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興通訊的股票一直漲不起來,原因是什麼
1. 中興通訊,曾在中國手機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但近年來其市場份額逐漸減少,相應的,其股票價格也未能實現持續上漲。探尋其背後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2. 2008年,中國成功開發出3G技術,並由中國移動率先商用。2009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加入了3G商用的行列,標志著中國大陸3G時代的正式開啟。然而,中興通訊在3G時代的表現並不突出。
3. 2013年成為中國4G發展的元年,2014年則被視為4G的爆發年。中興通訊由於未能抓住4G時代智能手機帶來的機遇,其收入和利潤的增長受限,股票價格也因而受到拖累。
4. 2019年,中國進入了5G時代,2020年則是中國5G加速建設的一年。中興通訊再次未能抓住這一輪技術變革的機遇,其與華為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5. 中興通訊長期面臨美國的打壓和制裁,市場渠道受到嚴重限制,同時,公司未能成功研發自己的晶元技術,這進一步削弱了其市場競爭能力。
6. 2020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的營業收入為471.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1%,主要得益於運營商網路及政企業務的收入增長。然而,其毛利率為33.43%,較上年同期下降5.78個百分點。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8.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29%。
7. 在A股市場中,投資者通常建議謹慎對待所謂的「高科技」公司,因為研發投入巨大,且成果不確定性高。中興通訊便是這樣一個例子,其試錯成本高昂,且需要國家意志的支持,因此,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介入這類公司的股票投資需謹慎。
8. 中國的市場優勢在於其龐大的市場和多元的需求,因此,從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大消費類股票更適合在A股市場進行投資。只要選擇正確的行業賽道,投資的公司沒有問題,投資者仍有機會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貳』 華為Mate30刺激概念股暴漲,首隻科技ETF一鍵「打包」漲停牛股
依靠華為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強大號召力,「華為產業鏈」正有逐漸蓋過「蘋果產業鏈」風光的勢頭,有望成為未來十年極具想像力的核心資產。北京時間9月19日夜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德國慕尼黑發布了Mate 30系列旗艦手機。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諸多華為概念股大漲,國內唯一也是首隻 科技 龍頭ETF——華寶 科技 龍頭ETF,基金簡稱「 科技 ETF」,交易代碼515000,50隻成份股中就涵蓋了19隻華為概念股,其中18隻近兩個交易日股價實現上漲,8隻漲幅超過5%,助推著基金凈值的繼續走高。
繼2019年7月,華為發布首款5G手機Mate 20 5G後,如今重磅推出「第二代真正的5G手機」,首次將處理器和5G基帶集於一體,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方式,支持雙卡雙待,5G和4G卡可以同時在線,這令9月13日搶先發布iphone 11的蘋果公司倍感壓力。對於Mate 30系列,目前已有券商分析師喊出預測:華為Mate 30系列預估2019出貨量將超2000萬部。
受華為發布Mate 30系列新機的利好消息刺激,近兩個交易日,相關華為概念股聞風大漲。9月20日當天,多隻個股盤中一度漲停。Wind數據統計,目前A股華為概念股共計106隻,近兩個交易日,84家股價上漲,佔比近8成。其中6隻華為概念股,短短2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10%。
這些個股的優異表現,直接推升著相關 科技 主題ETF的業績。以近期大紅大紫的華寶 科技 龍頭ETF為例,基金代碼為515000,其最新的50隻成份股中,就有19隻華為概念股。Wind數據統計顯示,9月19日、20日兩個交易日,其中18隻華為概念股股價實現上漲,8隻漲幅超過5%,分別是欣旺達、大族激光、滬電股份、四維圖新、匯頂 科技 、通富微電、深南電路、千方 科技 。今年以來,上述19隻華為概念股的表現也遠超預期,其中滬電股份年內漲幅更是高達304.35%。
實際上,除了因蘋果、華為先後推出年度旗艦產品,刺激相關概念股走強外,受益於近期政策、資金的雙重利好, 科技 股總體在明顯走強。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9月20日, 科技 龍頭ETF的標的指數——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年內漲幅高達60.19%,超過同期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中的26個行業指數表現,也遠超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創業板指等寬基指數的同期表現。不止今年,拉長時間區間至過去1年、2年、5年,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的業績表現也顯著跑贏滬深300、中證500和創業板指。自2012年6月29日的基日算起,截至2019年9月20日,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累計漲幅高達225.82%,而同期創業板指、、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的漲幅分別為134.63%、73.42%、59.88%、49.94%,顯示該指數通過疊加對估值和盈利、成長性的主動篩選,策略能夠取得較為良好的長期收益表現。
受益於 科技 股走強,相關 科技 主題基金持續獲得資金追捧。同樣以華寶 科技 龍頭ETF為例,自8月16日掛牌上市以來, 科技 龍頭ETF份額已經增長近40億份,根據上市至今盤中的成交均價1.11元計算, 科技 龍頭ETF上市至今,短短25個交易日內凈流入資金高達44.38億元,成為滬深兩市資金流入最多的股票型ETF。
基於5G技術的全球領先能力,市場普遍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未來5年至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缺乏創新元素、沒有5G功能的現實,讓蘋果以及其產業鏈的未來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風水輪流轉。4G時代看蘋果,5G時代看華為。過去十年,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孕育了整個產業鏈的飛黃騰達,而僅僅A股上就有數十家公司藉此成為十年十倍的大牛股。未來以華為為首的國內自主品牌供應鏈,或將迎來同等體量的「黃金」投資期。
專業人士分析稱,較之直接投資華為概念 科技 股,通過投資華寶 科技 ETF這樣的涵蓋諸多「華為概念股」的 科技 主題基金,能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享受到 科技 股上漲的紅利,也顯然更適合於普通投資者。
『叄』 4G概念股的股票一覽
◆ 4G概念股一覽
烽火通信(600498)、中創信測(600485)、大唐電信(600198)、紫光股份(000938)、中興通訊(000063)、
高鴻股份(000851)、中天科技(600522)、深桑達A(000032)、恆信移動(300081)、超聲電子(000823)、
三維通信(002115)、國民技術(300077)、上海貝嶺(600171)、億陽信通(600289)、北緯通信(002148)、
恆寶股份(002104)、東方通信(600776)等。
據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有18隻相關概念股獲基金、券商、社保、險資、QFII五大機構重倉持有,合計持股市值100.55億元。
從五大機構持股市值來看,持股最高的為中興通訊,2013年三季度末共有92家機構持有該股,合計持股4.58億股,占該股流通股比例為16.37%,市值高達76.1億元。三季度持股數量環比下降1.31億股左右。中恆電氣獲機構持股市值緊隨其後,三季度末共有8家機構持有該公司3108.7萬股,較2013年二季度環比微增,持股市值為4.38億元。此外,五大機構重倉大唐電信、大富科技、東方通信、世紀鼎利市值也在2億元以上。 五大機構2013年三季度末重倉4G概念股一覽 名稱 持股機構家數 本期持股數量(萬股) 環比變動(萬股) 持股市值(萬元) 占流通股比例(%) 綜合評級 中興通訊 92 45,848.45 -13,149.89 761,084.25 16.37 買入- 中恆電氣 8 3,108.73 147.17 43,770.95 17.49 增持+ 大唐電信 3 1,904.34 1,474.75 29,326.77 4.35 增持 大富科技 5 2,098.62 -543.95 25,792.06 19.53 增持 東方通信 4 3,742.98 -276.59 23,431.03 3.92 增持+ 世紀鼎利 8 1,454.91 798.56 21,387.20 13.10 增持 日海通訊 4 940.23 -843.60 17,901.90 4.00 增持+ 梅泰諾 6 866.65 32.19 16,752.29 8.94 買入- 三維通信 4 1,981.28 862.78 15,454.01 6.00 買入 國民技術 1 680.00 -1,632.61 14,742.40 2.73 增持 新海宜 4 1,629.98 -944.68 13,757.00 5.30 增持 卓翼科技 5 467.24 -2,302.71 7,924.43 5.10 增持+ 華星創業 4 465.19 -310.43 5,531.14 5.00 買入 邦訊技術 1 199.99 -336.28 3,263.91 3.18 增持 富春通信 2 141.36 -49.32 2,452.63 2.96 增持 傑賽科技 1 150.00 141.78 1,672.53 0.73 增持 中創信測 1 85.79 -204.73 877.61 0.62 買入 武漢凡谷 1 41.38 -1,222.88 371.58 0.19 增持- (參考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