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格言
股票投資永遠是副業,不可本末倒置,動搖個人經濟基礎。
買入靠耐心、賣出靠決心、持有靠信心。
投資好的股票,小錢也許會生大錢。
要靠自己,不依靠別人。靠自己收集資料,靠自己判斷行情。
不要與別人合夥買賣股票,再好的搭檔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
股票交易切忌心急。來日方長,不愁買不到好股票。
分次買,少賠錢;一次買入,多賠錢。
股票市場上,股價漲跌是很正常的事情;容易緊張的人最後不要搞股市投機,以免金錢和身體均損失過重。
會做股票的人,一年只做少數幾次就夠了,賺了錢而捨不得離開的人,終究會虧了老本。
股市行情猶如逆水行舟,漲的時候很慢,跌的時候卻一瀉千里;故而拋出時應該果斷行事,買入時則應當小心謹慎。
不能借錢買賣股票,否則你的壓力會很大。
不要輕易的相信任何一個你不了解的人或推銷員在電話里向你推薦某種股票的話,應該持有懷疑態度。
購買股票你應該像購買商品那樣小心謹慎。
「守株待兔」法的最大敵人是動搖自己的信心。
股票市場上的預測,要嘛成為神秘、要嘛成為謊言。
股票市場沒有常勝將軍。
2. 手把手教你資產配置(一)
此圖表明,如果做好資產配置,對我們心中理想收益的貢獻是91.5%哦,而我們普遍認為的擇時與擇股這兩個因素,反而加起來的貢獻程度不超過7%。
三、關於擇時擇
關於擇時,其實就是什麼時候買賣的問題,但是他的貢獻為什麼不大呢?
請問大家,回想一下,每次大牛市的時候,你是否買在了地點,賣到了高點呢?我猜回答是否定的
低買高賣,是大家都希望的理想狀態,但是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的,都可以做到低買高賣,市場就不會有差價了。
因為擇時大部分是大家每一個人心理的一個價值對應的價值,你認為這個價格下,值得買,有人覺得值得賣,所以擇時其實效用不大,因為短期市場產品在大家心目中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所以有沒有這樣的場景:
牛市的時候,禁不起誘惑,全身心撲進股市,每一天都有股神的感覺
熊市的時候,被動長期投資,如果割肉就恨不得買個保險櫃,把錢全放進去,哪兒也不準他亂跑,生怕再掉幾斤肉在市場中
所有要麼太極端,要麼覺得自己是股神,要麼保守到不行,所以做到不擇時,不揪心,就需要做好資產配置。
對於擇股:擇股是一個簡稱,就是選擇產品,這里貢獻度比擇時高一點,4.6%的貢獻比例,也就是所如果你是巴菲特,可以充分研究每一家上市公司財報,結合金融工具分析未來價值投資潛力,那麼對於我們投資回報,貢獻還是蠻大的。
但是如果我們非專業人員,沒那麼多時間選擇公司,往往只能聽到一些所謂的消息,那麼好了,擇股,這個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無效的。
所以這兩個因素有用,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操作難度系數大,有時候吧,往往技術層面控制的還行,但是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層面。
先寫到這里,已經蠻多字了,以後會來講講資產配置的核心點都有哪些,為什麼它會比擇時和擇股更加有效?
網路問咖入駐大咖:汪凡
金融狗,兩個熊孩子的媽媽,和寶寶一塊萌翻生活,理財理生活,等你和我分享你的心情理財故事
堅持原創的一一媽媽,金牛座,金融狗,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
3. 有沒有散戶成功從幾萬做到一百萬獲得第一桶金的
有的,我一個同學,腰椎骨折癱瘓在家,哪都去不了。家裡人給了他十萬塊錢,他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一開始虧的還剩5萬,如今已經有百來萬在手了,還不算花掉的部分。
炒股從幾萬做到一百萬,這樣的炒股例子肯定會有,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他從幾萬變成幾百萬,目前還是一個職業股民。
我有一個發小,他跟我一樣讀書的時候選擇讀金融,我們一起07年就開始入市炒股,已經有十幾年炒股經驗了。
在09年的時候我們同在一家證券公司上班賺了一點錢,每個人各投了幾萬元進來股市,他選擇職業股民,用幾萬元進行炒股起家的。
由於他家庭優越,家裡根本不用他個人輔導,爸媽有自己的經濟能力,而且我大小本身就對股市感興趣,又得到他老爸老媽的支持,所以他專心研究股市。
只用幾萬元起步的,經過6年時間的努力和成長,他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炒股資金已經近200萬了,這是他過去多年的炒股戰績。去年過年的時候他股市已經已經接近千萬,這是我們身邊炒股最能堅持,同時戰績也是相對比較好的人。
當然我身邊炒股成功的例子還是蠻多的,最為成功的就是做基金的,用1000萬注冊一家公司,先通過投資基金獲利,隨後會進行炒作一些基金,以及推高一些股票,跟其他機構抱團炒股,目前是最有錢的一個同學。
其實股票市場從幾萬元變成一百萬,這種戰績還是不少的,如果有自己炒股能力,有自己炒股方法的話,股市賺錢會特別快,資本復利起來無法想像。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趙老哥的炒股戰績,只用8萬時間從10萬變成10個億,資金已經翻了1萬倍,這是很多股民投資都不敢想像的事,但趙老哥已經做到了。
從趙老哥的案例和我大小的實際案例得出答案,在股票市場只要有方法,用幾萬元通過炒股是可以實現一百萬的,相信現實生活中肯定有這樣的戰績。
永遠要知道,股票市場是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復利起來是非常快的,成倍增長起來資金越滾越大了。
有,我一同事的老表在寶鋼上班,10w10年炒到2000w。我同事現在4年就炒股,20w三年到100w多。今年沒收益。炒了3年抱團股,收益5倍多。今年抱團不行,沒賺到。
股市從來都不缺造富神話,也有很多散戶成功從幾萬做到一百萬獲得第一桶金的投資者。但是,想從股市裡帶出去,就難上加難,甚至可以用寥寥無幾形容。對於普通散戶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想法盡量不要有。
1、普通投資者在股市投資的成功率實際是極低的。既沒有成熟的理論支撐,又沒有豐富的交易經驗,既不會選股,也不會擇股,不能單獨制定合理的策略,也不能嚴格執行,追漲殺跌是常態,不能客觀的看待事物,也不能冷靜的解決問題,甚至投資就是一件非理性的投機,甚至連投資的時間都不固定。這樣的狀態下,不要說從幾萬做到一百萬了,能不虧本離場,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2、肯定有散戶成功從幾萬做到一百萬獲得第一桶金的,但更多是碰運氣獲得的,而非真本事。在股市確實有以小博大成功的投資者,但更多是運氣所致,比如一位投資者剛好在牛市啟動前入市,一波行情有可能就翻得5倍、10倍,乃至20倍,實現以小博大的壯舉。並且,這樣的人一時間可能有幾百萬之多,因為現階段每月開戶數量有著一兩百萬戶。但是,這樣暴利的場景是不可持續的,等到熊市到來時,往往怎麼賺來的就會怎麼虧回去,甚至由於階段大賺特賺的幻覺促使自己逆勢加倉,進而從盈利到虧損。
3、懂得規避自身劣勢,才是正確之路。普通投資者的弊端實在太過於明顯,可絕大多數並不想改變,認為股市就是投機市,就是碰運氣的市場。在股市,要想成功盈利,首先要做的便是懂得規避自身劣勢,只有規避劣勢才能規避更多的風險,進而實現盈利。
我姐夫就是從十多萬炒到一百多萬的,趕上個大牛在加上點運氣,後來大盤六千多點到兩千多點,又回到十多萬了,後來解釋人一下翻了十多倍人膨脹了!把握不住機會,在加上技術也不行,現在技術和心態都有了,等待機會中!
這樣的散戶是有的,從幾萬做到一百萬這樣的事是有的。
首先,股市裡肯定虧損的多,七虧二平一賺錢,這個個概率是實際情況下的一個比率。
中國股民據說有1.4億人,按這個比率,賺錢的應該有1400萬人。
這裡面在細分,賺上百萬的有幾千上萬人以上的概率是有的。
在股市裡面,那一層賺錢的人裡面,就會出現從微利到龐大利潤率這個盈利區間。
在中國股市號稱「中國股市第一股民」,最有名的散戶莫過於楊百萬,曾靠2萬本錢炒到2000萬 ,巔峰時期請警察當保鏢,稱賺錢「秘籍」就是比別人多留個心眼。
他的真實經驗告訴大家,幾萬炒股到一百萬,賺取第一桶金的人,是肯定有的,而且還不止一個楊百萬,有張百萬、李百萬、王百萬等等。
其實中國股市,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股市走到2021年的31年間,無數的韭菜被一茬一茬的割,股市也從當時的老八股到目前的四千多股票,這期間,從上億幾千萬幾百萬的超級韭菜被收割淡然離場的不計其數。但是從幾千幾萬炒股到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上億的傳奇散戶也還是有不少的。
所以,堅定信心。
做到敬畏市場,如履薄冰,冷靜思考,獨立操作。
願看到我這一回答的人
點贊加關注,您一定會有好運。
[贊][撒花][撒花][撒花]
炒股玩的人性,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經驗,進去就是送財童子,上面不會讓大多數人通過股市發家致富,你想想都通過股市發家實體誰做,有苦有累還要加班,股市一天4小時下班,從1萬到一億有不是沒有,趙老哥就是這么來的,但是這樣的有幾個,你看看15年股災跳樓有多少,腳踏實地遇到牛市可以買股掙個零花錢,不要想著暴富,你的心理素質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強大。[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從幾千到一萬5.口袋都沒捂熱,5.19連本帶利都還給他們了,只剩了幾百塊…
實話告訴你有的,我認識就倆個,一個是我以前的同事,一個是我村裡的。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那時候全民炒股,我也搞了一點,那時候上下班談的最多的就是股市,那時候閉著眼睛買都能賺錢,我的同事也是剛玩的瞎買,不過比較激進,專逮漲停股買,那時候的股票只要漲停了第二天最少有5個點,多了就不知道幾個漲停了。反正他那時候整來整去,一倆個月給他翻了十倍,最扯淡是他不知道怎麼搞的花了15萬買了一個ST股,然後第二天就停牌重組,一個月後復牌直接17個漲停,後面直接股票全清了,辭工回老家了。第二個我村裡的我不是很清楚,只是聽說,因為是同村傳的很開,所以知道,說他在上半年牛市賺了200多萬,直接在縣城全款買了套房,那時候村裡就傳開了,後面第一波股災被他躲了去,年底炒底的時候聽說虧了他100多萬。本金多少錢我也不清楚反正應該不會超過10萬,因為以前他家的房子是土胚房,條件應該不會太好
。
股市從來不缺奇跡,大家比較熟悉的林園,不就是從幾千元做到幾十億嗎?
能從幾萬做到一百萬的「散戶」,其實就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種散戶了,他們只是啟動資金很小的投資精英,或者俗稱的股神。
4. 請問專家:2019年股市前景如何還值得投資嗎
2018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指數收出小陽紅盤,上證未收復2500,幾乎從年頭跌到年尾,全年下跌24.59%,再次熊冠全球,明年市場總體應好於今年,能否走好主要看三個因素:一是中美貿易戰能否盡快改善或結束;二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時間;三是美股何時調整到位等,從大的走勢看,年初應有一次重要的低點,之後有望出現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春季攻勢),年中到下半年還有一次重要買點,真正走好可能要等下半年之後。
節後走勢: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有重要買點
2018年可謂是A股歷史上最慘的一年,從年頭跌到年尾,其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上證指數全年下跌24.59%、深證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下跌28.65%,3687隻個股中位數全年下跌38%,代表全市場最活躍個股的中證1000指數全年下跌36.87%,中國股市2018再次拿了個全球冠軍,只不過是倒數第一(如下圖),真正冠軍是印度股市,以6.08%位居全球第一。對於A股如此慘的下跌,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多數百億私募基金虧損在20%以上,幾家備受關注的知名陽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過30%。
年初我們判斷2018的高點大概率在3500-3600,極限在3800-4000,低點在3000,極限在2600-2500,結果最高點出在年初1月29日的3587,最低點落在10月19日的2449,跌破了極限低點2500,在如此低位的狀態下,A股竟然上演了千點大跌,殺傷力超過2015的股災,擊碎了所有人的想像力,這是最黑暗的時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時機。2019我們認為要好於2018,低點或在2200-2000,高點或看3000-3300,能否真正走好還要看上面提示的幾個關鍵因素,節後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出現一次重要買入機會。
節後操作:堅持逆向思維、反向操作策略,力爭踩准市場起落節奏
十年一輪回,2008年是A股失望痛苦的一年,2018年又跌最低谷,2008年底特別是2009年上半年,A股爆發了2008年大熊後幅度驚人的大反彈,上證指數從1664反彈到3478,2018失望、悲慘指數相似,2019年能否再重演2009的大反彈?我們在這里不敢奢望,但相信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在極度恐慌中或孕育新的希望。回首這一年,總體上看,我們的逆向思維和反向操作的策略非常正確,基本踩准了市場的起落節奏,沒有犯方向性錯誤,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和挽回投資者的損失,對此我們還是感到一絲欣慰。
對於2019,我們還是會竭盡全力,提前向投資者預示機會和風險,決不放「馬後炮」,堅持穩健、安全為第一要務的投資思路,做好風控,在此基礎上,力爭抓好熱點板塊的投資機會,2019我們堅持看好科創、5G通訊、晶元、軟體、人工智慧、大基建、新能源(充電樁、鋰電、汽車、零部件)等熱點板塊,另外國企改革、軍工科技、環保治理、醫葯健康,以及與中美貿易相關的受益股如能源(採掘)、農業、汽車、金融服務、自由貿易區等也將出現階段性的操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