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西部證券股票質押業務違規

西部證券股票質押業務違規

發布時間:2025-07-13 11:35:58

⑴ 480億市值跌到10億還沒完,竟然是被大股東「賭」沒了

文/樹高

國英觀察專欄作者

時間一到,印記傳媒這部轟轟烈烈的「電影」就可以強制「收場」,而觀眾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結局。

還記得《建國大業》、《鋼鐵俠》嗎?一部是讓中國人一度揚眉吐氣的電影,一部甚至開創了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結合的先河。

今時今日,這兩部電影已經鮮有人回顧,因為行業的屬性註定了內容是會「過氣」的。但更可怕的是,電影背後紅極一時的「影子公司」也要消失了。

480億市值的印記傳媒,跌到10億仍舊還沒「交代」明白,因為,它還想在資本市場拍一部終極大片——「娛生不再有你」。

01

「上市讓我們變得富有」這是印記傳媒兩位高管吳冰和丹·密茨的原話。

這樣的話太過真實,印記傳媒上市的「初衷」昭然若揭。價值2500萬美元的龐巴迪挑戰者850,和價值3000萬美元的龐巴迪全球Global Express,還有多輛豪車,包括賓利、法拉利、勞斯萊斯。這些都是印記傳媒上市後給大股東們「助力」的戰利品。

這些錢哪來的?我們並不難想像。上市後,印紀傳媒大股東融資資金逾上百億。其中最大的兩處來源是股權質押融資資金超過80億元,以及以1:4或者1:5的配資方式融資了18億。

印紀傳媒曾披露稱,2017年7月之前的股權質押,除質押給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華東陽支行的2450萬股票用於為本公司融資擔保外,其餘質押股票均用於肖文革權益性投資和理財投資。

所謂的「權益性投資和理財投資」,大概是實控人肖文革參與西部證券定增和中銀國際4.99%股權的兩樁交易,但最後的結果,也是草草高位套現跑路。

除了質押,還有層出不窮的大股東高位減持,滿滿的套路,不絕如縷。

這就是印記傳媒上市後的運轉軌跡,太「典型」的自掘墳墓,就等著把自己全部埋進去。

02

有人說,DMG這好好一傳媒公司,為啥上市後就做的這么差?是經營管理不善,還是沆瀣的大環境所迫?

要我說,都不是。當年的DMG沒問題,是在認認真真做本行,錯就錯在它變成了印記傳媒。錯就錯在它躋身了資本市場。

在傳媒行業,有春風得意之時選擇上市的,這些多半是為了募資加碼主業,而印記傳媒不是,它的上市,是為了資本運作而去做主業的典型。而肖文革,吳冰等股東,就是印記傳媒《我上市了》系列電影最好的導演。

這也是印記傳媒必然失敗的原因,帶有強目的性的上市,最後的結果無一善終。

你不能否認印記傳媒出品了好些優秀的作品,《鋼鐵俠3》、《建國大業》、《無人區》、《杜拉拉升職記》、《暮光之城》等電影裡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你也注意到這些賣座的電影,印記傳媒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聯合出品人」。

作為「聯合出品人」參與份額多少?票房收入如何?是否對當期業績有突出影響?印記傳媒隻字不提,因為蹭熱度的「效果」已經達到了,只要參股股東認定你是影視界新晉「黑馬」,那就夠了,有他們一拍即合,給股票保駕護航,其他的,都讓聽風是雨的散戶去猜吧,who care?

遠超同行的毛利率和「精準達標」的業績承諾同樣是在「花式表演」。只要財報好看,公司的股票不乏機構、基金追捧,股價登峰造極,方便大股東未來質押與減持,這才是對於肖文革和吳冰等人最「實際」的。流量為上,至於「劇情」合不合理,「導演們」可能並不在乎。

遺留下來的問題,肖文革們都一股腦兒塞給財務報表去解決。由於合格的財務投資者並不多,首先過濾掉一部分「財盲」,這部分通常會是在最高位看著概念追風買入的接盤俠,然後再過濾掉一部分有點初級水準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通常會是趨勢投資者,會被一兩個形成「成長性」假象的指標所迷惑。例如借殼後印記傳媒影視及衍生的營業收入飆升,從 2014 年的 29695 萬元飆升至 94211 萬元,而影片業務支出,卻呈現背離的減少趨勢,這一點正是非常有誘惑性。

最後最難「搞定」的,就是專業投資者了,這也就是今年股價崩塌的原因——專業投資者發覺公司積重難返,無力回天,只能認慫集中撤離。其實即便是專業投資者,並不總是專業,他們也有失手的時候,比如安信信託,事發只能以減值損失自認倒霉。沒辦法,看錯一個公司也許可以挽救,但看錯一個人就可能難以收場。何況當你面對的是一群同心同德善於忽悠的戲精老外高管時,所謂的專業素養能幫助你保持幾成定力?

印記傳媒的大股東們,也許從上市的一開始就篤定要拍一部吸引資本市場男女老少的電影,一直「拍」到眾籌的經費用完才肯罷休。

03

「經費」用完了,債務也還不上了,和解也遙遙無期,這樣的「劇本」怎麼收場也是個問題。於是乎,大股東又拋出了到美國「就醫」的苦肉計,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霧里看花的愚者了。大家都很清楚,印記傳媒的債券違約,已經沒法再進行新的融資。而之前的融資,也已經沒了下文。不管是肖文革「涉賭」把錢輸光了也好,還是搞利益輸送進了誰的口袋也罷,哪怕是真的洗錢去了海外,接下來的事情都無關散戶,無關中小股東了,最多也只是少數債權人和司法機關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於資本市場一樣行得通。

對於肖文革和吳冰等人來說,現在的這個「珍瓏棋局」,已經被人點破了。再揣著明白裝糊塗,恐怕有點不合時宜。

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在氣氛有點尷尬之時能夠打圓場是必須的。印記傳媒的最後「圓場」就是高管集體出來維穩,證明自己「沒跑路」,但此時此刻,跑與沒跑又有多大區別呢?

問詢函不按要求回復,一切都以「無聲言證」方式進行。這是印記傳媒最後的緩兵之計。因為,股價已經伴隨著自己三緘其口而失速墜落了。只要被「依法」退市,後續大筆債務被免除,自己來資本市場「走一遭」並不乏收獲。

時間一到,印記傳媒這部轟轟烈烈的「電影」就可以強制「收場」,而觀眾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結局。

04

瀕臨退市,除了踩雷的機構基金,還有叫苦不迭的散戶。

也許踩雷的你此時此刻殺人的心都有,但是如果你是看了「印氏電影」去做長線投資而踩雷的,那真的說明,你太入戲了,帶有鮮明「印記」的電影要的就是這樣忠實的觀眾。

如何去評價肖文革,吳冰其人?筆者在此確實非常難以言述。作為同時混跡於傳媒江湖和資本市場的大作手,他們早已經浸淫了真真假假,將這一套從銀幕復刻到了資本市場。之於一介「准導演」的身份,他們也許真的算「有兩把刷子」,因為他們做出了太多大部分中國人骨子裡在追捧的東西:中西合璧,國產電影……也炒出了中國人最愛回味的概念。

而作為企業家,必然是不合格的。因為資本市場並不是賭客以合法名聲撈金的地方,「重融資,輕回報」的現象也在慢慢改變,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需要承擔的責任,需要履行的義務,從印記傳媒的大股東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那麼,放任你到這個市場來的意義何在?難道資本市場拓寬上市通道的意義,就在於放任一批有備而來的投資者利用規則優勢去製造假象,完成對基金、散戶等對手盤的獵殺?

仔細拷問下印記傳媒,如果你一開始的上市就是為了演這么一場電影,那麼還有多少股東會耐心地陪你看到今天?過往飽滿的業績和良好的口碑,全都拜肖文革、吳冰等人「演技逼真」所賜,這不得不說,對於當年傳媒這頭人人看好的「風口上的豬」是個莫大的諷刺。

可怕的是,這樣的「導演」,中國還有很多很多。例如步森股份的趙春霞,也是一樣的應對債務選擇了異地「就醫」,而金立的董事長,身為肖文革的「賭友」,把金立手機多少年打下的的江山給輸了個一干二凈。

如果上市只是一部電影的開頭,你還敢看到結尾嗎?印記傳媒的退市可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答案。資本市場里從不缺乏好「演員」和好「導演」,但如果你喪失了應有的謹慎而變得太「入戲」,那你就輸了。

⑵ 什麼是A類A級證券公司

A類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在行業內最高,能較好地控制新業務、新產品方面的風險。

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公司評價計分的高低,將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

1、A類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在行業內最高,能較好地控制新業務、新產品方面的風險;

2、B類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在行業內較高,在市場變化中能較好地控制業務擴張的風險;

3、C類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與其現有業務相匹配;

4、D類公司風險管理能力低,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

5、E類公司潛在風險已經變為現實風險,已被採取風險處置措施。

(2)西部證券股票質押業務違規擴展閱讀:

證券公司評價指標

1、資本充足。主要反映證券公司凈資本以及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情況,體現其資本實力及流動性狀況。

2、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主要反映證券公司治理和規范運作情況,體現其合規風險管理能力。

3、動態風險監控。主要反映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及各項業務風險的動態識別、度量、監測、預警、報告及處理機制情況,體現其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管理能力。

4、信息系統安全。主要反映證券公司IT 治理及信息技術系統運行情況,體現其技術風險管理能力。

5、客戶權益保護。主要反映證券公司客戶資產安全性、客戶服務及客戶管理水平,體現其操作風險管理能力。

6、信息披露。主要反映證券公司報送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體現其會計風險及誠信風險管理能力。

⑶ 002058威爾泰:78家券商涉「退市風險」股 西部證券壞賬計提超11.5億元

002058威爾泰提到的78家券商涉「退市風險」股,西部證券壞賬計提超11.5億元的情況如下

  1. 西部證券與*ST信威的股權質押糾紛

    • 西部證券與*ST信威的大股東王靖存在股權質押糾紛,王靖在西部證券進行了股票質押式回購買賣但未按時回購,導致質押的股票被西部證券請求強制執行。
    • 西部證券因此計提了巨額的壞賬准備,累計計提財物減值預備達到11.5億元。
  2. 多家券商涉及「退市風險」股的質押問題

    • 除了西部證券,還有多家券商如國信證券、東方證券等也涉及「退市風險」股的質押問題,這些股票質押後未解押,導致券商面臨潛在的壞賬風險。
    • 據統計,被施行退市危險警示的上市公司中,有81家企業的股東自2015年開端質押給券商但至今沒有解押,涉及券商數量達到78家。
  3. 股權質押風險對券商業績的影響

    • 股權質押風險已經成為影響券商業績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個別股票出現風險事件和退市准則的完善,股權質押風險進一步凸顯。
    • 券商因此需要計提大量的財物減值准備,導致業績出現波動。例如,東方證券因股票質押式回購事務計提的減值准備增加,上半年信譽減值損失高達4.71億元。
  4. 券商對股權質押業務的審慎態度

    • 經過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和暴露的風險問題,券商對股權質押業務的態度變得更加審慎。
    • 券商開始主動降低股票質押規模,加強風險控制措施,以避免類似的風險事件再次發生。
  5. 監管層對券商股權質押業務的關注

    • 監管層也逐步注重券商的股權質押風險,並向成績動搖顯著的券商發去了半年報過後審閱問詢函。
    • 監管層要求券商加強股權質押業務的風險管理,確保業務合規和穩健發展。

⑷ 券商股大漲,券商股迎反彈行情

雖然不能說券商股領漲,便是牛市到來的信號;但回顧前史,大等級行情中的券商股的漲幅卻常常很驚人。券商漲停!這一次,說的不是個股,而是板塊。上一次呈現如此盛況或許得追述到4年前了,壓抑良久的券商終迎一次史詩級的大迸發。低位運轉已久的券商股,最近總算意氣昂揚,成為本輪A股行情的反彈急先鋒,券商股大漲,券商股迎反彈行情。

上市券商增持回購

券商股拉動了兩市的反彈行情。自10月19日滬指探底2449點以來,申萬證券職業指數累計漲幅超越20%,在所有細分職業中領先。券商股屢次大漲,均拉動大盤向上。10月22日,券商股團體漲停,帶領上證綜指大漲4.09%,改寫兩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不負一再增持券商股迎來反彈行情

時刻回到10月15日至19日當周,其時兩融余額跌破8000億元大關,周換手率3.55%,處於前史底部。在這樣的時刻節點,高層稀有連續發聲,方針盈利不斷開釋。

從年頭綿綿數月的市場低迷,到券商股一再破凈破發,部分上市券商再也坐不住了。從本年上半年以來,券商大股民開始密布推出增持方案。自5月至9月,包含山西證券、西部證券、華泰證券、太平洋證券、國元證券及我國在內的許多券商相繼發布增持布告。其間,太平洋證券發布的增持方案力度最大,第一大股民方案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1%,不高於總股本的5%。

此外,A H券商市場風向標的券商股大漲通常會成為牛市將至的信號。上一輪牛熊轉化之時,券商股領漲,由此擺開2015年A股牛市的大幕。

布局回購能否精準抄底?

自10月以來,增持潮一度消聲匿跡,券商回購則開始興起。方正證券成為本年A股市場首家選擇回購的券商股。

10月17日,方正證券布告稱,擬回購總額不超越1億元,以不超越6元/股的價格施行,回購股份將依法刊出或作為公司員工持股方案的股票來歷。到上星期五,方正證券收報5.58元/股。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相關修正決議,對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則進行了專項修正。東吳證券在同一天發布了回購方案,成為為數不多的增持後又方案回購的券商。此前,該公司控股股民國發集團已累計增持公司約1218.3萬股。10月26日晚間,東吳證券再發布告,稱方案未來6個月在2億元至3億元區間內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越6.8元/股。

增持與回購行為所發生的作用不完全共同。雖然這兩種方法多見於股價低迷、市場心情不振時傳遞對公司未來成績的決心,但回購對於股價的影響含義更大,同時還將直接提高股民報答和每股收益,改進公司本錢結構。前述剖析人士表明。

到11月2日,A股市場中海通證券、光大證券、國元證券等5隻券商股仍舊跌破每股凈財物,但較之前期破凈陣營已有所收窄。一位非銀職業剖析師表明,券商股遭受破凈的困境,除二級市場要素外,股權質押事務的連累是關鍵。

隨著監管層方針密布出台,以市場化方法緩解股票質押事務風險,券商財物質量有望迎來改進。近期,11券商建議建立了225億元資管方案,且資金將在本月底前到賬。多地國資紛繁建立基金馳援上市民企;首隻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專項產品落地。

剛剛發表的上市券商三季報顯現,股權質押在內的信譽事務是連累券商運營成績的主要要素。不過,剖析人士表明,一旦市場成功回轉,流動性添加將有利於股權質押風險的化解,各項事務有望取得提振。此外,券商單月成績已暴露向好痕跡。雖然多家券商9月運營成績同比仍然以下滑為主,但大多9月營收及凈利完成環比增加,超對折券商單月凈利潤環比增幅在100%以上。

另外,縱觀前史上券商板塊當日大漲後的體現來看,確定性最高的是接下來一周,持續上漲的概率高達95%;後一個月的漲幅概率也很大,前史上僅有3次為跌,其間兩次還是2008年和2015年股災期間。因而,當時券商股的強勢上漲不全是對超調的修正,更多是對市場後續行情的預期。

⑸ 股票西部證券(股票西部證券收盤價是多少)

西部證券的收盤價在提供的信息中並未直接給出。收盤價是股票在交易日結束時的最後一筆交易價格,它隨著市場的實時交易而變動,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公司的基本面、市場情緒、宏觀經濟環境等。

關於西部證券的重要信息包括

總結

閱讀全文

與西部證券股票質押業務違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星資產付費內容股票 瀏覽:297
股票軟體下載數有什麼用 瀏覽:532
如何證明公務員辦公時間買賣股票 瀏覽:79
江淮汽車股票漲停 瀏覽:830
萬維科技股票代碼 瀏覽:297
亞泰國際股票資金去向 瀏覽:957
美國股票退市之後的ticker 瀏覽:946
股票k線反著看 瀏覽:633
股票放量跌停第二天漲停 瀏覽:770
創業黑馬股票最新消息業黑馬 瀏覽:886
華林證券股票漲10天的圖標 瀏覽:981
做股票配資app公司犯法嗎 瀏覽:373
一天內股票漲跌時間 瀏覽:168
用銀行借來的錢買股票違法嗎 瀏覽:790
中國軟體股票歷史交易查詢 瀏覽:90
金融科技最大上市股票 瀏覽:92
新股票漲停計算公式 瀏覽:811
st維維股票 瀏覽:260
炒股軟體下載官方網站股票通 瀏覽:659
鄭州銀行股票幾時上市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