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股市是啥原因呢美國股市大漲,中國股市大跌,美國股市大跌,中國股市也大跌,這是啥原因呢真是...
原因很復雜,就怕您沒有耐心研究下去,因為想搞懂很費腦筋。中國股市的牛市是有,但不是指數的牛市,是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公司的牛市,您仔細看看,很多這樣的股票這半年漲的很兇的。分析起來,核心原因有兩個:
一是中國股市在給股票重新定價。2005年之前,產業資本的股票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股改以後,產業資本的股票隨著全流通也可以在股市買賣(就是現在股民痛恨的大小非減持)。所以,股票價格的決定必須要考慮這些產業資本家的想法。如果考慮他們的想法,即使股票是金融資產,股票價格也要相對2005年之前大幅下降。這就是當前A股很多行業的價格降的和香港、美國這些成熟市場一樣的原因。再加上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將來無論誰的公司,只要符合要求,都能上市,不限制;股票價格交給投資者自己決定,政府不幹涉,這都導致價格長期處於下降趨勢里。歷史原因(例如:散戶群體的巨大和非專業性,早期股票求大於供等)導致的股票價格一直很高,這些歷史因素短期很難改變,所以,股票重新定價,股價就處於長期的下跌中。
二是中國經濟處於十字路口,前途未卜。30年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和投資,投資尤其是主導手段。而30年的發展過程中,政治體制改革幾乎沒搞。體制的落後,外加對投資的過度依賴,兩者組合在一起導致貧富分化到了嚴重的程度,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大量行業產能過剩,腐敗嚴重,社會存在巨大的動亂風險。這種情況下,中央不敢再繼續搞固定資產投資,只能通過制度的改革等中長期手段調節經濟結構,平衡收入分配(估計您已經看到了,您當地的很多拆遷工程是不是停了下來?)。所以,中庸的經濟政策必然導致傳統的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行業效益大幅下滑。我統計了這些行業去年的數據,水泥、有色金屬、建材、玻璃、鋼鐵等行業效益下滑非常嚴重,鋼鐵行業甚至整體上全行業虧損。這些行業都是股市的權重股,他們的蕭條必然導致整個股市的調整。
主要原因就這兩點,估計您想徹底弄明白起碼要有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就是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多年的調整。至於IPO重新開始了,至於外資撤離了,還有什麼欺詐上市了,機構、資本家合夥榨取散戶血汗錢了,都是次要原因,並不能影響到股市的大趨勢。所以,不要在關注大盤的漲跌了,要關注個股。
簡單聊聊,原因很復雜,用簡單的文字很難說清楚,抱歉!
Ⅱ 07 08年美國股市下跌多少
07 08年美國股市下跌多少?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我與你走在
Ⅲ 美國股市所有歷史行情能在那裡看到
美國股市所有歷史行情能在那裡看到從技術上分析,超短線候選股必須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的才考慮,買入的時機是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後無量回敲5日線企穩的時候。但有的時候遇到連續放量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起來的個股,次日量比又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可以追漲進場。環境是一種認知卸載(offload)方式(註:
Ⅳ 下圖是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美國股市走勢圖。對此圖理解不正確的是()。 A.1927~1928年,股市
答案:D.
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准確解讀圖形材料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A,B,C選項符合題意;D選項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為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羅斯福在總統競選演說中闡明了新政的思想,而開始推行新政是在1933年羅斯福就職總統之後,D選項不正確,故而選D選項。
考點: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以及新政
考點名稱: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實質:
羅斯福新政是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克服危機做出的政策調整,它是在維護資本主義的前提下,對美國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以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特點是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羅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義,「新政」不僅不是法西斯主義,而且還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羅斯福新政也不是社會主義,因為它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它是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政策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只能說是一次資產階級改革。
羅斯福新政大規模興建公共工程的作用:
(1)提供就業機會,刺激了生產和消費。
(2)有長遠而廣泛的社會效益。
(3)「以工代賑」這種方式不傷救濟者的自尊心,使他們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不是白吃救濟,還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保護了有自尊心的美國人。
(4)在勞動過程中,磨練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於頹廢,還可以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單純發放救濟款所達不到的。
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
②具體原因:生產和銷售矛盾尖銳
2、特點:
①影響范圍廣(從美國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影響所有經濟部門)
②持續時間長(1929-1933)
③破壞性嚴重
3、影響:
⑴對國際局勢:各國紛轉嫁危機,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陷入混亂,國際關系日趨惡化。
⑵對國內局勢:使得人們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懷疑,法西斯主義在一些國家開始泛濫,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搖搖欲墜
考點2: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1、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⑴危機爆發後,當時美國政府基本延續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⑵1933年,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國總統
2、羅斯福新政的內容:
(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
(2)復興工業——核心內容
(3)調整農業政策
(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3、特點:在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4、羅斯福新政的影響:積極直接影響:是美國逐漸從經濟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間接影響: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美國法西斯勢力;深遠影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時代;消極影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