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產配置再平衡的三個步驟
資產配置再平衡的三個步驟為:設置初始資產配置比例、設置再平衡調整閾值、設置時間周期進行再平衡調整。
1. 設置初始資產配置比例
投資者在進行資產配置時,首先需要確定各類資產(如股票、債券、現金等)的初始配置比例。這一步驟至關重要,因為它將決定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策略,如股債平衡策略或核心-衛星策略等,並據此設置初始配置比例。
2. 設置再平衡調整閾值
再平衡調整閾值是指單一資產權重的最大偏移幅度,一旦超過這個閾值,就需要進行再平衡操作。例如,在股債組合中,投資者可以設定股票資產權重提高或降低超過一定百分比(如15%)時,或者股債比例變動超過20%時,就需要進行再平衡。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確保投資組合始終保持在投資者設定的風險和收益目標范圍內。
3. 設置時間周期進行再平衡調整
投資者還需要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周期來進行再平衡調整。這個時間周期可以是每年年底或年初,也可以是每季度或每年等。過於頻繁的再平衡操作可能會增加交易成本,降低組合收益率;而過於稀少的再平衡則可能導致投資組合偏離目標配置比例過多。因此,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來設定一個合適的時間周期進行再平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