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金值得投資嗎
如果你在1802年投資1美元的股票,那到了2013年,扣除通脹之後,你還會有930550美元的回報。
如果你投資了債券,回報是1505美元。
如果你投資了國債,回報是278美元。
如果你投資了黃金,回報是3.21美元。
如果你持有的是美元,回報最慘,因為現金是最受通脹侵蝕的。
所以長達幾百年的歷史數據告訴我們:
如果你持有現金什麼都不投資,那你的財富只會越來越縮水;
如果你投資了黃金,只能勉強跑贏通貨膨脹;
如果你投資了股票,你不僅能大大跑贏通貨膨脹,還能有一筆很可觀的回報。
其實A股的回報率我也做過統計,長期持有的話也能大大跑贏通貨膨脹。
黃金什麼時候才會漲?
黃金ETF從2019年年初的走勢圖。
尾巴那裡突然回撤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突發事件,會導致黃金大漲,但價格也會很快回撤。
2019年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
所以黃金上漲與zz、有沒有什麼關系。不要再相信亂世買黃金這套偽邏輯了。
那什麼才會導致黃金上漲呢?
我們回想一下2019年發生什麼大事就知道了
要不要持有黃金?
搞清了黃金上漲與下跌的邏輯之後,我們來討論要不要持有黃金這件事。
前面說過,黃金不會生息,所以持有黃金是得不到任何收益的,如果你想在黃金上取得收益,只能賭其它資產的收益下降。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明顯感覺到投資越來越難了,尤其是前幾年那些收益高但風險看起來不高的產品幾乎沒有了,而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的利率也一路下跌。
這也是為什麼我去年一直建議大家趁中國的利息還沒有低到0的時候,盡快鎖定那些能長期給你穩定收益的產品。
你當時可能會看不起那個利息,但那個利息可能是未來很長時間內收益最高的無風險資產了。因為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國家的利息都呈下降趨勢。
同樣道理,在這種全球降息的環境下,黃金就比紙幣更具備現金的屬性價值。
但是黃金本身並非生息資產,它不產生利息,而且影響黃金價格的不僅僅是低息環境,還有其它龐雜不確定的因素。
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想通過投資黃金賺到錢太難、太不現實了。特別是全倉或半倉買入黃金的行為更是萬萬使不得。
你最好把黃金看作家庭資產配置的壓倉石,而不是真正的投資品。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黃金的話,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錢買入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它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率(回撤率)。
B. 國債收益率的與黃金
黃金作為貨幣,其持有者不會獲得利息;而國債則是一種金融工具,發行方為了安撫持有者的焦慮,會支付所謂的「國債收益」。每年的「國債收益率」就是指國債全部收益占投資總金額的比率。我們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來看看在當前收益率背景下,貴金屬的走勢將會如何。
從上圖可以看出,過去4年中,多輪量化寬松政策刺激了國債收益率的上升。當刺激效應消失後,國債收益率回到了前期的下跌通道。當收益率上升時,購買美國國債會獲得比前期稍高的收益。那麼,在購買黃金進行保值和購買國債獲取收益之間,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呢?這需要看兩者的比值。
上圖展示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黃金的比值,與國際金價做了擬合。在量化寬松期間,國債收益率黃金比是走低的,這意味著國債收益率的漲幅超過了金價,甚至在此期間金價還有所下降。然而,出於對沖紙幣貶值的考量,黃金依然會被市場買入並持有,盡管其漲幅會落後於其他商品,例如銅、鋅、錫等基本金屬。
在無限額和無時限的量化寬松環境(QE)下,比值的持續回落意味著國債收益率可能會繼續上升。盡管黃金的漲幅落後於國債收益率,但金價會維持震盪並緩步上行的格局。
C. 為什麼不買黃金買國債
不買黃金買國債的理由如下:
一、流動性更佳
國債作為一種金融證券,其交易非常便捷,市場流動性良好。投資者可以隨時買賣,資金進出較為靈活。而黃金雖然也是一種投資品種,但交易相對復雜,流動性較差。在急需資金時,國債更能快速變現。
二、風險更低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務,其信用風險幾乎為零,收益相對穩定。而黃金市場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大,價格波動較大,存在一定風險。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國債更為穩妥。
三、有國家政策支持
購買國債相當於支持國家經濟建設,是一種服務國家發展的投資行為。國家對於國債的發行和兌付都有嚴格的法律保障,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而黃金雖然也是一種價值儲備,但並未直接參與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
四、收益相對穩定
國債的收益率一般在市場利率的基礎上確定,雖然不一定很高,但相對穩定。相比之下,黃金投資的收益與市場價格直接相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而言,國債更具吸引力。
綜上所述,不買黃金買國債的理由主要包括流動性更佳、風險更低、有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收益相對穩定等方面。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和資金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不過,投資有風險,需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