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巴菲特合夥公司投資過的股票

巴菲特合夥公司投資過的股票

發布時間:2025-07-23 10:44:25

Ⅰ 股神巴菲特的人生歷程

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
出生年月:1930年8月30日
籍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
沃倫·巴菲特的人生歷程:
1. 從小展現投資天賦:
巴菲特從小就對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遠遠超過了他的家族成員。五歲時,他就開始在自家門口售賣口香糖。年齡稍長,他便開始與夥伴們一起收集高爾夫球,然後轉手賣出,生意頗為興隆。上中學時,他不僅在課余時間做報童,還與夥伴們合作,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以此賺取外快。
2. 初入股市:
1941年,年僅11歲的巴菲特第一次投資股票。
3. 深造金融:
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對空頭理論的學習不滿足,兩年後轉學至哥倫比亞大學,師從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的指導下,巴菲特如魚得水,很快成為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4. 學術成就: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未被錄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得了A+的最高評分。
5. 投資起步: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年底上升至50萬美元。
6. 成立公司: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100萬屬於巴菲特個人。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定為10萬美元。
7. 財富增長: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掌管的資金高達2200萬美元。
8. 股市洞察力:
1966年春,盡管美國股市氣勢如虹,但巴菲特卻感到不安,因為他難以找到符合自己標準的廉價股票。他堅持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非投機的基礎上。
9. 投資成績: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他的公司取得了歷史最佳成績,股票增長59%,而道·瓊斯指數僅增長9%。
10. 隱退與回歸:
1968年5月,巴菲特宣布隱退,逐漸清算了所有股票。
1969年6月,股市下跌,巴菲特的財富也受到影響。
11. 新的機遇:
1970年至1974年間,美國股市低迷,但巴菲特卻看到了商機,因為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2. 多元化投資:
1972年,巴菲特開始投資報業,他發現擁有一家知名報刊就像擁有的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
13. 保險業投資:
1980年,巴菲特用1.2億美元購買了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
14. 持續增長:
1992年,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入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至113美元。
15. 全球首富:
2007年3月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了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
16. 慈善事業: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17. 全球富豪榜:
2008年,《福布斯》雜志發布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憑借所持股票大漲,身家增至620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富。

Ⅱ 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

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

成長歷程是指一個個體或事物在其運動發展過程中,不同時間的發展階段。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希望能幫到大家!

沃倫·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是當地的證券經紀人和共和黨議員。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5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毯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揀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沃倫從小就超乎年齡的謹慎,他被母親稱為很少帶來麻煩的小孩。小沃倫剛剛踏入11歲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17歲的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名·格雷俄母。格雷俄母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盈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獲得最高分A+。

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鄉,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自己一試身手。有一次他在父親的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實現不了這個目標,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其中有他的100美元,成立了他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他已經擁有了5家合夥人公司。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當了老闆的巴菲特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埋頭在資料堆里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升。幾十年來,巴菲特有一套投資理論,這套理論使他在股市中長勝,也使它遠離高科技股。第一,他只從事長期投資,投資的絕不是概念、模式,也不僅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資能創造可預見收益的公司。第二,他討厭股票期權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稱這種股票是彩票。第三,他認為買身邊的品牌最可靠,誰做的廣告多,消費者喜歡,就買誰。巴菲特的眼光一如既往。

1962年,巴菲特及其合夥人開始收購馬薩諸塞州一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品公司伯科希爾哈薩維公司的股票,並於三年後接管了該公司。後來這家小企業在巴菲特手中成了最富盛名的控股公司,30多年前股價奇跡般上升了幾千倍。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時,巴菲特宣布隱退。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巴菲特卻暗自欣喜,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股市一片簫條,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2個億。巴菲特的另一個傑作是認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在上世紀70年代,該公司的業績十分清淡。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砸舌。從1965年至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萬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未出現過負值,這種好運因911暴恐分子的襲擊而消失。但到了2003年,他一舉扭轉了過去幾年欠佳的投資記錄,再次捍衛了股神和奧馬哈的聖人的地位。2002年,巴菲特大量買入中石油股票,這只哈薩維公司的第8大重倉股,當年就實現增值175%。

特別的巴菲特。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生活方式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巴菲特身高五英尺,中等身材,通常帶著一副眼鏡。這副眼鏡據紐約時報報道是撒切爾送給他的,他的臉上經常帶有一種急切的探尋的表情。很容易被看成是職員、會計師、銀行家或是一個心不在焉的教授。1999年,巴菲特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拍賣了他的酷厚的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舊的,我的錢包是舊的,我的汽車也是舊的。1958年以來,我就一直住在舊房子里。這位富豪的錢包里有多少錢?我一般在錢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雖然有報道說巴菲特穿過一套價值1500美元的義大利西裝,但是只有在極少見的場合下他才會穿。有時在周末他穿著一件鬆鬆垮垮的海軍藍T恤衫,上面還寫有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標識語。就像他的女兒蘇珊說的那樣,有一天媽媽去商場,說咱們給他買一套新衣服吧,他穿了30年的那套衣服我們都看煩了。所以我們就給他買了一件駝絨的運動夾克、一件藍色的運動夾克。但是他讓我把衣服退掉,他說我有一件駝絨的運動夾克和一件藍色的運動夾克了。蘇珊補充說,他不把衣服穿的非常破舊是不肯換的。巴菲特喜歡喝可口可樂這一點早已名聲在外。他親自購買可口可樂,以滿意的折扣價每次購買50箱,每箱12罐。他很少跑到商店去喝。巴菲特的生活總是量入為出,他堅持以最低的成本運作,手中持有充足的現金,很少負債或不負債。例如他在很快就要成為一名百萬富翁時才為他的合夥企業添置一台價值295美元的IBM打字機。

巴菲特是出了名的節儉,但是他也是美國歷史上最慷慨的捐獻者。他將370億美元捐贈給5個慈善基金會,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慈善捐款。

奇跡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幫助巴菲特創造了如此驚人的奇跡呢?這首先應當歸功於他從師傅格雷俄母那裡學來的,又經自己在實踐中錘煉的投資哲學。他一向堅持採用以價值為導向的長期策略。他說如果你沒有持股10年以上的准備,那就連10分鍾也不要持有它。與別人不同,他專找熊市股票,就像股票收容隊員似的,到了1966年春,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漲,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而巴菲特卻倖免遇難。格雷俄母曾在1930年股災尚未結束時欣然入市,結果賠的囊空如洗。而在將近40年之後,巴菲特卻成功躲過了災難。巴菲特真正的出道了。1970年至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暗中四處尋購。正是這個時期,巴菲特收羅了許多富有潛質而價格又被低估的股票,而這些股票後來給巴菲特創造了無盡的財富,最終將巴菲特推向世界首富的寶座。

股神之所以誕生於美國,有很多綜合的因素。美國資本主義很發達,股市管理相當健全,法制也比較健全。良好的外部環境、豐腴的投資土壤,所以讓巴菲特理論和方法相當有效。但目前中國的大環境還沒有到能夠產生巴菲特這樣的人的地步,可能還需要很多年。因為整個股市的完善需要時間,大家的心態、所受的教育、對投資的理解,整體的理解差異還不是很大。我們將有一個很大的成長空間。

巴菲特財富哲理故事

巴式財富哲理中,有三種哲理警示我們必須時刻重視:一是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二是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三是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

當今世界最具傳奇色彩的證券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曾以獨特、簡明的財富哲學和投資策略,投資可口可樂、吉列、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通用電氣等著名公司股票以及可轉換證券而大獲成功。在巴式財富哲理中,有三種哲理警示我們必須時刻重視:一是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二是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三是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以下用三則小故事介紹巴式財富的哲理警示……

故事一:1元和10元

哲理警示: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

蘇珊的丈夫嗜酒如命,蘇珊容忍了許多年,最終作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帶著年幼的孩子離開他。事實上,即便是和丈夫離婚之後,蘇珊和他之間的麻煩依然持續著。蘇珊意識到,除了離開這個城市,自己別無選擇。但一次又一次,蘇珊無法下這個決心,她愛她的房子,她愛她的鄰居,這里的許多東西都讓蘇珊留戀。

蘇珊找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將她的房子掛在了「待售」榜,並向1400里以外的西雅圖傳去了她的工作申請單。然後,蘇珊回到家中,等待了許多天。一個月後,蘇珊又換了兩家房地產公司,但仍然沒有找到房子的買主。蘇珊覺得,賣不掉房子,她可能就沒有能力離開這個城市了。

離婚的壓力、生活的艱苦幾乎使蘇珊崩潰,睡眠也因此變得異常困難。事實上,蘇珊能夠很快入睡的唯一地方是在教堂。每星期蘇珊都要到那裡,坐在教堂的第三排或者第四排,不長時間便昏昏欲睡……

春天來了。已經過去了6個多月,蘇珊的房子仍然沒有賣出去。又是一個禮拜天,理查德牧師召集孩子們作禱告。當孩子們在他的面前坐好,他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卷1元的紙幣,在每個孩子手中放上一張。然後,他伸進另一個口袋,掏出一張10元的鈔票。

「你們也能擁有這張10元鈔票,」他將10元的鈔票高高舉起。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坐著,手中緊緊攥著1元的紙幣,「但是,要想得到這個,你們必須丟掉你們已經得到的紙幣。」

這真是有趣的一幕。那些孩子中沒有一個願意丟掉他手中的1元紙幣。盡管他們的年齡,已經足以讓他們知道,10元要遠多於1元。最終,理查德牧師將他的10元鈔票又放回了他自己的口袋中。這個小演示,使蘇珊在教堂習慣性入睡之前,思索了好一會兒。蘇珊突然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正用她的手緊緊攥著一枚硬幣,而這是一枚破舊不堪的硬幣——也就是她太愛她的房子,太留戀她已經熟悉的環境。但是在潛意識里,蘇珊並沒有足夠的把握,在西雅圖就一定有一張「10元鈔票」在等著她。每當蘇珊想到這里,就覺得移居出去,就像在茫茫黑暗中,有一條溝壑,讓她不寒而慄。

又經過了一些時候的心理磨煉,當「1元和10元」的警示不斷出現在蘇珊的腦海中時,蘇珊知道她必須離開了。遠離她多年的習慣,必須作出一次大的跨越。於是,蘇珊告別了那枚破舊的1元硬幣,和孩子在西雅圖開始了新的生活。

的確,在西雅圖,蘇珊實現了暢銷作家的夢想,盡管這個夢想被延誤了很長時間。它同時也讓蘇珊擁有了一個情投意合的新丈夫,三個孩子以及三個孫子。

蘇珊的「10元」包含了晚年生活中蘇珊根本無法想像的幸福。但是,蘇珊清楚地知道,在她能夠擁有現有幸福中的任何一項之前,是她毅然張開了自己的手——-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

故事二:10美分的回報

哲理警示: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雷諾·艾麗絲是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羅馬市的艾麗絲學校的創始人。20世紀初的美國雖然已經有了不少知名的私立學校,但公立學校卻還是很少。身為教師的艾麗絲深知教育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為了讓窮人的孩子也能有學上,她決定自己籌集資金在當地興建一所公立學校。

艾麗絲聽說有個叫亨利·福特的汽車商很有錢,而且經常資助一些公益事業,於是她便去向他求助。然而,當得知眼前這個女人的來意後,早已討厭別人把自己當成捐款專業戶的福特,只是從衣兜里掏出一枚10美分的硬幣扔在辦公桌上,不屑地說:「我兜里就這么多錢了,快拿著離開這里吧!」

面對福特的傲慢無禮,艾麗絲並沒有惱怒。她從桌上拾起硬幣後就離開了。回到羅馬市後,她用那10美分買了一包花生豆,然後把它們種到地里。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後,花生種子已經長成了繁茂的花生園。

這一天,艾麗絲又來到了福特的辦公室,但這回不是來要錢的,而是來還錢的。她把花生園的照片和一枚硬幣一起交到福特手中,並且很高興地對他說:「這是您去年送給我的10美分,錢雖然不多,但是如果投資得當就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福特看過照片後驚訝不已,他不得不對面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隨即他便簽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交給艾麗絲,這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字。

不僅如此,在之後的幾年中,福特還陸續為艾麗絲學校捐築了一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學樓和幾座哥特式建築。當他看到孩子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專心致志地學習時,福特深信正如艾麗絲所言,他的投資勢必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故事三:99族奴

哲理警示: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

有位國王,天下盡在手中,照理,應該滿足了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國王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還不滿意,盡管他也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會,但都無濟於事,總覺得缺點什麼。

一天,國王起個大早,決定在王宮中四處轉轉。當國王走到御膳房時,他聽到有人在快樂地哼著小曲。循著聲音,國王看到是一個廚子在唱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國王甚是奇怪,他問廚子為什麼如此快樂?廚子答道:「陛下,我雖然只不過是個廚子,但我一直盡我所能讓我的妻小快樂。我們所需不多,頭頂有間草屋,肚裡不缺暖食,便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帶回家哪怕一件小東西都能讓他們滿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樂,是因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樂。」

聽到這里,國王讓廚子先退下,然後向宰相咨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這個廚子還沒有成為99族奴。」

國王詫異地問道:「99族奴?什麼是99族奴?」

宰相答道:「陛下,想確切地知道什麼是99族奴,請您先做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包里,放進去99枚金幣,然後把這個包放在那個廚子的家門口,您很快就會明白什麼是99族奴了。」國王按照宰相所言,命人將裝了99枚金幣的布包放在了那個快樂的廚子門前。

廚子回家的時候發現了門前的布包,好奇心讓他將包拿到房間里,當他打開包,先是驚詫,然後狂喜:金幣!全是金幣!這么多的金幣!廚子將包里的金幣全部倒在桌上,開始查點金幣,99枚?廚子認為不應該是這個數,於是他數了一遍又一遍,的確是99枚。他開始納悶:沒理由只有99枚啊?沒有人會只裝99枚啊?那麼那一枚金幣哪裡去了?廚子開始尋找,他找遍了整個房間,又找遍了整個院子,直到筋疲力盡,他才徹底絕望了,心中沮喪到了極點。

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掙回一枚金幣,以使他的財富達到100枚金幣。由於晚上找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來得有點晚,情緒也極壞,對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責怪他們沒有及時叫醒他,影響了他早日掙到一枚金幣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他匆匆來到御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樣興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只是埋頭拚命地幹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悄悄地觀察著他。

看到廚子心緒變化如此巨大,國王大為不解,得到那麼多的金幣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啊。他再次詢問宰相。宰相答道:「陛下,這個廚子現在已經正式加入99族奴了。99族奴是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很多,但從來不會滿足,於是拚命工作,為了額外的那個『1』,他們苦苦努力,渴望盡早實現『100』。原本生活中那麼多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情,因為忽然出現了湊足100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99族奴。」

;

Ⅲ 巴菲特在中國買了哪只股票

巴菲特在中國購買的主要股票是比亞迪


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投資始於2008年,當時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向巴菲特推薦了中國比亞迪公司。盡管比亞迪的股價從70多港元跌至最低的6港元,但巴菲特以獨到的眼光和長遠的視角,最終選擇以8港元/股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香港股票,交易總金額約18億港元。這一決策在隨後的時間內得到了驗證,比亞迪的股價大幅上漲,為巴菲特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比亞迪作為中國知名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以其創新和環保的理念以及優質的產品在全球市場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投資不僅體現了他對中國市場的樂觀態度,也展示了他在新能源領域的前瞻性布局。通過長期持有比亞迪的股票,巴菲特不僅獲得了可觀的財務回報,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全球投資者心中的“股神”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強調長期持有優質股票,並注重對公司財務狀況和商業模式的深入分析。他對比亞迪的投資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盡管比亞迪的股價在投資初期經歷了較大的波動,但巴菲特始終堅定持有,等待價值得以釋放。這種投資策略不僅讓巴菲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除了比亞迪之外,巴菲特還曾投資過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和中國平安等中國公司。這些投資進一步展示了巴菲特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長期投資的理念。盡管這些投資的具體細節和回報情況可能因時間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巴菲特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無疑為他的投資組合增添了更多的多元性和穩健性。

閱讀全文

與巴菲特合夥公司投資過的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多長時間了可以賣出 瀏覽:260
股票信息獲取介面 瀏覽:267
哪裡可以下載股票的歷史數據 瀏覽:670
股票appios審核 瀏覽:913
如何在f10查找條件股票 瀏覽:983
工商銀行股票比招商銀行 瀏覽:230
股票穩賺盈利模式 瀏覽:989
購買股票主要看什麼數據分析 瀏覽:709
重組中股票質押 瀏覽:217
投資股票市場應考慮哪些要素 瀏覽:136
安博股票走勢分析預測 瀏覽:584
600089股票配股什麼時間可以賣 瀏覽:212
暫停融資買入對股票影響 瀏覽:124
股票訓練軟體安卓 瀏覽:692
聯華超市股票歷史走勢 瀏覽:594
股票怎麼看主力盈利 瀏覽:544
中糧科技股票現投資 瀏覽:244
昨日漲停股票今天會怎樣 瀏覽:5
周末錢是不是轉不進股票賬戶 瀏覽:126
匯得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