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產負債率為什麼會大於100%
在財務報表分析的書中也是當負債總額大於資產總額時,資產負債率為100%時,說明企業資不抵債了,超過50%時說明企業負債占資產的50%,企業有償債能力,能償還債務,所以是大於100%。
1、企業經營嚴重虧損:虧損到大於企業的實收資本或股本以及原先因其他原因增加的資本溢價,將盈餘公積補虧後仍然無法彌補完全,導致凈資產出現紅字。
2、企業超分配:當實際可分配的金額以及資本溢價、盈餘公積的合計數仍然無法達到企業的分配金額,導致凈資產出現紅字。
3、企業突然面臨的巨額賠償或巨額罰款,賠償或罰款的金額大於賠償前凈資產的總額,導致賠償後凈資產出現紅字。
4、企業計提巨額的減值准備,包括計提壞賬,固定資產減值等長期資產以及商譽等的減值准備,導致計提的巨額大於計提前的凈資產總額,導致計提後的凈資產出現紅字。
拓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在實務中,對資產負債率指標的計算公式存在爭議。有的觀點認為,流動負債不應包括在計算公式內,流動負債不是長期資金來源,應予排除;如果不排除,就不能恰當的反映企業債務狀況。
2、從持續經營的角度看,長期負債是在轉化為流動負債後償還的,與其對應的是,長期資產如果用於還債,也要先轉化為流動負債的轉化及長期資產向流動資產的轉化,說明在計算資產負債率指標時,不能把流動負債排除在外。
3、資產負債率指標是確定企業在破產這一最壞情形出現時,從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的相互關系來分析企業負債的償還能力及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程度。即企業破產時,債權人能到到多大程度的保護,但這個指標達到或超過100%時,聲明企業已資不抵債。
2. 什麼是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是企業全部負債與全部資金來源的比率,用以表明企業負債佔全部資金的比重。
負債比率是指債務和資產、凈資產的關系,它反映企業償付債務本金和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資產負債率也叫舉債經營比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舉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拓展資料:
一、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公式中的負債總額包括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資產總額是扣除累計折舊後的凈額。
二、資產負債率使用要求
1.債權人對資產負債率的要求
從債權人的立場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各種融資方式安全程度以及是否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等。如果股東提供的資本與企業資產總額相比,只佔較小的比例,則企業的風險主要由債權人負擔,這對債權人來講是不利的。因此,債權人希望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證,融給企業的資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2.投資者對資產負債率的要求
從投資者的立場看,投資者所關心的是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資本的利率,即借入資金的利息率。假使全部資本利潤率超過利息率,投資人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如果相反,運用全部資本利潤率低於借入資金利息率,投資人所得到的利潤就會減少,則對投資人不利。因為借入資本的多餘的利息要用投資人所得的利潤份額來彌補,因此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入資本利息的前提下,投資人希望資產負債率越高越好,否則反之。
3.經營者對資產負債率的要求
從經營者的立場看,如果舉債數額很大,超出債權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融不到資金。借入資金越大(當然不是盲目的借款),越是顯得企業活力充沛。因此,經營者希望資產負債率稍高些,通過舉債經營,擴大生產規模,開拓市場,增強企業活力,獲取較高的利潤。
三、有形凈值
1、有形凈值債務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凈值的百分比。有形凈值是股東權益減去無形資產凈值後的凈值。
2、計算公式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3、效果影響
有形凈值債務率是更為謹慎、保守地反映企業清算時債務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從長期償債能力來講,其比率應是越低越好。
3. 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2、負債總額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其中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上或超過一年的—個經營周期的債務,負債總額按企業當年審計報告中資產負債表所披露的負債總額科目余額填列。
3、資產總額是指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公司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資產總額即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這些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
4. 關於資產負債率的計算
資產負債率是全部負債總額除以全部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也稱之為債務比率。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公式中的負債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負債,不僅包括長期負債,而且包括流動負債。公式中的資產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
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對於經營風險比較高的企業,為減少財務風險應選擇比較低的資產負債率;對於經營風險低的企業,為增加股東收益應選擇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
在分析資產負債率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資產負債率低,債權人提供的資金與企業資本總額相比,所佔比例低,企業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小,企業的風險主要由股東承擔,這對債權人來講,是十分有利的。
2、從股東的角度看,他們希望保持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站在股東的立場上,可以得出結論: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高越好。
3、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資本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