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炒股
你好,
英國女王買什麼股票?英國首相布萊爾炒股會虧嗎?美國總統布希炒股能獲知內幕消息嗎?飛人喬丹、車王舒馬赫炒股也像賽場上一樣風光嗎?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
看好網路科技股,英國女王和飛人喬丹損失慘重
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譽滿全球,各界知名人士莫不以能成為該院MBA教程中的經典案例而自豪。目前,劍橋大學商學院正在重新編寫案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萊爾「有幸」入選,但君臣二人似乎並不高興。原來,他們是以投資失利的典型代表被收錄進投資決策課程中的。
在投資理財方面,布萊爾夫婦似乎一直運氣不佳。近年來,布萊爾夫婦1997年搬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時以61.5萬英鎊的價格賣掉的別墅,幾年後飆升到了160萬英鎊,而他們在布萊爾老家購買的一套別墅卻足跌了10%,也損失了數萬英鎊。和投資房產相比,布萊爾夫婦投資股票的損失更加慘重。
從2005年6月起,首相夫人切麗一直持有價值140萬英鎊的英國航空公司股票。原本股票價格走勢平穩,誰知到2006年8月卻風雲突變。當月初,英國警方宣布挫敗恐怖分子的炸機圖謀,盡管英國金融監管部門一再表示,倫敦金融市場運作完全正常,但投資者明顯陷入到恐慌之中。英國股市一路大幅下跌,航空類股票更是遭受重挫。按照8月15日英國股市的收盤價格,切麗持有的股票市值一周內就損失了約30萬英鎊。布萊爾要想挽回損失,可以通過「以公謀私」來實現——積極改善英國安全形勢,給航空公司保駕護航,航空類股票自然會上漲。
不過,切麗表示,她不會盲目拋售股票,他們全家對英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相比英女王,布萊爾夫婦的損失就不算什麼了。2000年到2004年間,女王的投資組合市值大跌超過1/4,損失高達2100萬英鎊。
女王的一項「蝕本」投資曾被大肆報道。2001年,女王動用了5萬英鎊買下唱片公司Poptones的股票,不料該股票其後跌至停牌,女王為此巨額虧損至血本無歸。
另一項投資也是女王心頭之痛。上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企業的股票不斷上漲,一貫保守的女王按捺不住,出資5萬英鎊買下高空攝影地圖公司Getmapping1.5%的股份。Getmapping由於業務發展飛速,在女王買下不久後上市,股價一路上漲,使女王的持股值激升至將近100萬英鎊。然而,好景不長,全球互聯網公司隨後進入寒冬,股市連番受挫,投資者損失慘重,女王也不能倖免。Getmapping的股價由歷史最高點劇跌90%多,女王持股值只剩下6萬多英鎊。有消息說,女王投資Getmapping可能是王室財務官的主意。但消息人士表示,女王本人自己也曾對新科技股票的獲利潛力充滿信心。
和英女王一樣,美國籃球巨星、飛人喬丹也曾看好互聯網投資。腰纏萬貫的喬丹曾經是Divine軟體公司最著名的董事會成員。2000年,在Divine公司股票公開發行前4個月,喬丹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期權。可是,Divine軟體公司的股票不僅沒有升值,反而大幅下挫。喬丹當時價值100萬美元的股票,兩年後的市值大約只有3.7萬美元。
財富嚴重縮水後,英女王在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也由原先44位大幅下滑至177位。心情不佳的女王炒掉了協助她買賣股票債券的「御用」基金經理。不過,隨著去年股票市場回升和房產價值驟漲,女王個人資產一年裡暴增3000萬英鎊,總算開開心心地度過了80歲壽辰。
英女王是該知足常樂了,她的同行、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的境況要凄慘得多。領導著「橙色王國」的貝婭特麗克絲曾經被看做是全球王室首富,據說資產一度達到40億歐元之巨。但由於投資失誤和股市下跌,她賠了很多錢。現在有傳聞說她目前只持有殼牌石油公司很少的股份。
名人炒股,風格各異,有的大膽,有的保守,布希還搞技術違規
股市投資風雲變幻,名人炒股有賠,當然也有賺。
「拉斯維加斯之王」、美國賭博業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就是炒股暴富的典型。2003年,阿德爾森的身家僅為14億美元;2004年,阿德爾森通過將公司上市並出售部分股票,身家暴漲至90億美元。在去年公布的《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阿德爾森由2005年的第15位飆升至第3位,阿德爾森可以說是近幾年財富增長最快的美國富豪,說他坐著「火箭」躥上《福布斯》富豪榜也不為過。
和賽場上的極速狂飆不同,車王邁克爾·舒馬赫的投資性格非常保守。一位德國金融投資專家分析說:「很保守,他傾向於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大部分投向了國債基金和房地產基金,只有一小部分投資在股票上。但他的投資收益並不少,即使他只投入5億歐元,並且回報率只有4.5%到5.5%,每年年底的時候他也會有2500萬歐元的進賬。平均每個月就有200多萬歐元利息,而且肯定不會賠錢,這很不錯,是不是?」據說,舒馬赫2004年在國債和股票基金上的投資收益是1375萬歐元。
你或許會想當然地認為,沙特王子在投資上一定很保守。也許上一代是這樣,但新一代的王子們極具投資意識,商業頭腦也非常靈活,代表人物就是沙特阿蘇德王子。在2005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阿蘇德王子以237億美元的財富,位居榜單第5名。阿蘇德王子的資產主要來源於投資,他在美國花旗銀行100億美元的投資,2004年在沙特股票市場上獲得了116%的投資回報。同時,他在2004年還拋售了紐約廣場酒店的一半股份,轉而購進了英國薩沃伊酒店和摩納哥蒙特卡羅大飯店的股份。阿蘇德王子是個思想活躍、腦中怪點子不斷的「商業奇才」。為了推銷所投資的股票,他甚至上美國CNN做起了廣告:「我們所有進入股票市場的公司,都是該行業的老大。」
美國總統小布希也曾炒股,而且也賺了,但卻賺得有點心虛。
1984年,在一些「貴人」的安排下,一家叫做「光譜七」的石油勘探公司心甘情願地買下了小布希如同「垃圾股」的石油公司,「光譜七」公司隨後又被更財大氣粗的哈肯能源公司收購,轉眼間,小布希不僅名列股東委員會,並且還擁有了價值53萬美元的股票。
1990年,父親老布希任美國總統期間,小布希突然賣掉了「哈肯能源」的所有股票,獲利近85萬美元。不到兩個月時間,伊拉克就入侵科威特,石油市場開始混亂,「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狂跌,季度虧損達2300萬美元,而小布希由於「提前抽身」毫無損失。
已經退休的拉爾夫·史密斯,當年是洛杉磯證券交易中間商,1990年6月,經他牽線搭橋,當時的總統公子小布希出售了手中大約21.2萬股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盡管史密斯認為交易完全沒有問題,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律師們卻認為這樁交易存在著很多疑點,並啟動了相關調查。調查重點之一是布希在賣掉股票前是否已經知道了所謂的內幕消息。另一個重點是布希在出售自己股票前究竟知道了什麼,是在什麼時候知道的。1991年,對布希的股票交易行為作了定性:「通過調查,我們並沒有發現布希先生有任何非法的內幕交易行為,因為他知道的公司信息並不比其他股票投資者多。」
人們認為,1990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成功,對該案件的調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真正使布希逃過一劫的是廣大投資者。1990年8月20日,哈肯公司宣布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但投資者的反應卻非常平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經濟分析辦公室官員莉薩說,如果布希在出售股票前知道的消息並沒有在證券市場上引起「強烈反應」,那麼布希知道的消息「毫無價值」,所謂的非法交易和欺詐也就不存在了。
不過,小布希也承認,他當年出售哈肯後,拖延申報交易屬於技術違規。
雖然一度身陷股票丑聞,但小布希仍沒有放棄炒股。他和夫人勞拉為兩個女兒分別購買了110萬美元的信託,其中主要是思科、Gap(零售業公司)、IBM、微軟、寶潔和輝瑞制葯的股票。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比小布希謹慎得多。表現在投資風格上:假如在未來3年內要使用這筆錢,就不要把它投向證券市場。格林斯潘2003年持有的投資資產價值總計640萬美元,更多選擇了銀行存款和投資短期國債的投資方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格林斯潘乾脆不持有企業股票。
政治家們更喜歡與民同樂,一起分享炒股賺錢的喜悅。由於在美國哈利伯頓公司擁有股票期權,美國副總統切尼夫婦2005年總收入高達800多萬美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也擁有為數不少的股票,其中大多數是電信公司的股票。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夫婦擁有的股票要少得多,大約只有58萬歐元。列支敦斯登公爵漢斯·亞當二世的凈資產高達32億美元,其中包括許多股票,具體數額是個謎。
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你認為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會買什麼股票?沒人知道,但不妨看看理財師的建議:長線持有一些大公司的股票,如微軟、可口可樂之類的,會有很好的回報。
『貳』 欠債2萬億丑聞後,許家印再次遭受重擊,昔日首富為何會跌落神壇
恆大公司欠債兩萬億的事情被披露以後,會對恆大的很多項目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很多地方的房產項目交付。雖然許家印承諾恆大要保交房,保穩定。但實際情況並不樂觀,這筆債務的數量實在是太過龐大,僅憑借許家印的口頭承諾是難以讓眾人安心的。
所以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反而是將恆大的問題由有關部門進行牽頭,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規范引導。並通過出售公司部分資產以及引進外來資本,盡快將恆大手中的資產和土地,變成可持續收入的現金流。這樣才有可能通過恆大自身的能力償還債務,不過需要耗費的事件和過程,肯定不會很短,而事情的走向到底會如何,還猶未可知。
『叄』 中國股市真相 中國股市17年怎麼樣
讀罷《中國股市十七年》,頗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正如張志雄在此書的結尾寫道「夠了,本書快要成了犯罪大全了,我們彷彿身處賊窩」。 中國股市的十七年是一部充滿了欺騙、犯罪、腐敗、圈錢和權力斗爭的傳奇小說,置身其間者苦不堪言,有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則是勞神傷財,置身事外者則彷彿在觀看一部光怪陸離的電影。在這部傳奇里,早期的弄潮兒把握了時代先機,他們有的成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但更多的則在這個充滿欺詐的游戲中被套牢,甚至傾家盪產。而我們不光看到他的傳奇,也看到金錢及慾望所來的種種扭曲,「先富起來」的這部分,很少有人能及時收手,他們想要在這場貪婪的游戲中得到更多,結果許多人反而被金錢機器所捕獲。 中國股市的混亂不僅摧毀了許多傳奇大亨,也摧毀了一批優秀企業。 許多人說起中國早期股市的傳奇人物,呂梁、朱煥良、唐萬新等人,難免心懷憤懣。他們用種種不光彩手段,將民眾的財富攫取,自己獲得巨大利益。這些傳奇人物當年操縱股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他們得到巨額財富,在錢生錢的游戲中說一不二。 但他們的結局也難以稱得上圓滿。這些人不是鋃鐺入獄,就是漂泊海外。當然有人認為與他們的所作所為相比,逍遙法外或者與其罪行不相當的懲罰是非常輕微的。而在我看來,這些本應該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在中國經濟史中卻只能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並最終為大家所唾棄,這是他們的悲哀。 而在股市的混亂里更讓人痛心的是,有許多優秀企業就此毀滅,股市讓人看到無本買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利潤。實業家們也按捺不住,紛紛投身股市,棄實業於不顧。這不僅是對股市的破壞,更是對實業的重大破壞。而一些優秀的實業家也在股市的亂潮中落馬,令人唏噓不已。 中國十七年來的股市發展曲曲折折,其中不難發現的一雙黑手就是政府。因為政府的股權分置才造成中國股市十幾年來的扭曲;因為政府給上市公司資金定額度,才造成上市公司將股市視為圈錢的地方。而幾乎所有投機家和有違法行為的資本大鱷都與政府有或多或少的牽扯來往。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扮演贏家角色的「中經開」是中國財政部的嫡系,「藍田神話」的瞿兆玉是退伍軍人、前沈陽行政學院副院長,德隆的唐萬里還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在我看來中國股市所有的罪惡盡在制度的缺失和不規范,對於中國股市而言,與生俱來兩大痼疾,即「舊股不流通」和新股發行審批制。這兩大難題可謂萬惡之源,「舊股不流通」人為將市場割裂,造成所謂的法人股和國家股。非流通股的價錢遠遠低於流通股,其中衍生了種種弊病。所幸在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中,已將」舊股不流通「問題解決。 但新股發行審批制卻至今仍在禍害中國股市。一個正常的股市實行的是發行注冊制,即按要求披露資料即可上市發行,這種制度讓市場而不是管理者來決定公司上市。但在中國,實行發行審批制,不但審批重重,增加上市公司制度成本,而且審批環節中滋生的腐敗亦令人發指。最重要的是,發行審批製造成上市公司數量少,而質量難以准確衡量。在市場有充裕資金的前提下,僧多粥少使上市公司變成圈錢的場所,股市處於一種「虛高」的狀態,上市即市值暴增,而這種暴增卻不是建立在公司業績的前提下。這樣的股市處於不正常情況下,投資者不能依靠公司的業績來判斷投資方向,公司也難以消化暴增的財富,這也是中國股市十七年來投資者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原因。因此可以說是發行審批制扭曲了整個中國股市。 如果中國股市從一開始就有很好的規范,這些諸如圈錢、欺詐的罪惡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生。眼看著有漏洞可以鑽,有可能一夜暴富,有幾個人能忍得了這種誘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制度和法律規范,將人們的投機心理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是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在做什麼呢? 《中國股市十七年》一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恐怕不是連篇累牘的犯罪記錄,而是證監會稽查局調查張志雄時的對話。在這段對話里,證監會的角色不清已到了極端的境地,完全搞不清作為監管者應有的行為和態度。 當然如果這么批評政府的話,肯定又會有許多人跳出來說美國的股市當年也很混亂,中國的股市發展時間還不長等諸如此類的話,就好像劉鴻儒在《基金黑幕》出來時拋出的「撒尿論」。 我無比慶幸,我們看到股市的趨勢還是在不斷開放和向前發展。今天的人們已經獲得了比當年更規范的環境,困擾中國股市的兩大核心問題「舊股不流通」和發行審批制度,也已經逐步解決。通過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舊股不流通」已經得到解決。 而另一核心問題發行審批制度目前雖未徹底解決,但目前也姑且看得到發展前景,今年1月份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發行審批制將逐步向注冊制轉化,但沒有具體時間表。 一個更規范的股市也許讓想要投機的人找不到用武之處,但是在更加公平規范的環境下,股市才有可能健康發展,才有可能使每一個身處股市的人有更好的發展。
『肆』 李嘉誠生平簡介
李嘉誠,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
李嘉誠的故事:
李嘉誠一次從家中出來,正當秘書為其開車門彎腰欲上車的剎那,不小心從上衣口袋掉出一個硬幣,滾落到路邊的井蓋下面。於是李嘉誠先生讓秘書通知專人前來揭開井蓋。
最終找到了硬幣,於是李嘉誠先生「獎勵」這位服務人員100元港幣。有人不解,以為「落井」的這枚硬幣有特殊身份,其實就是普通硬幣。
李嘉誠先生這樣解析:一枚硬幣也是財富,如果你忽視它,它「落井」了,你不去救它,那麼慢慢地財神就會離你而去;錢可以使用出去,但不能浪費。100元港幣則是李嘉誠先生對服務的滿意、也是該得的報酬。
『伍』 巴菲特是學什麼專業畢業的
沃倫·巴菲特簡介出生年月:1930年8月30日
星座:處女座
籍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
職位: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
院校: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碩士畢業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 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2]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2.9%,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2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90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夫人蘇姍·巴菲特(SusanBuffett)在與他一起看望朋友時,突然中風去世。擁有30億美元財富,或2.2%BerkshireHathaway公司股權的蘇姍·巴菲特享年72歲。巴菲特夫婦於1952年結婚,但兩人自1977年起開始分居,此時蘇姍從他們的家鄉遷往舊金山,往音樂事業方向發展。兩人從未宣布要離婚。兩人常在一起旅行,蘇姍也常出席在他們的家鄉Omaha舉行的公司股東大會。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1.7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榜第三、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1.7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62億美元,是全球首富。31.7億美元的善款佔到了巴菲特財產的大約51.1%。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2008年3月,不久前,蓋茨剛剛宣布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產目前已達54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巴菲特由於所持股票大漲,身家猛增10億美元至62億美元,問鼎全球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斯利姆以60億美元位居第二,13年蟬聯首富桂冠的微軟主席蓋茨退居第三。
很久以來,數字13一直被全球各地迷信的人們認為是個不吉祥的數字。這一說法正適合比爾·蓋茨 (Bill Gates),連續13年位於世界富豪榜首位後,今年結束了他的世界首富地位。
巴菲特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1] 巴菲特投資傳奇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確實是個巴菲特迷,他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
『陸』 中國首富是誰
陳天橋取代丁磊成中國首富
盛大股價翻番使其坐擁90億元人民幣身家
本報訊 (記者 陳亮) 美國時間8月10日,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盛大網路(股票代碼:SNDA)首次公布財報之後,股價一路攀升至21.22美元,此時盛大市值已達14.8億美元,成為納斯達克市值最高的中國概念網路股。
與此同時,盛大也超越了韓國網路游戲公司NCSOFT的市值,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游戲股。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掌握的股票市值達到了約11.1億美元,以9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超過了丁磊,成為新的中國首富。
漲幅居納市新上市公司之首
盛大網路在5月上市時,把發行價從13美元降低到11美元而被業內稱為「流血上市」,如今股價增長了幾乎100%,在上半年市道低迷的情況下,這顯得尤其出色。
8月1日出版的《紐約時報》指出,在今年全球新上市的32家科技類公司中,自發行日起到現在,盛大以72.7%的漲幅高居榜首。而就今年的整體環境而言,顯然不利於新上市的技術類公司,有2/3的技術企業股價下跌了10%以上。而同期上市的非技術類公司的股票價格則上漲了大約1%。
8月9日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盛大網路第二季度營收達3.022億元人民幣(約合3650萬美元),同比增長108.8%,比上一季度增長25.8%;毛利潤達人民幣1.801億元(約合2180萬美元),同比增長117.0%,比上一季度增長31.5%——這一營收水平雖然位列新浪之後,但超越了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
陳天橋成為中國新首富
昨天,從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方面得到證實,盛大目前在納斯達克的總市值也超過全球最大的網路游戲公司韓國的NCSOFT13.15億美元的市值,看來,全球「網路游戲第一股」的稱號也有可能被盛大攬入懷中。
從盛大公布的上市申請材料來看,盛大董事長陳天橋及家族成員(包括其妻子和弟弟)擁有公司74.9%的股份,如照8月10日的股價計算,陳天橋家族擁有的股票市值約為11.1億美元,已接近90億元人民幣。在去年胡潤的中國財富榜上,網易的創始人丁磊以7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成為當時的中國首富,而此時陳天橋的身家已經遠遠超過了丁磊。
此外,從微軟中國區總裁跳槽至盛大擔任總裁的唐駿也獲益匪淺。唐駿目前擁有盛大260多萬股的股票期權,期權價格為股票的發行價格,照此計算,唐駿擁有的盛大期權市值約為2億元人民幣,幾乎可以稱是「中國身價最高的職業經理人」。
『柒』 李嘉誠家族總資產到底有多少,世界排名是多啊
李嘉誠,男,漢族。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1942年,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 開始,李嘉誠為一間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由於勤奮好學,精明能幹,不到20歲,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後,李嘉誠把握時機,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他將它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於1972年上市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業,於1994年除稅後贏利達28億美元。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http://hi..com/guoy001/blog/item/c6c00e4f2cc5c536afc3abbe.html
世界排名第10名:李嘉誠 中國香港 188億 地產、電信、零售等
我告訴你下,絕對是第10名不是第11名,我查過和問過很多人的了!
富豪榜前十名
人物 所在國家 資產(美元) 從事行業
比爾·蓋茨 美國 500億 IT業
沃倫·巴菲特 美國 420億 證券投資
卡洛斯·賀魯 墨西哥 300億 電信業
英格瓦·坎普拉德 瑞典 280億 家居行業
拉克什米·米塔爾 印度 235億 鋼鐵業
保羅·艾倫 美國 220億 IT業
伯納德·阿諾特 法國 215億 奢侈品行業
阿爾瓦利德·塔拉爾 沙特 200億 石油行業
肯尼斯·湯姆森家族 加拿大 196億 傳媒、娛樂
李嘉誠 中國香港 188億 地產、電信、零售等
『捌』 馬雲是中國首富嗎
美國東部時間19日早9點30分,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8位客戶代表敲響了紐交所開市鍾,正式宣布阿里巴巴集團登陸紐交所,上市掛牌交易。這8位客戶代表是兩位網店店主、快遞員、用戶代表、一位電商服務商、網路模特和雲客服,還有一位是來自美國的農場主皮特·維爾布魯格。皮特·維爾布魯格的果園盛產車厘子,而這些水果通過天貓賣到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
業內人士預計,阿里巴巴此次IPO規模有望打破世界紀錄,融資額度或將超過250億美元,阿里巴巴上市後市值將超2000億美元,其創始人馬雲因此登頂中國首富寶座。
阿里上市成為全球最大IPO
阿里巴巴在美國東部時間19日早9點,(北京時間19日21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ABA」。
昨日早些時候,北京時間19日早六點半,阿里巴巴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掛牌價,確定為68美元。雖然在首次公布招股書時,阿里巴巴的IPO定價區間為60~66美元,但由於路演時投資者熱情超乎想像,因此15日,阿里巴巴已經提高了自己的發行區間,提高到了66~68美元。而昨日公布的掛牌價,則是這個區間的上限。這樣一來,IPO總體達到218億美元規模。加上承銷商擁有「超額配售權」,阿里巴巴此次IPO可達250億美元規模,可能一舉超過中國農業銀行在2010年創下的221億美元的全球最大IPO記錄。
資本盛宴背後誰將獲益
阿里上市之際,從大洋彼岸的機構投資市場,到杭州西溪房地產市場,都掀起一股財富旋風。這場龐大的資本盛宴背後,誰將獲益?
根據阿里巴巴招股書披露信息,本次IPO雅虎將成為最大的獻售股東,出售1.22億股,占阿里股票4.9%,套現83億美元,成為最大的一次性獲益者。獻售之後,雅虎仍持有阿里16.3%的股票。
除了雅虎,馬雲和阿里巴巴副董事長蔡崇信也是本次IPO獻售股東,規模分別為1275萬股和425萬股,相應獲益為8.67億和2.89億美元。
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軟銀,本次IPO中,則不在獻售之列,雖然沒有一次性套現,但軟銀將是最大贏家。軟銀持有阿里巴巴7.98億股股票,以68美元發行價,資產價值已經達到了542億美元,投資回報達到幾百倍規模。
馬雲資產將超250億美元
阿里巴巴招股說明書顯示,馬雲持有阿里巴巴8.8%股份。去掉由馬雲的慈善組織SymAsia Foundation控制的1.5%股權後,按1748億美元估值計算,馬雲在該公司的權益對應的估值為128億美元。此外,馬雲還占股支付寶母公司小微金服的比例不超過7.3%,它獨立於阿里巴巴集團之外,業界普遍認為這部分資產上市估值不會低於阿里巴巴集團,由此可得,馬雲的財富將是阿里持股的雙倍即256億美元。
此外,出生台灣的蔡崇信幫助馬雲建立合夥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創業初期獲得日本軟銀和高盛投資的關鍵人物。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僅次於馬雲。按1748億美元上市估值計算,阿里上市後蔡崇信財富將達63億美元。
造富
超萬名持股員工將成千萬富翁
阿里巴巴集團昨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對於該公司數以千計的當前和前員工來說將是一個收獲的日子。他們將出售手中持有的該電子商務巨頭股票,步入富人或百萬富翁行列。據稱,如果這次IPO按照此前定價區間的上限銷售,這些員工出售所持股票合計價值將超過10億美元。
自從1999年阿里巴巴創建以來的過去15年,數千員工被授予公司股票和其他獎勵。據悉,在阿里巴巴工作滿3年的員工,都能夠得到員工配股。阿里幾位前員工稱,在阿里巴巴創立初期,特別是旗下Alibaba.com於2007年在香港上市之前,阿里巴巴對基層員工的股票獎勵很慷慨。目前,阿里巴巴有超過2萬員工。招股說明書沒有提出具體持股員工數。究竟有多少員工持股?2007年阿里B2B業務上市,4900名員工持股,約占當年集團7000多員工總數的70%。7年後,阿里員工增加了15000餘人,按50%的員工持股計算,阿里持股員工約為11000多人,上市後每人平均可套現將近4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91萬元。這意味著,阿里上市將誕生一萬多名千萬富翁。
一位在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的前員工,現在仍然持有該公司股票,但他沒有計劃要對外出售這些股票。這位前員工稱,按照這次IPO發行價格區間66~68美元,他所持阿里巴巴的股票價值將達到幾百萬美元。不過,這位前員工不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他表示,「有許多人和我的情況一樣。」
影響
改變世界互聯網版圖
阿里巴巴上市後,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互聯網公司,來自中國的將有兩家—阿里巴巴和騰訊。二者僅排在谷歌之後。不少專家認為,這種從未出現過的局面表明,過去十年間,中國互聯網企業迅速崛起,與矽谷企業的差距不斷縮小。
英國北安普頓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何邵煒告訴記者,阿里巴巴的上市預示著其全球化的真正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會看到阿里巴巴不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也包括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強勁擴張」。他說,阿里巴巴是繼聯想、華為後另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公司,而且對全球消費者來說,它的影響還要深入。
美國紅杉資本主席邁克爾·莫里茨也撰文指出,互聯網權力格局將因阿里的上市而重新洗牌。「技術世界的權力平衡正從美國倒向中國,阿里巴巴的IPO為此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莫里茨說,阿里IPO之後,將使其成為世界排名第五的最具價值TMT公司(技術、媒體和電信公司)。30年前,排在前50位的TMT公司幾乎全部來自美國,但今天,美國的份額下降到了66%,而中國公司則從30年前的微乎其微升至如今的10%。
腳步
15年改變國人消費習慣
當眾人聚焦「阿里帝國」的馬雲時,不會忘記1999年在杭州城郊對著17個合夥人「狂噴」的馬雲,也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草根,拿著50萬創業資金、開給合夥人每月600元的工資,如今他許下的願景一步步實現,阿里巴巴市值已經超過千億美元。
短短的15年,阿里巴巴從被譏笑為「是把萬噸油輪抬到喜馬拉雅山上」,到如今年交易額1.542萬億元,相當於黑龍江省全年的GDP,或芬蘭一年的經濟總量。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所佔份額高達80%,旗下淘寶商城和天貓去年處理的在線交易價值總和為2480億美元,超過亞馬遜和eBay兩家公司之和。
與上述單純的數字相比,阿里對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毋庸置疑。買東西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解決;坐出租用手機支付;團購、訂餐下個APP就行了;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世界好像只要動動手指頭,生活所需就搞定了。在網上你可以買到北京的電子產品,你可以買到廣州的衣服,你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買到海南出產的新鮮榴槤。這樣購物帶來的便捷,不僅使得我們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也有著實體購物所無法比擬的方便。據2013年網購用戶數量等調查顯示,僅當年參與網路購物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3.1億,成功交易額超過1.85萬億人民幣。這意味著在中國,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參與到電子商務之中。
寄語
努力才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馬雲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前些天剛剛過完50歲生日。
這一切,不知道30多年前馬雲能否想到:18歲,高考兩次失利,想當兵去應征,身高體重不合格被拒;想考警察學院,又遭失敗;連找份工作,都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慢慢從蹬三輪車的臨時工變成了收發信件的助理。這樣的起點,任誰看,都不是「人生贏家」的節奏。
第三次高考,馬雲考進了當年的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在改革開放之前給他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比如說他第一份工作,英語老師;比如說第一次創業,成立一家翻譯社;再比如,後來他第一次到了美國,接觸了互聯網,並且回國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網站。這些故事其實都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而今,在阿里赴美IPO的路演宣傳片里,人們難得的聽到馬雲用流利的英語,向世界來介紹他「自己」。
在這段長將近8分鍾的宣傳片里,馬雲穿著象徵阿里的橘色T恤,站在自己的公司里,講述著阿里巴巴的創建之路、什麼是阿里巴巴認同的價值觀,還有跨越中國從年輕人到老人,從殘障人士到中小企業因為「阿里」正在發生的變化。
在宣傳片的最後,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後天會很美好。絕大部分的人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我們必須更加努力,來看到後天的太陽。」
馬雲紐交所連線媒體
阿里員工冒雨戶外演藝歡慶上市
本報杭州訊 (記者 王赫) 昨晚,雖然杭州一整天都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阿里巴巴集團西溪園區熱情洋溢,成為一片快樂的海洋。記者昨晚7點來到阿里集團西溪園區,看到阿里員工統一穿著特製的IPO紀念T恤,T恤上印著「夢想還是要有的」,來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此外,在戶外搭建了一個大型的舞台,場外排隊入場的員工排起了長龍,台上阿里巴巴杭州員工冒雨演藝,慶祝晚會現場熱情高漲。
除了在戶外搭建了舞台,阿里西溪園區內還布置出一個模擬紐交所的場地。來自全國的上百家媒體記者應邀進入,大屏幕上播放著阿里ipo宣傳片。北京時間晚8店半,在紐交所開市前,馬雲和陸兆禧、蔡崇信在大屏幕前,與在杭州現場的媒體記者連線。馬雲激動地說,「今天是個里程碑的日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我心裡充滿了感謝,對我一生都有很大意義,請大家稍後關注我們敲鍾的各位客戶。阿里是一家充滿運氣的公司,感謝時代、感謝中國。我們今天融到的不是錢,而是信任。」
隨後,杭州阿里園區員工和在場記者通過「模擬紐約現場」三塊大屏幕看了直播,敲響開市鍾的那一刻,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今夜,對於阿里員工,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馬雲 孫正義
曾是一名教師的馬雲,成功轉型成為中國互聯網大亨後,已不需要再追求阿里巴巴IPO在交易首日出現漲勢如虹的局面了。他已經是中國最有財富的富豪。馬雲持有阿里巴巴集團9%的股權,因而任何在IPO之後的股價增長,對其個人財富來說也都將只是冰山一角。
馬雲真正的勝利是在於權利的保留。因為中國政府禁止外國資本控制國家戰略性資產,因此阿里巴巴的IPO採用了非典型、非常規的股權結構。也正由於這種結構,阿里巴巴的投資者購買股票並不等同於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馬雲和其合夥人將繼續控制著阿里巴巴集團及旗下全部資產。
通過上市,馬雲從資本市場之間獲得了250億美元,而同時其又並不像其他公司上市那樣,需稀釋手中的股權,失去對公司的控制。簡單地說,阿里巴巴上市,馬雲如同贏得了六合彩頭獎。
軟銀創始人兼CEO孫正義現在成為了日本首富,根據《福布斯》的數據顯示,其個人資產已達到約200億美元。而這其中最應該感謝的,正是投資阿里巴巴這一歷史性決定。
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並達到高潮時,孫正義向馬雲剛剛創立的公司投資了2000萬美元,並鼓勵後者要堅持度過困難時期。這筆投資是明智的。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如今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已增值到550億美元—也因此孫正義在日本有了「日本比爾蓋茨」的美譽。這筆受益很好的彌補了孫正義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時蒸發掉的700億美元資產。
雅虎 騰訊 網路
沒錯,雅虎擁有阿里巴巴五分之一的股份,這價值大約350億美元。擁有如此比例的股份,仍被視為輸家,是因為雅虎與阿里巴巴存在協議—前者必須在後者IPO時出售手中27%的股份—而當雅虎賣出阿里巴巴股份後,該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阿里巴巴持股在今年已一度成為投資者購買雅虎股票的最大理由之一。沒有了阿里巴巴這支增長型股票後,雅虎投資者的焦點將會很快凝聚在CEO瑪麗莎·梅耶爾的身上。投資者會希望梅耶爾能理智的利用阿里巴巴投資回報,做出有利公司的收購決定。
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公司將會是阿里巴巴多個業務的直接競爭對手,涉及領域從在線廣告到電子支付等。
網路是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並一直是美國投資者最喜愛的中國概念股之一。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網路股票去年被列為美國投資者持有情況最為廣泛的中國ADS。然而,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這一局面又將會改變。阿里巴巴不但是市值更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業務上也是較網路更加多元化的企業。
『玖』 索羅斯與巴菲特誰更厲害
喬治·索羅斯喬治·索羅斯(國際狙擊手)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反射理論」和「大起大落理論」為理論基礎,在市場轉折處進出,利用「羊群效應」逆市主動操控市場進行市場投機。看重的是市場趨勢。 理論闡述:索羅斯的核心投資理論就是「反射理論」,簡單說是指投資者與市場之間的一個互動影響。理論依據是人正確認識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資者都是持「偏見」進入市場的,而「偏見」正是了解金融市場動力的關鍵所在。當「流行偏見」只屬於小眾時,影響力尚小,但不同投資者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群體影響力,將會演變成具主導地位的觀念。就是「羊群效應」。 具體做法:在將要「大起」的市場中投入巨額資本引誘投資者一並狂熱買進,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價格上揚,直至價格走向瘋狂。在市場行情將崩潰之時,率先帶頭拋售做空,基於市場已在頂峰,脆弱而不堪一擊,故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拋售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下跌幅度,直至崩盤。在漲跌的轉折處進出賺取投機差價。 遵守的規則與禁忌:沒有嚴格的原則或規律可循,只憑直覺及進攻策略執行一舉致勝的「森林法則」。 森林法則即:1、耐心等待時機出現;2、專挑弱者攻擊;3、進攻時須狠,而且須全力而為;4、若事情不如意料時,保命是第一考慮。 對大勢與個股關系的看法:注重市場氣氛,看重大勢輕個股。認為市場短期走勢只是一種「羊群效應」,與個股品質無關。 對股市預測的看法:不預測在市場機會臨近時,主動出擊引導市場。 對投資工具的看法:沒有特定的投資風格,不按照既定的原則行事。但卻留意游戲規則的改變。「對沖基金」這種循環抵押的借貸方式不斷放大杠桿效應,應用這支杠桿,只要找好支點,它甚至可以撬動整個國際貨幣體系。 名言及觀念:「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任何人都有弱點,同樣,任何經濟體系也都有弱點,那常常是最堅不可催的一點。」「羊群效應是我們每一次投機能夠成功的關鍵,如果這種效應不存在或相當微弱,幾乎可能肯定我們難以成功。」 其它及成就: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 財富檔案 全球最大的投資者,與「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合夥成立了「量子基金」,曾獲利20多億美元,被稱為「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索羅斯個人收入達6.5億美元,在1992年的華爾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 企業類型 投資業 如果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麼希望你點擊「採納」, 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答其他朋友的問題.國泰君安_大智慧 www.tborange.com
『拾』 商業大亨股票問題
對於新的股民來說,都有自己必備的股票學習網!股民們應該選擇屬於自己最好的股票學習網站,下面介紹一個較好的股票學習網站。股票天才網致力於打造專業、權威、為用戶著想的投資學習交流媒體。自2009年3月上線以來,憑借專業、及時的優勢,股票天才網一直保持高速穩定發展。
股票天才網始終堅持網站內容的專業性和主導欄目的原創性,打造專業高效學習交流資訊平台。網站內容涉及大勢分析、股票實戰、技術經驗、研究失敗等諸多方面投資知識與信息。網站全體人員以「用心做事,誠信於世」為信條,力求為全國股友提供有價值的投資知識。股票天才網從用戶需求出發,打造的中國專業理財知識學習交流平台,深受用戶喜愛。
股票天才網是專門針對證券市場投資者提供證券知識學習交流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