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購買浦發銀行股票,為什麼推薦,浦發銀行從前到現在的趨勢
傾國青橙為您傾誠解答。
估值很低,而且是股份制有前景又是第一個拿到全牌照的銀行。
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感謝親的支持!
2. 浦發銀行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嗎
浦發銀行股票可以長期持有,但是也要講求有波段,如果你只想吃股息的情況下,你最好去買H股,因為A股的股息比較低,H股的股息比較高
3. 浦發銀行高管買自家股票,是看好前景還是遮羞布
按照目前浦發銀行的表現,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看好浦發銀行的前景,浦發銀行高管之所以買自家的股票,只不過是為了穩定股價而做出的垂死掙扎,也就是掩蓋浦發銀行近半年市值蒸發千億的遮掩布而已。
所以目前浦發銀行的情況就是屋漏偏逢下雨天,前景非常不明朗,因此大家都在拋售浦發銀行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浦發銀行的股民都在呼籲浦發銀行回收股票以便穩定市場,在5月末的浦發銀行股東大會上,就已經有人問「浦發銀行已經跌破凈資產,為何不回購股票?
不過從浦發銀行幾個股東回購股票的動作來看,其實對浦發銀行整體股價的影響並不大,這幾個高管回購的股票也就幾百萬元,跟蒸發掉的千億市值相比,那簡直是杯水車薪。
所以個人覺得浦發銀行的高管在這個時候出來回購浦發銀行的股票,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這么做只不過是為了掩蓋浦發銀行管理混亂的一塊遮眼布而已。
4. 為什麼選浦發銀行這只股票
沒有選,但我想大部分買進的,都是沖著其是第一隻公布年報的銀行股去的。
5. 買浦發銀行股票怎樣
浦發銀行是國有控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相關簡介: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國有控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6. 分析一下「浦發銀行」這只股票。
該股票屬於中大盤銀行股,股價隨同類大盤銀行股票影響較大,大盤沒有什麼大的行情的前提下,該股票也只是局部機會,因為該股是銀行股,所以一般被看成是風向標,會有很多投資者關注,在二八行情的二行情,即指數行情,該股票會有很好表現,逆市上漲的情況就應該不多。
要是投資銀行該股票表面業績不錯,但是銀行的業績和房地產有很大關聯,房地產國家的政策你也知道,但我也不持否定態度,主要你必須真正了解該公司實際情況才可下結論。
抄這類股票你必須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你想想在不同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對大盤指數發展影響是不同的,在大盤上漲或下跌對該股票的影響一定比小盤股票強,所以看清大盤方向是決定你要不要買該股票。
7. 請問中移動為什麼要收購浦發銀行股票
中國移動+浦發銀行=?
易觀國際電信咨詢 李偉,張麗君
根據媒體報道,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股票從2月26日起停牌,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相關事宜。且據消息透露,即將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中國移動,移動可能以400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0%股份的形式與浦發銀行展開合作。
對於「移動是否能夠成功入股浦發銀行」現在尚不清楚。自此消息出來不久,就有不少人對此展開評論。而絕大多數評論中都指出了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的目的是為移動支付業務鋪路,但很少作者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人最近2年都在做移動支付業務相關的研究,對中國移動400億元入股浦發銀行之事,想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中國移動入股銀行的目的、意義、為什麼入股浦發、雙方的合作意願及可行性?
1.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目的——為移動支付業務鋪路
移動支付一般包括遠程支付和現場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一種,其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易觀國際《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藍皮書》,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經過10年的發展,2009年度交易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成為中國金融支付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移動支付業務較為復雜,產業鏈環節很多,短期內中國移動難以盈利,但長期看可基於規模效應逐步帶來新的收入增長(日本NTT用了5年的時間移動支付業務才開始盈利)。從這個角度看,為未來收入增長儲備新的增長點,是移動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一個關鍵原因。
從國外運營商經驗看,移動支付是捆綁用戶的有效手段。日本和菲律賓是移動支付業務開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日本的NTTT docomo不斷推出支持錢包功能(Osaifu-Keitai)的手機,使得用戶能夠一直留在DOCOMO的網內,從而保持了大量的話務量和業務收入。菲律賓SMART MONEY業務普及率超過15%,Smart認為其主要意義,首先是增加了用戶粘性,其次是降低了充值卡發行成本。從國內運營商環境看,中國市場已經進入全業務運營時代,現階段用戶成為三大運營商競爭的焦點。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能夠很好的捆綁用戶,減少用戶流失,是移動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二個關鍵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中國移動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具有天然的優勢。A、龐大的用戶群基礎;B、更貼近用戶,手機終端隨身、隨時、隨地、隨心,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一種服務; C、與移動互聯網結合,業務的豐富性、靈活性將增強。這些天然優勢是移動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三個關鍵原因。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移動肯定要做移動支付業務,根據國外運營商移動支付業務經營和國內的政策環境,移動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必須獲得相關的金融資質,才能順利的開展相關業務。這也是中國移動400億入股浦發銀行的目的所在。
2.中國移動入股銀行能夠獲得哪些利益?
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中國移動要進行金融相關的業務,必須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許可,在《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還未正式出台前,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業務面臨較高的政策風險。如果中國移動能夠與銀行合作,就能「借用」開展移動支付業務所需要的資質,包括:支付清算、賬號管理、發行多功能存儲卡和銀行卡等,進而規避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面對的政策風險。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具有豐富的用戶運營經驗,但並不擅長金融相關業務的運營,如果能與銀行合作,將有助於移動更透徹的理解金融業務,為用戶提供更有保障的,更方便的支付服務,從而起到規避業務運營方面風險的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中移動入股銀行的主要價值和意義是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
3.中國移動為什麼選擇浦發銀行,而不是工商銀行或建設銀行?
假定中國移動與銀行展開合作的前提下,可以把移動與銀行的合作方式分為三類:談判合作,即通過與多家商業銀行談判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相關事宜;入股合作,即入股一家銀行,並與銀行協商經營移動支付的相關事宜;控股合作,即通過控制一家商業銀行來實施移動支付業務。從合作成本來看,控股的合作方式所需要的投入資金最大;談判合作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最小,但談判時間比較長;入股合作,所需資金居中。從業務推廣速度來看,控股銀行的方式,對銀行具有一定的決策權,銀行能很好的配合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如日本NTT DoCoMo在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初期曾向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主次1000億日元,擁有了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份,隨後聯合推出了「ID」子品牌的移動支付業務,加快了其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入股銀行的方式,可以與銀行形成緊密的合作,會積極推廣移動支付;談判合作,移動支付作為一個新的支付渠道,運營商成為銀行電子支付的渠道,中國移動很難掌控產業鏈,不利於中國移動移動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中國移動與銀行成立的聯動優勢就屬於此種合作方式,事實證明這種合作方式不能滿足中國移動掌控移動支付產業鏈、並快速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目的。
綜上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三種方式,合作難度方面,控股>入股>談判合作;合作效果方面,控股>入股>談判合作。與聯動優勢的實踐證明,中國移動採取談判合作的方式的概率極小,主要原因是不願意做移動支付的通道。而採取控股的方式所需要的資金巨大,且審批難度也極其困難,雖然中國移動是比較富裕的央企,但還不具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控股銀行。現在只剩下入股銀行一種合作方式。下面進一步討論入股銀行的對象,這里暫且簡單的把商業銀行分為兩大類,一是大型商業銀行,如工行、建行、農行等;另一類是中小商業銀行,如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從入股合作效果看,入股比例必須達到大股東的份額,銀行才會積極的與移動合作開展支付業務,而從中國移動的資金實力,尚不具備能力入股大型商業銀行,那麼移動可選擇的對象必然落在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中小商業銀行上面。這也就是為什麼浦發銀行可能成為中國移動入股對象的原因所在。
4.移動與銀行雙方合作的意願與可能性
從浦發銀行角度看,浦發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足,需要籌資資金,只要能滿足浦發的資金需求都可以是其考慮合作的對象,如果入股的股東還能有助於浦發銀行的業務發展,那就更佳了,顯然作為最富有的央企之一------中國移動能夠滿足浦發銀行的需求。
從中國移動角度,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希望通過在掌控產業鏈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移動支付,如能藉此機會入股浦發銀行,對其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可謂是如虎添翼。前幾年三大運營商對移動支付業務還在探索和試商用,業內各個參與者還在觀望,今年則進入了規模商用的前期,展開了實質性的合作,且中國移動今年將移動支付發展納入了KPI指標。中國移動此時入股浦發銀行抓住了移動支付發展的良好時機,不僅有助於自身業務的發展,也有助於帶動整個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移動和浦發銀行都有合作的需要和意願,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傳中國移動400億元入股浦發銀行」的根本所在。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移動正在全面的發展移動支付業務,且最好能夠入股浦發銀行類的中小型商業銀行,進而借用金融資質開展移動支付相關業務,以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然而雙方的合作需要通過國資委、銀監會等部門的審批,兩家公司能夠合作的關鍵也就取決於上級領導的態度了。
《移動支付發展的主戰場是政策夾縫》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6216_29445
《聯通會與騰訊合作開發IM嗎》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22068_39755
《中國移動應加速完善TD產業鏈》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22068_36774
中國移動+浦發銀行=?
易觀國際電信咨詢 李偉,張麗君
根據媒體報道,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股票從2月26日起停牌,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相關事宜。且據消息透露,即將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中國移動,移動可能以400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0%股份的形式與浦發銀行展開合作。
對於「移動是否能夠成功入股浦發銀行」現在尚不清楚。自此消息出來不久,就有不少人對此展開評論。而絕大多數評論中都指出了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的目的是為移動支付業務鋪路,但很少作者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人最近2年都在做移動支付業務相關的研究,對中國移動400億元入股浦發銀行之事,想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中國移動入股銀行的目的、意義、為什麼入股浦發、雙方的合作意願及可行性?
1.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目的——為移動支付業務鋪路
移動支付一般包括遠程支付和現場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一種,其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易觀國際《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藍皮書》,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經過10年的發展,2009年度交易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成為中國金融支付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移動支付業務較為復雜,產業鏈環節很多,短期內中國移動難以盈利,但長期看可基於規模效應逐步帶來新的收入增長(日本NTT用了5年的時間移動支付業務才開始盈利)。從這個角度看,為未來收入增長儲備新的增長點,是移動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一個關鍵原因。
從國外運營商經驗看,移動支付是捆綁用戶的有效手段。日本和菲律賓是移動支付業務開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日本的NTTT docomo不斷推出支持錢包功能(Osaifu-Keitai)的手機,使得用戶能夠一直留在DOCOMO的網內,從而保持了大量的話務量和業務收入。菲律賓SMART MONEY業務普及率超過15%,Smart認為其主要意義,首先是增加了用戶粘性,其次是降低了充值卡發行成本。從國內運營商環境看,中國市場已經進入全業務運營時代,現階段用戶成為三大運營商競爭的焦點。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能夠很好的捆綁用戶,減少用戶流失,是移動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二個關鍵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中國移動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具有天然的優勢。A、龐大的用戶群基礎;B、更貼近用戶,手機終端隨身、隨時、隨地、隨心,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一種服務; C、與移動互聯網結合,業務的豐富性、靈活性將增強。這些天然優勢是移動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三個關鍵原因。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移動肯定要做移動支付業務,根據國外運營商移動支付業務經營和國內的政策環境,移動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必須獲得相關的金融資質,才能順利的開展相關業務。這也是中國移動400億入股浦發銀行的目的所在。
2.中國移動入股銀行能夠獲得哪些利益?
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中國移動要進行金融相關的業務,必須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許可,在《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還未正式出台前,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業務面臨較高的政策風險。如果中國移動能夠與銀行合作,就能「借用」開展移動支付業務所需要的資質,包括:支付清算、賬號管理、發行多功能存儲卡和銀行卡等,進而規避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面對的政策風險。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具有豐富的用戶運營經驗,但並不擅長金融相關業務的運營,如果能與銀行合作,將有助於移動更透徹的理解金融業務,為用戶提供更有保障的,更方便的支付服務,從而起到規避業務運營方面風險的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中移動入股銀行的主要價值和意義是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
3.中國移動為什麼選擇浦發銀行,而不是工商銀行或建設銀行?
假定中國移動與銀行展開合作的前提下,可以把移動與銀行的合作方式分為三類:談判合作,即通過與多家商業銀行談判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相關事宜;入股合作,即入股一家銀行,並與銀行協商經營移動支付的相關事宜;控股合作,即通過控制一家商業銀行來實施移動支付業務。從合作成本來看,控股的合作方式所需要的投入資金最大;談判合作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最小,但談判時間比較長;入股合作,所需資金居中。從業務推廣速度來看,控股銀行的方式,對銀行具有一定的決策權,銀行能很好的配合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如日本NTT DoCoMo在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初期曾向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主次1000億日元,擁有了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份,隨後聯合推出了「ID」子品牌的移動支付業務,加快了其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入股銀行的方式,可以與銀行形成緊密的合作,會積極推廣移動支付;談判合作,移動支付作為一個新的支付渠道,運營商成為銀行電子支付的渠道,中國移動很難掌控產業鏈,不利於中國移動移動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中國移動與銀行成立的聯動優勢就屬於此種合作方式,事實證明這種合作方式不能滿足中國移動掌控移動支付產業鏈、並快速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目的。
綜上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中國移動與銀行合作的三種方式,合作難度方面,控股>入股>談判合作;合作效果方面,控股>入股>談判合作。與聯動優勢的實踐證明,中國移動採取談判合作的方式的概率極小,主要原因是不願意做移動支付的通道。而採取控股的方式所需要的資金巨大,且審批難度也極其困難,雖然中國移動是比較富裕的央企,但還不具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控股銀行。現在只剩下入股銀行一種合作方式。下面進一步討論入股銀行的對象,這里暫且簡單的把商業銀行分為兩大類,一是大型商業銀行,如工行、建行、農行等;另一類是中小商業銀行,如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從入股合作效果看,入股比例必須達到大股東的份額,銀行才會積極的與移動合作開展支付業務,而從中國移動的資金實力,尚不具備能力入股大型商業銀行,那麼移動可選擇的對象必然落在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中小商業銀行上面。這也就是為什麼浦發銀行可能成為中國移動入股對象的原因所在。
4.移動與銀行雙方合作的意願與可能性
從浦發銀行角度看,浦發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足,需要籌資資金,只要能滿足浦發的資金需求都可以是其考慮合作的對象,如果入股的股東還能有助於浦發銀行的業務發展,那就更佳了,顯然作為最富有的央企之一------中國移動能夠滿足浦發銀行的需求。
從中國移動角度,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希望通過在掌控產業鏈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移動支付,如能藉此機會入股浦發銀行,對其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可謂是如虎添翼。前幾年三大運營商對移動支付業務還在探索和試商用,業內各個參與者還在觀望,今年則進入了規模商用的前期,展開了實質性的合作,且中國移動今年將移動支付發展納入了KPI指標。中國移動此時入股浦發銀行抓住了移動支付發展的良好時機,不僅有助於自身業務的發展,也有助於帶動整個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移動和浦發銀行都有合作的需要和意願,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傳中國移動400億元入股浦發銀行」的根本所在。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移動正在全面的發展移動支付業務,且最好能夠入股浦發銀行類的中小型商業銀行,進而借用金融資質開展移動支付相關業務,以規避政策風險和業務風險。然而雙方的合作需要通過國資委、銀監會等部門的審批,兩家公司能夠合作的關鍵也就取決於上級領導的態度了。
《移動支付發展的主戰場是政策夾縫》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6216_29445
《聯通會與騰訊合作開發IM嗎》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22068_39755
《中國移動應加速完善TD產業鏈》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22068_36774
8. 浦發銀行2022年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風險很大。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
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9. 選取浦發銀行股票的依據或理由
您好,浦發銀行涉及概念:滬港通概念,優先股概念,轉融券標的,融資融券;每股收益:2014-09-30 1.87元 2013-09-30 1.60元 ;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10. 為什麼選擇浦發銀行股票。選擇這支股票的原因,為什麼看好它,可從行業競爭優勢說明,或近期該公司有什麼
誰說的,現在還買銀行股幹啥。。。。都會跳那麼厲害,就算是反彈上去也是券商股幅度大。。銀行股漲的厲害只是局限於國家加速拉大盤的時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