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金、股票、債券有什麼區別
基金、股票、債券的主要區別如下:
投資者地位不同:
風險程度不同:
預期收益情況不同:
投資方式不同:
價格取向不同:
投資回收方式不同:
綜上所述,基金、股票、債券在投資者地位、風險程度、預期收益、投資方式、價格取向和投資回收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投資者在選擇時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配置。
❷ 證券、股票、基金三者有什麼區別和作用
證券、股票、基金三者的區別體現再以下幾個方面:
1、投資者地位不同
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
通常情況下,股票價格的波動性大,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債券可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利息收入,波動性也較股票要小,是一種低風險、低收益的投資;基金投資於眾多股票,能有效分散風險,是一種風險相對適中、收益相對穩健的投資品種。
3、投資方式不同
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的基本套路是一樣的,即先通過對整體市場走勢的判斷來決定是否積極介入,然後在總體方向確定的情況下,根據特定的市場情形選取個券。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4、資金投向不同
股票和債券是直接投資工具,籌集的資金主要投向實業領域;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工具,所籌集的資金主要投向有價證券金融工具。
5、收益情況不同
債券收益:利息收益、資本利得和再投資收益;
基金收益:紅利收益、買賣基金收益;
股票收益: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公積金轉增收益;
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
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無限期,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期內還可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證券、股票、基金都是投資途徑,用來獲取投資收益。
❸ 持股人就是股東嗎
持股人是股東。股票分普通股有優先股,持有者同樣都叫股東,但享受權利有所區別。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3)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投資者擴展閱讀】
一、股份公司成立條件?
股份公司成立條件根據《公司法》第七十六條,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
2.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3.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4.發起人制訂公司章程,採用募集方式設立的經創立大會通過。
5.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6.有公司住所。
二、代持股份是什麼意思?
代持股是一種委託,類似資金信託。
代持股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
1.由職工持股會或工會持股。
2.自然人「代位持股」,即少數股東通過所謂的「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簽署「委託投資協議」,確立代持股關系。
3.「殼公司」持股,即由自然人股東先成立若干公司,再由這些公司對實際運營公司投資,自然人股東間接持股。
4.由信託機構代位持股。
三、不出資可以做股東嗎?
可以。出資並非成為股東的前提條件。
1.比如接受贈與所得,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管理規范前提下,法律支持股東意思自治,包括股東的出資數額和持有股權比例以及表決權和分紅權的約定等等。股東持有股權的比例一般與其實際出資比例一致。
2.但有限責任公司的全體股東內部也可以約定,不按照實際出資比例持有股權,這樣的約定並不影響公司運營,或者對外擔保功能的實現。退一步講,即使約定股東完全不出資,股東按照約定享有的股權也受法律保護。因此不出資也可以成為公司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