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數萬人湧入直播間撿漏,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也算是件雙贏的事情,可以讓拉夏貝爾少一點損失,也能讓消費者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可能會緩解這個品牌面臨的困境。消費者可以大量購買品牌的服裝,這意味著品牌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有更多的現金流,所以品牌可以用這些資金來償還債務。這可能會提高品牌的償付能力,幫助品牌重獲新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㈡ 中一簽最多虧近8000元!又有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打新你怕了嗎
我肯定不怕打新的,雖然a股試點注冊制之後,新股破發率高,但很多新股還是能有正收益,上市破發的只是少數,所以堅持參與打新是可行的。
也許很多人會反問,既然新股破發,中一簽新股虧8000元,何不再去參與新股申購,這樣就可以避免新股破發的現象,完全可以避免上市就虧錢的情況呢?而我不會這樣想的,肯定會繼續堅持參與打新,根本不怕打新,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原因三:因為投資新股要比投資老股民安全性更高,在二級市場投資老股票大部分人都是虧損累累的,同比投資新股的風險會更大,既然有風險性比較低的投資,必然要堅持新股申購。
最後總結起來得知,新股破發是少數的,即使遇到新股破發的時候,還是可以自救的,降低投資風險,加上投資新股風險性低、收益率更高等因素,我一定會堅持新股申購的。
㈢ 數萬人湧入「拉夏貝爾」直播間撿漏,此時買真的便宜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拉夏貝爾宣布破產,隨後,品牌官方也正式宣布拉夏貝爾蔣光耀申請破產。這則消息被報道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拉夏貝爾這個牌子也是一個老品牌了,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買過他家的衣服,拉夏貝爾衣服的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在零幾年的時候,這個品牌還一度火遍大江南北。所以,拉夏貝爾突然申請破產,讓大家都非常的唏噓,也恍然覺得,確實很久沒有再聽過這個品牌的消息了。很多機智的網友,聽到拉夏貝爾破產的消息,就趕忙涌進拉夏貝爾官方直播間,想要撿漏衣服。
拉夏貝爾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童年的回憶,經過了十幾年的風風雨雨,最終還是倒在了新時代的路上,如果現在想撿漏的話,可以去線下大型商場拉夏貝爾品牌專櫃逛一逛,應該會有一個人比較實惠的價格。
㈣ 拉夏貝爾公司有兩個上市股票代碼如果要寫論文用哪個
拉夏貝爾公司有兩個上市股票代碼,如果要寫論文,用哪一個我認為當然是用拉沙貝爾這個公司的股票代碼
㈤ 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公司該如何自救
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公司想要自救還是得申請重整,只要公司由破產清算轉為重整程序,公司就能生存下去。
拉夏貝爾如果真倒閉了還真挺可惜的,畢竟拉夏貝爾旗下的一些子品牌銷量還是相當不錯的,拉夏貝爾這些年之所以會有破產這種局面也都是因為產品線太過混亂,如果拉夏貝爾能夠捋清產品線還是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的。不管怎麼說,目前能夠決定拉夏貝爾生死的也就只有能夠提出重整計劃的債務人或者股本佔比超過1/10的股東了。
綜合以上種種,拉夏貝爾妄圖通過開源節流來自救是不現實的,所以說,拉夏貝爾只要能夠進入重整程序就有避免破產的可能。
㈥ 7modifier品牌倒閉了嗎
沒有,但宣布破產了。
曾經風靡全國,成為國內女裝代名詞的拉夏貝爾如今隨著新時代的不斷變遷漸漸湮沒了聲音,公司也逐漸走向了衰落。
11月22日,拉夏貝爾發布了關於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提示公告。
在公告當中指出,如最終相關法院受理公司破產清算申請且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根據規定,公司A股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截至11月23日收盤,拉夏貝爾的市值僅剩8.68億,距高峰時已經蒸發超110億!
其實拉夏貝爾的衰落,從2017年開始就埋下了伏筆。自登陸上交所以來,拉夏貝爾的盈利情況就已經曾多次越過警戒線不斷虧損。2018年,拉夏貝爾首度虧損1.6 億元,2019年凈虧損飆升至21.66億元,2020年再次凈虧損約18.41億元。
由此已經連續虧損了三年,拉夏貝爾屢次"被ST"(*ST為退市風險警示),市值蒸發百億。
巨額的虧損,多次退市警示都明確顯示出拉夏貝爾已經進入了非常困難的時期。
與此同時,拉夏貝爾還面臨著高額負債。2020年拉夏貝爾短期借款金額為11.67 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79億元,流動負債總計為38.73億元,而流動資產合計為13.3億元。為了"填窟窿",拉夏貝爾選擇斷臂求生,變賣旗下資產。
2017年,拉夏貝爾經營網點一度達到9448家。從巔峰到谷底,不過短短兩年時間,2019年,拉夏貝爾關閉4400家門店。
而就在今年10月28日,拉夏貝爾公司新增了兩起訴訟案件,累計涉及的訴訟案件數量多達58起,總涉案金額為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多起訴訟案的影響,截止目前該公司旗下的144個銀行賬戶都被凍結。同時被凍結和查封的還有17家子公司股權,外加4處總價值約為17.04億元的不動產。
受諸多影響,拉夏貝爾多次觸及風險警示,資本市場自然會給出最真實的反饋,最終的結果就是該公司股價大跌,市值縮水。
走過20餘年的發展,其當前已連續3年凈利潤為負,瀕臨退市,走在被申請破產清算的邊緣。
老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造成這瀕臨倒閉的一大原因我覺得很大程度是創始人及管理者的戰略布局思路有很大問題!
我們回顧拉夏貝爾的發家史,它曾乘上Shopping Mall 渠道的東風,吃到電商渠道的紅利,但最終卻因「破產」新聞重登熱搜,在直播間里靠折扣「傾銷」。
一時的熱度難解拉夏貝爾之困,想要靠著授權貼牌成為下一個「南極電商」也難以遂願。
消費者固然可以詬病其款式、質量,品牌老化,但這些細枝末節,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出現,當品牌力足以支撐其價格,這些根本不成問題。
網紅品牌捲入,快消品牌深化,拉夏貝爾的直播間,熱鬧必定是短暫的。至於什麼時候被退市?短時間來看應該不會,不過我想後續的發展肯定是會越來越難。
盲目擴張終致邁向「盡頭」
創立於1998年的拉夏貝爾,在2007年、2009年兩次融資後開始了極速擴張。
2017年底,拉夏貝爾門店數量已達到9448家,全年實現營收104億元,是中國服裝界當之無愧的「店王」。並且成為涵蓋女裝、男裝、童裝的全品類服裝航母。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老牌服裝巨頭,卻是「上市即巔峰」。
先是凈利潤轉負,然後就是拉夏貝爾自2019年至今的大潰敗。時至今日,拉夏貝爾的萬家門店計劃非但沒有實現,之前大肆擴張出的門店反而關閉了95%。當然其中也含有諸多原因,例如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
拉夏貝爾此前「從加盟模式轉到直營模式,是很多服裝品牌在資本推動下採取的一種方式。」為了早期迅速擴張,通過加盟、批發的粗放模式拓展門店,上市後因為要考慮資本的預期及產品、會員和促銷方面的統一管控,拉夏貝爾逐漸轉為直營為主。「但公司的管理跟不上,人力資源也不足以支撐萬家門店,所以其走到最高峰後迅速滑落。」
與此同時,拉夏貝爾憑借著萬家門店,開始推動多品牌戰略。通過大規模收購和自創品牌,拉夏貝爾旗下女裝品牌包括LaChapelle、Puella、Candie』s、7Modifier和LaBabité,此外還有三個男裝品牌及8EM童裝品牌等。不僅如此,其又通過控股公司陸續擁有或者推出Siastella等品牌,通過聯營、參股方式陸續支持或參與MairaLuisa等品牌發展。
但多品牌並未給拉夏貝爾帶來業績增長,反而在2018年出現虧損。「可以說拉夏貝爾是盲目地進行多元化擴張。」
面對不斷惡化的經營形勢,拉夏貝爾一改過去多品牌全直營的模式,主動收縮非核心品牌及業務發展規模,砍掉盈利能力不佳的男裝業務,重新聚焦以La Chapelle為核心的女裝多品牌集群。
拉夏貝爾在直營為主的基礎上,推行聯營、加盟等新模式,以降低自身風險。2019年,公司聯營/加盟產生收入5.10億元,對總營收的貢獻由上年的0.07%增至6.65%。但依靠公司以及實際控制人邢加興的自身力量,扭轉頹勢已不切實際。
話說回來「不管直營店還是加盟店,關鍵是核心品牌的競爭力。」麥當勞、星巴克等品牌一開始也是特許經營或加盟的模式;波司登、李寧、安踏也是做多品牌。波司登在遇到危機後砍掉了一些子品牌,聚焦主品牌才站穩;安踏、李寧將主品牌做起來後,才帶動了其他品牌的發展。「拉夏貝爾的核心品牌強大不起來,其他品牌也就會隨之消亡。現在大環境不好,拉夏貝爾關店也是及時止損的方式。」
而拉夏貝爾的成功源自邢家興敢賭,然而,其失敗也源自他的賭性。許多倒閉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家在創業早期必須敢賭敢拼,但是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就應該適當放慢腳步、更加謹慎地擴張規模。這樣激進的做法,最終也讓結果適得其反。
低價劣質卻高賣的「套路」
2017年是拉夏貝爾的巔峰時期,同時也是走下神壇的開始。平日里存在感不強,剛申請破產就被頂上熱搜的拉夏貝爾,一時間被人們所熱議。不為別的,就為撿個漏。當然其中還有另外一種聲音:「拉夏貝爾價格並不便宜」、「款式設計老套」等諸多言論。
邢加興大概沒想到,自己最倚重並且擅長的渠道,會成為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1998年,他離開台資企業單干時,七匹狼的夾克已經成了男人衣櫃里的常客。雖然生產服裝類型不同,客群也不一樣,但拉夏貝爾和閩派男裝乃至同時代許多本土服裝品牌一樣,都重視且擅長做渠道。開店、直營、擴張,是拉夏貝爾長久以來的策略。
除此之外,ZARA還沒進入中國時,邢加興就提出要做中國版ZARA的目標。拉夏貝爾除了學習ZARA這樣的快時尚品牌上新快、價格親民、款式時尚外,還學到了ZARA的門店設計。邢加興希望拉夏貝爾能和ZARA一樣,每家店都能成為品牌無聲的廣告。
如此重視門店作用,拉夏貝爾大規模開直營店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成本高,沒能緊跟行業趨勢快速做出收縮的應對措施,是拉夏貝爾「斷臂求生」的原因之一。
在上了熱搜後,其中討論為什麼不在拉夏貝爾買衣服的微博留言里,有位網友評論道:「買得起你家衣服的女人已經看不上你家衣服了。」這句話將拉夏貝爾定位的尷尬展露無遺。拉夏貝爾一直想做大眾女裝品牌,定價方面,拉夏貝爾與綾致集團旗下的ONLY、VERO MODA等品牌差別不大,有些產品的定價比ZARA、H&M等快時尚品牌要高出不少。
拉夏貝爾新品定價對於普通大學生而言略高,可願意為拉夏貝爾的定價買單的白領消費者數量卻不及其他品牌。高價銷量少,每到換季時,拉夏貝爾就會經常打折促銷。上季新品5-8折是常見的情況,這就導致不少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會選擇在打折時,購買拉夏貝爾的服裝。
另一方面,產品質量問題也是拉夏貝爾的硬傷。在黑貓投訴上搜索「拉夏貝爾」,出現100多條投訴信息,其中貨不對版、質量差、異味大等內容佔了多數。因此,拉夏貝爾也不免給人留下「又貴又土又丑」的印象。
當下在國內市場保持持續增長的快時尚品牌,只有優衣庫,其成功的秘訣在於「快」。快速跟上發展趨勢,從2008年開始就主打基本款,也是在2008年就和阿里巴巴合作開通電商,搭上電商的順風車,優衣庫連續5年是天貓雙11銷售額第一。
同時,優衣庫在2016年就打通了線上線下,可以做到網上下單店內取貨。在營銷手段上,除了與國際連鎖企業分棲共存,綁定營銷。近來的熱門小紅書等,優衣庫也開始廣泛地和小紅書KOL、KOC合作。
拉夏貝爾的尷尬之處,在於即沒有「快」,也並不時尚;即沒有把握住趨勢,更難以躺在不豐厚的資產上吃老本。
快時尚沒有基業長青,而拉夏貝爾的基業只有庫存!「就算你什麼沒做錯,你不再年輕,就是個錯誤。」
未來,拉夏貝爾想要從低迷中走出來,需要漫長的時間。同時會面臨巨大的挑戰,需要做出許多改變,僅壓縮公司項目還遠遠不夠。
㈦ 拉夏貝爾還在銷售呢
是的。
截至2021年末,目前公司累計涉及未決訴訟案件涉案金額約為5.25億元,涉及已決訴訟案件尚未執行金額約為18億元。因涉及較多訴訟案件,ST拉夏及下屬子公司共計145 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金額約為1.11億元。
由於連續虧損,*ST拉夏早已披星戴帽。此前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 9月30日,*ST拉夏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為-89,648.1萬元,現階段*ST拉夏然面臨較大債務負擔及經營壓力,若今年末凈資產還是負值,其A股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上千元羽絨服最低打1折甩賣:
*ST拉夏已經身陷囹圄多時,3年半時間在全國關店超9000多家,多重債務壓力下,*ST拉夏也在尋求線上自救。此前*ST拉夏表示計劃採取「輕資產」的業務運營模式,解決財務問題。「公司不再使用自有資金采購線上貨品,亦不再獨立經營電商平台銷售業務,轉而通過品牌商標授權獲取收益」。
1月11日下午,在某直播平台上就有20家左右「拉夏貝爾」店同時在直播清倉大甩賣,包括拉夏貝爾Homme品牌旗艦店,拉夏貝爾lachapelle官方號,拉夏貝爾Homme等等店。
㈧ 拉夏貝爾被申請了破產,這家女裝為何會走到這種地步
引言:說起衣服,各大網友們腦中都會浮現出自己熟知的品牌,尤其是女性朋友,女性朋友對逛街特別的熱愛以及痴迷。如果要問女性朋友哪些衣服品牌,她們肯定會說出一大堆。曾經的中國第一服裝品牌拉夏貝爾,卻申請了破產,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拉夏貝爾在早年就已經將這個吊牌賣給了別的商家,相當於只是賣了一個空殼,所以質量都得不到保證,價錢不變的情況下,質量卻在持續下降,讓消費者們無法接受。只能迎來如今的申請破產現象,所以小編想要勸勸商家,一定要在做好想賺大錢的同時下做好質量的保障。
㈨ 拉夏貝爾宣布破產清算後,為何突然在網路走紅了
近日,一知名女裝品牌因為被申請破產清算登上了熱搜,它就是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創立於1998年的拉夏貝爾曾經一度是人們喜愛的品牌,而它的價格也是偏高的,屬於高端消費,就算是這樣,人們對於它的喜愛程度還是有增無減,可以看出這個品牌還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的。那為什麼會被申請破產清算呢?
據消費者稱,拉夏貝爾線下的門店已經大部分都關閉了,即便是有開著的,消費人數也是寥寥無幾,和線下的慘淡相比,線上的火熱似乎又是另一種景象,各種活動各種折扣看的人們眼花繚亂,曾經感覺觸不可及的衣服現在一下平民化了,甚至比普通衣服還要便宜,人們一下子全部涌進了直播間,觀看人數也高達40多萬,直播間的火熱似乎讓這個瀕臨破產的企業好像又看到了一絲希望,主播也稱,破產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看來拉夏貝爾可能會改變路線,從而改變它破產的命運。
㈩ 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路媒體也在不斷的發展著,我們坐在家中,通過手機和網路,就可以知道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在最近拉夏貝爾申請破產清算的事情得到刷屏,拉夏貝爾是一個服裝品牌,他是最早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一家企業,在前幾年他的勢頭是非常猛烈的,但是在最近他卻申請破產結算,那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可以來具體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