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1年已經退市的股票
退市新規實施的第二年,A股常態化退市機制正在逐步形成,與此同時,伴隨著注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A股「新陳代謝」持續提速。
從ST平能1月24日終止上市,到3月22日*ST新億鎖定「2022年A股首家強制退市公司」的頭銜,再到5月31日晚間*ST網力公告退市,A股年內退市公司數量已增至33家,創出歷年新高。
年內35公司確定退市,還有8家觸及「紅線」,涉及121.2萬股東
截至5月31日,退市新億、退市中新、退市拉夏、東電退、長動退、*ST艾格、ST平能7家公司已完成退市程序。退市拉夏、退市中新、退市新億為財務類原因退市。*ST艾格因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退市。東電退、長動退屬於其他原因被終止上市的情形。ST平能因被龍源電力擬換股吸收合並內而終止上市。
*ST德威(300325.SZ)、*ST眾應(002464.SZ)、*ST天首(000611.SZ)、*ST猛獅(002684.SZ)、*ST金剛(300064.SZ)、*ST晨鑫(002447.SZ)、*ST綠景(000502.SZ)、*ST廈華(600870.SH)、*ST科迪(002770.SZ)、*ST新光(002147.SZ)、*ST環球(600146.SH)、*ST寶德(300023.SZ)14家公司也即將進入退市整理期。
24年超200家公司告別A股,今年退市數量創紀錄,退市制度逐步完善
1900年開市至今,A股已走過32個年頭。1999年瓊民源A因證券置換而退市成為A股第一家退市公司。2001 年 2 月 23 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退市機制正式出台,PT 水仙因連續四年虧損於當年 4 月被終止上市,成為我國第一家被終止上市的上市公司。
1999年以來的24年間,共有205隻股票退出A股舞台(含吸收合並、私有化、股權置換)。2019年以前,僅2004、2005、2006、2007以及2015退市公司數量達到了10家及以上,此後A股退市數量逐年增加,2022年前五個月已有35家確定「離場」,超過2021年的23家創出歷史新高,而這一規模在未來的7個月里勢必會進一步擴容。
回顧過去,我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的建設明顯滯後於資本市場的擴張速度,不過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推進,在注冊制的契機下,作為重要配套制度的退市制度正快速完善,A股生態也得以進一步優化。
1993年,《公司法》的頒布搭建起退市制度的初步框架,2001年退市機制正式出台,至今的20多年中,我國退市制度主要經歷以下四次內容完善。
1.多元化退市制度構建。2006 年和 2012 年,深交所分別發布了中小板和創業板退市制度。退市制度針對各層次資本市場進行多元化完善,從而更有針對性的滿足各層次資本市場的退市需求。
2.增加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2014 年 10 月,證監會出台《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增加了對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
3.健全主動退市與完善強制退市指標體系。2018 年 7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2020 年 3 月新《證券法》生效,滬深證券交易所對及退市制度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相應修訂,構建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和重大違法類等 4 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2020年12月底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在退市標準的科學性和退市流程的高效性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
4.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2022 年 2 月,三大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聯合發布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解決退市公司掛牌過程中主要存在的退市公司配合度不高、主辦券商承接機制不暢等問題。
退市制度梳理
退市知識
如果不慎遭遇退市股該怎麼辦?我們一起看看退市的相關知識。
01 什麼是股票退市?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也就是說,這家企業的股票不能在證券交易所繼續掛牌上市並交易了。
02 退市有哪些類型?
退市主要包括主動退市及強制退市兩大類,其中強制退市的指標又分為4類: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
退市新規各板塊規則變動
03 股票被終止上市後,如果持有該股是否血本無歸?
一般而言,大多數公司退市前會進入退市整理期(註:交易類退市不設整理期),在這段時間投資者可以進行交易。根據新規,退市整體期為15天,在這段時期內,股票簡稱上會加一個明顯的標識,比如退市**,**退等來區分風險。
在整理期,投資者可以賣出股票,但如果需要買入整理股票的,需要簽署退市整理交易許可權。另外,開通許可權需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等門檻。
由於整理期首日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退市股票一般會在當日出現大幅下跌,空頭力量充分釋放後走勢基本維持平穩。金融界特別提醒,退市股炒作風險需警惕,切勿「刀口舔血」。
04 股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持有退市股還能賣出嗎?
如果投資者在整理期沒有及時賣出該股,那麼在退市整理期滿後,交易所將在五個交易日內對其股票進行摘牌,公司退市。公司被摘牌後,股份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持股的股東可以在股轉系統進行股份轉讓。但需要注意的是開通新三板需要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驗,且開通許可權1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一類200萬(基礎層)和二類100萬(創新層)的要求。
在股轉系統交易的股票不設置漲跌幅限制,以做市商交易模式為主,退市板塊成交量極低,投資者持有的市值往往形同於「歸零」。過往僅出現過極少數退市企業重新上市的案例,如招商南油(原長航油運)、國機重裝等。
目前的退市整理期和《關於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為中小股東提供了時間來應對,也為後續股份轉讓做了保證。同時,上市公司由於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民事救濟或賠償。
毫無疑問,2022年是將是A股的退市大年。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隨著A股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逐漸深化,對於個股的選擇更為重要,盡量在投資者的時候規避業績連續虧損和出現虛假財報的個股,擦亮雙眼,投資須謹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