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股票連跌9周後期走勢

股票連跌9周後期走勢

發布時間:2025-07-12 07:32:28

『壹』 9周均線技巧

90周線使用方法展開全文3、90周線使用方法之一、二:運用90周線分析個股。即用90周線來確定介入個股的時機(1)在判斷個股股價的突破,趨勢轉勢時使用:條件:① 90周線走平、微漲狀態或下行趨勢減緩;② 股介放量突破90周線壓制;③ 隨後5周線向上突破90周線。(2)在進行股價上漲趨勢中的抄底操作時使用:條件:① 90周線處於上漲狀態;② 股價迅速下跌,下跌量較小,股價跌到90周線時介入;③ 尤其在第一次碰觸90周線時最可靠,第二、第三次的可靠性大幅降低。運用90周線的這兩條主要作用,都是極其安全的,獲利可靠性極高的分析操作方法,其實技術分析股票,其本質就是一個確定概率的過程,應用技術分析就是排除上漲概率低的股票,概率越高我們就越應該參與,我們獲利的可能性就更大。應注意的是,周線是周線、日線是日線,不能將90周線換算成日線周期,應用到日線系統中。還應注意投資者的周線參數採用55周或50周,這我們在日線系統中的250日線已經能夠替代了。4、如何找到既滿足抄底操作,又不長期盤整等待,並完成底部突破的個股?如果一隻股票的長期走勢圖中受到90周線的壓制,我們可以運用90周線來濾掉許多沒有中短期希望的底盤股票,許多股票跌下來後往往還要經過長期的盤底整理後,才能有一個較大的漲幅出現,這個盤底過程往往是很漫長的,有些股票一盤就是一兩年的時間,那麼我們最應關注的是在其股價突破90周線的時機。這時介入股價突破成立的股票,會讓我們節省許多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有許多的股票處於底部盤整階段,雖然它處於明顯的底部,但我們介入後往往長期不漲,陷入沒完沒了的築底過程中,雖然股票沒有多少風險,但長期的折磨容易搞得心態急躁,當看到自己買的股票剛剛啟動後就匆匆獲利賣出,而錯失了後面的一大段行情。突破長期底部的標志,就是股價放量突破90周線,它的爆發點就在90周線附近。5、在大盤暴跌時,操作哪些股票?在什麼價位?什麼時機介入?(看個股的90周線的位置)
比方說大盤很不好,消息面和技術走勢都很惡劣,日線的120日線、250日線都跌破了,似乎尋底已經沒有方向了。而許多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一句話「跌多了要漲」,但不知道該操作什麼股票,即使知道是大盤底部,操作不好個股也是徒勞無功。這時我們運用90周線,看一看個股的90周線的位置,此時出現強勢上漲的股票,大多應是其股價跌到90周線而觸發反彈行情的股票。如P29圖16 、17、18 具體條件見3題(2)6、90周線特殊形態:周線三線開花。簡單地說,周線三線開花,是以周線系統中的主要均線參數即5周線、20周線和90周線為主,構成類似於1250日線系統的「三線開花」形態時,這時的周線走勢形態就叫做「周線三線開花」。也就是說20周線與90周線處於並線狀態或順向交叉狀態,此時5周線幾乎同時上穿20周線和90周線,形成了一個多頭發散的均線排列組合狀態。周線系統的三線開花應引起投資者的高度注意,往往一年中重點資金都在尋找和操作這類股票。7、周線三線開花叉後成交量十分重要。在周線三線開花中,成交量的配合十分重要,這往往意味著股價趨勢是否能形成中長期趨勢,是否中期的漲幅足夠大:(1)如果在周線三線開花點介入後要觀察當周或次周周線成交量是否能出現有效放大的配合,如果得到確認,不但短期獲利很快,中線趨勢的可靠性更加高,可以進行長期關注。(2)如果周線三線開花的成交量得到確認,這就等於發現了主力的「放量進貨」的時機,或者再做一波的起點位置。8、周線三線開花的重要使用技巧:在使用日線三絲開花時,注意周線三線開花是否也支持。周線三線開花的一個更重要的使用技巧,就是投資者在分析和使用1250日線三線開花形態時要參看周線系統,就是在使用日線的各種三線開花時,投資者使用時要注意周線系統是否也支持。日線系統的「三線開花」如果配合了周線「三線開花」,則這種走勢就更加地可靠,我們對於其日線系統的「三線開花」就能夠給予足夠的確認,而且未來中線發的漲幅相對就更大,及時介入的投資者的獲利空間就更大。
可以這樣說,日線、周線系統都支持的三線開花形態,是真正有大行情的「三線開花」形態(如2000年的600853北滿特鋼、600129太極集團)。有的三線開花股票漲幅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周線系統沒有配合好,當然還有形態和成交量的配合問題。9、90周線使用方法之三:90周均線價位抄底(又叫海底撈月―――90周線的均線反彈)在運用1250周線系統中的90周線時,除了我們上面講的90周線均線穿越,90周線抄底以及它的特殊形態周線三線開花以外,對於90周線另一個使用方法:90周均線價位抄底也有一類走勢需要注意。股價在有幅度的下跌後的抄底,做有幅度的反彈行情,有時這種反彈行情會演變為中期上漲行情並創出新高來。但現實中一些慢牛庄股的主力,在操作股票的過程中往往高拋底吸,做股票的差價,在日線系統中往往找不到什麼規律,當股價跌破250日線後,市場失去信心,它又將其做了起來創出新高,而當市場對這只股票又充滿信心時,主力往往又賣出部分股票不做了,結果又讓市場看錯了方向,如果投資者操作得不好就會陷入高買低賣的陷阱中,讓主力莊家從中輕易漁利。對於這類日線系統看不清的個股,投資者轉換到周線系統後,就可看得十分清楚,主力一直以90周線做為自己的操盤底線,而在日線系統中沒有規律可言。現實中這種慢牛長庄股走勢的個股是許多的,要注意觀察。10、做90周線的抄底和周均線反彈時應注意的問題?(1)對於抄底90周線,有些時候股價走勢會借勢跌破90周線,但我們此時不必對股價走勢悲觀,這時要注意5周線的走勢,是否會死叉90周線,如果隨後5周線並不有效死叉90周線,反而5周線觸碰90周線開始向上拐彎,投資者就要注意,股價走勢有可能形成強勢的「周均線反彈」,這種走勢的短線獲利幅度較大。(2)「周均線反彈」與「日均線反彈」形態一樣,也會出現強勢股,股票的中短期漲幅較大,所以股價周線走勢一旦成立,會形成較長時間的漲勢,往往漲幅也不小。
(3)在介入反彈位置時,要注意識別,前期的下跌非常的迅速,幾乎沒有什麼停頓和整理。這就應了一句股諺:(上漲趨勢中的)暴跌(可能)有暴漲。11、對於縮量連續跌破120日線和250日線的股票,如何運用90周線系統來分析?如P39圖25深達聲的走勢,用1250日線系統分析時發現它在跌破120日線和250日線的時候,是等待蓄勢的過程中,股價走勢不像120跳馬那樣迅速無量跌到120日線或250日線上,而是跌到一定位置就等待20日線過來,然後迅速跌破,然後又等等250日線,然後又迅速跌破,當跌破250日均線後,往往這時日線系統就無法分析底在哪裡了,這時我們就要用90周線來發現它的技術秘密。雖然股價跌破了90周線,但不必恐慌,要注意5周線的走勢,是否會均線反彈90周線,一旦形成「周均線反彈」,隨後的短線漲幅是可觀的。12、90周線的抄底和周均線反彈適合哪些投資者使用?90周線的抄底和周均線反彈,適合比較謹慎的投資者抄底時使用,這類投資者可能比較畏懼買入高位的股票,因為不知道市場是不是跌到位了,那些不跌的股票會不會補跌,所以實戰操作中更傾向於操作一些超跌反彈的股票,反正這些股票短期跌幅較大,再向下的空間也有限,可能的反彈行情的利潤空間也不小,那麼這類投資者如果想買入超跌股票,則90周線是非常好的選擇。介入的反彈點位置既安全又可識別。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90周線使用方法
90周線使用方法
展開全文
3、90周線使用方法之一、二:運用90周線分析個股。即用90周線來確定介入個股的時機
(1)在判斷個股股價的突破,趨勢轉勢時使用:
條件:① 90周線走平、微漲狀態或下行趨勢減緩;
② 股介放量突破90周線壓制;
③ 隨後5周線向上突破90周線。2)在進行股價上漲趨勢中的抄底操作時使用:
條件:①  90周線處於上漲狀態;
②  股價迅速下跌,下跌量較小,股價跌到90周線時介入;
③  尤其在第一次碰觸90周線時最可靠,第二、第三次的可靠性大幅降低。
運用90周線的這兩條主要作用,都是極其安全的,獲利可靠性極高的分析操作方法,其實技術分析股票,其本質就是一個確定概率的過程,應用技術分析就是排除上漲概率低的股票,概率越高我們就越應該參與,我們獲利的可能性就更大。

『貳』 股票上漲或下跌後放量和縮量的信號是什麼,後期走勢一般怎樣

高位放量出貨,低位放量建倉。無論陰陽線。

一、關於量?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准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股票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後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後,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並決定下一步走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該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健康性或持續性。隨著某股票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來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個股或股指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升量增加,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個股或股指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個股或股指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個股或大盤在大幅放量之後縮量陰跌,顯然是壞事,顯然預示著一輪跌勢的展開。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00億和217億,之後量能再也無法放大,開始橫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盤見頂後,大盤明顯縮量,6月27日開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點,始於6月27日的此輪跌勢共跌去700餘點,持續時間長達4個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千萬不能忘記,下跌初始階段的股指是處於長期牛市之後的高位2200點之上!
與此完全相反的實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38億和213億,經縮量回落整理後,終於爆發了6·24行情。不可否認,6·24行情的爆發,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滬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預示著新一輪漲升即將開始,只不過停止國有股減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強了漲升的爆發力,但也大大縮短了行情的持續時間,急劇放大的成交量和場外資金的蜂擁而入使得資金面難以為繼,結果導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個交易日,滬市成交1650多億,然後大盤縮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創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1311點,此輪跌勢共跌去400餘點,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下跌初始階段股指是在創出2002年年內新高1748點之後,當時股指處於階段性的高點,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億和217億,共計452億,表明多頭開始大舉入市,之後大盤開始縮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漲,是典型的縮量上漲,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搶籌的投資者並未出逃,籌碼鎖定良好,上檔拋壓較輕,所以縮量仍能上漲。與縮量下跌一樣,縮量上漲一般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縮量下跌表示市場處於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下跌之後必然有放量大跌,這對於多方是極為不利的。反之,縮量上漲表示市場處於強勢,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動股指上揚,之後必然會放量大漲,大盤如此,個股更是如此。縮量(或基本無量)上漲已經告訴我們,縮量不但能上漲,而且能大漲特漲!

成交量告訴拐點線索 (2)

成交量在魔山理論中的地位,從來就是輔助性的,它不能作為直接決策的依據,很多人認為我們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魔山理論追求的是投機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標可以提高我們的投機效率,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放在我們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效率我們又何必應用它呢?
請看,這是成交量的表現,價格在跌到1311點時的表現,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價格創出了新的低點,次日價格繼續創新低的時候,成交卻有所回升,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根據它來判斷大盤出現了轉折呢?相反當價格繼續向上的時候成交卻進一步萎縮,直到價格穿越了傳統形態W底的頸線,成交才出現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滯後性,不要相信量在價先的聒噪。必須明確一點,成交量是價格的「衍生物」,市場資金是對價格的追捧——競買或者競賣形成了價格的波動,而不是對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於甄別市場的容量,和市場的流動性。除此以外,它對一些拐點的有效性的驗證存在一些功效,但是這種功效到底有多大,我們還不能從根本上加以確定。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實,這些事實帶給了我們一些線索,但是樂觀前面要加上謹慎二字。
在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那麼這個拐點的基準日,傾向於成交量萎縮。我們通過對10年來一些重要的大盤的轉折點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屢屢出現,其概率在8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當拐點降臨的時候,市場人氣是極端低迷的,市場中大多數的人心懷絞痛,他們在這個時刻對市場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這種悲觀情緒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斷地打擊著每一個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被動性「拒絕交易」,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場出現了轉機,人們的眼球就會立刻被吸引過來。沒有準備的人會吃驚,會關注,會等等看。經驗豐富的人,會立刻介入,而職業交易人則會全倉而動。這樣價格便會持續上升,直到觀望的人介入全倉退出,而留在圖表上的則是放大的成交量和遠離拐點的價格。

如何觀察成交量 (3)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溫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至少說明市場的拋壓還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2、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區分成交量形態 (4)

技術分析可以說就是對價格、成交量、時間三大要素進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則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觀、最直接的市場要素之一。
1、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二是看好後市,只有人買,沒有人賣。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碰到下跌縮量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碰到上漲縮量則可堅決買進,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2、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相對於縮量來說,放量有很大的虛假成分,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咬他一大口」。
3、堆量。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決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獲取了。
4、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的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復歸平靜,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無論怎樣,成交量只是影響市場的幾大要素之一。市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決不可把它分開來看,綜合分析、綜合判斷,結果才會最准確。

均線 成交量結合看趨勢 (5)

在技術分析領域里,移動平均線以它簡潔明了的特點深受投資者的青睞。人們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來指導操作,特別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排列來判斷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為牛市。反之,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時為熊市),以便調整投資者的市場思維,實施不同的投資策略。而在選擇買賣點時則運用「葛南維八法」。

移動平均線的優缺點
一、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在買賣交易時,可以界定風險程度,將虧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趨勢發動時,買賣交易的利潤相當可觀;移動平均線的組合可以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
二、缺陷:當行情牛皮盤整時,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無所適從;移動平均線的最佳日數與組合,確定起來十分困難;僅靠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信號,無法給予投資者充足的信心,必須依靠其他技術指標的輔助。成交量、股價、均線共同作用
為了投資者在運用移動平均線時能夠揚長避短,從而發現成交量、股價、均線三者的共同作用,總結出:股價突破、支撐和壓力的有效性與均線的角度和成交量有關。根據這一理論,投資者可以較為有效地實施正確的買賣策略。突破: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必須放大,特別是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時。如果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的運行角度互反時,突破後的股價會有回抽的要求,當日成交量過大(當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時),若當日收盤為中線特別是光頭K線出現時,這種反抽會發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滬深兩市在暫停國有股減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運行的5日均線,並當天收出光頭中陽線,從而在次日才出現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減少或者持平(特別是股價無量突破相反運行的移動平均線時),這種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撐:移動平均線能否對股價構成有效支撐,不僅要看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同時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動平均線是向上運行而股價回落,這種移動平均線的支撐力度就大於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動平均線,如果股價回落至移動平均線,發生支撐反彈時,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則投資者可視這種支撐為無效支撐。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現止跌走紅,但是成交量則比前一日減少,說明這種支撐的可信度不高,投資者可不按傳統的移動平均線的買賣技巧來進行。
壓力:股指或者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的反彈,往往會遇上移動平均線的壓力。這一壓力的大小不僅與移動平均線的期數有關,同時還與移動平均線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關系。在反彈行情中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或者股價運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壓力就越大,特別是無量上攻移動平均線,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動平均線對不同時期都有指導意義,只不過不同時期的均線的支撐壓力不同而已。

千金難買「散兵坑」 (6)

實戰中通常是很難區別主力在洗盤還是出貨,拋早了走了一條大魚,拋晚了又後悔莫及,恰恰是因為有此區別,才有了種種看盤技巧。當然能夠及時發現主力在洗盤是最好的,不過退一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不錯,因為在刻意製造的空頭陷阱構築之後往往也容易成為個股介入的好時機,這就是千金難買價散兵坑。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炮彈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個彈坑內,前次炸出的彈坑往往成為老兵們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價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這是指在築底成功時成交量往往形成一個大坑,在弱如游絲的低迷後呈現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難買價散兵坑是指股價處於小幅震盪上行的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換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價出現快速下挫,但這種下挫不會維持很久,在一至兩天或一周左右的時間,股價便又重拾升勢,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趨勢中,在圖形上形成股價散兵坑形狀,就如被炸彈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現之際將是十分難得的、千金也難買的買入時機。
這個在上升趨勢途中出現的大坑,實質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兇悍的洗盤,此招一出,把坐在轎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來。這是個非常有效而實用的空頭陷阱,實戰中也確實很難把它識別出來,因此這里不研究如何識別是否為空頭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為個股的介入機會。其中有兩個買點,一是在價散兵坑之內,但這是先知先覺與不知不覺,因為在股價剛剛有所企穩轉強之際,任何風吹草動往往都會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價散兵坑出現並已重返上升趨勢中之際,這雖也失去了最低價買入的時機,但這卻是最有效的,因為股價重返上升趨勢使空頭陷阱已被確認,"不買地價,不賣天價",甘蔗的中間段是最甜的,看到趨勢的重新確立才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順勢操作的真諦。
實戰中的注意事項:1、股價要處於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時,最好已有10%以上的漲幅,說明了上漲趨勢已初步確立;2、股價突然間無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對於股價的絕對漲幅不能超過50%,最好在0.382黃金分割回吐位之內,如比例過高,向上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3、在短時間內又有能力恢復到原有的上升趨勢中,最好在1周內完成,否則時間過長,散兵坑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4、在股價回升時候,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預示著爆發力強大;5、重返上升趨勢之際,就是介入的絕佳時機。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技術含義 (7)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反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定量的水平應該在3%至5%換手左右方為可靠、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的吸納,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對「溫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點:
一是不同位置的溫和放量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術意義,其中在相對低位和長期地量後出現的溫和放量才是最有技術意義的。
二是溫和放量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所以雖然也許會在之後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一般還是會走出回調洗盤的走勢;也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盤動作,會根據大盤運行的戰略方向確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壓股價以在更低位置吸籌,或者在強烈的大盤做多背景下就此展開一輪拉高吸貨的攻勢。因此最好把溫和放量作為尋找「黑馬」的一個參考指標,尋低位介入。
三是溫和放量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否則持續吸籌不容易控制股價也會引起市場注意。在不同時期參與市場的散戶群體和散戶心理也會有很大變化,所以一個實力主力介入個股的前期為了獲取籌碼,會採用多種操作手法,但溫和放量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手法。這樣,在一個長線庄股的走勢中出現反復的溫和放量也就不足為奇了。

巧用成交量的變化尋黑馬 (8)

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是投資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籌較為堅決,則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將成為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盡管很多情況下,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並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於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我們知道,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於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所以,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並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於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後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並不大,即所謂「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由於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松。盡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後,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怎樣研判成交量的變化 (9)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溫和放量。
2、突放巨量。
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主力資金在吸籌的時候,成交量並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底部多盤整一段時間就行。而主力要出貨的時候,由於手中籌碼太多,總得想方設法,設置各種各樣的陷阱。因此應該全面考察該股長時間的運行軌跡,了解它所處的價位、量能水平和它的基本面之間的關系,摸清主力的活動規律及個股的後市潛力,通過綜合分析來確定我們介入或出貨的時機。

雖然技術分析的指標多達上百種,但歸根到底,最基本的無非就是價格與成交量,其他指標無非就是這兩個指標的變異或延伸。大家知道量價關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價是果;量在先,價在後」,也就是說成交量是股價變動的內在動力,由此人們導出了多種量價關系的規則,用於指民具體的投資。但在實際中,人們會發現根據量價關系來進行具體買賣股票時,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在根據成交量判斷主力出貨與洗盤方面,失誤率更高,不是錯把洗盤當出貨,過早賣出,從而痛失獲利良機,就是誤將出貨當洗盤,該出不出,結果是痛失出貨良機。那麼,在實際投資中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正確判斷出主力的進出方向,或者說,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准確判斷出主力是在出貨還是洗盤呢?

般說來,當主力尚未准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時,主力的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樣的股票稱為強庄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此時,如果能夠准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以下特徵,可以對強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
首先,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表現為陰陽相間的橫盤震盪,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頭部形態」。

其次,在主力洗盤階段,K線組合往往是大陰不斷,並且收陰的次數多,且每次收陰時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貨,

『叄』 一隻股票如果連著10個跌停,到最後會虧多少錢。

用那隻股票的價錢乘以10次90%(因為是100%-10%=90%)就可以得出一隻股票在10個跌停後的股價了,應該虧損了65.132% 。

股市市場出現連續大跌,或者股票退市,股票最慘能虧多少呢?
(1)對比大盤走勢,與大盤比擬強弱,了解主力參與水平。包含其攻擊、護盤、打壓、不參與等情況可能,了解個股量價關系是否正常,主力拉抬或打壓時動作、真實性以及目標用意。了解一般投資者的參與水平和熱忱。

(2)了解當日k線在k線圖中的位置,含義。再看周k線和月k線,在時光上、空間上了解主力參與水平、用意和狀況。

(3)對漲幅前2版和跌幅後2版的個股要看的特殊細心。了解哪些個股在悄悄走強,哪些個股已是強弩之末,哪些個股在不計成本的出逃,哪些個股正在突破啟動,哪些個股正在強勁的中盤,也就說,有點像人口普查,了解各部分的狀況,這樣能力對整個大盤的情形基礎上了解大概。

(4)在了解個股的進程中,把那些處於低部攻擊狀況的個股挑出來,細心察看日K線、周K線、月K線所閱歷的時間和空間、地位等情況良好的,剔除控盤嚴重的庄股和主力介入不深和游資阻擊的個股,剩餘的再看一下基礎面,有最新的調研報告最好調出來看一下,符合的進入自己的自選股。

看漲幅在前兩版的個股,看他們之間有哪些個股存在板塊、行業等接洽,了解資金在流進哪些行業和板塊,看跌幅在後的兩板,看哪些個股資金在流出,是否具有板塊和行業的接洽,了解主力做空的板塊。須要闡明的看幾板適合重要看當日行情的大小,好多看幾板,差看前後兩板就可以了。

2、看自己的自選股

察看是不是遵照自己預想的在走,檢驗自己的選股方式,有那些過錯,為什麼出錯,找出原因,改良。

『肆』 一隻股票周K線9連陽代表是什麼意思

說明這只股票漲勢很好。
看股票K線是炒股時慣用的一種手法。股市變化多端,要想找一些「規律」我們可以利用K線,從而進行更好的投資,進而獲取收益。
從K線上能看出哪些信息,下面來教大家,教大家怎麼去了解它。
分享之前,先免費送給大家幾個炒股神器,能幫你收集分析數據、估值、了解最新資訊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實用工具,建議收藏: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一、 股票K線是什麼意思?
K線圖我們也將他們叫做蠟燭圖、日本線、陰陽線等,最常見的叫法是--K線,它起初是為了計算米價的趨向而出現的,後來被應用到了股票、期貨、期權等證券市場。
形似柱狀,可拆分為影線和實體,這個我們稱為k線。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Ps:影線代表的是當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價,實體表示的是當天的開盤價和收盤價。
陽線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紅色、白色柱體還有黑框空心,而且陰線實體柱是用黑色、綠色或者藍色來做代表的,

除此之外,大家目測到「十字線」的時候,就意味著是實體部分轉換成一條線
其實十字線並不是很難理解,可以根據十字線看出當天的收盤價=開盤價。
經過對K線的剖析,我們可以出色的找到買賣點(對股市方面雖然說是沒有辦法預測的,但是K線對於指導方面仍然是有作用的),對於新手來說最好掌握。
在這里,我要給大家提個醒,K線分析比較復雜,假如炒股,你是剛剛開始的,還不了解K線,,建議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你判斷一隻股票是否值得買。
比如說下面的診股鏈接,輸入你中意的股票代碼,就能自動幫你估值、分析大盤形勢等等,我剛開始炒股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來過渡,非常方便:【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有關於K線分析的技巧方面,接下來我就跟大家簡單的說說,幫助你加快入門的腳步。
二、怎麼用股票K線進行技術分析?
1、實體線為陰線
股票成交量是怎樣的,這個時候是我們要重視的,出現那種成交量不大的情況,表明股價可能會短期下降;如果出現成交量很大的情況,股價肯定要長期下跌了。
2、實體線為陽線
實體線為陽線這就表明了股價上漲動力更足,至於是不是長期上漲必須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判斷。
比如說大盤形式、行業前景、估值等等因素/指標,但是由於篇幅問題,不能展開細講,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了解: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伍』 下跌後縮量橫盤意味著什麼

股票下跌後縮量橫盤意味著個股經過長期的下跌,可能已經跌至底部,此時多方已經不允許股價繼續下跌,表示多空力量比較勢均力敵,所以出現低位橫盤的情況。因此當這種情形出現一般表示:股價可能不會繼續往下跌,只是進入了一個箱體震盪的階段。前期上漲幅度過大,時間過快,因此回調的時候就以「時間換空間」。 這種情形出現時,可以在箱體內做波段操作,低買高賣。也可以以觀望為主,等待後市趨勢逐漸明朗的時候再買入。如當縮量橫盤很久之後,公司出現重大利好,則可以買入;當縮量橫盤很久之後,技術面出現轉折。如大陽線,出水芙蓉等K線,則說明股價可能開始反轉了,此時就是買入的時機。總之,遇到下跌後縮量橫盤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可以太過於貪婪。
縮量橫盤指的是股票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的波動很小,並沒有展示出明顯的上漲或者下降趨勢,並且伴隨著成交量比之前有明顯的縮小。該階段由於振幅小,方向不易把握,也使得投資者感到迷惑,而此時投資者應該靜觀其變,不要參與操作,等到形勢逐漸明朗的時候再根據情況具體操作,如果搭上個順風車那就更好了。在股市中縮量橫盤一般情況下都是伴有主力的操作。例如當一隻股票被主力資金進駐,就會進行相應的震倉和拉升,而此時的主力也吸足了籌碼,股價也在不斷的上漲,而當股價漲到一定程度之後,為了不影響之後的操作,主力就會進行相應的洗盤操作,一方面掃除哪些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降低主力的拉升成本;一方面製造出一種橫盤休整後市繼續上漲的顯現,來吸引和穩住投資者。
此時的主力不會過多的干預股價的運行,讓散戶們自由買賣,所以此時的成交量並不會大,而有時候為了維持股價的穩定,主力也會適當的出手,有些主力還會適當的拉低一點股價,所以基本上此時的股價很難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或是下跌,此種情況後市多數還有上漲的趨勢。而有些時候當股票在高位出現縮量橫盤時,後市伴隨股價下跌。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不同的主力在操作風格上都有著不同,如果投資者此時想要介入,要等到股價再次上漲在考慮,並且要設好止損點,短線操作,一旦股價出現掉頭,就果斷出局。

『陸』 股市的九連陽是什麼意思

股票九連陽是指個股連續出現九根陽k線,意味著個股,買入單較多,正處於多頭趨勢,如果個股後期買入單持續增加,則會推動個股繼續上漲,是一種買入信號,投資者可以考慮進行加倉操作。
一、股票九連陽的意思是股票連著9天都是漲的。九連陽反映的是上證指數的漲跌,並且與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關系不大。 如果後期存在大量的賣出單,則可能是經過長期的上漲之後,大部分投資者出現獲利的情況,開始進行獲利出局操作,則意味著個股已經見頂,開啟下跌趨勢,投資者可以趁機賣出手中的股票。 當然也會存在,在個股出現九連陽之後,盤內散戶較多,主力為了洗掉散戶,減輕個股後期上漲的壓力,則會賣出手中的一步籌碼,導致股價下跌,引誘散戶賣出手中的籌碼,主力再在下方接回,拉升股價。 總之,股票九連陽之後,個股是上漲還是下跌,需要投資者結合其它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二、另外,股票市場的K線圖有陰線,陽線這兩種。其中陰線是指當日收盤價格低於開盤價格,就是說當天是下跌的。而陽線是開盤價格高於收盤價格(指數),這樣當天是上漲的。
其中的K線圖中用紅線標注表示漲勢。K線最上方的一條細線稱為上影線,中間的一條粗線為實體。下面的一條細線為下影線。並且如果出現連續9日上漲後,是需要調整的,關鍵是調整的幅度;還有就是看權重最大的板塊。
三、如果出現「九連陽」走勢,這種強勢說明現在A股運行勢頭很猛,預計中線上漲行情還會延續。並且從技術指標形態來看,上證綜指已走出KDJ周線黃金交叉的形態,在這種形態下,大盤至少能夠延續幾周的強勢行情。
如果股票底部走勢中出現了假陰九連陽形態可以進行適當的建倉,因為假陰九連陽形態可以預期股價即將上漲。
另外如果已經歷多天上漲,積累了很多獲利盤,短期內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就會引發獲利盤拋出,有可能形成跟風效應,這樣會導致指數波動幅度加大。
拓展資料:九連陽出現在個股之後,市場上會有更多的散戶。為了洗掉散戶,緩解後期個股上漲的壓力,主力將賣出一步籌碼,導致股價下跌,並誘導散戶賣出籌碼,主力將其收回至下方,推高股價。

閱讀全文

與股票連跌9周後期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力資金的股票一覽表 瀏覽:912
股票價格上升投資 瀏覽:941
銀河證券保薦股票 瀏覽:181
現在中國衛星股票的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855
r標志的股票為什麼可以漲停那麼多 瀏覽:410
三大運營商被退市回購股票 瀏覽:105
太一雲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瀏覽:131
資產剝離公告對股票 瀏覽:653
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266
金蝶送員工股票 瀏覽:707
剛買的股票資金立馬買股票嗎 瀏覽:847
與中國中鐵有關的股票型基金 瀏覽:571
中國中鐵股票解禁後走勢歷史 瀏覽:403
郵政儲蓄銀行股票股吧 瀏覽:560
華東科技股票屬性 瀏覽:645
投資股票可以有什麼收益 瀏覽:116
股票專門分析軟體 瀏覽:643
下列關於債券與股票的說法 瀏覽:979
平安證券融資買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147
2019下半年股票投資哪個板塊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