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確定股票的上漲趨勢上漲趨勢啟動的特徵是什麼
我們平時在做股票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趨勢較好的股票,趨上漲趨勢的個股上漲概率比下跌的概率高,雖然的個股趨勢已經形成,從底部起來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但這類個股肯定存在主力資金在裡面的運作的情況,雖然我們不懂這類個股主力資金的拉升的具體原因,但肯定存在某方面讓主力比較看好,很多個股上漲趨勢形成後,後期的會出現慣性的上漲,我們去做這類個股注重的是該股波波段上漲過程中段的收益。
而一些低位股或者長期下跌趨勢的個股股票可能已經下跌的較為明顯,下跌後仍舊的沒有資金願意去做,並未出現明顯放量情況,肯定存在某些因素不讓市場的資金看好的,而且很多趨勢較差的個股大概率不存在主力資金在裡面的運作的,完全是散戶投資者在裡面博弈的話,後期的股價還可能出現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但很多投資仍舊會選擇一些下跌趨勢中的個股和底部震盪的個股,主要原因是這類個股的一旦啟動後,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但風險也極大,所以判斷個股是否進入上漲趨勢變得很關鍵了,市場也存在很多股票看似趨勢形成了,但僅僅是反彈,上漲趨勢並未正式形成,具體我們參考下圖案例:
第二,我們A股很多股票會存在預期炒作的走勢,預期接下來一段時間業績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資金也好去挖掘這類個股去做,比如在前幾年的資金去挖掘一些晶元和半導體的個股,但當時很多公司業績一般,最近一年很多晶元個股業績才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只有參考個股季度業績並未出現明顯的下滑的情況,保持在同一水平區間小幅度下滑也沒事,但是下滑的幅度不能過大,而且這類個股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情,可以適當降低凈利潤的標准,大家可以參考一些晶元的個股的業績情況,
總結:我們在確實個股趨勢是否形成,首先參考該股在底部趨勢上漲階段成交量變化,放量的情況是如何,縮量的情況時如何,都符合後我們再次參考公司的業績主要看公司的是否具備成長性,凈利潤的增長情況和國家政策扶持等綜合去判斷,都符合後可以判斷個股上漲趨勢已經形成,我們後期可以尋找一個回調位置介入就行。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貳』 股票分時圖的走勢離不開幾種特徵,分別是什麼
分時交易量有規律地增加,並隨著股價的上漲而增加。分時線有五個曲折,運行平穩。股價上漲,分時線上升角度大,趨勢明顯。股價開盤後,走出了上漲通道,表明股價將繼續上漲。需要注意的是,在走出通道期間,分時線路比較曲折。不建議短期操作員操作。在形成通道之後,他們可以考慮進入現場。上升通道上的軌跡突破後,分時線筆直有力,上升角度大,交易量開始密集。
股票價格一開盤,就開始迅速上漲。此時,分時線平直有力,上升角度較大,說明個股相對強勢。如果同時交易量適中且較大,則這些個股具有充分的上漲勢頭,是非常好的強勢股。在個股漲停走勢強勁的情況下,分時線非常平穩,股價繼續上漲,分時線也繼續平穩上漲,幾乎沒有股票停頓。
『叄』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肆』 好的股票都具有哪些特徵如何抓住時機
股性好,是一個股票交易的方式。市場中已經有部分游資在使用“股性戰法”進行股票交易。所謂的“股性”就是股票的個性特徵。有以下股性特徵的股票可以參考定性為股性好。
第一,走勢不拖泥帶水。也就是說走勢干凈利落,這是決定一個股票的最主要特徵,如果一個股票走勢長期拖拖拉拉,你很難想像他能走出獨立的行情。而走勢不拖泥帶水,干凈利落的股票,才更有可能復制它本身的股票特性。
″好股票"是走出來的,別看到一隻股票在向上突破後感覺已經漲的很多不敢買進,只要在向上趨勢中,我們都要沖破恐高的心理障礙,有計劃性。
『伍』 股票跌停板翹板後的走勢一般是怎麼樣有何特徵
關於“股票跌停板翹板後的走勢一般是怎麼樣?有何特徵?”的問題,在這我來表達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在股市中,股票跌停板翹板後的走勢一般是怎麼樣?有何特徵?在股市中股票跌停翹板後的走勢有可能為急速上漲,一直到漲停,造成地天板的現象。但有些股票被撬跌停後,不久可能又將會面臨再次跌停,那麼撬跌停的資金可能就會被跌停封住無法逃脫,到第2天可能再次迎來虧損。除了千劫金版以外,還有些資金喜歡在漲停板上砸盤,這里撬跌停板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股市中不管是打板還是撬跌停板,都是有非常大的風險的,所以我們應該謹慎而為。
在股市中股票跌停板翹板後的走勢一般是怎麼樣的呢?當一隻股票跌停後被撬開跌停它的走勢可能有許多種情況,比如說從撬開跌停之後一直急速上漲到漲停板。又或者說被撬開跌停後,過久過後又回到跌停的位置,再次封住跌停,那麼這種情況更容易造成第2天的極速下跌,導致第2天競價就會以跌停的方式開盤。
看完的小夥伴們希望可以給我點個贊,點個關注哦~
『陸』 股票的特徵有哪些
你好,股票是上市公司發給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投資者的一種憑證,每一份股票代表的公司權力是相等的。股票可以在特定的市場內進行轉讓、買賣,但是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購買的資金。股票的特徵:
1、收益性,收益性是股票是最基本的特徵,它是指持有股票可以為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
2、風險性,風險性是指股票可能產生經濟利益損失的特性。持有股票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3、流動性,是指股票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易。
4、永久性,是指股票所載有權利的有效性是始終不變的,因為它是一種無期限的法律憑證。
5、參與性,是指股票持有人有權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特性。
6、波動性,是指股票交易價格經常性變化,或者說與股票票面價值經常不一致。
『柒』 股票上漲有哪些特徵
你好,一般來說,價升量增、價跌量縮是大盤或個股運行的正常形態。指數或價格處於上升階段時成交量往往很大;股指見頂時成交量便極度萎縮。而黑馬的出現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它會在低位時大幅放量,甚至超過前期築頭時的成交量,這種情況被稱為"巨量過頂",表明該股後市看好。
這種形態的特徵為:
1、前期築頭(一年起以內的頂部)時帶著較大的成交量。
2、前期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目前有止跌回穩態勢,並且在近日某相對低位放出巨量,單日成交量超過築頂時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超過10%。此時底部放大量,可斷定為主力大舉進場的一個標志。同時底部的量超過頭部的量,極有利於化解頭部的阻力。
3、放出巨量後股價繼續保持企穩狀態,並能很快展開升勢。這通常表明股價的根基扎實,後市還有較大的空間,此時可以及時跟進。
有些黑馬在主力吸納時往往能在量上找出跡象,而有些主力則喜歡悄無生息的吸納,在低位時並無明顯的放量現象。這些個股上升過程中明顯的特徵是成交萎縮,甚至越往上漲成交量越小。主力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價,從而透露出這樣可靠的信息:1、主力已經完全控盤,籌碼高度集中,要拉多高由主力決定;
2、上升縮量,說明主力無派發的可能及意願,後市仍將看漲。未出現明顯的頭部特徵時不妨長期持有。
什麼樣的成交量才算縮量漲升呢?這又可分為幾種情況:
1、股價越往上漲,成交反而比前期減少;隨著股價升高,願意拋售的人反而減少,反映出市場強烈的惜售心理。
2、換手率較低,日換手率一般不超過10%,以極少的成交量即保持持續升勢,說明上升趨勢一時難以改變。
3、上升時成交量保持平穩,一段時間內每天的成交量比較接近,無大起大落現象。
進入頂部階段之時盤中表現為:上升過程中放出大量,換手率一般達到30%以上,主力減倉跡象極為明顯。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捌』 股票擁有哪五大特性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一:不返還性
股票一旦發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給公司,只能通過證券市場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發行公司不僅可以回購甚至全部回購已發行的股票,從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業。
二:風險性
購買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
三:流通性
股票作為一種資本證券,是一種靈活有效的集資工具和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
四:收益性。
五:參與權。
股票擁有哪五大特性小編就說到這里了,更多關於股票的干貨知識,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玖』 必漲股票有哪些形態特徵
你好,幾種必漲的股票形態
1均線多頭排列的二次價托即形成金三角
如5日均線從10日均線上方轉到下方形成死叉,在短期內又回到上方形成金叉,即形成二次價托,就是人們常說的金三角。是個比較可靠的買點。這里以東睦股份(600114)為例:如下圖,東睦股份(600114)2010年3月5號形成死叉,5日線穿透10日線轉向下方,然後一直調整到3月12號,5日線突破10線向上形成金叉,之後股指持續上漲到4月7號,漲幅達31%。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拾』 我國股市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你好,我國股票市場特點;
1.有股票市場這個二級市場,那麼相對的就有一級市場這個存在,在復雜程度、作用、影響力方面前者都是比後者大的。
2.股票市場不變的原理就是,其是時刻變化著的,不是表面看著的風平浪靜。
3.二級市場相比於一級市場,最大的不同就是流動性,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成交量是相當客觀的,不過這是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出現的情形。
4.因為其市場上的成本、傭金不是太高,也就是說會適合一般的投資人。
5.其和一級市場(發行市場)有一定的區別,但也是有聯系的。主要是股市公司的股票流通、轉讓等行為提供了基本場所,在刺激人們購買股票慾望的同時,也為一級市場的發行提供了穩定的保證。在者,因為股市交易的價格是最能比較客觀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所以其也為一級市場公司的發行提供價格、數量等方面參考的依據。
6.證券交易所市場一般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而場外交易市場主要是為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服務。
這基本上就是股票市場的部分特點了,其實也包括了其功能了,其還有的功能還有:積聚資本、轉讓資本、轉化資本、股票價格等等都是其功能簡縮。投資者們還要謹記,其公司周期一般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牛市階段、高位盤整市階段、熊市階段、低位牛皮市階段。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