可避免的地緣性、政治性風險。
中概股回歸並非一帆風順。過去,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對於同股不同權企業、具有VIE架構的企業、分拆上市企業等有不同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中概股企業回歸或相關企業上市。
為把握中概股回歸機遇,港股和A股交易所在規則方面進行了相應優化。2017年底,港交所於《主板規則》新增兩個章節,允許尚未盈利、無收入的生物科技發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發行人,在做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後在主板上市。2018年4月份,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
從交易投資細節看,港交所不僅擁有內地投資者熟悉嚮往的投資標的,如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美團點評等一批新經濟企業,而且擁有相對成熟的交易機制,例如,T 0回轉交易,不設個股漲跌幅限制等。
⑤ 找一個關於香港股票的故事
就是這些書誤導了你,你自己分析一下,哪有股市一回生一會將,現在穩定是重要,已經進入熊市了,內心等著全球經濟復甦吧
⑥ 香港主板上市含金量
香港主板上市含金量很高的,條件很多。
一、 含金量很高
.財務要求 :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利潤不少於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前兩年累計利潤不少於3000萬港元),上市時在市值的利潤不少於2億港元;上市時市值達到至少40億港元,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的收入至少為5億港元;上市時市值達到至少20億港元,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的收入至少為5億港元,前三個財政年度經營業務的現金流入總額至少為1億港元。 會計准則為《香港財務匯報准則》或《國際財務匯報准則》,經營銀行業務的公司必須同時遵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本地注冊認可機構披露財務資料》。
二、 業務記錄和管理
管理層至少在前三個財政年度基本保持不變,所有權和控制權至少在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基本保持不變。最小市值 :當新申請人上市時,證券和市值將至少獲得2億港元。公眾持有的市值 ,新申請人的市值及其在證券上市時公眾持有的股份至少為5000萬港元。公眾持股 :必須至少佔發行人已發行股本的25%。
拓展資料:香港上市的優勢 :看過香港主板上市條件之後我們看看其上市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香港上市
香港是國際公認的金融中心,許多中內地地企業和跨國公司都在香港上市融資。 香港的沒有外匯限制,資金的進入以及出去是不受到限制的,再有就是香港的稅率比較低,設施也是比較一流。香港上市對於內地的公司建立國際經營平台。 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香港長期以來一直是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市場。在香港和其他主要海外交易所上市的內地企業的股票大多在香港市場交易。
2、香港的法律制度
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並有健全的法律制度。這為籌集資金公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除《香港財務報告准則》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外,香港證券交易所還將接受新的申請人採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和其他會計准則。 香港證券交易所對公司治理有嚴格的要求,確保投資者能夠及時從發行人處獲得透明的信息,從而評估公司的狀況和前景。 在香港上市六個月後,上市發行人可以募集新股。 香港證券和銀行工業以穩健和穩定著稱;交易所擁有先進完善的交易、清算和結算設施。
⑦ H股(香港主板市場上市股票)的發行和上市條件有哪些
1.公司上市時預計二級市場流通量不少於1億港元,其中一半以上要在香港發行;2.如果發行人未在國內發行A股,則除非公司H股預期市值超過40億港元,公眾持有的H股股份不得低於公司股份總額的25%;3.如果發行人已在國內發行A股,則所有H股應由社會公眾持有,由社會公眾持有的H股不得低於股本總額的10%,公眾持有A股和H股總額不得低於公司股本總額的25%;4.每發行100萬港元幣值的股票,獲配發股份的股東不少於3名,公司至少有100名股東;
5.公司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股份30%或以上者)不能擁有可能與上市公司業務構成競爭的業務;6.公司須委任至少兩名獨立於控股股東的董事,以代表公眾股東的利益;7.公司必須在相同的管理層人員管理下有連續3年營業記錄,最近1年利潤不低於2000萬港元,前兩年的利潤之和不少於3000萬港元8.除非聯交所特許,公司必須有兩名執行董事通常居於香港;如果聯交 所對此項實行豁免,則內地公司必須有專門的電話、傳真、持續的保薦人和 常駐香港的公司秘書,以保證上市公司與境外投資者的有效聯系與溝通; 9.公司在上市的最近1年期限間必須聘用保薦人(或聯交所接受的其他財務顧問);10.有由獨立會計師根據香港或國際會計准則審計的3年財務報告,最近一次報告與上市報告書的刊登時間間隔不得超過6個月;以上是51資金項目網專家為您指導,希望能幫到您。
⑧ 為什麼一些公司回歸A股上市
一文讀懂中概股公司為何紛紛回歸A股
2018年03月04日
2月28日,互聯網安全公司360成功登陸A股,市值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較其在美國上市的市值增加了5-6倍。
這兩日,網路、網易等公司創始人被問的最多的,也是會不會、何時會回歸A股等問題。
為何「回歸A股」再次成為互聯網行業熱點?為何中國熱門互聯網公司紛紛選擇赴美上市?回歸A股要經歷哪些過程?騰訊科技梳理相關問題,爭取讓您一文讀懂。
為何回歸A股再次成為熱點
騰訊《一線》2月28日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發行部近日對相關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的企業客戶,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就能審完。」
根據A股IPO要求,對於主板和中小板而言,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整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千萬元;創業板需要連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千萬元。
上述人士表示,對於上述4個行業的獨角獸公司,在盈利要求上可以放寬。
1月31日,證監會在2018證券期貨監管工作通報中表示,「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富士康從特殊通道IPO則是證監會支持新企業的最新例證。
2月1日,富士康招股書申報稿上報,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
一般而言,招股書預披露到預披露更新,時間間隔7到8個月,但富士康2周就已完成。
投行人士透露,證監會對富士康IPO實施了一事一議的特殊監管,在申報過程中就與發行部進行了溝通和反饋。他預計富士康在未來兩周內上會,3月將拿到IPO批文。
鑒於不少」獨角獸「行業公司都有VIE架構,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並不需要等待VIE架構拆除後才能申報。「申報後再去拆除VIE架構就行。「VIE架構不會成為即報即審的障礙。
盈利要求放寬、上市時間縮短、VIE障礙變低,這些可能會推行的新的政策變化,增加了海外公司回歸A股的吸引力。
據財新網報道,第一批入圍CDR名單已出爐,共有8家企業,除了BATJ這四家,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前七家企業均是中國上市互聯網公司領頭羊。
另一類公司被歸位「新藍籌」,包括富士康、滴滴、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等尚未上市的互聯網和新經濟巨頭。
為何當初選擇去美國上市
相較於A股IPO對企業季度或年度連續盈利的要求,美股對企業的盈利要求就更為寬松,甚至不要求企業盈利。
另一方面,新興科技公司的股權結構也難在A股上市。新興科技公司大多採用的是「同股不同權」模式,即將股票分為A、B兩個系列,其中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通常為10票)投票權。這並不被A股所允許。
另外,注冊制上得快、美股市盈率早期一度比A股高、企業國際化發展等考慮,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選擇美國上市的原因。
但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赴海外上市,
企業發現股票在美國交易數量不高,股價也持續低迷,另外還有被海外機構做空的風險,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市值存在低估,在一個用戶與投資者分離的市場,這些企業也經常遭遇被歧視的尷尬。
相較而言,國內股票市場越來越成熟,國家的新經濟戰略、股民對互聯網等新興經濟模式的認知提升,以及經常有同類型公司獲得幾倍於海外上市公司市值的案例,這些誘惑著中概股公司。
海外公司如何回歸A股
回歸A股需要經過私有化退市、拆除VIE、登陸A股三步。
【私有化退市】
中概股私有化主要包括兩種方式:長式合並路徑和要約收購和簡要合並,要約收購和簡要合並,是指大股東通過要約收購獲得目標公司總股份的90%以上的股份;第二步與小股東進行一個簡易合並。
私有化主要流程包括:
收購方委任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目標公司宣布收到或接受收購要約——目標公司成立特別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委任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收購方設立並購母公司與並購子公司——目標公司與收購方的並購子公司簽訂並購協議——向美國證監會提交表格13E-3——召開臨時股東大會(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股東大會投票通過並購——私有化完成,股票停止交易,退市結束。
中概股退市通常需要6-12個月。
【拆除VIE架構】
由於從早期開始,對中國互聯網公司投資的主力一直來自於海外創投公司,而中國的相關政策對外資創投設定了多種限制,如外資控股企業無法獲得互聯網經營許可等,這使得這些公司從一開始就在尋求海外上市的路徑。
簡單來說,就是外資股東要退出,內資股東要進入。內資付現金給外資解除前述咨詢服務公司和境內實體公司之間業務、債務等所有協議。境內實體公司經營企業實際控制主體變更。
【登陸A股】
拆除VIE後,接下來企業需要考慮是自己上市,還是借殼上市,差別就是後者用時較短,而最大的阻力則是對盈利的要求。
當然,企業也可以直接到新三板去掛牌,時間會縮短一點,不過新三板目前的融資能力和流動性都面臨很大挑戰。
借殼上市是一個節約時間的方法,但是目前A股市場主板的殼最少需要30億元,分眾買殼就花了40億元,這個資金成本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夠承擔起的。
即使用時最短的借殼,目前來看也難以短期完成。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已完成私有化的中概股來看,通常需要近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
⑨ 港股凡是從創業板轉到主板的,是不是上市方式都是介紹上市
介紹上市(way of introction)是已發行證券申請上市的一種方式,不需要在上市時再發行新股,因為該類申請上市的證券已有相當數量,並為公眾所持有,故可推斷其在上市後會有足夠的流通量。介紹形式上市在境外是常見的一種上市模式,截至2012年,中國國內還沒有類似的模式。
股票根據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規則,在三種情況下一般可採用介紹上市的模式。
1、申請上市的證券已在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爭取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或為同一交易所的「轉板上市」。
2、「分拆上市」,即發行人的證券由一名上市發行人以實物方式,分派給其股東或另一上市發行人的股東。
3、換股上市有時也採用這種模式。 優點
介紹上市可以把企業融資和證券上市在時間上分開,給企業以更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