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在國內炒股相對厲害的有以下幾位:
楊百萬:
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㈡ 你聽過哪些股市有關的傳奇故事嗎
我們單位有幾個老股民,他們最常說的股市傳奇是:
07-08年,老太太早上先去趟股市,再去菜場買菜。進證券交易所就跟進菜場一樣,門檻低風險小,穩賺不賠。
㈢ 金融大鱷索羅斯的一些傳奇故事!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一個猶太人家庭。1944年,隨著納粹德國佔領布達佩斯,索羅斯隨全家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1947年秋天,17歲的索羅斯隻身離開匈牙利,准備前往西方國家尋求發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爾尼,爾後又去了倫敦。他曾經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維持生計,直到1949年進入倫敦經濟學院學習。
1969年開始,索羅斯與他的著名合夥人吉姆·羅傑斯在紐約開設了「雙鷹基金」,初始資本為25萬美元;十年之後,這家基金更名為「量子基金」。在過去42年中,量子基金的平均每年回報率約為20%,被列為給投資者帶來最高凈回報的10個對沖基金之首。
1992年,他成功押注英國將被迫讓英鎊貶值並退出歐洲匯率機制,狂賺10億美元,並得名「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這一年其基金增長了67.5%。
1994年,他又對墨西哥比索發起攻擊,使墨西哥外匯儲備在短時間內告罄,不得不放棄與美元的掛鉤,實行自由浮動,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國內股市的崩潰,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機中收入不菲。
1997年3月,索羅斯基金開始放空泰銖,隨後在國際游資的推動下泰銖狂跌不止,索羅斯管理的基金從中獲取了暴利。之後他決定席捲整個東南亞,再狠撈一把。這場掃盪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颳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
(3)股票投資高手故事擴展閱讀:
索羅斯的金融名言
(1)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
(2)承認錯誤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犯錯誤並沒有什麼好羞恥的,只有知錯不改才是恥辱。
(3)人們認為我不會出錯,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的超人之處在於我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這便是成功的秘密。
(4)永遠不要孤注一擲。
(5)生命總是迸發於混亂的邊緣,所以,在混亂的狀況中生存是我最擅長的。
(6)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需要負責任。
(7)數學不能控制金融市場,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場的關鍵。更確切地說,只有掌握住群眾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場,即必須了解群眾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聚在某一種股票、貨幣或商品周圍,投資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8)炒股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
㈣ 有哪些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
雖然股市是一個跌宕起伏的地方,但是真的有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人,但是在股市靠炒股賺到錢的人都是有一定技術的。在股市想要靠炒股來發家致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件技術含量特別高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相比於炒股發家致富,投資更有可能讓你發家致富,雖然理論上都差不多。
雖然股票也是一個發家致富的道路,但是這條道路上的不確定性太多了,不建議大家用股票這條道路去發家致富,如果說你有閑錢,想鑽研鑽研股票,當做理財還是可取的。不是讓大家錯失這個賺錢的機會,只是因為股票弄的妻離子散的家庭太多了,不想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不能說是忠告吧,只能說是一個建議。身邊因為股票賺點小錢的也有,賠的半夜哭的也有,希望大家量力而行,最後祝大家財源滾滾。
㈤ 十大民間炒股高手
1.馮剛、鄒剛,網名「草根雙傑」:從大盤的月線圖來看,目前已經跌穿了上升趨勢線,因此大盤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虧錢最厲害的時候往往就是大家認為是底部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都很有信心,買入是不會動的。大盤的趨勢可以用月線來看,短線可以用日線60分鍾或者15分鍾做參考,如果股票運行在上升趨勢之中,你可以持股不動,如果跌穿了上升趨勢線的時候,可以做賣出,向上突破了下降趨勢線則可以買入。
2.黃志偉,網名「股市農民」:目前正是歐美金融危機爆發之際,歐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跌掉了兩年的漲幅。這個危機比2008年的來勢更猛,現在我看歐美市場的危機,至少時間上還沒有調整很充分。對於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一定要遵守「止損不止盈」的定律,賣出虧損倉位應該是在虧損很小的時候賣出,如果扛到虧損幅度超過30%就意義不大了。
3.張斌,網名「行者哈哈」:逃頂有很多方法,真正的頂部和底部,總是用很多方法最後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有一句話叫做「在熊市來臨之前,早就不是牛市了」。判斷頂部其實不難,難的是你要戰勝自己的貪婪,在危險來臨的時候要毫不留戀地離場。
4.李旭東,網名「誠」:不同環境下要選擇不同的投資市場。很多人認為目前中小板、創業板市盈率太高、發行價太高,但我認為中小板代表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傳統行業已經基本上發展到頂峰,而買股票肯定買成長性,有上漲區間的公司,所以我建議大家多關注中小板、創業板投資機會。
5.李華軍,網名「先鋒」:要想獲得高收益,必須投資成長股,因為「投資是買公司不是買大盤」。成長性高的股票規模比較小,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很多股票都有可能是成長股,但最終能成長為高成長的股票是少數。對於一般的投資者,篩選股票,首先要對它比較了解,然後看它技術走勢。這樣你選擇判斷成長股的准確性就非常高了。
6.彭樹祥,網名「彭大帥」:我選股的幾個標准:第一、選朝陽行業;第二、選新股;第三、選高成長性;第四、選地域在一、二線城市的;第五、選行業地位靠前的;第六、選估值合理的。
7.李永強,網名「慎思篤行」:我們做股票,本來是想追求一種快樂,因為賺錢了你當然會快樂。做投資的人會發現,與別人相比我們永遠是痛苦的,要麼沒有買,要麼買錯了,要麼買少了。因此,我們的投資要縱向比不要橫向比,要跟自己比。在投資市場不是比誰的方法好,而是比誰犯的錯誤少。
8.文偉志,網名「東莞小文」:股票沒有好壞之分,決定一隻股票是好是壞要看處在哪個位置,把任意一隻股票過去一年的K線圖調出來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年之中總有三四個交易日,甚至五六個交易日漲幅超過20%、30%,每一隻股票一年中有兩三次機會甚至更多。
9.黃詠,網名「廣州硝煙」:短線和長線哪個方法更好?各有各的說法,比如長線是金短線是銀,從效率說我個人贊同短線是金,通過長線投資,一年很難找到漲10倍的股票,但通過短線交易年收益達到10倍是有可能的。 不過,短線交易有點像賭博,是靈活博弈。七負、二平、一勝,70%的人輸給10%的人,因為70%的人輸給你,肯定你賺錢很多。
10.安農,網名「心雲」:我認為技術在整個投機交易裡面只佔10%,而資金管理在整個交易系統裡面要佔到20%。技術決定你能不能賺到錢,但是資金管理風險控制,決定了你能不能還留在這個市場裡面。同時,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要順著大勢做,不做逆勢,這是保命的基礎。市場總是在經歷一年或者兩三年以後,就有系統性的大機會,那就是傻瓜也能賺錢的時候,有能力留在這個市場上是最重要的。
㈥ 真的有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嗎
有的。
沃倫·巴菲特(WarrenE.Buffett),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20年4月6日,沃倫·巴菲特以59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3位。2020年4月7日,沃倫·巴菲特以67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
(6)股票投資高手故事擴展閱讀:
炒股發家致富需要知道的知識
1、弱勢格局炒股賺錢難度更大
眾所周知,在股市處於牛市時,基本上炒股還是能夠賺到錢的,當然,賺到錢和賺大錢還是有區別的,賺大錢實現發家致富的始終也還是屬於少數的一部分,而在弱勢行情之下,對普通散戶股民來說,要做到養家已難度不小,何況是要致富,換句話說,這是大部分人股民難以做到的任務。
2、早期炒股發家致富的都是「牛散」
雖然大部分人炒股都很難實現發家致富,但是並不是說不存在,事實上依然有小部分的人通過股市實現發家致富,甚至財富自由,能夠創造這樣驚艷的財富傳奇的股民通常被稱之為「牛散」,也就是說,屬於比較牛氣沖天的散戶,比如早期的楊百萬、林園等牛散就是在股市發家,這些都是市場所熟知的一些牛散,不過這些牛散後期基本都進化為專業投資者了,這就不能再列入散戶行列了。
3、真正順勢而為才能有大成就
在傑克相識的人當中,也有通過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屬於在2005年前後入市,買進了具有股改大利好的相關個股,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定持有到2007年大牛市,基本上都能收獲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豐碩成果,可以看出,要在股市靠炒股發家致富仍然需要具有大行情的背景,繼而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的「捂住」操作方式,而不是拿一拿賺到了就賣掉了,話說回來,並不是誰都具有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
㈦ 你好,我想了解一下世界股票大師的炒股歷程以及一生的歷程,能不更推薦幾本好書
都說人再努力也不如選擇對了方向,這句話放在股市也一樣,要是你最開始就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那麼下面還想有收益就不有點不切實際了。
從玩股票開始,我讀了不少書,理論結合實操,獲利不少,有一些體會,這10本書是我總結出來的值得觀看的,不管是剛了解股市的小白還是老油條,都可以從中獲取一些利益,請認真品讀。
首先,先給大家送個福利,整理好了今年各行業的龍頭股名單,快來看看吧:2021年最全
一、股票書籍推薦前十名
1、埃德溫-勒菲弗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這本書被很對投資界的人推薦,這算得上是價值投資中國版的特別好的解讀。
國內價投實戰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邱果鷺,幫助各位理清大致的一個投資方向,走向正確的投資道路,不會被那些不好的誘惑給帶偏,也不會被追漲殺跌、高拋低吸的誘惑所吸引。
除了這兩本外還有後八名,由於篇幅束縛,點擊下方鏈接即可獲取啦,會把這10本書打包發給你:推薦入手:10本股票入門必看書籍(在線閱讀)
二、股票分析工具推薦
有句名言這樣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菜鳥不單單要查閱這方面書籍,秉承對的投資思想外,還要學會用一些股票分析工具。熟練地掌握了一個好用的股票分析工具,能夠讓你快速進行股票估值,掌握最新資訊,讓你事半功倍。
學姐為大家准備了9大炒股神器,這些都是我親自用過後感覺可以推廣給大家的,更加專業、精簡、數據豐富,給你關於股市的一手資料:超實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議收藏
㈧ 喜歡炒股,求股神巴菲特的傳奇故事!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被稱為股神,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或「奧瑪哈的聖賢」,目前擁有約620億美元的凈資產,根據《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經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夫人蘇姍·巴菲特(SusanBuffett)在與他一起看望朋友時,突然中風去世。擁有30億美元財富,或2.2%BerkshireHathaway公司股權的蘇姍·巴菲特享年72歲。巴菲特夫婦於1952年結婚,但兩人自1977年起開始分居,此時蘇姍從他們的家鄉遷往舊金山,往音樂事業方向發展。兩人從未宣布要離婚。兩人常在一起旅行,蘇姍也常出席在他們的家鄉Omaha舉行的公司股東大會。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1.7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1.7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巴菲特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確實是個巴菲特迷,他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巴菲特的5+12+8+2法則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准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准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巴菲特理財法:「三要三不要」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路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路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㈨ 巴菲特炒股
http://hi..com/%BA%C3%BE%B2%B2%BB%BA%C3%B6%AF/blog/item/ddf0ff1c89b7cc8987d6b6b9.html
我們現在開始講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一個股神,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巴菲特創造了三個神話,一個是投資神話,從1965到2000年,巴菲特投資收益超過3650倍,也就是說我們在座各位只要給巴菲特一萬塊錢,過四十年,巴菲特就還給三千六百多萬:第二個是財富,巴菲特從1956年從100美元起家,到現在積累了五百多億元的財富,也接近四千億人民幣,是僅次於比爾蓋茨的富翁。第三個,是巴菲特宣布個人資產85%400多億美元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對巴菲特這樣一個古怪人,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巴菲特。
巴菲特從195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做了50多年股市,一生經歷過無數次的牛市和熊市。有人說一生中經歷一次大牛市就是幸運,而巴菲特一生經歷了四次大牛市,巴菲特在這四次大牛市中,他是如何正確應對呢,保證了自己取得長期穩定的業績。在這里我給大家一一分析。
巴菲特是從1956年開始,到1966年這十年時間,這十年巴菲特收益是11倍,而這10年美國大盤的漲幅以後1.26%,也就是說巴菲特投資收益遠遠超過大盤,這時候巴菲特就迎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收益,從1967到1980年,美國股市大幅度上漲,漲了40%,突破了一千點大關,交易量也是大幅度上升,日平均交易量比十年前猛漲了六倍。當時的股市也是非常的瘋狂,瘋狂到什麼地步,收益率很高IBM收益高達39倍,雅芳高達96倍,我們大家都知道收益率都代表了什麼, 這時候巴菲特的投資合夥人給巴菲特打電話說,巴菲特就說:你既然幾個月前不知道股市會大漲,那你現在怎麼能推斷幾個月股市會大跌呢?這時候巴菲特非常的痛苦,非常的苦惱,因為當時股票收益率非常高,要找便宜的股票找不到,他想買,但是買不到便宜的股票。他就在家裡面左思右想,整整想了半年,到1965年,他說股市太高了,盡管明天股票都在狂漲,買哪一支股票都會賺錢,但是這種方式短期是可以的,但是長期肯定是會虧本的,但是這種方式不是我很擅長的駕馭方式,當以市場以我所擅長的方式話,我就可以操作。所以他就和他的投資合夥人說:我要解散公司,你們委託我管理的股票,我要退出交易,現在的市場環境我根據無法預計,我無法是以不擅長的方式來經營,我不想讓以前十年創下的輝煌業績受到損壞,所以巴菲特就把公司解散了,可以說他的決策非常的果斷,因為從下半年開始大盤就從1000點跌到800點,第二年大盤又繼續下跌,反正是跌幅過半。那麼巴菲特在第一次大盤的時候,他退出股市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兩個字「反貪」,因為在當時人人都在不同程度的買入,而巴菲特呢,不貪,不賺到最後一塊錢,第二點他沒有到最高位,而是在之前就已經考慮到。巴菲特為什麼在別人貪的時候,他反而壞有一絲恐懼的心呢,為什麼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而巴菲特反貪呢,因為貪婪必定導致滅亡,上帝要想你滅亡,首先就是要你瘋狂,瘋狂必定是每個人都很貪婪。巴菲特喜歡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炒股高手,走到天堂門口,上帝對他說:對不起,現在天堂裡面分給股票和投資高手的房間已經被沾滿了人,你先請回去吧。這個人想想了說:上帝我有一個請求,我能不能到天堂和我的同行們說一句話,上帝說行呀。於是這個人就來到天堂裡面股票投資高手住的院子裡面大喊了一聲:地獄發現大牛股,緊接著所有的投機高手紛紛投奔而出,向地域跑去,上帝這時候說你高,現在你隨便進吧。這個人搖了搖頭說:他們去地獄這么久了還沒有回來,說不定地獄真的有大牛股呢,我也去。請注意了,他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跟著去呢,因為他貪婪,如果你在大牛市裡面已經明顯發現很多股票已經到高點,你還在隨波逐流,到最後一塊錢的時候遇到大牛市的時候,要反貪再反彈。
巴菲特又遇到了第二次大牛市,其實這個大牛市是第一次大牛市的延續,在1970年大盤迅速下跌以後,到1971年、1972年大盤仍然是聯系大幅上漲,上漲到什麼程度,大盤的幅度都有人的高度,當時有所謂的漂亮股,就是說這個股票的收益率高達80倍,就是說投資這個股票要過80年才能收益,巴菲特1966年解散公司以後,他手中只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他是這家公司的第一代股東,巴菲特所有的身價都投到這家公司裡面,他手頭全部是現金,基本上沒有什麼股票,當時巴菲特手裡面16%都是股票,84%都是現金和債券,到最後都找不到股票,巴菲特就像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一個荒蕪無人的荒島,想買股票,就是買不到,巴菲特還是想買股票,他就一直忍著等待機會,結果到1973年,當時所有的漂亮股票開始大幅度的下跌,股票從一千點啪,跌到八百多點。1974年,兩年大盤跌了40%,從最高的一千到跌到580點,跌幅高達40%,這時候所有的華爾街沒有人願意買股票,這時候大多數人在拋股,這時候巴菲從1966年退出股市的巴菲特,1970年沒有事干,1971年沒有事干,1972年沒有事干,連續三年什麼事都沒有乾的巴菲特回來了,這時候華爾街上很多股票的收益率只有個位數或者說十位數。巴菲特說,他就像好色的小夥子來到女兒國一樣,買股票的好機會到了,巴菲特大量買入,接下來大盤迅速上漲,大盤漲了60%,巴菲特賺了80%,為什麼巴菲特賺得比大盤多的多呢?因為第二次大牛市給巴菲特什麼啟示呢,因為他認為大盤肯定會有大調,在大跌跌到最低的時候,跌到人人都不敢買股票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就是買入,在非常便宜的時候買進,這時候一旦大盤反彈,就會賺很多,這是巴菲特第二次大牛市給我們的歧視。
那麼又過了十來年,巴菲特預見了第三次大牛股,第三次大牛市是在1987年,從1984年到1986年美國股市狂漲,為什麼這么說呢,漲了2.46倍,而且1984年前面八個月,上盤又上漲了40%,這時候人人都知道股票高,但還在買股票,為什麼有錢包不賺是傻蛋。這時候巴菲特就非常的冷靜,他分析說:現在的大牛市即使下跌50%也不好奇,這是正常。巴菲特蟲1984年,就是大牛市建立前兩年,就開始拋股票,到1987年大牛市建立起來,巴菲特基本上把所有的股票都拋掉,全部拋掉,一股不留,除了三支股票之外,這三支股票是永遠都不賣,就像我們股市流傳的一首歌一樣「死了都不賣」,這三支股票是美國廣播公司股票,XX保險公司的股票,和華盛頓郵報的股票,1987年10月19號,大盤一夜之間下跌了五百多點,跌幅高達22.6%,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股市一天下跌一千點,巴菲特的情況如何,巴菲特一天損害了3.42億,相當於人民幣25億。他手下的員工在哪一天看到巴菲特哪一天靜靜坐在辦公室裡面看資料,非常的平靜,只是中間出來了一次告訴他的屬下更干什麼就干什麼,接著回辦公室繼續看資料。可以說巴菲特是整個美國唯一沒有關注大盤大跌的人,大家沒有想到的時候,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10月份剛剛出現大跌,到年底的時候,大盤又迅速反彈,這一年下來,大盤還上漲了5%,一九八幾年,盡管有一千股,大盤還上漲了5%,而巴菲特賺了多少呢,是20%,又是遠遠高於大盤,在接下來的1982-1985年美國股市上漲了48%,而巴菲特的業績是64%,都遠遠戰勝大盤,這就是因為他的三支重倉股一次都沒有動過。巴菲特預見到第三次大牛市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兩個字「反動」,就是說在大牛市裡面不能看有的股票漲的最快,就買哪個,也不能說股票大跌,就拋,就是說對有些股票要一動不動。巴菲特為什麼這些股票長期持有一動不動呢,因為要想長期的擁有他,就是要長期持有業內非常優秀,競爭優勢比較好的好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說投資的秘訣在於可以歸結於一句話,選好一家競爭優勢非常強的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長期持有。巴菲特另外說的一句話,我喜歡持有一支股票的時候是永遠,為什麼呢?因為巴菲特自己發現過,我用屁股賺的錢比我用腦袋賺的錢更多,這時候有人就笑了,投資。但是各位想想,在過去中國股市五六年裡面,從2000年開始是大熊市,到現在前面兩年又是大窮是,大家肯定是買了這支股票,賣了那支股票,每天都是絞盡腦汁買來買去,如果你買了茅台,就坐在這些大牛股上面,一動得不動,要比你絞盡腦汁賺得多得多呢,這時候是不是屁股賺得錢比腦袋賺得錢多呢,這是巴菲特在第三次大牛市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