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財務管理實體現金流量問題
股權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稅後利息費用-凈負債增加)
=(稅後經營利潤-稅後利息費用)-(凈經營資產增加-凈負債增加)
=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由於:股東權益增加=(凈利潤-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所以: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股東權益增加=凈經營資產增加-凈負債增加=實體凈投資-債權凈投資=股權凈投資
所以: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權凈投資
『貳』 關於股權現金流的計算公式
在理解股權現金流的計算公式之前,首先需要明確幾個基本概念。股權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運營產生的現金流在扣除股東權益增加後剩餘的部分。這與實體現金流量緊密相關,實體現金流量等於凈經營利潤減去凈經營資產的增加,而債務現金流量則是稅後利息減去凈債務的增加。
第一個公式,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可以與實體現金流量和債務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聯系起來記憶。這里的凈利潤,指的是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即凈經營利潤減去稅後利息,也等同於通常利潤表中的凈利潤。
第二個公式,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這一公式可以從凈利潤的定義入手。凈利潤等於留存收益加上股利分配,而股東權益增加等於留存收益加上股票發行,減去股票回購。通過將這兩個公式相減,可以得到第二個公式。
第三個公式適用於負債率不變的情況,公式為: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1-負債率)。這個公式是基於剩餘股利政策設計的。為了保持資本結構不變,凈經營資產增加乘以負債率等於債務融資額,而凈經營資產增加乘以(1-負債率)等於權益融資額。結合第一個公式,就能輕松理解這個公式。
當股權現金流量為正時,意味著現金流是向股東流出的,具體表現為發放股利和回購股票。相反,如果股權現金流量為負,那麼現金流是向企業流入的,企業需要通過外源融資來補充,比如增發股票或配股。
『叄』 股權現金流計算的三種方法
股權現金流計算的三種方法如下:
1、剩餘現金流量法好衡: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債務現金流量。
2、融資現金流量法:股權現金流量=股利——股票發行(或+股票回購),這個公式是從股東的角度出發計算,對於股東來講發放股利是流入,發行股票是從股東兜里掏錢,所以是流出,相應的股票回購是流入。
3、凈投資扣除法: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這個是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的,本來凈利潤是屬於股東的,但是因為有凈經營資產的資金需求,要由權益提供一部分資金,所以要扣除這部分留存在企業的資金才是股東的現金流量。
股權激勵就友鎮做是關於「股散人聚,股聚人散」的藝術與學問,股權激勵的核心就是讓核心員工真正成為公司的主人,獲得股權的員工不再是僱傭勞動者,而是公司的股東,企業事業的主人,但是股權激勵不是員工福利,而是專門針對公司事業打拚的奮斗者;股權激勵是給一個公司奮斗型員工的稀缺品,工資和獎金給普通員工,公司最寶貴的奮斗型人才應該獲得是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