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旁遮普銀行股票

旁遮普銀行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15 04:39:46

1. 印度怎麼和中國比:巴基斯坦統計中印數據全比

印度怎麼和中國比:巴基斯坦統計中印數據全比較 !!
巴基斯坦論壇中關於中國和印度的討論,不過看數據基本是以前的數據,GDP都是05年,這幾年差距又拉大了不少。
一、 The Geo-demographics of China and India:地緣中國和印度的人口:

Land Area: China 9.6 million sq km; India: 2.97 million sq km土地面積: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印度:2.97萬平方公里

Population: China 1.3 billion; India 1.1 billion人口:中國13億美元;印度1100000000

Labor force: China 791.4 million; India 496.4 million勞動力:中國7.914億,印度4.96億

Population growth rate: China 0.59% (death rate 0.697%, birth rate 1.325%); India 1.38% (death rate 0.818%, birth rate 2.201%)人口增長率:中國0.59%(死亡率為0.697%,出生率1.325%),印度1.38%(死亡率為0.818%,出生率2.201%)

二、 Economy in General一般經濟

GDP in 2005: China US$2.225 trillion; India US$719.8 billion or 2005年GDP:中國,二萬二千二百五十點零零億美元,印度,七千一百九十八點零零零億美元

China US$8.859 trillion; India US$3.611 trillion by PPP 中國,八萬八千五百九點零零億美元,印度,三六一一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美元,購買力

Economy sectors:經濟部門:

China: Agriculture: 15% of GDP, Instry 52% of GDP, Manufacturing 35% of GDP, service 33% In 2001中國:農業:15個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52,製造業生產總值35,服務33%,2001年

India: Agriculture: 24% of GDP, Instry 27% of GDP, Manufacturing 16% of GDP, service 48% In 2001印度:農業:24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27日,製造GDP的16,服務48%,2001年

These data comes from World Bank.這些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You can conclude that Chinas instry size is almost 6 times of Indias after a very simple calculation.你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產業規模是近6倍,印度的經過很簡單的計算。 You can see how little Indias instry is.你可以看看,印度的工業。 More important, Chinas instry is still growing much faster than Indias.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工業仍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印度。

三、 Agriculture農業

India has more arable land than China.印度比中國擁有更多的可耕地。 Indian proced 250 million tons of grains in 2003 (Thanks for the good weather).印度生產了250萬噸糧食,前提是遇到2003年的好天氣。

China usually proces 450 million tons of grains each year no matter how tough the weather is (record is more than 500 million tons) (Thanks for the biotech R&D and expansion of the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al filed in China).中國通常會產4.50億噸糧食,每年無論多麼艱難的天氣(最高記錄是500多萬噸)。

四、Instry工業

As data in 「Economy in General」 section shows, Chinas instry scale is 6 times of Indias.如數據「總體經濟」一節中顯示,中國的產業規模是印度的6倍。 Chinas instry is still growing at around 16% pace for many years.中國的工業仍然以約16%的速度增長。 That means one year increase in Chinas instry revenue equals to the total size of Indias instry.這意味著一個中國的工業收入同比增長等於印度的工業總規模。 The gap is huge.差距是巨大的。

Around 43 million tons of iron and steel was proced in India in 2005 (An important index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hina proced around 349 million tons of iron and steel.在2005年約43萬噸鋼鐵產於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約3.490億噸鋼鐵生產於中國。

55% of the world cement (Anoth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dex) was used in China. 55%的世界水泥(另一項基礎設施建設指數)%被用於中國。

By the data from CIA fact books, India proced around 36 million tons of oil (A natural resource index) in 2003 and will face the resource problem soon.事實上,根據中央情報局的書籍資料,印度2003年生產約36億美元的石油,並且將很快面臨資源問題。

China proced 160 million tons of oil in 2003 and imported more than 100 million tons in the same year.中國生產1.6億噸石油,並且在這一年進口石油超過100萬噸。

Here talks about the Sino-India trade in 2004.中印貿易在2004年在這里舉行了會談。 It clearly tells that India is only a raw material supplier to China and China mainly sells instrial procts to India.它清楚地告訴說,印度只是一個原材料供應商,中國和中國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印度。

Indias average tariff fell from 56% in 1990 to 28% in 2004.2004年印度的平均關稅從56%降至1990年水平的28%。 By comparison, Chinas average tariff dropped from 32% to 6% over the same period.相比之下,中國的平均關稅由32%下降到6%同期。 That means, India has to use tariff to protect its weak instry.這意味著,印度利用關稅保護其弱勢產業。 While, Chinas instry competes against others fairly even in domestic market.顯然,中國工業與別人是公平競爭,哪怕是在國內市場。

In 2002 the typical monthly wage of a manufacturing worker in India was US$23.80 while in China the figure was US$110.80, according to the IMF. 2002年,在印度製造業工人每月工資是$ 23.80美元,而在中國這一數字是美國一百一十點八○美元,數據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Even Indias instry i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high tariff.即使是印度的工業是在高關稅保護。 India still has a huge trade deficit.印度仍然有巨大的貿易赤字。 The deficit could reach US$50 billion in the fiscal year of 2005-2006.赤字可能達到美國在2005-2006年財政年度的500億美元。

But China always has a trade surplus.但是,中國始終有貿易盈餘。 I even dont bother to provide the links.我甚至不願在這方面提供數據。

五、Service Instry服務行業

Calculating from the GDP numbers of both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percentage of service instry in them, Chinas service instry contributed US$742.5 billion to Chinas GDP, it is almost the total of Indias GDP.無論從中國和印度的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數字計算,中國的服務業貢獻了742500000000美元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這幾乎是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額。 Indias service revenue was only US$345.5billion.印度的服務收入只有1億345.5billion。

Chinese airlines carried 138 million passengers in 2005, and the loads will nearly double to 270 million passengers in 5 years.中國航空公司在2005年1.38億人次,而負荷將增加近一倍,在5年內為270萬人次。

Passenger traffic grew to 52.12 million in the last fiscal in India, from 43.47 million in 2004-05, to register a growth of 19.9 percent.客運量增長至5212.000萬上一次在印度財政赤字,從43470000 2004-05年度,錄得增長百分之19.9。

The annual insurance premium currently collected in India is $23 billion, which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en fold to $ 239 by 2020.每年的保險費徵收,目前在印度為230億元,預計將增加10倍,2020年至239美元。 In the same period, Chinas insurance premium will rise to $863 billion from the present level of $60 billion.在同一時期,中國的保費將達到八千六百三十點零零零億美元從600億美元的水平。

Retail sales surged 12.9 percent in 2005 over the year before, to 6.7 trillion Yuan ($847 billion).零售額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九,2005年比前一年為6.7萬億元(八千四百七十〇點零億美元)。 By 2020, instry forecasts say the market could expand to about $2.4 trillion.到2020年,工業預測說,市場可能會擴大到約2.4萬億美元。

Indias total retail market reached US $230 billion in 2005 and will grow to US$370 billion in 2011印度的零售市場總額達2005美元,2300億美元,將增長到2011年三千七百萬點零萬美元

Indias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 was valued at US$42 billion in 2005.印度的旅行和旅遊市場的市場總值在2005年420億美元。 340 million people traveled in 2005. 3.40億人,在2005年。 The outbound travelers from India grew to 6.2 million in 2005.來自印度的外游旅客的增長到6.2億元,2005年。 This was almost twice the number of arrivals witnessed by the country.這幾乎兩倍目睹該國的人數。 That means only 3.1 million visited India in the same time.這意味著只有310萬人參觀了在同一時間內印度。

China received 47.11 million visitors in 2005.中國在2005年接到47110000遊客。 This number should not include the vistors from Hongkong, Macau and Taiwan.這個數字不應該包括來自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訪港。

There were 31 million outbound tourists from China in 2005.去年共有31萬人次的中國遊客在2005年。

In 2005, inbound tourists reached 120 million (including Chinese from Hong Kong, Macau, Taiwan economies). 2005年,入境遊客達到120萬美元(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的經濟中)。

Overseas tourists contributed over $29.3 billion to the Chinese economy.海外遊客的捐款超過二百九十三萬點零萬美元到中國經濟。 But their contribution was far outweighed by that of domestic Chinese tourists, who contributed $66.7 billion.但他們的貢獻遠遠超過了國內遊客中,誰貢獻六百六十七點〇 〇億美元的。

In 2004, Chinas service exports were US$62 billion versus US$40 billion for India. 2004年,中國的服務出口為62美元兌美元億美元,印度40億美元。 On the other hand, 60% ofChinas service exports were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while in India the figure was 22%.另一方面,60%ofChina的服務出口旅行和運輸服務,同時在印度的這個數字是22%。

In 2003, Indias exports of commercial services other than travel, transportation, and finance amounted to US$18.9 2003年,印度的出口比旅行,運輸等商業服務,金融額達18.9元

billion.億美元。 The figure for China was US$20.6 billion.對於中國的數字是美國的206億元。 In other words, China may already be ahead of India in selling IT換句話說,中國可能已超過印度的IT銷售

六、 Financial Inst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金融業和金融的穩定

Indians always say that their financial instry is better than Chinas counterpart.印度人經常說他們的金融業比中國的同行更好。 This claim can cheat a lot when Chinese banks were completely state-owned.這種請求可以欺騙時,很多中資銀行完全國有的。 But today, top four of Chinese banks were listed in Hong Kong stock market.但今天,最高的4名中資銀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市場。 When it goes to the truth in market, Indian financial instry is so pitiful comparing with Chinas.當它關繫到市場的真相,印度的金融業是如此可憐與中國比較。

After the IPO of The 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ts market value is about US$87 billion, This is almost one and half times of the collective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all listed Indian banks - for the 37 listed Indian banks, this is about $ 62.76 billion (Rs 2,86,859 crore).後工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的中國,其市場價值大約為870億美元,這是近一年對所有上市的印度銀行集體市值的1.5倍,使37個上市的印度銀行- ,這是約627.60億(2,86,859億盧比)。 Bank of Chinas market capitalization is now around $105 billion and tha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 99 billion.在中國的市場資本銀行約1,500億元,而現在中國建設銀行九百九十〇億美元。

Indias ICICI Bank tops the market capitalization chart with $ 13.59 billion (Rs 62,177 crore), followed by the State Bank of India with $11.89 billion (Rs 54,380 crore) and HDFC Bank with $6.29 billion (Rs 28,774 crore).印度的ICICI銀行上衣與一百三十五萬九千點零零萬美元(62177億盧比),由印度國家銀行緊隨其後一百一十八點九零零億美元(54380億盧比),並六十二點九零億美元(28774億盧比),HDFC銀行,總市值圖表。 None of the other listed Indian banks has over $5 billion worth of market capitalisation.其他上市的印度銀行均沒有超過50億美元的市場資本價值。 Punjab National Bank, the fourth bank when it comes to market capitalization, is worth just $3.62 billion.旁遮普國家銀行,銀行的第四次當談到市值,價值只有3.62美元億美元。 Canara Bank is worth just $2.52 billion. Canara銀行值得只是252000萬美元。

Chinas ICBC has total assets of over $ 812 billion, close to the size of Indias GDP!中國的工商銀行已超過八千一百二十〇點零零零億美元的總資產接近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 State Bank of India, which accounts for almost one-fifth of total banking assets in India, however, has an asset base of only $84 billion.印度國家銀行,其中幾乎三分之一的印度銀行業總資產的五分之一,但帳目,有一個只有八百四十萬點零零零萬美元資產基礎。

How Chinas banks are welcomed in the stock market?如何中國的銀行都表示歡迎,股市? The institutional tranche, which makes up 95% of the ICBC offering, attracted more than US$300 billion in orders and is 23 times oversubscribed.該機構投資者,它構成了95%,工行發行,吸引了多美元的訂單3,000億元,是23倍的超額認購。 In Hong Kong, ICBC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of H-shares was 76-times oversubscribed with one million retail investors putting in HK$420 billion.在香港,工行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的H股是76與百萬港元,散戶投資者將四二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美元倍超額認購。 This broke the previous record, held by Bank of China, which attracted HK$286 billion (US$36.7 billion) earlier this year.這打破了此前的紀錄來,Bank of中國,吸引了香港二千八百六十零點零零億美元(約合3670000萬美元舉行)今年早些時候。 This enables ICBC to price its shares at the upper limit.這使工商銀行的價格上限的股票。

Budget deficit: 10% of GDP in India versus 2% in China.預算赤字:國內生產總值的10%,印度在中國與2%。 This could have big impact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al stability.這可能對金融和經濟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China has almost US$1 trillion forex reserves with total of US$ 297.9 billion external debt中國有近1萬億美元的總額二千九百七十九點零億美元外債外匯儲備

India has US$165.275 billion forex reserves with US$132.1 billion external debt.印度美國一千六百五十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美國外匯儲備一千三百二十一萬點零零萬美元外債。

India has a huge public debt, the ratio of public debt to GDP was 82% in 2005 and still growing fast, which is above the globally recognized alarm level of 60 percent.印度有一個巨大的公共債務,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為82%,2005年仍在迅速增長,高於全球的百分之六十是公認的警戒線。

Chinas public debt was 28.8% of GDP.中國的公共債務佔GDP的28.8%。

2. 上海一共有是多少家銀行駐扎!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
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 上海銀行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 北京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 中國銀聯上海分公司
外資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恆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公司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 德國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浙江稠州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分行 杭州銀行上海分行 江蘇銀行上海分行 南京銀行上海分行
寧波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 浙商銀行上海分行
廣發銀行上海分行 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 平安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 渤海銀行上海分行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天津銀行上海分行 溫州銀行上海分行 大連銀行上海分行 盛京銀行上海分行
寧波通商銀行上海分行 浙江民泰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韓國大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浦發矽谷銀行有限公司 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盤谷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方匯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瑞穗實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華僑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華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義大利西雅那銀行上海分行義大利裕信銀行上海分行美國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蒙特利爾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印度卡納拉銀行上海分行正信銀行有限公司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瑞士信貸銀行上海分行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華一銀行韓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荷蘭安智銀行上海分行美國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俄羅斯外貿銀行公開股份公司上海分行比利時聯合銀行上海分行韓國產業銀行上海分行外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法國外貿銀行上海分行德國北德意志州銀行上海分行北歐銀行瑞典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荷蘭合作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新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印度國家銀行上海分行瑞典商業銀行公共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瑞典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美國紐約梅隆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加拿大豐業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日本三井住友信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美國富國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德國寶締綱銀行上海分行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永隆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友利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埃及國民銀行上海分行瑞典北歐斯安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日本橫濱銀行上海分行澳大利亞澳洲聯邦銀行公眾上海分行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台灣土地銀行上海分行第一商業銀行上海分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印度尼西亞曼底利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台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其他會員單位-專營機構及其他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部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小企業業務經營中心中國民生銀行中小企業金融事業部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上海辦事處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上海辦事處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上海辦事處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上海銀行信用卡中心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上海國利貨幣經紀有限公司上海國際貨幣經紀有限責任公司其他會員單位-村鎮銀行上海奉賢浦發村鎮銀行上海浦東江南村鎮銀行上海浦東建信村鎮銀行上海閔行上銀村鎮銀行上海嘉定民生村鎮銀行上海寶山富民村鎮銀行上海金山惠民村鎮銀行上海松江民生村鎮銀行崇明長江村鎮銀行准會員單位阿聯酋阿布扎比銀行上市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日本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泰國開泰銀行(大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巴西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義大利意聯銀行股份合作公司上海代表處西班牙對外銀行上海代表處大西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美國國泰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創興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南非第一蘭特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高祺金融國際經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毅聯匯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印度愛西愛西愛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萬邦有利上海代表處大眾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印度旁遮普國家銀行上海代表處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英國標准銀行公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土耳其實業銀行上海代表處印度聯合銀行上海代表處印度同心銀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義大利人民銀行有限責任合作公司上海代表處馬來西亞聯昌銀行上海代表處台灣中小企業銀行上海代表處日本群馬銀行上海代表處

3.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面積79.6萬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 1.38億,東與印度接壤,東北為中國,西北為阿富汗,西接伊朗,南為阿拉伯海。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主要河流,流域面積96萬平方公里,在巴基斯坦境內56.1萬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灌溉歷史悠久,有世界上最大的灌溉系統,巴基斯坦西水東調工程是當今世界上調水量最大的工程。

1.水資源概況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南部為熱帶氣候,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乾旱半乾旱地區占國土面積的60%以上,巴基斯坦為農業國,耕地集中在印度河平原,由於氣候乾旱,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依靠灌溉。全國水資源總量為1858億立方米,1990年用水155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佔95%,人均年用水1278立方米,全國灌溉面積2.54億畝(1693萬公頃),位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

印度河發源於中國,經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全長2880公里,年徑流量2072億立方米。1947年,實行印、巴分治,同年巴基斯坦宣布獨立。印、巴國界劃分時將印度河左岸主要支流,即在傑盧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薩特萊傑河和比阿斯河的上游部分劃在印度和克什米爾,下游部分劃在巴基斯坦境內。獨立後,兩國均致力於發展經濟,大興水利,擴大灌溉面積,發展農業生產解決糧食問題,用水矛盾逐漸發生,1949—1950年冬,印度截斷東三河向下游的供水,巴基斯坦農業生產遭受巨大損失,引發印巴兩國用水糾紛。在國際機構和世界銀行等協調下,經過8年談判,於1960年印、巴兩國簽訂《印度河條約》,條約規定,巴基斯坦從西三河,即印度河幹流,傑盧姆河、奇納布河分水,每年有地表徑流1665億立方米,約佔印度河徑流量的80%;印度從東三河,即拉維河、薩特萊傑河、比阿斯河分水,每年約分水407億立方米,並為巴基斯坦修建調水工程提供6206萬英鎊補償。據1961—1981年水文資料,印度河進入巴基斯坦年均徑流量為1813億立方米,高於條約規定的分水標准。

2、西水東調工程

巴基斯坦為開發利用印度河水資源和水電資源,發展經濟,於1958年成立水和電力開發管理局(WAPDA),系半自治實體,負責開發規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開發,灌溉、排水、供水、電力等各項工程的建設,即實施印度河流域計劃(IBP),包括西水東調工程,即從西三河調水到東三河,按印度河分水條約,解決東三河下游的灌溉等用水問題,如圖9-2所示。工程於1960年開始實施,到1977年基本建成,主要工程包括2座大壩、6座大型攔河閘、1座倒虹吸,新建八條調水連接渠道,溝通東西六條大河,工程總投資21.9億美元,主要建設工程如下:

巴基斯坦西水東調工程示意圖

(1)水源工程 為西水東調提供可靠水源,在西三河的印度河幹流上建塔貝拉水庫,其壩體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壩,工程於1975年完工,1976年投入運行,壩高148米,總庫容137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15億立方米,攔蓄洪水,調節徑流,水電裝機350萬千瓦,工程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在傑盧姆河上建曼格拉水庫,其大壩是巴基斯坦第一座大型土壩,壩高116米,1967年完工,總庫容73億立方米,有效庫容66億立方米,水電裝機100萬千瓦,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

(2)調水工程 興建連接東西三河的輸水渠道,將西三河水調往東三河,共建8條輸水渠,總長622公里,輸水流量為116~614立方米每秒,總輸水能力近3000立方米每秒,主要建築物400餘座。西水東調工程系統包括:

①印度河幹流調水系統。有兩條調水線路,一是在劫希馬閘上引水到傑盧姆河,引水渠長101公里,引水流量614立方米每秒。二是在當薩閘上引水到奇納布河,引水渠長61公里,引水流量340立方米每秒。

②奇納布河調水系統。共分三段,其一是從奇納布河特里木閘上引水到拉維河錫德耐閘上,引水渠長71公里,引水流量312立方米每秒。其二是從錫德耐閘上引水到薩特萊傑河梅爾西閘上,引水渠長100公里,引水流量283立方米每秒。第三段是從薩特萊傑河梅爾西閘上引水到巴哈瓦爾河,引水渠長16公里,引水流量110立方米每秒。

③傑盧姆河調水系統。第一段是在傑盧姆河臘蘇爾閘上引水到奇納布河卡迪拉巴德閘上,引水渠長48公里,引水流量為538立方米每秒。第二段是從奇納布河卡迪拉巴德閘上引水到拉維河巴洛基閘上,引水渠長129公里,引水流量為527立方米每秒。第三段是從拉維河巴洛基閘上引水到薩特萊傑河蘇萊曼基閘上,引水渠長86公里,引水流量184立方米每秒。

除新建8大調水連接渠外,對靠近印、巴邊界的原有調水連接渠道及建築物進行了技術改造,完善舊有灌溉系統,主要有兩項,一是從奇納布河馬拉拉閘上引水到拉維河的調水工程,引水渠長100公里,引水流量623立方米每秒;其二是從奇納布河馬拉垃閘上引水到拉維河和薩特萊傑河費羅茲普爾的調水工程,引水渠長307公里,引水流量309立方米每秒。這樣新建改建調水渠道總長1120公里,引水總流量約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工程均於1965—1970年完成。

(3)大型攔河閘工程 巴基斯坦西水東調工程連接渠道與河流基本是平交,河流上建攔河閘,平時控制水位,汛期宣洩洪水,攔河閘規模宏大,6座攔河閘總長5 000餘米,泄洪流量由4200~31000立方米每秒,總泄洪能力達12.4萬立方米每秒,引水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

攔河閘的主要情況是:印度河幹流上卻希馬閘有10億立方米調節庫容,最大泄洪流量為26885立方米每秒。傑盧姆河上臘蘇爾閘,最大泄洪流量為24055立方米每秒。奇納布河上馬拉拉閘,最大泄洪流量為31130立方米每秒。卡迪拉巴德閘,最大泄洪流量25500立方米每秒。拉維河上的錫德耐閘,泄洪能力4245立方米每秒。薩特萊傑河上的梅爾西上部建攔河閘,最大泄洪流量12150立方米每秒,下部建倒虹吸輸水。

3.西水東調工程效益

西水東調工程自1960年實施以來,大部分工程於1965—1970年底完成,塔貝拉水庫於1975年完成,通過水庫、閘壩、灌溉系統的建設,至20世紀70年代,工程在灌溉供水、發電、防洪等方面的效益陸續發揮。

(1)灌溉供水和防洪 通過西水東調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的灌溉系統,逐步恢復並發展了東三河地區灌溉系統供水,據1971—1978年統計,累計西三河向東三河調水1524億立方米,年均調水218億立方米,恢復和發展灌溉面積3000餘萬畝(200餘萬公頃),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雖然人口增長迅速,但巴基斯坦的糧食生產連年增長,糧食從不能自給需要進口,到糧食自給有餘,年均出口大米、小麥200餘萬噸。西水東調工程大型水庫的建設,汛期削減洪峰滯蓄洪水作用顯著,發揮了很大的防洪效益。

(2)水力發電 西水東調兩大水源工程塔貝拉和曼格拉水庫,水電總裝機達450萬千瓦,對發展中國家巴基斯坦來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為巴基斯坦工農業生產,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至20世紀80年代末曼格拉的發電供水效益已超過投資的10倍,塔貝拉由於竣工較晚也達到2.6倍。

(3)為巴基斯坦水利電力自主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水東調工程宏偉,投資巨大,對剛剛獨立的巴基斯坦是完全陌生的。盡管巴基斯坦水和電力開發管理局(WAPDA)負責全部工作,但工程設計施工大部分由英、美等外國公司承擔。如曼格拉水庫由英國賓尼公司設計,主溢洪道由美國哈扎公司設計,美國阿丁生等公司施工。塔貝拉水庫由美國哈扎公司提供咨詢,泰姆斯公司設計,義大利、瑞士、德國等13個歐洲公司組成聯合體承包施工。經過西水東調這一龐大系統工程建設,巴基斯坦培養和鍛煉了自己的隊伍,現在不僅能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大型工程設計施工,而且有能力承包國外工程。如在建的卡拉巴格水庫,位於印度河幹流上,在塔貝拉壩下180公里處,壩高85米,庫容116億立方米,水電裝機360萬千瓦,具有灌溉供水、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由巴基斯坦自行設計施工。可以說西水東調工程完成後,後續水資源和水電開發工程均自主進行。

巴基斯坦西水東調工程,改善了巴基斯坦水資源配置狀況,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效益顯著,工程總體上是非常成功的,受到普遍贊譽。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工程運行後發現,灌排系統規劃不完善,輸水損失嚴重,土壤鹽鹼化發展,隨後採取渠系防滲襯砌、平整土地、管井排水等措施,灌區面貌隨之改觀。
經過三年多的動盪不安,巴基斯坦政局形勢在今年初得到了進一步穩定。2004年1月1日,總統穆沙拉夫獲得了議會兩院和四省議會的信任投票,被確認為巴基斯坦的當選總統,其身份得以合法化。2002年10月上台的以賈馬利為總理的民選內閣與總統配合默契,運轉協調。隨著「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印巴局勢緊張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考驗,穆沙拉夫總統的威信提升,國內對其反對聲音大為減少,民眾支持率明顯提高。在國際上,穆沙拉夫政府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巴基斯坦對外形象改善,特別是隨著印巴關系的大幅度緩和,外界對巴基斯坦的信心在顯著增強。但是,盡管政局形勢總體好轉,巴國內安全和治安形勢仍然欠佳,巴基斯坦在真正改善對外形象尤其是治安狀況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經濟方面,巴基斯坦近四年來的確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根據巴基斯坦聯邦財政部2004年3月22日對巴基斯坦經濟形勢所做的最新評估,4年前巴政府開始實施經濟改革和調整政策,經濟逐步好轉,2003-04財年這一進程繼續加快。經濟運行指標顯示,如同上財年一樣,本財年主要經濟指標中的絕大部分將超過預定目標。本財年GDP增長速度有望超過既定目標;對私營領域貸款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長;食品和原油之外的進口增長加快;工業生產增長速度非同尋常;農業生產穩步提高;出口和財政稅收增長速度超過目標進度;通貨膨脹和利率保持低水平;股票市場活躍。重要的是,對整個經濟的預期保持樂觀。現在國內外比較普遍認為,巴基斯坦經濟又回到了該國在80年代曾經歷過的高速增長的軌道,而且宏觀經濟整體保持穩定。此外,由於巴政府積極參與國際打恐,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配合較好,獲得了美國等的積極肯定,前不久布希政府已決定將巴基斯坦列為「非北約主要盟友」,外國特別是美國對巴援助有望大幅增加,這無疑也將有利於巴經濟發展。
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地處北緯23度30分至36度45分,東經61度至75度31分之間,南北長1600多公里。巴南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840公里,北枕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同巴毗連的國家有印度、中國、阿富汗和伊朗。
行政區劃:旁遮普省(205,334平方公里),信德省(140,914平方公里),西北邊省(74,521平方公里),俾路支省(347,190平方公里),以及聯邦首都地區伊斯蘭堡(906平方公里)和聯邦管轄部落地區(27,220平方公里)。巴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的一部分,劃分為聯邦管轄的北部地區(72,496平方公里)和查謨和克什米爾(13,279平方公里)。該二個地區的人民持巴基斯坦護照,享有對該地政府的選舉權,不享有對中央政府的選舉權。
山脈: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侖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部分在巴和巴控克什米爾境內。位於中巴邊界的喬戈里峰(巴稱K-2峰),海拔8611米,是喀喇昆侖山最高峰,也是世界第二高峰。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向西橫跨巴西北部,最高峰為米爾峰,海拔7736米。蘇萊曼山脈自北而南,北部與興都庫什山脈相連。其北段形成巴與阿富汗的邊界,著名的開伯爾山口位於該段的峽谷中,成為巴阿間的交通要沖。蘇萊曼山脈東部連結鹽山山脈。此外,巴中南部有基爾山脈和帕布山脈。基爾山自北而南,將俾路支高原和印度河平原分開。巴中部有托巴?卡卡山脈和申拉胡伊山脈。西雅罕山脈和馬克蘭山脈中段位於巴西南部。
河流:巴河流大都自東北流向西南。最長的印度河幾乎穿貫全巴,其源頭在中國西藏,經過克什米爾,進入印度河平原後匯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平原南北長1,280公里,東西寬320至560公里,是巴最富庶的農業區,上游主要是旁遮普省,下游是信德省。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灌溉網之一,大小水渠的總長度達6.4萬公里。由於印度河流速緩慢,攜帶淤泥幾乎全沉澱於河床,久而久之使河床高於平原。因此,在河兩岸築起河堤以免土地受淹。然而,每當夏季北部高山上積雪融化時,印度河水猛漲,若再遇上南部的季風大雨,則經常泛濫成災。其他河流還有:傑盧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和薩特勒季河。它們都是印度河的支流,同印度河一起稱作五河(PENJ-AB)。此外,喀布爾河則自西向東流入印度河。

4. 世界最大的城市排名。

以人口為主世界最排名前10的城市

1、日本東京:2010年人口3670萬,預計2025年人口達到3710萬。

東京(Tokyo)是日本國的首都,是亞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東京地理坐標為東經140度50分,北緯35度44分。東京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印度新德里:2010年人口222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860萬。

新德里(NEW DELHI)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人口眾多。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作為德里的中央直轄區,它還統轄著飽經滄桑的老德里。 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

3、巴西聖保羅:2010年人口203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370萬。

聖保羅給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華的景象。從飛機上俯視這座南美洲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全市6.4萬條街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市區許多建築物高達三四十層,如聖保羅州銀行高32層,在160米的樓頂建有一座電視塔;義大利大廈高41層,頂端建有餐廳和瞭望台,憑欄遠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聖保羅市商業十分繁榮,商業區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聖本託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東尼奧·普拉多廣場和共和國廣場一帶。三月二十五街簡稱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稱。另外,在共和國廣場中心的花園里,設有工藝品集市,有出售寶石、古董、木雕、皮貨、郵票、硬幣、名畫的攤位,每逢星期日,聖保羅市民和外來遊客紛紛涌到這里,使集市變得水泄不通。

4、印度孟買:2010年人口200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580萬。

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區(MMR)人口約為2500萬。孟買是排名世界第六位的大都會區。由於年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2.2%,預計到2015年,孟買大都會區的人口排名將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2010年人口195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070萬。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眾國的首都,位於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墨西哥城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達1900多萬,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它集中了全國約1/2的工業、商業、服務業和銀行金融機構,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6、美國紐約:2010年人口194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060萬。

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和港口,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城市,在3個「世界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世界。人口密度10,456人/平方公里。大紐約都會區人口大約1800萬。市名雖然一般寫作:New York City「,但」City of New York「才是官方名稱。

7、中國上海:2010年人口166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000萬。

8、印度加爾各答:2010年人口156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010萬。

9、孟加拉國達卡:2010年人口146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2090萬。

10、巴基斯坦卡拉奇:2010年人口1310萬,預計到2025年人口達到1810萬。

以金融為主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5. 財務造假的目的是什麼

隨著監管力度越來越嚴,各種各樣的造假新聞也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雅百特這家公司,它的財務造假實在令人太震驚了!

這家公司不僅將建材生意自買自賣,假冒跨國生意。還想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把假生意做到巴基斯坦,但是經過監管機構跨境調查,該項目完全子虛烏有。具證監會調查人員表示,此公司為了造假,動用了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公司走賬,超過了100多個銀行帳戶進行資金劃轉,而且經常通過銀行票據和第三方支付劃轉,渠道復雜。據悉該公司於2015至2016年9月通過虛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木爾坦公交工程項目、虛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等手段,累計虛增營業收入達5.8億元,虛增利潤約版2.6億元。

證監會表示,雅百特的上述違法行為權涉案金額巨大、情節嚴重。對本案涉及中介機構涉嫌未勤勉盡責等違法行為,證監會將嚴查到底,絕不姑息;對本案已涉嫌構成刑事犯罪的有關事實,證監會將移送司法機關進一步追究刑事責任。從這一表態來看,證監會對於雅百特財務造假事件的追究並未畫上句號,相關責任機構與責任人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處罰

6. 巴基斯坦旁遮普銀行

本題考查了亞投行選定首個項目的意義.由題干描述得知,亞投行選定首個項目意義重大,對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大促進和引領作用,亞投行發展回應了亞洲國家共同發展的心聲,展示了共助世界發展夢想的情懷,所以B是正確的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ACD.
故選B.

7. 外國有哪些著名的軍事家

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三世(公元前356~前323.6.13)古代馬其頓國王( 前336~前323 ),著名軍事統帥。亦稱亞歷山大大帝。腓力二世的兒子。幼年時受到嚴格的宮廷教育,酷愛兵法。16歲隨父征戰。前338年在喀羅尼亞之戰中率部英勇作戰,取得勝利,為馬其頓在希臘諸城邦中取得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前336年夏,父親遇刺身亡後他繼承王位。隨後平定宮廷內亂,鎮壓北方部族暴動。繼而揮師南下,血洗底比斯,迫使希臘諸城邦再次確認馬其頓的霸主地位,並推舉他為希臘聯軍最高統帥。 前334年春率約3萬步兵、5000騎兵、160艘戰船組成的聯軍開始東征。5月在格拉尼庫斯河畔擊敗波斯軍,乘勝佔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安哥拉(今安卡拉)等地。前333年在伊蘇斯之戰中擊敗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統率的軍隊。翌年攻佔提爾(今黎巴嫩蘇爾)、加沙,接著進入埃及,被擁為法老(國王)和「阿蒙神之子」。為建立東征的後方基地,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前331年10月在高加米拉之戰中殲滅波斯軍主力,繼而南下奪占巴比倫、波斯都城蘇薩和古都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前330年夏率部沿裏海南岸繼續東進,經帕提亞(安息)、阿里亞、德蘭吉亞那,北上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在中亞轉戰近三年。前327年夏到達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翌年打敗波魯斯王國後停止東進,於前324年春返抵巴比倫(見亞歷山大東征),次年6月病逝。 亞歷山大征戰10年,建立起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他發展了古希臘的軍事體制和方陣戰術,創建既能乘馬又能徒步作戰的「龍騎兵」;戰略上,決策果斷而靈活,善於利用有利態勢孤立和打擊敵人;戰術上,重視步騎協同,發揮騎兵的突擊作用,善於出敵不意和大膽穿插、迂迴包圍。常能以少勝多,速戰速決,把古代軍事學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馬略軍事改革 古代羅馬軍事家和政治家G.馬略 (前157~前86)推行的以雇傭兵製取代公民兵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公元前 2世紀末,由於羅馬奴隸佔有制的發展、土地兼並和連年戰爭,小農紛紛破產,公民兵制的基礎遭到破壞。公元前 111年羅馬與篡奪努米底亞王位的朱古達發生戰爭 。因羅馬軍隊腐敗,指揮無能,以致戰事曠日持久。公元前 107年馬略首任執政官 (前104~前100、前86年,他又 6 次當選執政官),授權征討朱古達,並開始推行軍事改革。他於公元前 105年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繼而在公元前104~前103年在高盧 (今法國一帶)南部和義大利北部與日耳曼人的金伯爾和條頓諸部落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同時完成了軍事改革。 馬略改革的主要內容有突破按財產資格服役的限制,將徵集公民兵改為募兵制,招收窮苦公民服役 。規定士兵服役期為16年。服役期間由國家供應裝備、給養和支付軍餉。退役士兵由國家分給土地。擴充軍團人數,由4500人增至6000人;實行新編制,1個軍團包括10個聯隊,1個聯隊下轄3個中隊,中隊下分2個森圖里亞 (又譯百人隊);採用不同武器、兵種和訓練程度為基礎的戰斗隊形,以增進作戰的靈活性和指揮效能;增加工兵和機械裝備。加強軍紀和訓練。 馬略的軍事改革對羅馬歷史發展有深遠影響。改革擴大了兵源,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同時使軍隊性質逐漸發生變化,成為社會、政治斗爭的重要因素。 橫掃亞歐的帖木兒 帖木兒(1336 ~1405.2)帖木兒帝國創建者,軍事統帥。生於中亞謁石城(在今烏茲別克境內) 附近一突厥化蒙古貴族家庭。曾任西察合台汗國大臣。14世紀60年代政局動亂時期,周旋於河中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諸封建主之間。擊敗政敵後,於1370年殺死同盟者海珊,自立為大埃米爾,建都撒馬爾罕。1372~1388年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征服阿富汗、伊朗。1389~1395年三次遠征金帳汗國,同時入侵伊拉克,佔領巴格達;北進南高加索,奪取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侵入俄羅斯境內。1398年進兵印度,攻陷德里。1399年西征小亞細亞。1402年7月在安哥拉之戰中,打敗奧斯曼土耳其軍隊。至此,建立起東到北印度、西達幼發拉底河、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裏海和鹹海的大帝國。1404年率兵20萬東征中國。第二年死於進軍途中。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1537.2. 6~1598.8.1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生於尾張國中村(今屬名古屋)。原姓木下,後改姓羽柴,賜姓豐臣。早年為尾張國大名(領主)織田信長的部將,屢建戰功。1577年信長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後任征西先鋒,在中國(今本州西部地區)、四國、九州等地指揮作戰,先後平定播磨(今兵庫縣南部)、備前(今岡山縣南部)、美作(今岡山縣北部)、但馬(今兵庫縣北部)、因幡(今鳥取縣東部)五國。1582年進攻中國,包圍高松城(在今岡山市附近),與毛利氏決戰。同年信長被部將明智光秀殺害後,與毛利氏講和,回師討伐光秀,並擁立信長幼孫秀信為繼承人。但信長部將柴田勝家欲立信長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經賤岳之戰消滅勝家與信孝的聯軍。同年建大阪城,作為統一日本的根據地。1584年與信長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聯軍戰於小牧,失利後媾和,並與家康結盟,確立織田信長繼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萬大軍平定四國領主長宗我部,出任關白(輔助天皇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軍政大權。1587年興兵30萬進取薩摩國(今鹿兒島縣西部),進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動26萬大軍滅北條氏,平定奧羽地方,完成日本統一大業。1591年將關白職位讓予養子秀次,自稱「太閣」。1593年將北海道正式劃入日本版圖。1592年和1597年兩次出兵侵略朝鮮(見朝鮮壬辰衛國戰爭)。1598年8月因侵朝失敗,郁悶而死。執政期間,丈量農地,增加貢租;收繳武器,實行農、兵分離;統一貨幣,廢除關卡;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領主統治,為幕藩體制奠定基礎。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1745.9.16~1813.4.28)俄國元帥,著名將領,軍事家。出身將門。1759年炮兵工程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761年晉准尉並任連長。次年參加遠征波蘭。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戰爭期間,先後在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麾下任職,作戰勇敢,指揮有方。1774年在戰斗中負傷,失去右眼,得名「獨眼將軍」。出國治療期間,考察普魯士、英國、荷蘭等國軍事。1782年晉准將,1784年晉少將。1792年起先後任駐土耳其大使、陸軍貴族武備學校校長、駐芬蘭俄軍司令、立陶宛督軍和聖彼得堡督軍。1805年俄、奧、英等國結成第三次反法聯盟後,率俄軍主力前往奧地利,迎擊拿破崙一世統率的法軍。鑒於奧軍在烏爾姆被殲,指揮俄軍主力後撤400餘公里,從而保存了實力。奧斯特利茨之戰中,俄軍由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干預遭慘敗。1806~1812年俄土戰爭中,於1811年出任摩爾多瓦俄軍總司令,採取退避三舍、相機反擊戰法,在同年8月魯什丘克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土軍主力,迫使土耳其簽訂和約。1812年法俄戰爭中,在俄軍失利情況下出任總司令,面對優勢法軍實施戰略撤退和堅壁清野,在博羅季諾之戰中重創法軍後繼續後撤,直至放棄莫斯科。在人民群眾支持下開展游擊活動並組織預備隊,形成兵力優勢後適時轉入戰略反攻,指揮俄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進攻法軍,殲敵於別列津納河畔鮑里索夫地區。1813年4月率部向法國本土推進前夕,病逝於西里西亞小城本茨勞(今波蘭博萊斯瓦維茨)。他精通法、德、英、波、土等多種語言,知識淵博,馳騁沙場50餘年,作戰指揮經驗豐富。他繼承和發展了彼得一世、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等進攻作戰思想,而其戰略防禦理論更為各國軍事家所稱道。他強調在敵強我弱情況下應避免不利決戰,以保存實力;主張疲憊和消耗敵有生力量,不失時機地實施戰略反攻。 沒進過軍校門兒的兵學大師——若米尼 A.H.若米尼(1779~1869),又譯約米尼,生於瑞士帕耶訥市市長之家。19歲參加瑞士軍隊,曾任陸軍部長的副官、秘書長及營長等職。25歲轉入法軍服務,曾任M.內伊元帥的副官 、參謀長 。在拿破崙一世遠征俄國期間,先後任維爾諾城防司令和斯摩棱斯克總督。1813年轉投俄軍供職,任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的軍事戰略顧問達20年之久,為俄羅斯帝國軍事學院奠基人之一,被授予步兵上將軍銜。晚年定居法國,靠俄國養老金生活,經俄國同意應聘為拿破崙三世的軍事戰略顧問。 若米尼自幼嚮往軍旅生涯,酷愛軍事。1796年在巴黎一家銀行當辦事員期間,為拿破崙 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的勝利所鼓舞,開始自學並潛心研究軍事,大量閱讀軍事著作尤其是軍事歷史著作,匯集整理當時拿破崙軍隊與反法聯盟軍隊的戰況,撰寫軍事行動日誌,記載各參戰國戰況,並對戰局發展進行評論。1798年進瑞士軍隊服役後,通過戰爭實踐逐步走上軍事理論研究的道路,1804年出版第一部軍事著作《大戰術理論和應用教程》。若米尼在該書中運用數學理論論述戰斗隊形、行軍和作戰線等問題,被視為是其軍事思想的萌芽。1805年若米尼到法軍內伊元帥部隊供職後多次參加遠征,在戰火中繼續深入研究戰爭。同年出版《論大規模軍事行動》。1824年撰成《革命戰爭批判軍事史,1792~1801》。1827年出版《拿破崙的政治和軍事生涯》。1830年應俄羅斯帝國皇帝要求將其有關戰爭原則方面的著述匯集成冊,取名《戰爭藝術概要分析》,後經修訂增補改名為《戰爭藝術概論》,1838年出版。該書出版後,不少國家競相翻譯出版,定為軍官必修教材,從而成為若米尼最有影響的代表作。若米尼在書中總結了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經驗,創立了19世紀初期的戰爭藝術理論,提出了不少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戰原則。 若米尼的軍事思想主要內容有: 關於戰爭政策。若米尼認為,戰爭政策是外交與戰爭之間的一切相互關系。他認為,戰爭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 關於戰略。若米尼認為,戰略是地圖上進行戰爭的藝術,研究整個戰爭區的藝術,為入侵別國或保衛本國而在戰場上指揮大軍的藝術,以及把軍隊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戰爭區或作戰地區決定點上去的藝術。 關於戰術。若米尼認為,戰術是指揮戰斗的藝術,即指揮師或獨立支隊獨立作戰,在決定性時間和地點投入主力進行戰斗以及在作戰現地根據條件配置和使用兵力的藝術。 關於戰爭勤務。若米尼認為,戰爭勤務實際上是戰爭准備、保障戰略和戰術使用的科學,也是軍隊移動的應用藝術。 法國大革命產生了一代天驕拿破崙,拿破崙戰爭則培育出若米尼這位近代兵學大師。他撰寫的軍事巨著《戰爭藝術概論》被歐美各國普遍列為權威性軍事教材,曾是美國內戰南北兩軍軍官們囊中的必備讀物。 西方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 卡爾 菲利普 戈特弗里德 馮 克勞塞維茨(1780~1831年),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軍隊少將。1792年,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並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 1803年畢業於柏林普通軍校。1803年起任普魯士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參加過1806~1807年普法戰爭。1808年起在普軍總參謀部任職。1808~1809年任軍事改革委員會主席辦公室主任。 1810當時,一些富有愛國熱忱的將軍和軍官,如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博伊恩等反對普魯士臣服於拿破崙1世。克勞塞維茨受他們的委託,於1812年2月起草了一份《日耳曼民族解放綱領》,名為《三個信條》。他在該綱領中提出了聯合俄國、反對法國侵略者的人民戰爭思想。 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 阿道夫戰爭、路易14戰爭、菲特烈2世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許多軍事歷史著作。克勞塞維茨的主要著作是《戰爭論》。 《戰爭論》的結論是:「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里以劍代表,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評價。 克勞塞維茨是第一個在西方軍事科學中明確提出了交戰、戰局乃至整個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 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 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於主突方向; 發揮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堅決性; 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 「海權論」鼻祖的馬漢 A T馬漢是美國著名的海軍戰略家和歷史學家。他的「海權論」思想使他聞名於世。馬漢「海權論」思想的要旨是:要擁有並運用優勢的海軍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實現己方的戰略目的。「海權論」思想對美國以及一些海軍強國的海洋戰略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總統羅斯福稱贊他是「美國生活中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略家,最後的結局卻是抑鬱而終。 馬漢可以稱得上是將門虎子 。1840年9月27日他出生於西點軍校教授樓。小馬漢的父親老馬漢28歲就成為西點當時最年輕的教授。老馬漢為紀念在西點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塞耶校長,給兒子取名為阿爾弗雷德 塞耶 馬漢。 由於父親是一名軍人,自己又在軍校長大,小馬漢從懂事起,就對軍人的威武羨慕不已。對軍校的一切都耳熟能詳,並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常常逗得大人們捧腹大笑。 馬漢的父親博覽群書,學識淵博。父親的書房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有引人入勝的各種戰爭故事。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閱讀和理解能力。一些在軍人看來都算枯燥無味的書,例如《海戰指揮手冊》,他卻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書,他產生了對大海的迷戀、對水手的崇敬和對海軍的嚮往。難怪小馬漢成人後,違背父親的意願,不想考西點軍校,非要考海軍學院不可。 1886~1889年、1892~1893年,馬漢兩度出任海軍軍事學院院長。他把自己的先進軍事思想投入到學院的教學中,親自給學員授課,把以前分散的各種軍艦戰術協同起來,形成一個包括戰列艦、巡洋艦、撞角艦和魚雷艦在內的艦隊戰術體系。同時馬漢為了教授內容形象直觀,利於學員理解,還親手製作了各種各樣的艦船模型,並用蠟筆染上五顏六色,以區分各個國家的艦隊。實踐證明,在圖板上和「澡盆」里顯示海上作戰,是一個富有想像力的創造。可以說,它是美國海軍進行模擬演習的開端。 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創建者伏龍芝 伏龍芝,米哈伊爾 瓦西里耶維奇,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卓越的統帥和軍事理論家,蘇聯武裝力量的積極組織者和創建者之一。 1904年加入蘇聯***。1916年伏龍芝被派到作戰部隊進行革命工作。伏龍芝化名米哈伊洛夫在西方面軍全俄地方自治聯合會領導明斯克布爾什維克黨的地下工作,以及第3和第10集團軍中黨支部的工作。1917年二月革命後,伏龍芝任明斯克區革命軍參謀長,領導平定科爾尼洛夫叛亂的斗爭。1917年十月革命時期,他組織了一支由舒亞和伊萬諾沃紡織工人和革命士兵組成的2000人的隊伍,率領該隊伍來到莫斯科,參加了十月武裝起義。 此後他被任命為雅羅斯拉夫爾軍區政治委員,為組建蘇軍部隊做了大量工作。 國內戰爭時期,他領導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重大進攻戰役,取得了徹底粉碎敵人的戰果。這些戰役的特點是:主突方向和實施主突的時間選擇得當;大膽集中兵力兵器於主要方向;廣泛運用正面和翼側的突擊;實施兵力兵器機動的高超藝術以及預備隊的使用得當。 1922年4月任工農紅軍參謀長和軍事學院(今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1925年1月任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和陸海軍人民委員,而從2月起兼任勞動國防委員會委員。根據黨的決定進行的1924—1925年軍事改革是在伏龍芝領導下制定和實施的。這次改革是建設蘇聯武裝力量和加強國家防禦能力的重要步驟。 伏龍芝在發展蘇聯軍事科學和軍事學術——戰略學、戰役學和戰術等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在伏龍芝領導下奠定了蘇聯武裝力量軍事科學工作的基礎,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經驗以及軍事技術的發展情況他撰寫了:《工農紅軍的改編》、《統一的軍事學說與紅軍》、《正規軍與民兵》、《彼列科普和瓊加爾回憶錄》、《未來戰爭的前線和後方》、《我們的軍事建設和軍事學術界的任務》等書。 他對軍事科學和軍事學術問題做出一系列重要結論。他認為進攻是軍事行動的主要形式,但也不應忽視防禦的作用,指出必須精通各種規模的防禦形式,以便使防禦成為積極的防禦,為進攻創造有利條件。伏龍芝在其著作中指出,現代戰爭中後方的作用和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大大加強,作為蘇維埃國家防禦能力的基礎——國家後方的准備具有重大意義。認為未來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機器戰爭,所以,給陸海軍裝備技術兵器和加強炮兵、裝甲兵、航空兵的建設,應作為一項首要任務提出。同時,伏龍芝還斷言,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離開人,技術兵器是死的。現代戰爭中人和技術的關系問題在他的著作中得到全面論述。 伏龍芝1918年1月起為歷屆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21年起為俄共(布)中央委員。1924年起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死後葬於紅場。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許多大城市的區和街道,以及帕米爾山的一座高峰都以伏龍芝的名字命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還有中學、集體農庄、機關、軍艦、軍事院校,其中包括軍事學院和中央蘇軍之家。 二戰名將朱可夫 1945年5月8日午夜,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在柏林近郊的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代表蘇聯最高統帥部接受德國投降的是格奧爾基 康斯坦丁諾維奇 朱可夫元帥。 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身於莫斯科西南卡盧加省一鞋匠家庭,19歲時應征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因作戰有功,獲喬治十字勛章兩枚。 十月革命爆發後的次年,朱可夫加入蘇聯紅軍,歷任騎兵旅旅長、騎兵監察部助理、騎兵第4師師長、騎兵第3軍和第6軍軍長、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等職。 朱可夫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軍事才能和道德品質影響了蘇德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局。然而,有關朱可夫元帥遭遇的磨難和個人生活上的坎坷,直到今天仍是鮮為人知的。 1939年6月,朱可夫調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群司令,指揮蘇蒙軍隊成功地實施了圍殲日軍重兵集團的哈拉哈河戰役,粉碎了日軍北進的企圖。朱可夫因此被首次授予「蘇聯英雄」稱號。之後,一躍而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1940年6月,他晉升為大將,並被任命為基輔特別軍區司令。1941年1月,朱可夫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成為蘇軍的首腦人物。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次日,蘇聯成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朱可夫成為7名成員之一。7月29日,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全力保衛莫斯科。斯大林答道:「真是胡說八道,基輔怎能放棄給敵人?」朱可夫忍不住反駁:「如果你認為我這個總參謀長只會胡說八道,這里也就用不著我了,我請求解除我的職務把我派往前線。」一陣爭執之後,斯大林決定解除朱可夫的總參謀長職務,派他到前線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以後的戰爭進程顯示了朱可夫的預見,如果當時斯大林採納他的建議,就不會造成基輔戰役中66萬蘇軍被圍殲的悲劇。幾小時後朱可夫就動身去前線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他率領該方面軍在葉尼亞地域成功地實施了衛國戰爭中的首次進攻戰,粉碎了德軍的先頭部隊。 1941年9月,當列寧格勒被德軍包圍時,朱可夫被任名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率該方面軍與波羅的海艦隊協同作戰,有力地阻止了德軍的進攻,挫敗了希特勒要將該城「從地球上抹掉」的企圖。 同年10月,首都莫斯科告急,朱可夫又被調回莫斯科,擔任新的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全面負責莫斯科防禦戰的指揮。他在莫斯科近郊以西建立起堅強的防線,頂住了德第4集團軍的正面強攻。當寒冬來臨之際,蘇軍對疲憊不堪凍德半死的德軍發起強大的反攻,迫使德軍敗退,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8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為最高副統帥,趕赴斯大林格勒前線督戰。他會同華西列夫斯基制定了龐大的反攻計劃,使斯大林格勒地域的30萬德軍被圍殲。1943年1月18日,斯大林格勒會戰後,朱可夫被授予元帥軍銜。緊接著他又指揮了列寧格勒破圍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取得了極大成功。 1945年,德國、日本相繼戰敗投降,此時戰功卓著的朱可夫擔任著最高副統帥、國防部長和陸軍總司令等要職。 1946年6月9日,根據羅織的罪名,斯大林簽署命令,指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指出「朱可夫元帥懷著仇恨,准備網羅一些失意者、被撤職的司令員,從事反對政府和最高統帥部的活動」。朱可夫擔任的三個要職被撤銷,從黨中央委員會中被開除,受到降職處分。 朱可夫元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未被平反。直到1995年5月,俄羅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朱可夫的名譽才被徹底恢復,他的大型青銅塑像被豎立在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為塑像揭幕儀式剪綵。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美國四星上將巴頓 喬治 巴頓 (George S. Patton),1885年11月11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豪門,1909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1911年12月調入位於邁爾堡的陸軍參謀部任職。1912年年底在陸軍參謀部辦公室臨時任職,一度擔任陸軍參謀長倫納德 伍德和陸軍部長亨利 史汀生的副官。在此期間他在《陸海軍雜志》上發表改進騎兵軍刀的建議獲得採納,他設計的2萬把「巴頓劍」被配發到美國陸軍部隊,讓他初揚大名。1917年他以軍銜隨潘興將軍赴法參戰,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1939年授命組建裝甲旅,晉升為准將。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軍長、少將軍銜,同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陸北非。1943年與英國將軍蒙哥馬利聯手取得阿拉曼戰役勝利,肅清了北非德軍後,晉升為中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指揮了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戰役。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底登陸,利用閃擊戰率軍橫掃歐洲,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且相對傷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擢升四星上將,任巴伐利亞洲軍事長官,15集團軍司令。1945年12月9日,打獵途中遇車禍不治,死於海德堡。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現出鮮明的個人性格特點,引起世人不同評論,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統率大軍的天才和最具進攻精神的先鋒官」和「二十世紀的拿破崙」;但也有人認為他「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驕傲自大、華而不實」。軍事學者指出:「作為統帥人物,巴頓將軍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勵部下,用他的個性去影響部下在戰場上奮勇向前。」 艾森豪威爾歐洲盟軍最高統帥 戰績: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擔任北非和地中海戰區盟國遠征軍總司令,成功指揮代號為「火炬」的北非登陸戰役。1943年2月,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五星上將。 1943年,艾森豪威爾出任歐洲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一職。1945年10月,艾森豪威爾接任美軍總參謀長職務。1946年4月晉升為永久五星上將。1951年4月2日,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北約最高司令。1953年榮登總統寶座,並連任兩屆。 評價:1945年5月8日,德軍無條件投降當天,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給艾森豪威爾發來電報:「你以戰爭史上最偉大的勝利完成了你的任務,出色地指揮了從來沒有這樣集結起來的最強大的軍隊,成功地解決了涉及各種不同的國家利益的一切可以想像得到的困難。」

8. Punjab National Bank這個銀行怎麼樣呢 有誰和它做過信用證嗎 信用如何

我記得它是印度的銀行,似乎排名還好,記不太清,具體的國家排名和世界排名你可以向你的銀行國際部門查詢,他們有年鑒,很容易查到。不過,我需要提醒你的是印度銀行不怎麼樣,一般不怎麼理人,你催問很多次,他也未必理你。他們的操作也不怎麼合規,只管他們自己,不會給你提供方便。信用大面上過得去,一般不會嚴重違規,畢竟銀行是吃信用飯的。但是建議你找印度排名第一的。

9.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美國紐約(NewYork)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佔地面積1214平方公里,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市區人口833.6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900萬。

2、英國倫敦(London)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

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

3、日本東京(Tokyo)

東京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東京總面積2188平方公里,人口約1300萬(截至2012年8月),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4、法國巴黎(Paris)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首都巴黎人口為220.1578萬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還是一座「世界會議城」。

它以明媚的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跡、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迎來了眾多的國際會議,據統計,1987年在巴黎共舉行了365次國際性會議,超過了紐約、倫敦、布魯塞爾、日內瓦,居世界首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總部均設在巴黎。

5、中國香港(HongKong)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10月),人口約72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522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

6、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2011年數據顯示新加坡是全世界投資移民門檻最高的國家。

7、中國上海(Shanghai)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8、澳大利亞悉尼(Sydney)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城市,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和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國際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9、韓國首爾(Seoul)

首爾是韓國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首爾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根據這兩家公司的統計辦法,每座城市的排名根據對該城市的四個指數的分析,包括經濟活力、政治影響力、科研基礎以及生活水平。但名列前茅的幾個城市並非在所有指數中均據第一,比如,紐約市在「經濟活力」、「科研基礎」兩個指數中最高,但在政治影響和生活水平方面卻位居第二和第八。根據這項統計,華盛頓的政治影響力最高,而巴黎的生活水平最高。

10、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9)旁遮普銀行股票擴展閱讀:

1、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化進程中一頂給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個城市有幸被視為偉大的城市的極高搭配。這樣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系,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2、理解國際大都市概念的關鍵點是「影響力」問題,這種「影響力」是奠基在一定經濟實力基礎上的,這種影響能力既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的概念。現今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五大城市。

10. 今年3月13日有什麼新聞

1、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央行於周二(3月13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60億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8%,連續第十九次落在該水平上。當日,央行未發行央票,公開市場操作共計回籠資金660億元。

2、據道瓊斯通訊社報導,愛爾蘭財長努南11日證實,該國政府正與國際債權人針對推遲償還310億歐元援助款項的事宜進行談判。按計劃,愛爾蘭政府應於3月底支付310億歐元的一筆分期償款額,這310億歐元援款已經以本票的形式注入了該國破產銀行。

3、在最新接受媒體采訪時,投資大師羅傑斯指出:「伊朗當然是目前影響油價的因素之一,但是其他影響油價的因素也需要引起重視。」

4、在日前舉行的花旗財富論壇上,花旗(中國)零售銀行研究與投資分析主管邱思甥預計,今年一線城市住宅成交均價將較2011年底下跌5%,二、三線城市將下跌10%。

5、周小川在去年的貨幣政策實質性收緊過程中也曾公開表示,存准率上調沒有上限,引起廣泛的討論和市場擔憂,而盡管在去年的六次上調後央行又實行兩次下調,目前20%左右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仍然處於相對的歷史高位。

衍生品

6、朱玉辰指出,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票市場而言,增強了行業的避險意識,機構開始優化持股結構。股票下跌的過程中,以前只有拋股票避險,現在用股指期貨可以對沖鎖定風險。同時,股指期貨的推出令金融創新的步伐開始加快,促成了基金產品多元化、投資策略多元化,拓展了市場深度。

7、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央行於周二(3月13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60億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8%,連續第十九次落在該水平上。當日,央行未發行央票,公開市場操作共計回籠資金660億元。

8、

化工類

1、眾所周知,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階段,過度依靠煤炭、原油等傳統能源已經不能適應經濟和環境的要求,依靠可再生能源是一條重要的出路。而再生能源行業同其他產業一樣,也存在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表現為產業鏈中部分產能過剩。

2、綜合媒體3月12日消息,外媒進行的周度分析師調查結果顯示,本周布倫特油價料下滑,因多數分析師仍認為市況被過度誇大,供需基本面不足以支撐當前油價水準。

3、2月份原油期貨行情總體上屬於上行行情,紐約原油目前面臨110美元的壓力,布倫特原油麵臨125美元之上的壓力,後有所回落。展望後市原油的行情,我們認為紐約原油在110美元以上屬於高位,目前制約原油價格上漲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原油高價本身。

農業類

1、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2月,我國進口棉花 61.60萬噸,較上月增加28.96萬噸,增幅88.70%;同比增加43.18萬噸,增幅234.4%;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61.61萬噸,同比增加115.58萬噸,增幅79.15%;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94.25萬噸,同比增加36.69萬噸,增幅63.8%。

2、據官方消息,土庫曼2012/13年度植棉面積55萬公頃(825萬畝),預計籽棉產量約110.9萬噸(包括7萬噸ELS長絨棉),較本年度增加9000噸。

3、巴基斯坦國內棉價回落,昨日旁遮普省高等級新花軋花廠提貨價約5300-5600盧比/maund,折71.20-75.20美分/磅,最高價較上周五跌1.25美分;低等級新花價格約4000-5000盧比/maund。

4、據洲際交易所發布的投機持倉報告,至3月9日ICE期棉投機凈多頭率為4.9%,較前周增0.8個百分點。截至當周投機凈多頭頭寸8722張,較前周增1548張。累計未平倉合約177725張,增2041張。

5、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貨幣政策半年度證詞中未提及QE3,大幅提振美元走勢,令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受到打壓。近日,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持續改善,2月失業率持平於8.3%.

金屬類

6、 據紐約3月12日消息,秘魯南方銅業公司財務總監稱,全球銅供應將低於需求,直至2013年下半年,因環境及融資困難令新的生產廠推遲。秘魯最大的銅生產商南方銅業公司財務總監Raul Jacob稱,今年可能再度出現相似的缺口,盡管中國經濟預期將放緩。

7、 上海有色網(SMM)近期對國內21家銅管企業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有52%的銅管企業預計3月份訂單將與2月持平,有43%的企業訂單將出現增長,另有5%的企業則表示尚無法判斷3月份的接單情況。

8、 據中國證券報3月13日報導,寶鋼股份出台4月份價格政策,除無取向硅鋼部分規格下調300-500元/噸外,熱軋、冷軋、酸洗、鍍鋅等主流產品出廠價格均維持3月份不變。在3月11日,沙鋼股份3月下旬調價政策顯示,對螺紋鋼、高線僅分別上調20、50元/噸。

9、 在去年國家面向家電業推出了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工程等刺激政策後,家電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獲得了堅強的後盾支撐。

10、 據上海證券報3月13日報導,2012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透露,今年武鋼准備建萬頭規模養豬場,而且年內就出欄。

閱讀全文

與旁遮普銀行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的股票軟體怎麼能調出自選股 瀏覽:776
股票價格用什麼軟體 瀏覽:704
開通美股通的條件東方證券股票行情 瀏覽:253
茅台股票歷史上有幾次漲停 瀏覽:847
中國交建上市股票代碼 瀏覽:296
股票行業新聞app 瀏覽:588
歷年個月股票指數漲幅較高的原因 瀏覽:713
上海大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858
股票漲停信號 瀏覽:274
萬興科技股票股吧東方財富網 瀏覽:795
股票股利使每股凈資產上升 瀏覽:225
極米科技股票東方財富 瀏覽:666
為什麼長江證券股票不漲 瀏覽:831
股票委託投資理財協議 瀏覽:592
微信微證券買股票的時間 瀏覽:311
游久游戲股票退市嗎 瀏覽:520
股票投資咨詢公司收費標准 瀏覽:691
計算買到漲停的股票 瀏覽:622
個人成立投資股票公司 瀏覽:478
銀行員工持有股票嗎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