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高超音速星空2号技术先进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军事专家瓦西里·
卡申的文章称,中国日前首次成功试飞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星空-2”火箭,从而在制造自主研发的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据中国媒体报道,本次飞行试验持续10分钟。在飞行试验过程中,高超音速飞行器脱离运载火箭,完成了几次机动。专家们几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新一轮竞赛情况。
文章称,与中国制造的类似高超音速飞行器(作为DF-ZF为人所知,而且至少在过去5年内研发)不同的是,"星空"火箭采用的是其它空气动力原则。"星空"火箭可被称作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滑翔器,有助于利用因自身因高超音速飞行而出现的冲击波的上升力。与滑翔机不同的是,这种飞行器以稍低速度("星空"火箭达6M) 且在相对低空飞向目标,但它的飞行轨道更不可预测。目前可以理解的是,"星空"火箭装备有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国研发类似发动机的消息在近几年才为人所知。
卡申表示,与试验和研发带有超声速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相关的困难不应该被低估。成功开始飞行试验并不能保障上述系统在可见的未来列装军队。美国和俄罗斯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开展带有声速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工作,但故障、事故和可靠性问题频发,以至于目前还没有取得成就。世界上首个进入战斗值勤的俄罗斯空军超高音速巡航导弹"匕首"采用了固体燃料导弹发动机,实际上是一种经过专门改型的"伊斯坎德尔"军用弹道导弹。
与这种笨重的系统相比,在"星空-2"弹道导弹的基础上采用和安装更多平台可能灵活得多。在加速试验过程中同样采用了固体燃料导弹发动机,但未来可能研究出各种不同的方案。中国再次证明了本国在高超声速导弹竞赛领先国家之中的位置,但在此类导弹列装军队之前,仍需走过漫长的道路。
来自凤凰网
2. 中国有自己本国超音速发动机吗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中国能生产飞机发动机。
准确地说中国能生产飞机发动机,但不能生产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现代的先进航空发动机,现代战斗机、军用运输机、民航干线客机等采用的都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简单来说,涡扇发动机有2个同心圆涵道,由风扇、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喷管等5部分组成。其中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又往往被合称为发动机的核心机。战斗机用涡扇发动机,与运输机、民航客机的区别主要在于风扇,客机的发动机一般采用大直径风扇,可降低耗油率;战斗机的发动机风扇直径一般较小,以进行超音速飞行。空气从涡扇发动机的进气口流入,经过压气机压缩后,在燃烧室与煤油混合燃烧,高温高压燃气经由涡轮、喷管膨胀,最后高速从尾喷口喷出。涡扇发动机的推力一部分来自喷出燃气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另一部分是涡轮驱动风扇,风扇旋转驱动空气,经由发动机外涵道喷出的反作用力。
涡扇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为何那么难?想象一下,苏27的AL-31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是12.5吨,2台AL-31可推动20多吨的苏27以超过2倍音速飞行。但AL-31的风扇直径不到900毫米,涡轮直径不到300毫米;基本物理学原理,力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这么小尺寸的风扇、涡轮反过来要时刻承受着12.5吨的力。另外,一台用于超音速战机的涡扇发动机直径一般仅1米左右、长度4米左右。以AL-31为例,这么小的一个圆筒状物体,要塞进4级风扇、9级压气机、2级涡轮、可收敛-扩张喷管、燃烧室、加力燃烧室,还要在之间安排冷却空气通道,周围安装燃油控制系统等的。所以,设计、制造一台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难度极大。在世界范围内,掌握一流水平涡扇发动机制造技术的仅有英国罗·罗、美国普惠和通用3家公司,俄法两国都属于二流,中国应该在二流之外。这是一个真正的垄断行业。
要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F-119的涡轮采用了第三代单晶空心叶片。单晶空心叶片在一片面积仅几平方厘米的叶片造出具有大量自由曲面、复杂的内腔(用于进气冷却),还要控制合金晶体生产连续一致,这需要极高超的精密铸造工艺。俄罗斯、中国至今尚未或是刚展开单晶空心涡轮叶片的工业化制造。专业一点地描述,涡扇发动机要达到更大推力、更低的油耗,首要的是提高增压比、提高热效率,涡轮前温度是衡量热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第三代苏27的AL-31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是1665K,而第四代F-22的F-119发动机将这个指标提高到了1977K;AL-31的涡轮前温度尚在普通钢材熔点之下,但F-119的已超出约200度。而发动机要提高推力与自身重量之比,还要将压气机和涡轮造得更轻巧。压气机和涡轮的传统制造工艺是将叶片以榫头、榫槽锁紧的方式连接在叶盘上,但西方先进发动机已开始采用整体叶盘。即用电子束焊接等方法将单晶空心精铸叶片固定在叶盘上,重量可比传统工艺制造的降低30%。整体叶盘的制造工艺有10多种,但除了上述的美英3家航发巨头,其它国家也还未能应用于批量生产。
涡扇发动机的风扇远离燃烧室,热负荷低,但它的气动效率也被继续精进。通用F-119和罗·罗瑞达900发动机的风扇都采用了宽弦叶片,其加工方法是将钛合金毛坯用切削方法加工成两半叶片,用真空扩散焊成一整体空心叶身,最后超塑成极为复杂的曲面。这又是一种全新的加工工艺。
美军F-22A隐身战机所采用的F-119涡扇发动机为例,它的6级压气机、2级涡轮全部采用带空心单晶叶片的整体叶盘,3级风扇则全部采用宽弦叶片,所以它的推重比达到10,在迎风面积较小的情况下,最大加力推力超过15吨。所以,美军F-22A隐身战机能以1.7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而中俄的四代机歼20、T-50只能暂时采用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要等待第四代发动机研制成功,飞机才能真正完成研制。
很多网友对钛合金加工的感觉还是非常高科技,但为了进一步减重,西方第四代发动机又开始使用了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低温部件。比如F-119发动机的外涵道机匣、进气道机匣等,耐热温度一般在300至350摄氏度左右,性能更加先进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耐温的上限更高,可以突破400摄氏度大关。
我国军事工业以苏联技术援助起家,擅长逆向仿制,在过去解决了多个领域的"有无"问题,甚至有轻武器专家以"山寨之王"自居。对于很多一般装备,逆向仿制即便"不知其所以然",也至少做到"知其然"。但涡扇发动机这个"工业王冠",应用有各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要做到"知其然"都难,可以说是无法简单复制的。甚至,在没有操作手册的情况下,要将涡扇发动机正确拆开都困难。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CFM-56,其使用在波音737、空客A320这些主流商业客机上,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之一,但是拆解CFM-56的难度仍然很大,几平方厘米的叶片上分布着许多小孔,这些孔隙的作用是散热的,小孔的位置设置极为讲究,是根据气路走向而定的……因此CFM-56的维护都是由专业公司来完成的。即便是能制造出各种类型的发动机构件,但是在装配上仍然需要技术、工艺支撑,同一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不同批次发动机都存在差别,推比相差甚至可以达到0.2。随着推比达15以上的发动机开始研制,各种新材料被大量应用,发动机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加工工艺要求也更高。你要仿制别人的新型发动机,所要花的时间可能比自己从零开始研发还要多,而且仿制产品的性能还很可能不及原型机。这方面我国是有教训的,例如"太行"涡扇发动机,其核心机就源于CFM-56,太行发动机在05年完成设计定型,但8年过去了仍然问题不断,只用在双发的歼11战斗机上。单发的歼10战斗机对发动机可靠性要求高,直到歼10B量产,歼10系列战机都只能采用俄制AL-31FN发动机。
从科研体制来看,我国以前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跟随型号的,即要研制一款飞机,才会去研发一款配套的发动机;飞机如果下马了,发动机也就随之下马了。但美英等发达国家,发动机与飞机研发基本是分开的,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发提前很多。例如,美国F-22战机所用的F-119发动机属于第四代发动机,但美国的核心机技术已发展到第六代,用于接替F-119的第五代发动机核心机也已制造出来。
研制涡扇发动机是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困难,才没任何捷径可走,必须完全自主研发,而且要不惜巨资提前进行预研。近年,我国工业界也有所顿悟,开始投入重金独立研发,但之前的差距太大,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可能还要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望采纳!
3. 中国有高超音速导弹吗
还没有。中俄美三国都做过类似实验。技术已经接近成熟,但是都没有部署。中国实验次数只有美俄的三分之一。初期美俄就此项目进行过合作。
4. 中国空军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在世界排名如何
我国在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后,逐渐成长为一个空军大国。中国航空工业正处于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生产能力的变革中,开始制造出接近世界水平的航空武器系统。近年来我国空军更是好消息不断——歼20、运20的服役,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各类无人机的崛起,还有尚未和世人见面,但足够让人期待的轰-20……
中美空军差距最大的地方主要是在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和大型加油机这一块,而这第三个领域更多是用于支撑空军进行远程大规模进攻作战的。美国空军定位全球进攻,而中国空军定位于国土防空。
在运20运输机服役之前,我国只能从军贸市场去到处购买二手的伊尔76运输机,全军的大型运输机数量也不过20来架,不过自从运20运输机服役之后,这样的情况就缓解很多了,目前运20已经有数十架正式服役。
5. 中国高超音速飞机试飞成功是真的吗
高超音速飞机暂时没成功,高超音速武器倒是让美国害怕!
代号为DF-ZF的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已经进行了6次测试,外媒称,DF-ZF的第7次试射可能已于22日进行。有分析认为,密集的测试可能意味着这种武器已接近部署阶段,这将对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4月22日,外媒称,我国将于2016年4月22日10时54分至11时35分在太原航天发射中心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
据了解,DF-ZF就是美媒此前报道的我国正在试验的名为WU-14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情报机构认为,高超音速滑翔载具是一种旨在击败导弹防御系统的核武器运载系统。
根据相关报道,DF-ZF上一次试射是在2015年11月进行的,在当次试射中,DF-ZF是搭载在一枚从我国的五寨基地发射的弹道导弹上升空的。滑翔载具随后与推进器分离,以极高速度——在5马赫到10马赫之间——沿大气层边缘飞行。
近年来,中美俄等军事大国纷纷开展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但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进步惊人,令美军方担忧。不久前,一批美国国会议员和专家日前声称,美军应该增加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制上的投入。美国战略专家认定,高超音速导弹能够深入敌人领土的目标,这些目标得到先进的防空系统的保护,能够在不用冒险让飞行员在可能会被击落的地区上空盘旋太久的情况下,高速穿过外层防御,打击易受攻击的目标。
过去两年,DF-ZF高超音速飞行器曾进行过6次测试:
2014年1月9日,美媒高调宣称,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
2014年8月7日,美媒称,中国试验了高超音速飞行器。中国随后表示,试验是正常例行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2014年12月2日,美媒称,中国在其境内试验了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意图构建全球打击系统。中国表示,科研试验属正常,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2015年6月12日,有媒体称,中国试验了新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中国公开回应称,此次试验是正常的例行安排,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
2015年8月20日,美媒披露,中国进行了第5次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五角大楼官员称,此次飞行器在山西五寨发射,试验取得成功。
2015年11月23日,中国发布通告称,将在太原航天发射中心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
美方称,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前6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这说明该武器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美专家认为,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稳步推进,对美国战略威慑能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6.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发射画面首次被曝,其威力有多大
200-300颗核弹也可以摧毁几个大城市。沙皇核弹的威力是广岛和长崎的3500倍,爆炸冲击波半径70公里,强核辐射半径超过300公里,蘑菇云高度达到60公里。但这是一枚50兆吨的核弹,而且是在野外爆炸的。如果在钢筋混凝土建筑密集的大城市爆破,威力会大打折扣。高超音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攻击。
要知道现在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排名第一,其次是俄罗斯。中国是飞行速度的意思。俄罗斯的经济充其量可以与韩国媲美,仅以军事为核心就可以研发创新武器,因此日本应该更积极地将预算用于军事技术发展,以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在导弹和火箭技术方面,西方损失很大,因为没有人才培养,没有资金和设备,所以我们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7.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有多厉害
最近YY的很厉害,其实我们的高超音速武器才刚刚起步,与美国的差距很大。很多人本来就不了解,加上各种媒体的故意误导,把我们的新型弹道导弹弹头设计测试,当作了印象中的大气层内自由飞行的高超音速武器。简单说,真正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超音速武器必然是大气层内自由飞行的导弹,其核心技术是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这个目前遥遥领先的美国也只能做到稳定工作几十秒而已,难度逆天,其他国家就不要指望了。而弹道导弹都是用固体火箭加速,弹头在重返大气层时获得高速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而且无论怎么修改设计,改变弹道,弹道导弹依然是固定弹道,无法制导飞行。
8. 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排名
1、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排名从东风21D、东风26、东风31A、东风41再到高超音速东风17。
2、在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上,中国DF-17高超音速导弹首次公开亮相,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是全球第一款公开亮相的现役型高超音速导弹。
3、虽然俄罗斯此前也曾试射过“匕首”和“先锋”两款高超音速导弹,但它们都还处于试射阶段,并未量产服役。
(8)中国超音速武器股票扩展阅读
1、高超音速导弹,是美国空军正在发展的一种导弹。力求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恐怖组织首领等美军方认定的高价值个人目标的远程打击,这一项目被称为“X-51A”计划,其关键在于研制出一种能以6.5倍音速的极高速度携带弹头飞行的高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2、2018年3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发射系统已顺利通过所有测试,导弹准确命中目标,验证了该发射系统的良好性能。
3、方认定的“高价值”个人目标的远程打击。高超音速导弹具备以超过M5的速度打击5000千米远目标的潜力,并且还可作为一种低成本反卫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