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国时期有哪些银行
四大家族控制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还有私人开始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如花旗银行等。民国时期的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
拓展资料:
民国时期四大银行,下面是关于民国时期四大银行的详情解说:
中国银行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前大清银行总分行号均先后停业。原大清银行帮办陈锦涛、上海分行经理宗汉章,在驻沪大清银行原股东的支持下,请求南京临时政府将上海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上海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开业,南京分行2月15日开业。 1912年4月1日北洋政府重新成立中国银行筹备处,并于1912年8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同时将上海中国银行改组为分行。1913年月4月15日,北洋政府公布了中国银行第一个则例。 中国银行为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设于北京,资本额为银元6000万元,官商各半。总裁副总裁由政府直接任命。中国银行从1912年2月成立即开始发行纸币,至1942年6月底止。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是由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筹备,1908年3月4日开业。清朝末年,交通银行是享有代理国家发行纸币权的银行。1916年,北洋政府明令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同具中央银行性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该行又是国民政府指定的国家银行之一,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并驾齐驱,俗称四大行。交通银行历年发行各种纸币到1936年12月止,共发行大银元票741839528元,辅币券2723203余元,小银元票39068499余元。交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计有:银两票、大银元票、小银元票、铜元票、辅币券五种。其中银两票有2版,大银元票11版,小银元票4版,铜元票4版,辅币券3版。
中央银行
1928年10月5日国民政府颁布《中央银行条例》并着手筹建中央银行,并于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国民政府授予该行一切中央银行应当具备的特。同时将原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享的经理国库,经募国内外公债等特权全部收归中央银行办理。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改行法币后,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均定为法币。1942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取消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纸币发行权,并将两行发行准备全部移交中央银行接收、保管。此后,中国货币发行权全集中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于1928年11月1日开始发行纸币。其时所发行的品种计有:银元票、铜元票、关金券、法币、金元券、银元券及辅币券。面额分为:壹圆、贰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七种。辅币则有:伍分、壹角、贰角三种。其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政府眼看大势已去,指令中央银行无限量发行金元券、银元券,而且面值越印越大,首次出现千元、万元、十万元、百万元面额的钞票。
中国农民银行
1932年,国民党在对中共所领导的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失败后,为准备东山再起进行第四次围剿,并企图以经济打压红军。国民党政府除积极筹备农村金融组织外还同时公布《匪区内各省农村金联救济条例》。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控制。1933年春,国民党发动的对红军第四次围剿又惨遭失败。为了继续发动第五次围剿,1933年3月正式成立“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1934年10月红军作战略性大转移,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时,国民政府感到仅有四省农民银行,其实力有限。为适应其围剿红军的需要,认为必须在红军长征途中增设机构,掐断红军的经济来源。于是决定将四省农民银行更名为“中国农民银行”,于1935年4月1日正式成立,并发行钞票。后来“中国农民银行”同时成为国民政府维持其在中国统治的四大财政支柱之一。
Ⅱ 我有一张民国六年中国银行股票想出手
这种解放前的股票证券,可以自己收藏。
卖出的话,成交价格差异较大,主要看品相,以及买家。
Ⅲ 十年前中国银行的股票是多少钱一股
601988中国银行是2006年上市的,当年最低3.22元,收于全年最高价5.43元,2007年产生历史最高价7.58元,随后一路下探,2014年见到2.44元,周五收到3.34元。(图见年K线)
Ⅳ 中国银行股票最低价是1.61元1股吗,在2014年2月的时候
中国银行历史最低价2.82元,在2008年9月18日。
影响股价的因素:
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因素的影响,利率变动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1)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影响股价的经济因素中,经济周期,亦即景气的变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经济进入复苏阶段时,投资者已经预计景气将会好转,生产者利润和股票都会增加,于是争购股票。股价因而大幅度上涨。但到了萧条阶段,投资者已经预测景气将会变坏,生产者利润和股息减少,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价随之大跌。
(2)利率变动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股价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当利率上升时,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利润自然会减少,同时利率上升会导致资金从股市流银行,从而股价会下跌;反之则亦是。
(3)物价因素的影响。物价温和上涨,企业库存商品价值上升,如果生产成本不变,或销售价上涨的幅度大于成本上升的程度,公司盈利可以增加;反之,物价下跌,商品只能按低价出售,这会造成收人减少甚至亏损。因此,一般说来,物价上涨,股价上涨。
(4)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般说来。它的变化会使股票市场发生波动。
(5)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导股价变动。如果投资者对于购买股票的基本情况表示乐观,股价就会上升,但这种上升却不一定有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对将来的前途表示悲观,将会忽视发行公司的盈状况而大量抛售手中股票,致使股价可能会莫名其妙地下跌。特别是许多投资者具有盲目跟风、缺乏主见、疑神疑鬼、嫌贵贪低的心理经常造成大规模地哄抢和抛售,也给投机者造成了可乘之机。
Ⅳ 国民党政权金融垄断体系中“四行二局”分别指什么
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这六家金融机构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
拓展资料: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主要的金融机构都跟随迁往中国台湾省,但是仍然留下了很多金融分支机构,我党领导人民对其实行了合并改造,发展至今,大致如下:
(1)中国银行继续存在,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除了具有现代银行的业务外,还是中国香港、澳门两地的发钞行。
(2)中央银行经过重组改造后成为国家最高金融机关,垄断国内货币发行及制定各类金融政策,是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扮演最终承兑人的角色。
(3)交通银行重组之后成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4)中国农民银行消失,但是新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
(5)邮政储金汇业局消失,其后身应为邮政储蓄集团,包含邮政业务、银行业务的部分。
(6)中央信托局消失,信托业务在我国发展较慢,如今由中国银监会对相关业务进行监管。
(7)中央合作金库清理消失,如今形式应是各种信用合作社,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以及储蓄信用合作社。
拓展资料: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是清朝末年举行新政改革的产物,辛亥革命后被民国政府接管,不过当时的中国银行背后主要是江浙财团。由于有代理国库发行钞票之特权,因此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分行。可以说中国银行早期就是实际上的中央银行。
南京国民政府掌权之后,中国银行总部迁往上海,并加入部分官股,成了官商合营的银行。此时的中国银行主要业务是国际汇兑、发行海外公债、发展海外贸易等,仍然可以发行货币,后于1942年7月货币发行权被取消。后来官股再次增多,官商各占一半。
Ⅵ 解放前 民国的时候中国有股市吗
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Ⅶ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您可通过中国银行门户网站(www.boc.cn)“首页 > 关于中行 > 中行历程”查看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Ⅷ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六个股票的历史最高价和最低价是多少
601988中国银行,历史最高价7.58(07年11月1日),最低价2.82(08年9月18日)
601939建设银行,历史最高价11.58(07年11月2日),最低价3.46(08年9月18日)
601398工商银行,历史最高价9.00(07年11月1日),最低价3.13(08年9月18日)
601328交通银行,历史最高价17.08(07年10月30日),最低价3.97(08年10月28日)
601857中国石油,历史最高价48.62(07年11月5日),最低价9.71(08年10月28日)
600028中国石化,历史最高价29.31(07年11月5日),最低价2.93(03年1月2日)
Ⅸ 民国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十股股票的价格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中国银行是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的。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在1908年改称为大清银行,负责整理币制,造币,发行纸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并添股招商。这是清政府“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中国银行成立后,继续担负中央银行职责,到了1928年,国民政府另立央行,特许中国银行为国际汇兑银行。中国银行一开始就走国际化道路,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旧中国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之后,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已经落到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是中行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此后,中国银行成了新中国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此时中国银行的身份才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向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放宽对各家银行经营领域的控制。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这打破了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的垄断地位,这也标示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管理机构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向综合性商业银行的转型。
中国银行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银行合并而成。根据中银香港的网页,这12家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2. 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 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 南洋商业银行(部份分行)
交通银行在香港的业务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属于中国银行集团,但后来退出了。
从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使中国银行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有近百年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中国银行先后是当时的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宣传和普及奥运精神,促进本次体育盛会的圆满成功,提升本行企业形象和社会价值。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 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打造了卓越的品牌,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承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006年6月1日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门户网站域名由www.bank-of-china.com 变更为 www.boc.cn。新域名更方便访问中国银行门户网站。
2006年6月1日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
内地股票代码:601988
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银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