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南威爾士州的經濟產業
新南威爾士州第一產業主要涵蓋了肉牛,羊毛,小麥,乾草,苜蓿,燕麥,大米,玉米,水果,蔬菜,漁業(包括牡蠣養殖)和林業(包括伐木業)。在農業生產方面,該州具備許多天然優勢,包括清潔、免受病蟲害侵擾的種植環境以及多種不同的土壤類別、地形及氣候,因此這里的農業可以生產不同種類的品質高、成本低的原料。該州具有大規模的食品加工業,佔澳大利亞食品加工業生產、投資和研發的。
該州也是澳大利亞有名的葡萄酒產區。
雖然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品牌並不在新南威爾士州,但它的葡萄種植業在澳大利亞葡萄酒歷史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該州的葡萄種植面積和葡萄酒產量增長速度較快。20世紀70年代,該州的葡萄酒產量僅是南澳州(South Australia)的三分之一,隨著州內產區的不斷發展,這種差距已逐漸縮小。
新南威爾士州最知名且最受贊譽的葡萄酒產區是獵人谷(Hunter Valley,其地理標志為「Hunter」)。該產區最著名的葡萄酒要屬干型的獵人谷賽美蓉(Hunter Semillon)了,該酒不採取橡木桶熟成,酸度高,余韻悠長。獵人谷既有歷史悠久的大酒庄,也有很多家庭經營的小酒園,雖然出產的葡萄酒數量較少,但卻能釀制出高品質的佳釀。
新南威爾士州西南部的中央山脈(Central Ranges)區域,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雖然該地區的釀酒歷史已經超過150年,但它的葡萄種植面積卻一直很小。直到20世紀90年代,該地區的考蘭(Cowra)、奧蘭治(Orange)和滿吉(Mudgee)產區才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地區主要的葡萄品種包括霞多麗(Chardonnay)、西拉(Shiraz)、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維歐尼(Viognier)等。
堪培拉地區(Canberra District)雖然在行政概念上屬於ACT(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首都行政區),但在葡萄酒產區的范疇內,人們更傾向於將該地區歸入新南威爾士州。該地區於20世紀70年代耕種了首批商用葡萄園,並因一些表現不俗的精品酒庄酒而贏得了聲譽。
新南威爾士州的西南部是大河地區(Big Rivers),所產葡萄酒約佔全州產量的75%,該區域也是澳大利亞最多產的葡萄酒區域之一。其中的濱海沿岸(Riverina)產區,每年釀制葡萄酒達數億升,並以桶裝形式出售,是該區域高產量的重要保障。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在製造生產方面居於領先地位。在製造加工業以及采礦業方面也有明顯的優勢,一些新興工業,如生物科技、水產品和數碼媒體科技等,也表現出很大的發展潛力。該州的主要的產品包括機械、電子產品(包括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等)、基本金屬製品、化學肥料、加工食品和飲料。主要的進口產品為辦公器材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車輛,石油及石油產品,電信及錄音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主要出口產品為煤炭和焦炭,穀物及穀物製品,紡織纖維,石油和石油產品,以及鋼鐵。
該州建造、建築及設計行業是澳大利亞實力最雄厚的,並且是該州的主要出口行業之一。許多該州建築與設計公司在悉尼奧運會期間曾參與大型的基建項目,從而取得不少寶貴經驗。 該州的經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特別是金融和商務服務、資訊和通訊技術等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金融業利用其多語種、受過良好教育和高技能的勞動力隊伍為國內市場以及亞太金融服務中心提供服務。金融與保險在該州是增長最快的產業,在1995年至2006年間,年綜合增長率均超過9%。金融及保險業創造的國民生產值佔澳大利亞全國總值的44.4%,而地產及商業服務行業則佔40.6%。悉尼是亞太地區銀行、外匯、股票、期貨、管理基金及金融財務公司提供服務的中心。據澳際移民網資料顯示,在55家被授權在澳大利亞運營存款業務的銀行中,有53家設在悉尼,體現了悉尼作為地區金融中心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全球排名前20位銀行,有18家在悉尼運營。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澳大利亞政券交易市場、澳大利亞國際銀行與證券協會以及澳大利亞金融市場協會都將總部設在悉尼。該州的信息與通訊技術(ICT)規模龐大,每年的收入總額達到310億澳元,悉尼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生產與維修承包行業,為澳大利亞及亞太區的ICT行業提供服務。
據澳際移民網資料顯示,該州在醫學和保健科學領域的商業投資佔澳大利亞全國的44%。2006年,在全澳大利亞的612家醫療設備公司中,有286家坐落在該州,占將近47%。除此之外,另有107家從事人體治療學和診斷學的公司設在該州。
㈡ 一家銀行的人員結構是怎樣的
今天和一個做投行咨詢的HR聊天,她提到現在有的人,連投行里類似WP的部門職能都搞不清,就一味地想進投行,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適應這一類叢林法則。聽了之後,覺得汗顏無比,因為我不但不知道WP的職能,甚至連聽說過,都沒有。回來後狂查資料,整理如下。大家共勉~~
合夥,是所有投行結構的精髓,一般人理解合夥是三五個意趣相同的人湊在一起鬼鬼祟祟的搞些名堂,類似共同犯罪。200多人的合夥肯定是雞多不下蛋,無法弄,猶如國內幾百人的合夥律師事務所,單個律師都想自己拉私活。崇尚個性的美國人怎樣合夥搞投行,多年接受集體主義教育的我們為什麼還在依靠股份或有限責任形式開展投行事業。本文為你解密一家標准版的合夥制投資銀行的結構,希望藉此可以規劃你的人生。 這家公司曾經真實存在過,現在已經散夥。它是標准版的,總人數曾經為260人左右,其中13名為合夥人,其餘為聘任的後台支援與服務保障人員,前後台比例為1:20,這是一個普遍接受的華爾街的合夥比例,不同的是擴容版、刪節版、迷你版,如高盛,由1000多名合夥人組成,其餘2萬多人為後台支援與服務保障人員,而小型PE則多為2名一般合夥人加若干名保障人員的迷你型結構。 全體合夥人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結構,每年開一次會,很有些宗教氣氛,一般只討論兩件事,一是討論當年的分紅比率,二是討論現有的聘任員工中誰的成績特別優秀可以吸收入伙。合夥的避稅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按照納稅原則,股份公司或責任有限公司的股東分紅是在交納所得稅以後才能進行分配,股東利益是排在員工、債權人、政府之後的。企業損益表就體現了這一特點,第一,員工的利益在損益表中的工資及成本利益扣除保障,第二,債權人利益在EBITDA息稅折舊前扣除保障,第三,政府利益在所得稅中保障,第四,剩下的才是股東利益,從這個角度講小股東是弱勢群體,其狀況可從證券交易大廳滿臉愁雲的散戶神態中體現。而合夥的避稅優勢是合夥人先分紅,然後各自分別納稅,這樣一來,你優異的個人業績就不用再為其他業績平庸的同夥背負稅務負擔了。 公司平常的管理由投資承諾與合規委員會而不是董事會負責,與有限責任不同,合夥人是承擔無限責任的,對投資的承諾與控制就尤為重要,甚至可以危及到個人及家庭財產的存亡。國內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缺少這層監控程序,結果不是業務做不大,就是人多以後離心離德。 像所有的中介一樣,投行也是中介,他的客戶既有賣方,也有買方,投行業務結構也就圍繞著賣方與買方展開。投行內部基本分為四個群組,一,面向賣方的業務群組,二,面向買方的業務群組,三,為以上兩個群組服務的核心保障群組,四,通常的普通業務保障群組。你的職業生涯實際上就是從這些群組的基層做起,男怕入錯行,如果你有幸或不幸踏入了其中的一類群組,未來的晉升通道也就基本清晰了,他們根本就是四種不同的職業,就像在航空業就職,當空姐與當地勤,是兩類完全不同的職業,應驗了那句古語,天壤之別。 A,賣方客戶群組,投行的賣方客戶是只有兩種,企業和地方政府,他們需要出賣自己的股權、債權或特許使用權獲取資金。有時也可進行細分,按行業可以分為零售類、科技類、傳媒類等,按發育狀態可以分為A輪、B輪、IPO階段等,按地區可以分為東部、西部、海外市場等。 賣方是投行業務的起點,只有賣方同意出讓某種權益,才會有以後一系列的業務跟進,賣方企業無論大小,決策其自身命運的不會超過5個人,即董事長、董事、CEO、財務總監。知曉這一點後,即可理解華爾街的一些潛規則,投行裡面只有最高層的合夥人才能以董事總經理的身份與賣方接觸,其他低層級的人員是不能打擾賣方客戶的。想想看,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CEO,在本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這些企業自己就有強大的情報分析和信息管理部門,你去求見十五分鍾,並拿出從網上搜羅的材料(有些就是他簽署發出的)去為他分析企業狀況,在名畫、橡木和真皮裝飾的碩大的總裁辦公室里,你自己就會覺得那十幾分鍾像小丑一樣滑稽。 有鑒於此,與目標公司新任總裁的第一次接觸就一定是投行最高級別的董事總經理,見面地點看似隨意,其實是精心安排的,既不能是對方也不能是自己的辦公室,那會在氣勢上處於下風,一般會選在奢華的金融傢俱樂部。董事總經理會帶著若干助理,分乘兩輛名車,一輛自己單獨乘坐,一輛由助理們合乘。介紹雙方正式認識的是投資銀行各地的代理商(高盛有2萬多名這種中小代理商,美林的代理商是添惠銀行各地營業部的2萬多名業務員)。如果你是投行新人,有幸作為隨員第一次參與,會有些摸不著邊際,兩位主角高談闊論,談笑風生,哈瓦那雪茄的風味、加勒比小島遊艇的品質、共同認識的某位高官的風流韻事,一切似乎都與企業融資主題無關,但出門時,董事總經理會告訴你談成了。其實,高手過招,外人難以覺察,幾個回合下來,便知高下,除非你有獨門暗器,否則企業的融資目標及金融產品價格在雙方心中早已有數,剩下的就是你們這些賣方客戶群組的助理人員補充完善了。 賣方客戶群組對外的名稱是公司金融服務部,這一部門的晉升路徑是分析員,執行助理,執行經理,高級執行經理,董事總經理。分析員會從名牌大學三年級的理工類或財經類學生中招募,培訓後開始工作,培訓的主用課程是金融學中的現金及未來現金流的計算,又稱現金流的DCF折現法,盡管名頭很大,原理卻出奇的簡單,1,計算企業未來五年的現金流,2,以一個特定參數把未來的錢換算到今天,3,將他們相加得出結果。早期還需要用紙筆和計算器,現在有了Excel軟體,可以分分種搞定。以後在投行混江湖,無論你升到什麼職位,DCF都是通用的金融語言。 分析員直接升到執行助理的可能性很小,就像醫院的護士很難升到助理醫生,分析員工作兩年後,大多會選擇離開投行,攻讀MBA專業,MBA會用兩年104周的時間,為你解惑投行的服務對象即各類企業的100多個案例。MBA畢業生的第一選擇會重回華爾街,除了薪水豐厚外,積累人脈與經驗也是重要原因。 就像軍校畢業下部隊很快可以封少尉,MBA的就職起點是執行助理。兩三年以後有望升任執行經理,再有幾年可以升為高級執行經理。這時,你會面臨人生最重大的抉擇,最高的願望當然是被吸收入入伙,合夥人會有終生的保障,很像國內混官場,拚死升到司局級,可以享受終生的幹部醫療保障。如果合夥無望,你就要考慮籌備一隻自己的小型PE基金了。其實,分析員,執行助理,執行經理等,在董事總經理看來都無足輕重,你們的工作基本類似,就是兩件半事情,1,估值,用多種方法證明兩位決策人在金融傢俱樂部吞雲吐霧中達成的那個價格是合理的,就像完成小學老師布置的作業,用三種方法說明幾加幾等於九。2,建模,就是把剛才的估值反過來再算一遍。3,半件任務,路演,和買方群組配合完成銷售任務。這些都不是白做的,投行會按照老雷曼制定的54321標准預先向客戶收取一筆可觀的費用,如果拿不出現金,就要拿股權折算。在國內,由於缺少諸如估值、建模等投行基本功,中介多選擇向需要融資的企業蒙取代寫商業計劃書的小額費用。時間長了,這種簡單勞動會讓人沮喪,也會使許多人萌生退意逃離華爾街。 好在每家企業融資都是階段性的,每一次面對的企業也都不相同,通常的結果會是這樣,簽訂企業融資委託合同後,董事總經理就像隱形人一樣消失了,剩下的幾個月內,執行經理帶隊跟企業的相應部門合作,完成剩下的融資工作,有心人會利用這段時間,聯絡感情積累人脈,為以後的個人創業積淀基礎。 執行經理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反向利用華爾街的各種人脈資源,直接到某個創業型企業參與創始,分管企業財務與創業融資,經過幾輪快速融資,最後到納斯達克上市、套現。反觀國內的各類創業團隊,大多是技術/營銷型組合,公司財務盡是些學歷可疑的中專自考生,很少有投行轉過去的財務創始人,與這些技術/營銷組合的創業團隊溝通,更多的感覺是為他們輔導企業財務的入門課。相信今後這會是國內投行人士轉行的優選之一。
B,買方客戶群組,投資銀行的買方客戶是手中有閑置資金的機構和個人,分類除機構和個人外,還可按風險偏好,行業類別,投資規模大小,是否直接參與目標企業監管等細分。他們有的是想購買企業的股票債券獲得更多收益,有的沒有太多奢望,就是改變資產配置結構,迴避通貨膨脹帶來的實際存款負利率。 投資銀行針對買方設置的機構,一般叫銷售部,就是把企業/地方政府的股票、債券銷售給投資者。銷售部有實習銷售、銷售助理、銷售經理、高級銷售經理等職位階梯。銷售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背景要求不高,需要的是適當的話術和天然的客戶親和力。不要怠慢來自山西的口音濃重的煤老闆,就像華爾街不敢怠慢來自得克薩斯州的牧場主,盡管你穿的是剪裁精良,價值2萬的阿瑪尼西服,他一震怒可以買下你們整個公司。任何一個面容姣好的東方女性都能快速越升為房地產公司的高級售樓經理,投行內銷售人員的提職也常常令人意外。 實際上,在投行直接接觸買方客戶的機會並不多,除了那些掌管龐大資金的養老金機構,更多的買方客戶都是由遍布各地的代理商負責維護,當公司金融部開發出一隻價格公允的企業股票或債券,聞訊而來的代理商和投資者會很快搶購一空,代理商的每筆銷售均可獲得55%的傭金。如果你打電話告訴一位代理商購買某隻股票,無論他當時多麼緊張,都會設法勸自己的客戶買下一些,否則,下次再有好的投資機會他們會被一起輪空。解釋這一現象的是資金信息黑洞理論,盡管人們身處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但所有的投資信息實際上都被投行等金融中介壟斷了,單一的企業和投資者之間想要獨立合作,幾乎沒有可能。 在投行領域,銷售人員的收入穩定,但地位不高,他們是附屬於交易部和公司金融部的二流部門,最經常的工作是配合公司金融部的團隊,到各地巡迴開展融資路演,走馬燈似的不停的安排需要融資的企業家和投資人見面。銷售人員的年終獎金是由合夥人聽取公司金融部和交易部的意見後發放的。如果你已經成家,且供房養娃,在銷售部穩定工作十五年是個不錯的選擇。C,核心業務保障群組,記得那個狐狸哄烏鴉唱歌的寓言吧,烏鴉嘴裡有肉的時候,狐狸會在樹下不停的贊美烏鴉的歌喉,只要烏鴉一張嘴,叼起肉的狐狸就跑掉了。與任何一個出貨套現的賣家一樣,企業獲得資金後,會躲得遠遠的,獨享大筆資金帶來的美味與快感。投資人作為買家則會在瞬間由高高在上的高貴的投資人轉變為憂心忡忡的小股東。多年的經驗使投資者學會了自我保護,一種是引入外部競爭,從你的競爭對手即聯合承銷商那裡購買目標公司的金融產品,二是對投行提出相應的對賭條件,這就是特定期限內的投行價格保薦,同時還會要求你提供流動性保障,以便他隨時有可能退出這份投資。投行內部會設立兩個關鍵部門為投資者服務。一個研究部,另一個是交易部。 研究部需要持續追蹤企圖逃離投資者監管的目標企業和目標政府,但又不能幹擾企業的正常運營,定期評級成為很好的手段,如果目標企業被評定為C-級賣出,這個企業的高官就得考慮引咎辭職,大型投行的研究部可以一言九鼎,當他們調低希臘和西班牙的評級時,這兩個國家立刻陷入了持續動盪,上海的一家評級公司也想對金融世界指指點點,引來的卻是笑聲一片。 研究部的從業人員需要具備雙重資格,一是金融分析資格,二是特定目標領域如汽車、房產、科技等專業背景。研究部也是沿襲實習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員,首席研究員的晉升路徑。升為首席後可以名利雙收,那些在各類財經電視節目中侃侃而談的所謂專家,大多是各投行公司的首席研究員。 交易部是另外一個為買方投資者服務的特設機構,也是區別投資銀行和基金類公司的重要標志,回去查查你所供職的公司,如果沒有交易部,就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投資銀行。 華爾街投行的交易部全部由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黃發白種人組成,有色人種很難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