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交易中買入價與成交價不符。
買入價與成交價不符,這很正常。因為你的委託價是10元,正好有一筆9.96元的賣出,你們倆人的撮合價就是9.98元。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不會高於你的買入委託價,也不會低於你的賣出委託價。至於你說的全天最低價是10.1元,一般不會發生,你應該仔細看一下上面最低價的提示。
㈡ 為什麼我的股票的買入價格和當前價格不一樣
買入股票後,所顯示的價格為實時價格,包括了手續費。而參考價格僅僅是成本價。所以,買股票的買入的價格與顯示的參考價格不一樣。買入的時候成本價增加了一次,是加了買入手續費。買入的時候最後又從盈利的金額扣除了一部分,是預扣了賣出手續費。委託價和成交價可能不同,就是買入時的價格在委託時下跌了,結果成交價低了;又如委託賣出時價格又漲了,結果成交價高了。
2、在股市中,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包括:
①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5元委託(通訊)費。
②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③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④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成本價是加了手續費的.限價委託是指你自己設的價位委託;五檔即成剩撤是指比如你委託1000現價,成交了800,剩下的就自動撤單了.五檔即成轉限價是指比如你委託1000現價,成交了800,剩下的就轉成你自己設定的價格.
㈢ 股票 怎麼交易的實際價格和交易軟體上的價格不一樣呢
1,有時行情的顯示和軟體程序的識別應變有一個時間差;有時是交易軟體停留在當前顯示狀態時,你不去變換品種查詢,它就會停滯在這個價格行情上,此時你只需翻頁,切換品種查詢,該現象就消失.
2,有時是你查詢的品種交易清淡,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相差好幾個價位,此時顯示的成交價是上一筆成交的價格,而在下一筆成交之前,又有委託報單掛在上面,改變了買入和賣出價的委託現象,讓你覺得行情顯示不一樣.
例:某股票買一價格15.1元10手;賣一價格15.2元20手;這時有一筆5手買單對著賣出價格15.2直接買入,此時成交價格為15.2元.幾分鍾後再無買賣,這時有人委託15.15賣出6手,也有人以15.12的價格委託買入2手掛單;這樣行情的顯示就是:成交價15.2元,買一價15.12元2手,賣一價15.15元6手.
明白了?
㈣ k線圖上股價與實際價格不符怎麼辦
您好,這個應該是復權問題,以實際價格為准。
一、什麼是股票復權
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後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20元。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
例如某股票除權前一日流通盤為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 5.5元,上漲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二、復權的方式介紹
復權有向前復權和向後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高於K線顯示價格。
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前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後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現金紅利
㈤ 買股票為什麼成交價和買入價不一致
1、 首先一個原因在於買入價和成本價的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買入價格通常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
2、 其次,買入價和成本價的構成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成本價會將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是並不會預估剩餘持倉交易所產生的費用。而在實際交易的過程中,往往還會涉及到交易的手續費。
拓展資料
1、 買入價格與成本價的計算方式不一樣,買入價格通常就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成本價要看成本價類型,比如廣發證券計算的攤薄持倉成本,會將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的手續費。另外如果股票盈利部分賣出的話,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如果虧損賣出,成本會攤高。
2、 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的委託(通訊)費。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1‰-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1.8‰,電話委託2.5‰,營業部自助委託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在1666.67元以上比較合算。(1666.67*3‰=5元)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3‰,印花稅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7‰以上賣出,可以獲利。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3、 當前交易費由三部分組成: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傭金如果按照1‰計的話,買賣一次股票的手續費為 1‰(買進傭金)+1‰(賣出傭金)+1‰(賣出印花稅)所謂粗略計算,應該是忽略掉上海股票所產生的過戶費之後的演算法。
㈥ !網上交易賣出股票時誤輸入的價錢過低如:(我賣出股票輸入.........
對不起.沒看清楚你的題目,上面兩樓說的不錯,超過10%的確為無效委託.
你修改後的情況,先修正你個小錯誤,買價是依次降低的.
只要買1有足夠托盤,仍以2元成交.如果你的賣盤數量大於買1的買盤數量,除去2元成交的部分,余股會以買2價成交;以此類推,直到你的低賣價盤被完全吃掉為止.
㈦ 股票交易 算錯,我的損失誰承擔
關於這種錯誤,證券公司是完全沒有責任的,因為證券公司並沒有強制你在家裡進行網上交易,你可以去證券公司實時交易,不會有這種誤差發生.證券公司的義務只是第一時間處理收到的委託單
如果你要怪,就應該怪網速,應該讓網路運營商賠償你的損失.但是如果在美國,你有希望打贏官司,在中國你甭想。我們國家的網路資源緊缺,事實上網路管理法規是默許了網速延遲的,而且電信或者網通提供不同價格的服務,你完全可以多花錢買個帶寬大的埠來快速傳輸數據。而且網路商業沒有讓你用這個網路炒股票,都是屬於你的自願行為,其實沒辦法讓商家負責的
因此,這個錯誤只能吸取教訓了,以後自己計算好,多刷新幾下行情,就當交了學費吧
㈧ 股票交易價格輸錯了會怎樣
按接近市場價格,不高於你輸入的價格成交!
比如,市場價格10元,你輸入10.5元,有可能剛好有一筆賣單是10.10元,就以10.10元成交。
㈨ 股票交易出錯了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股票交易出錯了,肯定是你買高的價格了吧,如果買低的,那麼你就是賺到了,沒有關系。被套了可以放著到時候再加倉
㈩ 股票軟體中顯示的數據是錯誤的
1.因為網路傳輸信息還是需要一點點時間的。一般情況,這點時間短到可以忽略的。但網路不好,或者行情變化太快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行情就會跟不上實時的行情,也就是出現您說的價格不一致的情況。
2.您的意思是,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成交單顯示的是紅單吧?紅單的意思是有人主動買入,也就是按賣方委託的價格買入。正常的情況不說,還是在行情變化太快的時候,就是價格在快速下跌的時候,賣方實事上更為主動,下單也更快,買方手慢,落後一拍,就常常會以賣方的價格成交,所以盡管行情在下跌,也就顯示成紅單了。您說所有的股票 都這樣,應該是正好前些天大盤形勢不好,所有股票都在快速下跌的時候吧?那時,這種情況就會普遍發生會很多個股了。但行情穩定些,下跌速度不快的時候,自然就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