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锁定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锁定期这么一说……
一般来说,限售股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首次授予限售股的首次解锁期限为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首次解锁期限内解锁数量占授予限售股的40%。具体的限制性股票解锁还是要看公司的一些规定。
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定条件授予激励对象的一定数量的股票。只有当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时,激励对象才能卖出限制性股票并从中受益。锁定期是不满足指定条件的期间,解锁期是条件可以出售的时间。
公司上市有股票锁定期的原因,公司上市后,部分原始股有一定的限售期,锁定期一般在1年至3年之间。在此期间,投资者不能出售。同时,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的股份也有锁定期。发行人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发行人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票,发行人也不购买该部分股票。如果在公司中上市的权益股达到或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增持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
拓展资料:
一、哪些情况会有锁定期
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以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受让方就是买方,买方买入后半年内不得卖出。
2、限售股有锁定期。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二、限制性股票解锁期和锁定期是什么意思?
股票的锁定期是指买方买入股票后,在一段时间不能卖出。设置锁定期的目的是:
1、防止股票买方将股票进行套现:很多大股东和机构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如果不设置锁定期她们可能转手倒卖,这样完成套现。
2、防止内幕交易,大股东如果有买了股票转手联合庄家拉高再转手卖出就会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3、有利于辅助IPO核查,防止企业造假上市。从目前IPO周期来看,上市准备期1年,在证监会排队等候上市约1年,上市后再锁定期1-3年,漫长的锁定期使企业或股东造假所需承担的成本大大提升。
‘贰’ 对未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需回购的股票为什么不冲减管理费用
预计未来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股利持有者的现金股利是离职的人数乘以股数乘以面值
‘叁’ 股票解禁的条件
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结束了,变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首发限售股
公司IPO申请上市,首发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属于首发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锁定36个月。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普通股东(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也不存在突击入股情况: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锁定一年。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锁定一年,离职后锁定半年。
二、增发限售股
增发限售股,是已经上市的公司,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融资进行非公开增发,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肆’ 股票的禁售期与限售期有啥区别
限售就是指限制发行量给股民
禁售就是不发行!
通常设置首发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主要为了规避上市后大股东迅速抛售股票,引起股价及公司震荡的风险
‘伍’ 股票锁定了说怎样解锁啊
首先要看是在什么位置被锁住的,这样也好有个具体的说法和解套的方案。不过一般解套有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行情走势如果依然处于反向波动阶段,这时候可以根据分析找合适的点位先选择锁仓,等到行情到了强支撑/阻力位置的时候将反向的锁单出掉,等价格回调之后继续锁单,如此重复。
第二、 行情反向波动非常强烈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止损掉,然后以双倍仓位进场反向的单子,只要行情能够延续一定的幅度,亏损就会被弥补甚至是回本盈利。
第三、 如果行情发展到了尾声,这时候可以选择在相应的阻力/支撑位位置加仓操作,拉低均价,等到行情回调就会缩小亏损。
‘陆’ 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第一期要是未达成解锁条件,但第二期达到解锁条件了的话,第一期的部分还能解锁吗
具体要看当时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
市面上普通来说,可以解锁第一期,但不是全额解锁
‘柒’ 上市公司限制性股权激励没有达到解禁要求的,怎么办,可以延续到下一年继续做吗
如果没有达到解禁要求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延续的,但是要看具体的操作规则了。
‘捌’ 限制性股票可撤销现金股利为什么增加库存股
现金股利可撤销,意思指,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1. 现金股利可撤销
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
2.现金股利不可撤销
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或不得被要求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将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作为同普通股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处理,分子应扣除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
库存股 库存股(treasury stock)是指已经认购缴款,由发行公司通过购入、赠予或其他方式重新获得,可供再行出售或注销之用的股票。
库存股股票既不分配股利,又不附投票权,一般只限于优先股,并且必须存入公司的金库。我国《公司法》目前规定公司必须实行法定资本制,所以中国的公司目前不允许存在库存股。
但是,目前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同时,还表示将积极推动《公司法》的立法修改,争取允许上市公司将回购的股份可用作库存股,为上市公司规范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库存股是用来核算企业收购的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是权益类科目。它的特性和未发行的股票类似,没有投票权或是分配股利的权利,而公司解散时也不能变现。
按照通常的财务理论,库存股亦称库藏股,是指由公司购回而没有注销、并由该公司持有的已发行股份。库存股在回购后并不注销,而由公司自己持有,在适当的时机再向市场出售或用于对员工的激励。简单的说,就是公司将已经发行出去的股票,从市场中买回,存放于公司,而尚未再出售或是注销。 它的特性和未发行的股票类似,没有投票权或是分配股利的权利,而公司解散时也不能变现。
库存股的会计处理方法是:面值法和成本法。
实行库存股制度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公司管理者有效地实现负债与权益股本之间的平衡,降低融资成本。允许公司购回股份后不将其注消而以库存股形式存在,可以提高公司管理其资产的能力。当负债融资成本低于股本融资成本时,则通过购回股份减少股本在整个资产中所在的比例而适当增加负债,可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当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接近或超过公司的合理比例时,公司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出售库存股,可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能承担更多的负债;尤其当预期未来市场利率水平将上升时,在短期内快速增加负债比例可降低融资成本。因而,如果公司能在管理负债与权益股本之间取得妥善的平衡,公司便能在整个业务周期中降低其平均资金成本。
2.为公司在融资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库存股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融资工具,如允许公司库存一部分股票,无疑对公司在融资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相对于配股和增发新股而言,出售库存股可能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因为,在通常情况下配股和增发新股的价格会低于市价并且要向承销商及其他中介机构提供一大笔费用,而在市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分批小量地以十足的市价出售库存股时,可一举两得。
3.为公司提供一个可为长线股东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机会。库存股的价值与公司持有的其他资产一样会有升有跌。当公司股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时,或当公司认为投资于本身股份的回报会高于投资于其他商业项目时,公司以市价买入股票并在日后有利的时机以较高的价格将股份再出售,可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从而提高了公司的长线投资价值。
4.有利于员工及管理层持股计划的实施。在国外,库存股是公司向员工及管理层发放股份时或实行股票期权时最重要的股票来源,而缺乏股份来源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推行员工持股或管理层持股计划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如果我国允许库存股存在,则该问题迎刃而解。
5.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在证券交易市场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时,为避免公司因其财务或债务以外因素对公司的信用及股票权益产生的重大影响,公司通过适当地买回自己的股票可以稳定股价。当然,如果不是非经济因素而是由于公司业绩下滑或市场自然反映时,不应以增加库存股的方式来调节股价。
实行库存股制度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
1、增加市场操纵的风险。
2、增加了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3、可能会虚假地增加股票价值,从而支持公司的其他活动。
4、回避优先购买权。
可见,库存股份并非“灵丹妙药”,当允许公司存在库存股时, 必须健全相关制度,避免库存股制度遭滥用。
实施库存股的法律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购回股份并以库存股方式持有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 《公司法》不允许上市公司库存股份。《证券法》没有就股份回购及回购后的处理方法作出规定。《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1条规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股份有限公司不得购回其发行在外的股票”。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规定公司购回本公司股票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注销该部分股份。据此而言, 目前库存股并不存在制度上的生存空间。
‘玖’ 可撤销限售股现金股利是什么意思
现金股利可撤销,意思指,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视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采取不同的方法:
1. 现金股利可撤销
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
2.现金股利不可撤销
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或不得被要求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将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作为同普通股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处理,分子应扣除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