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的的股票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能炒
消息面肯定得不到什麼內幕了,而且學習也不夠,基本面技術面的分析也做不來,加上一夜暴富的心理太嚴重,老是追漲殺跌,在不該恐懼的時候恐懼,在該恐懼時候不恐懼,貪婪亦如是。試問,先天本已不足,後天也不努力,不虧才怪呢
㈡ 年輕人要不要去炒股
可以去;炒股也是一種資產配置,一種理財方式。無論是家庭還是個人,除了固定資產應該也擁有一部分股權資產。與國外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個人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佔比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
拓展資料
一、開戶注意事項
1. 務必本人辦理開戶手續。首先,要開立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其次,開立資金賬戶,即可獲得一張證券交易卡。然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應辦理指定交易,辦理指定交易後方可在營業部進行上海證券市場的股票買賣。
2. 開立證券賬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開立資金賬戶還須攜帶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如需委託他人操作,需與代理人(代理人也須攜帶本人身份證)一起前來辦理委託手續。
3. 一張身份證可以開立多個證券賬戶。
二、股票投資分析
1. 買股票之前要選好買入時機和具體股票,選擇買入時間點有時比選擇買什麼股票更加重要,比如05年買股票的都賺錢、07年大盤高點時買股票的都虧錢。
2. 如上所述,把握時機和選擇個股需要進行科學分析。投資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分析法、技術分析法。主要教材分別為:《證券分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聰明的投機客》。
三、交易規則
1. 買賣股票的數量也有一定的規定:即委託買入股票的數量必須是一手(每手100股)的整倍數,但委託賣出股票的數量則可以不是100的整倍。買入或者賣出的價格必須是在昨日收盤價上下浮動10%的范圍才有效。
2. 股票交易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股票連續競價時段,因為有許多投資者可能同時買賣同一隻股票,所以交易所制定了「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如某隻股票現價5.66元,如果甲投資者此時輸入5.66元的買入價,而乙投資者同時輸入5.67元的買入價,則乙投資者的申報優先於甲投資者的申報成交。如果大家申報的買入價格相同,則誰先輸入買單誰先成交。賣出股票亦如此。某隻股票如果現價是5.66元,甲輸入5.66元的賣出價,而乙同時輸入5.65元的賣出價,則乙的申報優先於甲的申報成交。如甲、乙輸入的賣出價相同,則誰先申報誰先成交。這種情況在某隻股票股價突然飈升或突然急速下探時更加突出。
㈢ 中國從今天到未來以後,都是跌。你們不要在炒中國股票了。
國家影響中國股市確實厲害,畢竟股市資金牽扯著方方面面,為了良性發展,股市肯定就不好賺錢了,找個好的投資顧問吧,總體還是好的,資本市場正在改善,進步,
㈣ 在中國不想炒股票的是哪類人
中國的股市對大多數股民來說,是根本不想進股市的,因為中國股市不象歐美國家股份市場,只要你看中一支股票,他的公司業績發展前景很好,股民是根本不會虧錢的,而且到年底還有分紅,而中國股票市場就不一樣,好的業績股並不代表股民能掙錢,導致很多人想炒股票,另一種人就是,根本沒有投資股票市場的意念,因為股票市場風險太大,還是做保本一些的投資好
㈤ 在股市中很迷茫 怎麼辦
少看盤,多做中長線。不要把炒股當工作,干好自己本來的事情,股市漲跌,我自雲淡風輕。
㈥ 在中國炒股票能賺錢嗎
短期內,股票價格可能偏離企業價值很遠,但長期來說股票價格將最終反應企業價值。由此引出股市總是牛熊交替的,市場估值也就像時鍾的鍾擺,不斷在低估和高估間擺動,擺動的中心正是企業價值,只是擺動的周期不確定。所以,中國股市是符合這樣的牛熊交替的規律的。只要在價值低估是買入,高估時賣出,就能賺錢。
㈦ 領導幹部能不能炒股票
能。
中紀委有了明確說法——可以!不過,炒股可以,有七大「紅線」可是千萬不能碰!否則,後果嚴重。
哪些人「炒股」受紀律約束?約束依據是什麼?
一是黨員幹部,即具有中國共產黨黨員身份的幹部,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二是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是指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和行政執法職能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科協等群眾團體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各級黨政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科協等群眾團體機關所屬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適用《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
七大紅線不能碰,千萬要牢記
1、收送有價證券、股權
2、違規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
3、違規在國外投資入股
4、內幕交易或者泄露內幕信息
5、公款或者違規借用資金炒股
6、隱瞞個人持股情況
7、特定人群買賣股票
供參考。
㈧ 為什麼很多名人都勸說散戶不要涉足中國股市
股市一直是很多的人所關注的問題,但是真正能從其中賺錢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的文章以及名人都是這樣的建議散戶不要涉足股市,這是一句大實話,在股市裡面,基本上都是百分之八十的人會賠錢,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賺錢,不過現在看中國的股市,應該將數據改成百分之九十了。這樣的原因其實是股市內部有很多的事情不為外人所知,所以散戶就是經常的賠錢都不知道怎麼賠錢的。
一,散戶們為什麼總是血本無歸
現在的很多的人家裡有一點的存款都是會拿去炒股,希望自己能快速的賺錢,可是每一個涉足股市的人,都深深的被套進去了,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股市的炒作與大戶們在控制股市,散戶的資金少,沒有辦法去控制影響股市,但是只要有一個大戶拿出大批量的資金瘋狂的買入,很多的股民就會由此跟風,但是要知道在,這樣的操作,雖然是在抬高股價,但是大戶都是在達到目標的時候迅速賣出,這樣在K線圖上面的反應就會暴跌,這樣很多投錢進去散戶又被套牢了,大戶以一開始的低價到自己預期的目標達到之後,就能直接撤走。這里一切都是大戶在操作,散戶們只有犧牲。
㈨ 不炒股票了,干什麼好
是不要炒股票了!因為中國的股票不是按照正規出牌方式出牌的。建議你搞收藏吧。如收藏:舊相機,鬧鍾,酒瓶,錢幣等等。至少這些東西不會「割肉」,不會「腰斬」吧!
㈩ 深度分析,價值投資為什麼不適合合中國股市
弄清中國股市適不適合價值投資的關鍵
------答記者胡安軍、程雋問
李 劍
中國股市適不適合價值投資,歷來是各類機構和廣大股民長期爭論不休的重大問題之一。
中國股市從問世之日起就問題多多。股權分置、監管不嚴;年年有公司造假,時時有莊家操縱;炒風盛行、股價高企;謠言亂飛、政策多變;等等,等等。有人說是賭場,甚至連賭場都不如;有人說是政策市、消息市、投機市,有人說是主力市、莊家市等等,等等。因此,很多人認為中國股市不適合價值投資。
我認為,要把這個問題徹底說清楚,就必須牢牢抓住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這個關鍵之一就是要弄明白:中國股市有沒有價值投資者眼中的機會?或者說,中國股市有沒有優秀的企業,這些企業有沒有出現過低廉的價格?
如果價值投資者眼中的機會確實存在,確實有過好企業,確實有過好價格,那就說明中國股市適合價值投資。至少,中國股市有適合價值投資的地方!
回顧歷史,不管中國股市有多少陰暗面,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還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股市還是擁有不少象萬科、張裕、雲南白葯、茅台、東阿阿膠、招商銀行等這樣的好企業,這些好企業由於各種原因,也頻頻出現過非常低廉的價格。不要說股市初期,深發展等股票賣的比白菜還便宜,就是在股市已經大發展的後來,也有很多價值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機會。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在2001年前後,某些機構瘋狂操縱股市,市場變得極度紊亂之時,有些不適合莊家收集的業績優秀而股本較大的企業,股價卻變得極為便宜。還有,在2003年夏天,貴州茅台在股價21元的時候,當年的市盈率只有11倍不到,這對於一個有強大護城河並且年均利潤增長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優秀企業來說,是個令人無比心動的好價格。
回顧歷史,不管中國股市有多少誘惑和陷阱,它還是讓一些理念優秀、是非分明、眼光獨特、意志堅忍的價值投資者如趙丹陽、但斌、劉益謙、段永平、劉元生等,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惜,除了經濟學家和管理層有可以理解的原因外,大多數股民喜歡一味爭論中國股市「是什麼」,而不願用實踐去驗證它有可能還是「別的什麼」;大多數股民喜歡從自己的失敗經歷中攻其一點,而不願冷靜思考全面審視股市的方方面面。
其實,你只要認真思考並稍作實踐,就知道中國股市什麼都是,但又什麼都不全是。它既是賭場,又不全是賭場;它既是政策影響極大的地方,又有自身的規律也就是不被政策影響的地方;它既有投機的理由,也有適合價值投資的機會;它既有惡,又有善;既是地獄,又是天堂。總之,股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市場。裡面充滿著多種矛盾、多種力量、多種博弈,是一個用簡單思維說不明、道不清的綜合體,造成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奇特現象。
這種復雜的現象並非僅僅屬於不成熟的股市。其實,任何股市都有適合與不適合價值投資的地方。就算是孕育了價值投資偉大理論和誕生了投資大師的美國,也有很多時候不適合價值投資。比如在1968年前後,巴菲特因為市場上再也找不到又好又便宜的股票,解散了自己的合夥人基金。這件事實你也可以解讀為,當時的美國股市不適合價值投資。這樣的例子還包括1986到1989年的日本市場,2000年的納斯達克市場,2007年的中國市場,以及前些年的越南市場:一共只有兩只股票,每隻都炒到了市盈率200倍以上。
其實,說價值投資理論和它的基本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是因為它的理念和策略本身科學而有效,歷史證明它在各種投資流派中是最好的投資方法,但這並不等於,它在任何時間段上都有用武之地。任何一個國度和地區,只要股市處在泡沫階段,都不適合價值投資。因為沒有安全空間可以尋覓。反之,只要任何一個市場在犯下錯誤,低估了優秀企業的價值,就都有適合價值投資的餘地。
正確的解釋是:風險與機會並存,這才是股市永恆不變的真實面貌。而只抓機會,少冒風險,這才是投資者在研究和操作中應該始終圍繞的核心問題。股市何時能治理有方、監管到位、健康發展,這些更多地屬於管理層的事情,一般股民只能發出微弱的祈求之聲。但無論市場有多麼地丑惡和殘酷,多麼地復雜和善變,畢竟總沒有人象李逵一樣高舉兩把板斧,強迫你必須買進這個或者賣出那個。投資者的命運歸根到底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弄清中國股市究竟適不適合價值投資的另一個關鍵,是投資者的自身把握:你究竟以什麼樣的投資方法去參與這個市場。如果你以賭徒的立場和心態去參與,股市就真的變成了零和游戲,變成了徹底的賭場;你天天打聽各種內幕消息,靠流言蜚語來指導操作,股市就變成了詭秘的政策市、消息市;你以投機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去介入市場,股市的短期起伏就會遮蔽你的雙眼,你就會為了一碗紅豆湯失去了長子權。具體說,比如你在德隆系股票和中科創業股票,或者戴上ST的某些股票,創業板的某些股票瘋狂拉高時,也去搭車撈一把,你就會讓命運變得撲朔迷離。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立場、眼光和心理,就會有什麼樣的股市。
就算你面對一個規范、健康、成熟的市場,整天在裡面追漲殺跌,天天分析資金流進流出,日日閉門不出畫線構圖,對公司的基本面不聞不問,對股票價格的高低無法判斷,那你還是會認為這個市場不適合價值投資。
同樣是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有些人船隻傾覆、落水求生,有些人卻雲帆高掛,魚蝦滿倉。
道理很簡單:不但要問股市究竟「是什麼」,還要問股市究竟「有什麼」,更要問我們應該「干什麼」!
作為理性的投資者,牢牢地抓住好公司和好價格兩大要害,在喧囂雜亂的股市中真正理解和運用"以不變應萬變"的精深哲理,這才是事關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在一個特別不規范的市場,我們恐怕要更多地想著美國前總統里根遇刺後對夫人南希所說的話:"親愛的,我忘了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