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k线和均线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K线是代表这一天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均线是指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称之为移动平均线。
K线起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因为图形像蜡烛,所以又称蜡烛图,日本线。K线是代表这一天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红色的K线代表当天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称之为阳线。绿色的K线代表当天收盘价格低于开盘价格,称之为阴线。
K线中向上延伸的一条细线称为上影线,它的含义是当日股票最高价和收盘价(阳线)或开盘价之差(阴线)。
K线中向下延伸的一条细线称为下影线,它的含义是当日股票最低价和收盘价(阴线)或开盘价(阳线)之差。
日线上的均线一般分为5日(MA5),10日(MA10),20日(MA20),30日(MA30),60日(MA60),120日(MA120)和250日平均线(MA250),它指的是在这些天里这个股票收盘的平均价格,通过K线与均线的对比可以看出股票的强弱,一般在5日均线以上属于较强势。
一、K线是由股价的开盘open、高high、低low、收盘close四个参数构成的一条柱状影线和实体的线条。均线是利用统计学的“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的股价予以计算,求出一个平均值,连接起来取得的移动平均线(MovingAverage)。它是道氏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K线的重要补充。
炒股的时候大家常常都会看股票K线。利用K线找“规律”也是炒股常用的方法,毕竟股市变化多端,从而进行更好的投资,进而获取收益。
二、移动平均线MA【Movement Average】指的是最近N天某标的个股收盘价(或指数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方法是: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收盘价格之和除以N,作为当天的数据;第一个初始数据算出后逐日向前推移,每把新的收盘价加入被平均的数组,就把从后向前倒数第n+1个收盘价剔除(为便于理解,我姑且称之为“纳新吐故”);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这样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数据,如此类推。计算公式为:MA=(C1+C2+C3++Cn)/N ,C为某日收盘价,N为移动平均周期或叫参数。
Ⅱ 什么是股票的k线
股票的K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工具,用于展示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信息。以下是详细解释:
股票的K线是一种图表形式,用于展示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动态。通过绘制K线,投资者可以了解资产价格在不同时间段的走势和交易情况。
详细解释:
1. K线的基本概念:K线是一种价格图表,通常以日为单位记录股价的变化情况。每个K线包含了股票的特定时间段内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直观反映出股价在该时间段内的涨跌情况和交易活跃程度。
2. K线的构成:K线通常由一条竖直的线条和几个小点组成。竖直的线条部分表示股价的走势,即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价格区间。小点则代表了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根据股价的变化情况,K线可分为阳线和阴线两种类型。阳线表示收盘价高于开盘价,而阴线则表示收盘价低于开盘价。
3. K线的分析意义:通过分析K线的走势和形态,投资者可以判断股票的趋势、买卖压力以及可能的反转点等。例如,连续的阳线可能表示股票处于上涨趋势,而阴线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市场出现了调整或下跌的压力。此外,K线的组合形态还可以提供其他重要的信息,如双重顶、底等,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股票的K线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股票的走势和交易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K线,投资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