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买股票的钱是被上市公司拿走了吗,都说上市圈钱是这样的吗如果股票跌了,那我的钱去哪里了
上市公司圈钱是在募集申购中完成的。是机构网下申购和小散们打新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机构和小散们的申购价中每股有1块钱(除了紫金矿业)进上市公司的注册资本、每股超过1块钱的部分进资本公积(由上市前公司的老股东和参与新股申购的新股东共同按股权比例享有)这个过程是圈钱。
之后二级市场上的炒作,实际上已经不是上市公司圈钱了。和炒大蒜、炒古董一样就是投机赌博罢了,有人赚更多人赔,如此而已。
❷ 李志尚:股市的钱去哪儿了
就股市而言,一年百万亿的交易量,钱都去哪儿了?到底被谁赚了?估计新手或入市不久的投资者仍然不全明白这些套路,笔者李志尚主要从两大类来讲。
股票市值蒸发缩水,钱去哪儿了?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至少有1/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在手,你的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是一亩地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于是你的财富象征也便随着缩水。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但对于投资者来讲,若买入价较高自然面临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俗话说“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事物随环境在变。
股票能赚钱,但被谁赚了?
一、国家税收、券商手续费
国家和券商这两块,无论股民赚或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国家和券商收取的费用分别过千亿,无疑都是股民的贡献。
二、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先是依靠IPO、增发、配股、大小非解禁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后是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减持套现离场。从上述数据表中可以看到很明白。
三、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实在令人深思。
四、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拉升幅度一般10-50%,时间一般一周至一个月左右,根据市场环境而定。特别是2016年整体横向的趋势,也有不少机构游资化、散户化式的投机。
五、大资金机构、基金
大到国家队资金、再到公募、私募基金、后到公司户、个人大户,他们在资金量大的优势下,通过多元化、分散式组合布局投资;例如股票组合、股指期货对冲、参与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线下打新等方式,求均衡稳定的收益率。
六、少数散户
个别散户能赚钱的类型大致为:一类是周期性赚钱,例如正好赶上一轮牛市,买什么都能赚点,但长周期来讲,对于零和游戏规则最终回吐给市场。二类是理性的投资者,懂得该出手就出手,该收手就收手的人,不会在行情向下转势时恋战,更不会在大势不向好时进入市场。三类是精通技术的人,从历史血训走过来的经验丰富的人,一般不会被深套,还能赚一些钱,起码能看懂市场的一些节奏,但仍要管得住手才能确保利润不会被回吐。四类是只做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公司个股,等待最低位置进行定投、滚动操作或放长线,做精一只股也能赚钱。
曾经,有媒体报道湖南娄底一小股民初涉股海,一年时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菜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还有他的两个同伴遭遇也和他一样,为国家、为券商打工了。所以,网不要撒太开,集中精力做精一张图、做精一只股、做精一种手法,或才能挽救散户的命运,这也是笔者李志尚着作这三本书的真正寓意。
总之,股市不能失去造血功能,否则一直失血过多,只会导致市场一直低迷下去,然后导致散户赚钱效应下降。例如最上游链中的IPO要常态化发行,还有比新股发行更可怕的是定增不要频繁再融资,还有解禁股应延长时间或降低减持比例,再者是高管减持应有尺度等,将这些易于过大失血的功能进行改革,再通过转型中的新常态经济进行造血,才是对股市提振的真正大利好,春节前后大家了不妨多关注类似这几大问题的动态。笔者认为,新股发行至5000家对中国来讲也较合理,但要注重质量,例如上市公司大股东要有“工匠精神、百年老店精神”去做大做强,而不能如:吉林永大五年创造不到8000万利润,从市场套现67亿,一股不留;还有华锐风电五年亏损90亿,也是一股不留的减持,从市场套现20亿;还有常年不分红的。另外据悉,2017年有达3万亿的大小非解禁市值,最高峰是2月3040.63亿元、9月3531.83 亿元、12月3359.26亿元,届时或之前需注意大盘趋向,散户们不要再被市场割韭菜了。
股市的钱去哪儿了?被谁赚了?
❸ 股票下跌的钱都跑哪去了
钱还在,不过市值蒸发了。
假设某股,你10元买入,卖给你股票的那个人一股拿了10元走,你拿到了一股虚拟资产,股价10元。
后来股价跌到2元了,你卖了,你拿前旦了2元回来,你转出去的那一股资产估价2元,中间的8元不见了,也就是蒸发了。
所以,股票是一种虚拟的商品,他的价值不是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是市场给予的评估决定的,也就是说市场觉得它值100元,它就标价100元,市场觉得它值1毛钱,它就标价1毛钱。
当然,成交的钱是真的,是不会消失的。上例中,你花的10元赚到了上家兜里,并没有消失,你卖的钱从下家转到晌蚂了你的兜里,也没有消失,只是你拥有的钱从10元变成2元了,这个损失是你的资产估值蒸发了8元,但是自始至终,你一毛钱票子也没印过,一毛钱也没有烧过,所以票子的数量也没变,只是你曾经拥有的那一份虚拟资产贬值了。
对了,单从这个例子中提供的信息看,股票代表的那一股对应的净资产也不会因为股价从10元跌到2元而发生变化,对应经营的收益权慧谨扰也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那份收益权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