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度入股漢得信息被疑「借殼」回復稱暫無意控股權
■本報記者 施 露
網路入股的消息近日助推漢得信息股價接連漲停,截至3月8日,公司股價已累計漲逾六成。
3月5日,漢得信息遭到深交所問詢,就委託表決權的比例及網路是否會進一步增持等問題進行了問詢。
3月7日,漢得信息回復交易所問詢函,稱截至日前網路無繼續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的權益的計劃,也無謀求公司控制權的計劃。但即便如此,公司股價依然連續漲停。網路戰略入股後,漢得信息的股價連續獲得5個漲停板。
《證券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漢得信息證券部,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5個交易日股價漲61%
3月1日下午收盤,漢得信息公告稱,網路受讓公司控股股東5%股權,獲得近10%表決權。3月4日(宣布戰略入股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漢得信息早盤開盤即封一字漲停,封單50餘萬手。
而後的4個交易日,漢得信息連續收獲3個一字漲停及1個漲停板。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網路戰略入股後的5個交易日,漢得信息股價累計上漲61%。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漢得信息連續漲停的背後,機構及游資成為二級市場的主要推手。根據3月6日及3月8日漢得信息的龍虎榜數據,中信證券杭州延安路證券營業部及國泰君安證券南京太平南路證券營業部分別登陸買入金額榜首位。
在3月8日和3月6日的龍虎榜上,買入前五名和賣出前五名都出現了機構專用席位,其中,此輪漢得信息5個漲停板的推手中,不乏機構的身影。
而在連續獲得漲停的同時,漢得信息股東也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進行減持。
3月6日,漢得信息出現大宗交易,成交價格為16.79元/股,賣出數量為97萬股,公司股東套現1628.63萬元。根據交易明細顯示,買方為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仁路證券營業部,賣方為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錦東路證券營業部。
網路無意謀求控股權
入股漢得信息,被市場視為網路布局A股的一步棋。不過,根據漢得信息回復交易所的問詢函來看,網路此番暫無謀求控股權的意向。
在3月1日宣布網路戰略入股之後,網路獲漢得信息約5%股權以及近10%的委託表決權,雖然持股比例並不高,但是網路在上市公司的話語權僅次於控股股東。3月5日,深交所火速問詢漢得信息,就網路未來的增持計劃及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等事宜,進行了問詢。
3月7日,漢得信息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稱,網路與公司的合作主要在雲計算、共性服務及垂直服務三個方面。
「網路希望通過戰略投資,加深雙方的合作層次。一方面,網路的技術能力、研發能力較強,網路雲服務等2B業務正在迅速發展中,另一方面,漢得信息在項目實施上具有人員及經驗優勢,因此雙方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網路在本次入股後,未來12個月也不存在對上市公司資產、業務、人員進行整合的計劃。」漢得信息在回復網路入股的目的時稱。
漢得信息還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陳迪清、范建震股份質押解除後,該等股份沒有減持或轉讓的安排。在兩年的表決權委託期限屆滿後,陳迪清、范建震亦無進一步轉讓或者減持的計劃,也未與網路或者其他任何第三方達成關於該等股份安排的協議。截至目前,網路無繼續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的權益的計劃,也無謀求公司控制權的計劃。
不過,即便3月7日澄清了網路並無控股計劃及增持計劃,漢得信息在3月8日雖然打開了一字漲停板,但收盤依舊放量漲停,成交額達37.92億元,超過前面4個交易日總額,換手率為27.98%。
值得注意的是,漢得信息將於3月12日解禁67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0.76%,解禁股類型是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2. 為什麼有的股票連漲三個板證監就發問詢函,而有的連漲八個板都不發問詢函呢
有一些股票是明顯沒有任何投資價值的股票,當這種股票連續漲停的時候,當然就要詢問。
3. 連續漲停翻10倍的股票
連續漲停翻10倍的股票確實存在,但概率極低,屬於極端案例。這類股票通常出現在小盤股、題材炒作或突發重大利好的情況下,比如2020年的九安醫療(新冠檢測概念)和2023年的中航電測(軍工資產重組),但普通投資者很難從頭吃到尾。
具體來看這類股票的特徵:
1. 流通盤小:市值通常低於50億,主力資金容易控盤拉升。比如2022年的浙江建投啟動時流通市值僅30億左右。
2. 題材風口:必須契合當時最熱門的炒作主線,比如新能源、AI、重組等。像2024年的克來機電就是受益於機器人概念爆發。
3. 業績彈性:要麼有困境反轉預期,要麼具備故事想像空間。例如2021年的ST眾泰,在破產重整預期下實現27連板。
但要注意風險:
1. 監管風險:交易所會對異常波動股票採取問詢函、停牌核查等措施。2025年已有7家上市公司因炒作被立案調查。
2. 流動性風險:連續漲停後往往伴隨巨量陰線,如2024年深中華A在第13個漲停後單日振幅達18%。
3. 基本面脫節:多數十倍股最終會價值回歸,比如暴風科技從最高點下跌超99%。
普通投資者如果想參與,建議:
1. 設置嚴格的止損線,比如跌破5日線立即退出
2. 控制倉位不超過總資金的10%
3. 關注龍虎榜數據,避開純游資接力標的
4. 更建議通過ETF參與行業性機會,比如科創50ETF在2025年上半年也有35%漲幅
最新案例可以參考2025年6月剛開板的鴻博股份(AI算力概念),但這類股票往往漲得快跌得更快,需要極強的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