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有熔断机制吗熔断机制是什么-股票知识-股城股票
投资过国外股票的股民应该都清楚,在国外的股市上面是有一个熔断机制的。但是很多朋友估计也没有接触过国外的股票,所以他们就想了解一下中国有熔断机制吗?那么中国有熔断机制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⑵ 股市熔断是什么意思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拓展资料
“熔断机制”
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摊类似,一旦电压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
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表现形式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 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为了控制风险和减少市场波动,我国在股指期货交易中除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外,还新引入了价格熔断机制。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期货合约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
⑶ 什么是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是什么
熔断机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也就是说,熔断机制是指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
,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美股的熔断机制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下跌13%;第二级熔断机制为跌幅7%;在上午9:30至下午3:25之间触发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熔断机制,会导致交易暂停15分钟。第三级为20%。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美国的“熔断机制”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下当股指下跌10%时,关闭1小时;跌5%时,暂时停盘15分钟;当暴跌20%时,关闭股市1天。以期先于市场其他投资者进行交易,但高速指令产生的错误可能给股市带来灾难。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对于美股交易时段以外的股指期货交易,标准略有不同。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即所谓“熔断机制”。
8月24日,在美股盘前,标普、纳斯达克和道琼斯股指期货均跌逾5%,触发熔断机制,美国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货暂停交易。美股开盘后道琼斯指数迅速扩大跌幅至6%,跌逾1000点。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这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一”,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道琼斯指数下跌年5月6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20多分钟内暴跌约1000点,降幅达9%,被称为“闪电暴跌”。熔断机制的设立旨在避免发生“闪电暴跌”事件。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高频交易”,如今大型投资机构主要利用高速计算机按照交易模型在极短时间内自动做出投资决策。
⑷ 股市熔断是哪一年事件
中国股市实行熔断制度是在2016年。股市熔断指的是股票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重新界定合理的熔断价格,并且熔断价格也标志涨跌幅度最高时的价格区间。股市熔断的目的是更好的完善和规范股市管理。在发生股市熔断起的十五分钟之内不允许任何股票交易操作,在2016年刚实行股票熔断机制之时就出现了一天之内两次熔断的情况,这也表明了我国股市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拓展资料:
1、所谓的“股市熔断”实际上就是一种熔断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股市为了防止风险而设置的一个峰值,当达到峰值的时候,就会触发股市熔断,在这之后,股市的所有交易都会暂停甚至是停止。其实,股市熔断的原理和保险丝的原理是很相似的,都是在达到峰值之后,做的熔断保护。
2、目前来看,国外股市的熔断机制还是相当成熟的,但国内的熔断机制相对就要差一些,之前还有熔断机制,现在已经几乎没有熔断这一说法了。2015年12月4日,中金所以及深交所,这两所国内顶级股市就发布过一个关于指数熔断的规定,当时所设定的熔断基准指数是沪深300指数,熔断数值分别设定在5%和7%,这项指数熔断的规定,在2016年的1月1日正式实施。
3、当时之所以会出台这个指数熔断的规定,是因为当时国内的股市行情相当严峻,出于暴跌的阶段,出台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风险。也就是说,当大盘跌落到5%的时候,股市就会暂停交易,暂停的时长为15分钟,接着开始继续交易。如果大盘接着跌下去,一路跌到7%的时候,当天的股市交易就会全部被叫停。出乎意料的是,政策实行的当天,就不太乐观,当天的股市因为暴跌到7%,而被迫提前收盘。
⑸ 股票熔断什么意思附全球多国股市熔断规则
⑹ 中国股市熔断几次
中国股市熔断2次。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仅3分钟,沪深300指数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同时也创造了休市最快记录。
拓展资料: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此机制如同保险丝在电流过大时熔断,故而得名。
基本定义
“熔断机制”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中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 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