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10月17日漲停的股票

10月17日漲停的股票

發布時間:2025-08-06 04:13:50

㈠ 半導體股票龍頭前十名

中國大陸的10家半導體優質企業

1、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IC設計公司,2015年進入全球前十IC設計榜單。全球半導體市調機構IC Insights報告稱,華為海思今年一季度銷售額接近27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廠商(包括集成電路和O-S-D)中排名從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躍升至第十名,首次躋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IC設計公司,是第一個將5G無線晶元組商業化以促進5G行業發展的公司。海思旗下晶元共有五大系列,分別是用於智能設備的麒麟系列、用於數據中心的鯤鵬系列服務CPU、用於人工智慧的場景AI晶元組升騰系列SOC、用於連接晶元(基站晶元天罡、終端晶元巴龍)以及其他專用晶元(視頻監控、機頂盒晶元、智能電視、運動相機、物聯網等晶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2、紫光展銳: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銳迪科合並而成,英特爾持有其20%股份。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旗下晶元設計公司。

3、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全資控股,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規模已躋身全國IC設計行業前三。

4、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CEC旗下子公司,國內前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2015年,華大半導體接受母公司中國電子無償轉讓的上海貝嶺26.45%股份,成了上海貝嶺控股股東。

5、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

6、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觸控晶元供應商,匯頂科技在2016年10月17日上市後股價連續20個漲停後到達178元,市值一路飆至800億,超過全球第二大手機晶元廠商聯發科。目前,指紋晶元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7、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擁有士蘭明芯、美卡樂光電、士蘭集成公司、成都士蘭半導體等子公司。2016年,士蘭微集成電路營收同比增長20.92%,LED照明驅動電路為主要增長來源。

8、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旗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前身為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9、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台灣上市公司敦泰科技下屬公司,敦泰科技是全球最早從事電容屏多指觸控技術研發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電容屏觸控晶元提供商。

10、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中星微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晶元設計企業。還涉足監控安防業務。

㈡ 雙成葯業為何大漲

雙成葯業大漲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正在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以及市場對這一重組的積極預期。

首先,雙成葯業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寧波奧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通過此次重組,雙成葯業將實現戰略轉型,重點發展模擬晶元及數模混合晶元設計業務。這一消息刺激了市場情緒,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從而推動了股價的大幅上漲。具體來說,自雙成葯業9月11日復牌後至10月17日,其股價已經實現了驚人的漲幅,期間累計漲幅超過了300%,股價創下了歷史新高。

其次,從雙成葯業近期龍虎榜數據可以看出,上榜者多為游資,出現游資“擊鼓傳花”的現象,這也進一步助推了股價的上漲。例如,在10月17日,雙成葯業再度漲停,以漲停價開盤,最終收於漲停價23.47元/股,全天成交金額為13.56億元,換手率為14.55%,顯示出市場資金的熱烈追捧。

再者,雖然雙成葯業近年來在醫葯領域的表現並不理想,但公司通過並購的手段完成了主營業務的全盤置換,產生了同“借殼上市”類似的實際效果,這讓投資者看到了公司轉型發展的可能性和未來潛力。因此,市場對雙成葯業的重組預期較高,從而推動了股價的大幅上漲。

總的來說,雙成葯業的大漲主要得益於公司正在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以及市場對這一重組的積極預期。然而,投資者也應注意到重組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需要理性對待投資風險。

㈢ 只有國美在認真的過愚人節

除了杜鵑,股民大概是最惦記黃光裕的人了。

文 / 華商韜略 張津京

黃光裕又「被」出獄了。國美的「出獄概念股」也又暴漲了。

今日可真是愚人節。

中午,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國美零售投資關系總監李虹在香港向媒體透露,國美零售創始人黃光裕將於明年出獄回歸;還稱:「我們一直向他匯報戰略轉型的進展,他回歸後可能會進度更快。」

不多久,李虹又出來解釋:「媒體聽錯了,現在正在溝通,黃光裕正常刑期到2021年2月16日,沒有變化。」

短短幾個小時,黃光裕出獄消息來了兩次180度大反轉,真相成謎。

就在李虹再次解釋前,港股方面國美旗下的國美金融 科技 漲幅已至12%,國美零售甚至漲幅超過20%。

國內A股方面,國美系的國美通訊也直線漲停板,國美作為控股方的中關村也應聲漲停。

雖然國美後有正式澄清,但港股方面只是漲幅縮窄,並沒有出現暴跌的跡象。

這已經不是黃光裕第一次在股市上「被消費」了。每次他被傳出獄,都能推動國美系股價大漲。「出獄概念股」,因他而生。

最近一次傳出黃光裕出獄消息,是在今年情人節。當時坊間突然盛傳:黃光裕將要出獄,鐵娘子杜鵑的堅守將有成果。當日港股國美系股票飄紅, 其中國美零售開盤後持續走高,最高峰時股價一度上漲11.59%。

2018年也有過類似的消息。8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中關村公告稱,國美電器擬以接近兩成的溢價收購公司約13%股份,此舉再度引發市場對黃光裕「提前出獄」的猜測。次日,國美通訊就上漲4.91%,中關村漲停;港股國美零售在此後的十個交易日中上漲超10%。

2017年10月17日,一篇《前首富黃光裕將出獄!出獄前他做了三件事,出獄後第一槍會打向誰?》的自媒體文章在網間瘋傳。當日,港股國美零售盤中最高時上漲13.18%,A股的中關村、山東金泰等股均止住此前跌勢,漲幅達到7.71%和5.88%,而國美通訊亦在此後5日內大漲11%。

黃光裕減刑的消息在2016年5月31日傳出,這應該是至今唯一消息屬實的新聞了。當天,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減刑公告,裁定黃光裕減刑11個月。隨後,國美通訊5日內大漲8.65%;中關村5日內上漲4.15%,而港股國美零售股價此後震盪上漲近一個半月,漲幅超10%。

國美被冠以「出獄概念股」稱號的同時,這幾年來的業績卻並不算好。

港股上市的國美零售,是國美系股票的核心。其剛剛發布的年報顯示,全部1,381間可比較門店的2018年總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532.02億元,對比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617.02億元下降13.78%。毛利約為人民幣97.3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10.55億元下降11.90%。

但由於商譽減持的影響,國美零售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預計公司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擁有者凈虧損約為48.9億元,而上一年的虧損則為4.5億元人民幣。

國美零售落後的不僅僅是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的門店數量為1868家,遠遠落後於蘇寧的4813家自營店和765家加盟店。

而如果從股價上看,在黃光裕一路打壓的競爭對手蘇寧面前,現在的國美幾乎抬不起頭。

截至今日收盤,國美零售股價報0.77港元/股,總市值為165.99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41.87億元;蘇寧易購股價報12.94元/股,總市值為1204.72億元人民幣,是近8.5個國美。

如果說蘇寧用了十年,從千億干到千億,是一個失落的股市故事。那這個故事對「被出獄「的黃光裕來說,一點也不好笑。

在獄中,他一定想過,若沒有入獄,國美如今會是怎樣的光景。

只是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㈣ 券商股大漲,券商股迎反彈行情

雖然不能說券商股領漲,便是牛市到來的信號;但回顧前史,大等級行情中的券商股的漲幅卻常常很驚人。券商漲停!這一次,說的不是個股,而是板塊。上一次呈現如此盛況或許得追述到4年前了,壓抑良久的券商終迎一次史詩級的大迸發。低位運轉已久的券商股,最近總算意氣昂揚,成為本輪A股行情的反彈急先鋒,券商股大漲,券商股迎反彈行情。

上市券商增持回購

券商股拉動了兩市的反彈行情。自10月19日滬指探底2449點以來,申萬證券職業指數累計漲幅超越20%,在所有細分職業中領先。券商股屢次大漲,均拉動大盤向上。10月22日,券商股團體漲停,帶領上證綜指大漲4.09%,改寫兩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不負一再增持券商股迎來反彈行情

時刻回到10月15日至19日當周,其時兩融余額跌破8000億元大關,周換手率3.55%,處於前史底部。在這樣的時刻節點,高層稀有連續發聲,方針盈利不斷開釋。

從年頭綿綿數月的市場低迷,到券商股一再破凈破發,部分上市券商再也坐不住了。從本年上半年以來,券商大股民開始密布推出增持方案。自5月至9月,包含山西證券、西部證券、華泰證券、太平洋證券、國元證券及我國在內的許多券商相繼發布增持布告。其間,太平洋證券發布的增持方案力度最大,第一大股民方案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1%,不高於總股本的5%。

此外,A H券商市場風向標的券商股大漲通常會成為牛市將至的信號。上一輪牛熊轉化之時,券商股領漲,由此擺開2015年A股牛市的大幕。

布局回購能否精準抄底?

自10月以來,增持潮一度消聲匿跡,券商回購則開始興起。方正證券成為本年A股市場首家選擇回購的券商股。

10月17日,方正證券布告稱,擬回購總額不超越1億元,以不超越6元/股的價格施行,回購股份將依法刊出或作為公司員工持股方案的股票來歷。到上星期五,方正證券收報5.58元/股。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相關修正決議,對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則進行了專項修正。東吳證券在同一天發布了回購方案,成為為數不多的增持後又方案回購的券商。此前,該公司控股股民國發集團已累計增持公司約1218.3萬股。10月26日晚間,東吳證券再發布告,稱方案未來6個月在2億元至3億元區間內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越6.8元/股。

增持與回購行為所發生的作用不完全共同。雖然這兩種方法多見於股價低迷、市場心情不振時傳遞對公司未來成績的決心,但回購對於股價的影響含義更大,同時還將直接提高股民報答和每股收益,改進公司本錢結構。前述剖析人士表明。

到11月2日,A股市場中海通證券、光大證券、國元證券等5隻券商股仍舊跌破每股凈財物,但較之前期破凈陣營已有所收窄。一位非銀職業剖析師表明,券商股遭受破凈的困境,除二級市場要素外,股權質押事務的連累是關鍵。

隨著監管層方針密布出台,以市場化方法緩解股票質押事務風險,券商財物質量有望迎來改進。近期,11券商建議建立了225億元資管方案,且資金將在本月底前到賬。多地國資紛繁建立基金馳援上市民企;首隻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專項產品落地。

剛剛發表的上市券商三季報顯現,股權質押在內的信譽事務是連累券商運營成績的主要要素。不過,剖析人士表明,一旦市場成功回轉,流動性添加將有利於股權質押風險的化解,各項事務有望取得提振。此外,券商單月成績已暴露向好痕跡。雖然多家券商9月運營成績同比仍然以下滑為主,但大多9月營收及凈利完成環比增加,超對折券商單月凈利潤環比增幅在100%以上。

另外,縱觀前史上券商板塊當日大漲後的體現來看,確定性最高的是接下來一周,持續上漲的概率高達95%;後一個月的漲幅概率也很大,前史上僅有3次為跌,其間兩次還是2008年和2015年股災期間。因而,當時券商股的強勢上漲不全是對超調的修正,更多是對市場後續行情的預期。

㈤ ST金剛大股東易主,華福證券因何接盤妖股

經由兩次網路公開拍賣取得ST金剛(300064.SZ)股份後,興瀚資管新晉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12月7日晚間,ST金剛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上海興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代表興開源8號資管計劃,下稱「興瀚資管」)競拍取得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天證遠洋」)持有的ST金剛2.3億股限售股份,斥資9.68億元。目前,競拍股份已完成過戶。

加上此前興瀚資管競拍取得的ST金剛股權,截至12月3日,興瀚資管新晉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6.7%。

需要指出的是,興瀚資管的實際控制人是華福證券。天眼查顯示,華福證券持有興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基金」)76%股權,興瀚資管的控股股東為興銀基金,持有興瀚資管100%股權。換言之,華福證券成了ST金剛間接第一大股東。

早前,坊間曾流傳一份關於華福證券懇請有關方面「支持豫金剛石(11月4日變更為ST金剛)風險化解、避免退市」的請求信,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華福證券辦公室總經理敖長靜獨家回應第一 財經 稱,華福證券從未發布過任何關於「豫金剛石避免退市」的請求信。「這封請求信流傳出來的第二天,華福證券便向福州當地公安局報案。具體是誰撰寫並散布這封『請求信』目前還無從得知。」案件受理情況目前也尚無新的進展。

近年來,ST金剛控股股東、實控人頻頻佔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上市公司業績不斷下滑,瀕臨退市。今年前三季度,ST金剛歸母凈利潤虧損5億元,且有多達64項訴訟案件纏身。那麼,華福證券因何要在此時接盤?

ST金剛第一大股東正式易主

成為ST金剛第一大股東後,興瀚資管表示,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向上市公司推薦合格的董事候選人,由上市公司股東大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進行董事選舉。

根據公告,在完成本次股份拍賣前,天證遠洋持有ST金剛19.07%股權,是其第一大股東。因天證遠洋破產,這些股份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路平台公開拍賣。10月17日,拍賣的股份被興瀚資管以9.68億元競價成功,平均每股成本4.21元。

事實上,興瀚資管「吞下」這部分ST金剛股權早在「預料之中」。公司此前曾公告:「基於化解自身風險的需要,信息披露義務人(興瀚資管)將參與天證遠洋所持22988.5057萬股ST金剛股票的司法拍賣」。同時,阿里拍賣平台顯示,本次拍賣僅有一人報名。

第一 財經 梳理發現,今年8月,興瀚資管已通過拍賣取得ST金剛部分股份。8月22日,北京天空鴻鼎投資中心(下稱「天空鴻鼎」)破產拍賣股份,其持有的ST金剛9195.4023萬股,被興瀚資管競價2億元拍得。彼時,興瀚資管新晉成為上市公司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7.63%。

天眼查顯示,興瀚資管成立於2015年2月16日,由興銀基金100%控股,後者由華福證券和國脈 科技 (002093.SZ)分別持股76%和24%,華福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為福建省國資委。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券商分類評級信息,華福證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評級結果分別是A、BBB、BB。但被下調評級的原因截至目前未披露。

興業銀行股權質押業務「踩雷」

華福證券因何要從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接盤ST金剛?

從股份來源來看,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持有的ST金剛股份均來自2016年的定增。2016年,當時的豫金剛石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52735.6321萬股,每股定價8.7元。其中,實控人郭留希斥資10億元認購;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分別斥資20億、8億元,認購約2.3億股、91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07%、7.63%。這筆定增鎖定期為36個月,上市流通時間為2019年11月7日。

然而,兩家公司斥資28億元獲得的定增股份被全盤質押後,因市值大幅縮水,且無法按期支付委託貸款利息,最終雙雙破產。

2016年12月3日,豫金剛石公告稱,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將剛入手的定增股份全盤質押,質權人是興業銀行鄭州分行。

而興瀚資管代表興開源8號資管計劃向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發放了委託貸款,兩家機構均以其對豫金剛石的全部持股為委託貸款提供質押擔保。

第一 財經 進一步梳理股權關系發現,華福證券由興業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下稱「興業國際信託」)持股4.35%,興業國際信託則被興業銀行(601166.SH)控股73%。

2018年1月,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參與定增的股份尚未解禁,當月,豫金剛石股價開啟一路下跌走勢,從最高15.03元/股一度跌至最低1.78元/股。

同年6月19日,豫金剛石披露持股5%以上股東質押股份出現平倉風險的公告顯示,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質押的股票已經觸及平倉線。當天,豫金剛石跌停,報5.76元/股。最終,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均因破產重整不得不拍賣股份。

截至今年12月8日收盤,ST金剛報4.98元/股。照此計算,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3.22億股持股市值約為15.51億元,較彼時定增價格縮水近半。

作為曾經的股票質押質權方關聯機構及新晉大股東,若ST金剛最終退市,興瀚資管的持股價值將歸零,這顯然是興瀚資管乃至華福證券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被實控人「抽干」的妖股

華福證券接盤後面對的可能是一個爛攤子。

實控人「吸干」上市公司、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案例在A股市場屢見不鮮。

天眼查顯示,2010年3月,豫金剛石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人造金剛石單晶、培育鑽石飾品、微米鑽石線、超硬磨具(砂輪)等產品。2020年初,豫金剛石下修2019年全年業績為巨虧逾50億元,令A股市場一片嘩然。

11月27日晚間,ST金剛披露了對深交所半年報問詢的部分回復,詳盡披露了公司每單涉訴案件及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或有事項產生的損失的具體明細。

第一 財經 梳理公告及天眼查數據發現,ST金剛涉及的全部案件中,多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民間借貸糾紛為主。上述案件中,控股股東、實控人、上市公司、子公司等相關方頻繁作為擔保方、被擔保方現身,資金最終流向的部分企業與實控人郭留希存在交集。

公告顯示,截至11月18日,ST金剛及控股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訴訟案件64項,案件金額約48.12億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為原告涉及的訴訟案件4項,案件金額約2.30億元。

根據案件材料,ST金剛作為借款人的案件16項,案件金額約為19.79億元;作為擔保人、差額補足方的案件24項,案件金額約為18.09億元;其他案件28項,案件金額約為12.53億元。

在最新披露的公告中,ST金剛表示,針對資金佔用問題,郭留希將在以第三方資產償還的基礎上,與債權方談判,處置產權清晰、不受限制的資產,以物抵債、債務承接等多種方式償還被動扣劃形成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彌補上述案件因司法劃扣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不過,ST金剛多位股東高比例質押風險壓頂,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和實控人郭留希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的持股均為100%。11月27日,公司公告稱,河南華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新增輪候凍結,涉1.4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03%。此外,2019年6月6日以來,郭留希被出具過19次限制消費令。

今年前三季度,ST金剛歸母凈利潤虧損4.81億元,同比下滑805%。其中,營業外支出高達2.6億元,主要系訴訟損失、預計負債增加所致。

實際上,ST金剛已被實控人拖至「無錢可用」的境地。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司賬面上可動用貨幣資金余額僅為134萬元;短期借款達13億元、存貨11.87億元。其中存貨周轉天數為1070天,持續盈利能力堪憂。

今年下半年以來,ST金剛屢次被監管點名,但公司拒不回復相關問詢函與關注函。11月2日,公司終於回復深交所承認存在資金被動流向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和違規擔保的情況,並已觸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11月4日,公司證券簡稱由「豫金剛石」變更為「ST金剛」,當天股價收報跌停。

盡管如此,下半年以來,ST金剛股價波動極其誇張。Wind數據顯示,隨著創業板注冊制開放20%漲跌幅,以ST金剛為代表的「妖股」被游資爆炒。從7月20日至10月20日,ST金剛股價從2.10元/股升至8.52元/股,累計漲幅達305.71%,累計換手率達628.63%。不僅大幅跑贏主要股指,股價漲幅遠超同期炙手可熱的新能源車板塊。其間,知名游資如「趙老哥」、「章盟主」等所在交易席位頻頻現身。爆炒過後,ST金剛股價遭遇了「過山車」,11月累計下跌12.16%。

入主ST金剛後,華福證券面對公司基本面極差的壓力,能否幫助其扭轉局面尚難定論。但二級市場資金似乎嗅到了一絲「曙光」。12月8日,ST金剛漲停,報4.98元/股。

閱讀全文

與10月17日漲停的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退市股票名稱 瀏覽:21
正威集團香港股票代碼 瀏覽:402
2020年股票走勢圖片 瀏覽:833
光迅科技股票增發 瀏覽:964
怎麼看出來一隻股票能拉多高 瀏覽:507
證券公司股票融資融券開戶條件 瀏覽:466
工商銀行股票每股凈資產 瀏覽:690
卡里的錢怎麼轉到股票賬戶 瀏覽:587
把錢存到股票資金賬戶 瀏覽:93
st天雁股票破產了怎麼辦 瀏覽:675
沒有主力的股票特點 瀏覽:764
股票業績做假索賠 瀏覽:126
股票dma指標詳解圖解6 瀏覽:609
下半年業績好股票有哪些 瀏覽:122
股票反轉的k線 瀏覽:525
10月17日漲停的股票 瀏覽:348
怎樣找資金抱團的股票 瀏覽:459
日本股票是漲停板制度 瀏覽:890
中國人去菲律做股票 瀏覽:962
安邦保險招商銀行股票下跌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