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風險大嗎資產配置比例才是核心
基金的風險大小取決於其資產配置比例。不同類型的基金以及同一類型內不同基金的資產配置比例差異,會顯著影響其風險水平。以下是具體分析:
1. 基金類型與風險
- 股票型基金:風險最高,長期收益也最高。其資產配置中股票佔比通常較高,如80%-95%。但具體風險還取決於實際股票投資比例,比例越高風險越大。
- 混合型基金:風險相對較低,因其資產配置較為靈活,可以在股票、債券、現金等多種資產間進行調整。具體風險取決於各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 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風險相對較低,主要投資於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
2. 資產配置比例對風險的影響
- 股票資產佔比:是決定基金風險的關鍵因素。股票佔比越高,基金風險越大;反之,則風險較小。
- 債券與現金資產佔比:有助於降低基金風險。債券和現金相對穩定,可以平衡股票市場的波動。
3. 如何查看資產配置比例
- 投資者可以通過查閱基金的招募說明書來了解其資產配置比例。這是評估基金風險的重要依據。
4. 實例分析
- 以廣發基金公司的幾只基金為例,不同基金的資產配置比例不同,導致其風險水平各異。如廣發資源優選股票的股票佔比高達92.18%,風險相對較高;而廣發穩健增長混合的股票佔比僅為48.52%,風險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基金的風險大小並非由基金類型單一決定,而是由其資產配置比例所決定。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應仔細查閱其資產配置比例,並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② 股票占家庭現金資產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資者可以通過4321定律來合理配置家庭資產,即40%的收入用於買房或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等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之類的保障。股票只是理財中的一種,目前有多種理財方式可以讓您對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規劃。
拓展資料
理財的幾個途徑
1.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一般很低,可選類型較多,回報相對穩定,投資門檻也相對較低。但是現在銀行為了吸取更多的存款,往往會發行一些收益率高於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雖然是銀行發行,但也有風險,而且是不保本的,需要謹慎投資。
2.基金。基金的種類有很多,風險也有不同,但是基金的風險小於股票,收益較高。
3.股票。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股票的風險很高,同時高風險的同時也有著高的回報和收益。
4.保險理財。保險理財是投保客戶從保險公司購買的年金險、終身壽險等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從設立條件、償付能力監管、資金運用監管、再保險機制、再到人壽保險公司不得解散,每一個環節都是由銀保監嚴格監管的。保險理財的風險較低,可選種類多,但是靈活度比較差,需要較長的期限。
5.互聯網理財。很多手機APP都具備理財功能,種類較多,理財者可以自行選擇,靈活度較高,風險較低,收益比銀行更高。
6.購買債券。債券有很多種,根據發行主體分為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等,債券收益固定,風險視發行主體不同差別很大。國債是國家發行,風險很小,收益也不高;地方債為地方政府發行,企業債為企業發行,風險相對較大。
總之,不管哪種理財方式,都需要謹慎小心。
③ 合理的資產配置比例是怎樣的股票應該佔多少
隨著國家注冊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轉好,居民對證券資產的配置熱情進一步增強,但該不該入市?進多少比例合適?各類資產又該怎樣配置?這已經是擺在各個家長面前的重大問題,畢竟與自己的財富有關,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並給出合理意見,僅供參考!

現狀分析1.美國的平均分配根據興業證券的策略研究報告:《主要國家居民的資產配置比例如何?中國股票配置比例如何?——興證策略小學問系列(興證策略王德倫團隊20180813)》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居民資產配置的比例是地產25%,保險和養老金25%,公司股權26%,存款基金等24%,這個配比大致分為四大類,將地產、保險、股票、現金進行平均分配,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當然我們把8%的基金歸為了現金一類,按道理要歸為股票類,那麼股票的比例應該在34%左右。
2. 韓國的4321韓國居民的資產配置的主要按現金、保險、股票、其他,大概是按4321進行安排的,也就是現金佔比40%左右,當然股票都是包括股權的,也就是沒上市的企業股權也算在裡面。這個比例也是有參考意義的,但類別與中國差別很大。
3.中國的有錢買房約55%在房產,30%為現金,10%為股票,5%為保險,這個比例明顯與發達國家有差距,而且固定資產佔比過高,經營資產佔比偏低,保險則更低,風險承受能力不強,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那麼合理的比例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參考比例 標普的家庭資產配置的方案是這樣的:40%:保本升值採用低風險低收益的債券、信託;
30%:投資於風險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房產等;
20%:保險等應對家庭重大風險和變故;
10%:活期以備3-6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
我們看到這個方案類現金的比例超過50%,與韓國的配置比例十分相似,但保守有餘,進取不足,我們可以適當調整。
給出合理的建議比例大概是這樣的:40%:投資於風險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債券、信託等;
30%:保本升值採用低風險低收益的房產;
20%:保險等應對家庭重大風險和變故的保險;
10%:活期以備3-6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
從大到小按照證券、房產、保險、現金排序,也就是4321的比例,但權益類資產最多,其次才是保本升值類資產,然後是保險,最後才是現金,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可以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