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是多少。
港股价格差别很大,蓝筹股就贵,垃圾股就便宜(俗称仙股)。
按照昨天的收盘价格,
最贵的:00388港交所,每股194.5港币
最便宜:01246毅信控股,每股0.015港币
2. 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香港地铁公司股票价格是多少
港铁公司 (0066.HK) 香港$38.55
市盈率14.33
息率2.60%
3. 香港股票
我服了那个回答的!
真够长的啊!
我说点吧!其实作为一中国盘市存在比较早的香港!
他每天的交易量是惊人的!
而且香港的收购,还有并购的情况也很多!
所以投资前,
1:一定要了解清楚你所投资的该公司的经济状况。
2:了解外盘的每个月进资量是多多少(最少时间为一个月)
3:了解每天的交易量是多少
4:该公司的新的发展去向
5:该公司与新出的政策是否矛盾
6:最大的外盘庄家是那个
了解1是为了看这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多少,方便计算该公司是否够运作一个上市公司的必要流程。有的时候,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如果凝固的话,那该公司的股票升值有一定的限制性,你被套的可能性很大。
了解2是为了看该公司的支持者有多少,外盘的进资是一个公司升值一个很重要条件,只有固定人群去投资,该公司的升值空间才会无限增大。
了解3是为了看这公司平均的交易量是多少,如果偏高,那就证明,该公司的资金充足,但是注意一点,如果偏高,能脱手尽量脱手,因为过一定的清盘时,会有一定的下降,因为该公司如果资金充足,不去第二次投资,就有一定的贬值。
了解4是为了看该是否进行的方向与人群所需求的东西是相关的,股票其实就是人群需求的增值而增值的一个东西。
了解5是为了,让你投资不再有狂跌的结果,很多时候,一个新出的政策一旦出来,公司新的方向矛盾,那只有狂跌,严重有崩盘的后果。
了解6这个有点少见,如果你不是玩的期货的话,不是很需要很注意,因为庄家一定屯仓,你所等到结果是,被套,低价贱卖,再或者往里面添钱。
股票,一个“现实的虚拟玩物”,需要谨慎啊!
以上6点是玩股票的人需要去调查的东西。
还有很多,但是如果你买的是A,B,股的话,注意上面6点就可以了!
如果是期货,你最好是要5个人一起玩。
再还要注意很多!以上说的可能不够清楚!
还有什么问题,我再给你补充。
最后多啰嗦一句,股票,没有固定的。少玩为妙。
4. 港股历史涨幅最高的股票
HK01849股价以及历史最高价? - : 秀商时代控股(H K01849),现股价0.60/股(2020年11月26日),最高股价0.78/股(2020年8月10日),最低股价0.126/股(2020年3月16日)
港股历史最高点是多少?: 香港恒指历史最高点18301.69点(2000/03/28)
单日涨幅最大的港股是哪个? : 今天涨幅最大的港股是01036万科置业海外,盘中最大涨幅134.94%,收市1.09元,涨幅为31.33%.
港股历史上最大单日涨跌幅是多少 - : 62倍,中国石油的涡轮
在港股里当日最高涨幅多少 史港股上市首日涨幅最大 - : 港股执行的是T+0和没有涨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
中兴通讯港股历史最高是多少 - : 中兴通讯两地都上市了.a股代码:000063 h股代码:00763
历史上恒生指数一天最大涨幅是多少? - : 历史上恒生指数一天最大涨幅发生在2008年10月29日,恒生指数收高14.35% ,以12596点收盘,大涨1580点.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下属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公布成份股调整.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50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港股2元左右,历史最高7元的股票有什么? - : HK3389现价1.84,最高6.9元,价格方面只有这个股票比较符合你的要求,但是大陆国企背景就查不出来了,你可以用大智慧新一代自己查查看.
港股股票当日的最大涨幅是多少?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 : 原因是有被收购的消息最多我看到过股票当日上涨170%多,不会是单纯的资金炒作,一般这类大涨,都会结合到市场消息或数据公布之类的行为
在港股里当日最高涨幅多少 - : 港股没有涨停跌停限制.在A股市场上,一般股票每当涨个10%或者跌个10%,就得暂停,不能继续正常交易.而一些垃圾股,一个交易日里的涨跌限制为5%. 在A股市场中,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涨停板”.在香港股市中,是没有“涨停板”制度的,恒生指数一天都能涨跌10%,一些个股自然可以翻一番,也有可能在一天之内股价被拦腰斩断.
5. 常见的股价指数有哪些
1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时间每30分钟公布一次,用当日当时的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与基期的比值求得,是被西方新闻媒介引用最多的股票指数。
2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当时主要编制两种指数,一种是包括90种股票每日发表一次的指数,另一种是包括480种股票每月发表一次的的指数。1957年扩展为现行的、以500种采样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综合计算得出的指数,在开市时间每半小时公布一次。
3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历史最久的一种股价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公布使用。
现行恒生指数以96年7月31日为基期,根据各行业在港上市股票中的33种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加权计算编制而成。恒生指数是目前香港股票市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股票价格指数。
4日经指数
日经股票价格指数是日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用近500种股票价格之和除以一个常数得出来的。
5金融时报指数
金融时报指数的采样股票是根据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要100家大公司的股票选定的,并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更新。该指数采用算术加权法计算。
6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
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
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7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是反映深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8深圳成指和上证30指数
分别从深沪两市场选出若干家各行业的代表性股票品种,以其作样本进行的股价指数编制,编制方式是以流通股权为权数加权计算。上证30指数取1996年1月至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为基期,基指定为1000点,深圳成指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指也是1000点。一、上证综指
即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二、上证180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的上证180指数,是用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新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数量扩大到180家,入选的个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
三、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指数简称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从上证180指数样本中挑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股的整体状况。
三、深成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
四、深证综指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五、深证100指数
深证100指数是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03年初发布的投资型指数.其样本为深市100只A股。
六、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于2005年4月8日. 它首先在备选样本空间中直接剔出了ST、*ST股票和暂停上市股票;其次,沪深300指数完全按照市值、流动性等加权数值排序选取;第三300个大市值股票占到的市值覆盖率大约在60%左右。
6. 在那里可以查到最新香港创业板股票价格
即时行情要收费才能看到,国外的行情基本上都要付费的。
延时的行情在交易所网站就能看到:
http://www.hkex.com.hk/eng/index.htm
最上面的Stock Quote Search
输入代码或公司名字
比如00700或者Tencent,就可以看到腾讯半小时前的交易价格了
7. 为什么港股价格这么低
港股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成熟市场,有着海外机构投资者构成和以中国内地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标的构成,相对特殊的结构对接、高效的再融资制度以及发达的衍生产品市场造就了港股着名的低估值和独特的估值体系。
我们将在本篇中论述港股低估值的主要成因。
1、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偏低
对比以欧美股市为代表的成熟股票市场和以A股、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港股的历史估值水平均偏低。
我们采用最通用的动态市盈率来进行比较,恒指PE在过去5年内徘徊在9至11倍之间。2011至2014年,恒指PE均值为10.2倍;而与之相对应,其他股票市场同时期PE均值都在12.6倍以上,其中,标普500指数的PE均值为15.6倍;亚太地区另一金融中心日本市场的PE均值则高达21.2倍。A股市场虽然在2011年至2014年间PE均值仅比恒生指数高出24.2%,但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一轮大涨之后,虽然在7月后出现较大波动,但截至9月23日A股市盈率仍为15.53倍,约为当日恒生指数PE值的1.6倍。
对比恒指与标普500及恒指与上证A股的PE比值,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在观察范围内,恒生/标普PE比值小于1的概率为94.96%,恒生/上证PE比值小于1的概率为92.09%。其中,恒生指数在2008年这段时间的PE值仅为上证A股的40%左右,为历史最低水平。截止2015年9月23日,恒生/上证指数与恒生/标普指数的PE比值均低于0.6。
相较于波动较大的A股,港股市场的估值状态更接近欧美等发达市场。测算恒指、标普500及A股指数的历史PE均值和标准差,其中,标普500及恒生指数的方差/PE均值比例均低于0.3,波动幅度显着小于A股,显示了港股相对较窄的历史估值波动区间。
2、低估值原因一:港股投资者以海外机构为主
港股估值低的首要原因是以海外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金融中心,港股市场也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作为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也作为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港股的核心参与者主要为来自海外的、以全球配置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
从参与者类别来看,港股现货市场2011至2014年,按成交金额划分40%以上均来自海外投资者,而其中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力量。在本地机构、本地个人、外地机构、外地个人四个主要投资者类别中,外地机构投资者始终是成交金额占比最大的类别。
从外地投资者来源地看,在现货市场的投资者中,来源于美国和英国的投资金额之和占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在2011-2012年度,美国投资者占比约32%,英国投资者占比则约为25%,两者合计则达到了57%。随后美国投资者略有下降,英国投资者比例逐步上升。两者在2013-2014年度的金额占比均超过了25%,是外地投资者中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美国、欧洲、新加坡及澳大利亚地区等成熟市场的资金长期占据了现货市场投资总额的约80%,总体来看,港股最核心投资资金来自以欧美市场为主的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
以海外机构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从以下方面影响港股估值:
其一,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港股总体投资规模有限。港股是国际投资者全球配置的重要一环,但并非最核心环节。国际投资者配资港股的目的主要在于全球配置目标下对于盈利及风险分散的追求。从2014年全球共同基金及ETF资产的投资结构来看,53%的资产被用于投资美国,而投资非洲及亚太地区的资产仅为11%,其比例远低于相应市场市值占全球金融市场总市值的比例。对港股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总体投入资金规模有限,是导致港股这个完全开放市场相对较低流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海外机构投资者带来成熟市场偏好,港股估值参考成熟市场。海外机构投资者多来自于成熟市场,对于港股市场的评估更偏重价值,在估值的给予上也更参照成熟市场。借鉴美国机构投资者结构,呈现资产规模集中度上升的趋势,2014年美国前25大机构投资者掌握全美74%的投资资产,前10大投资机构掌握55%的投资资产,前5掌握43%,集中化的投资结构势必在国际化配置中将更多地融入价值投资及高市值、高流通值的偏好。港股市场作为全球配置中的一部分将受到境外大型投资机构偏重价值的偏好影响。
其三,海外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大市值龙头品种。由于香港仅为海外投资者配置资产的地点之一,海外机构无法充分覆盖港股全部标的,更倾向将投资及研究投入更集中在市值大、对经济基本面有代表性且通常是主要指数中的标的。而这些标的往往因为体量大已经成为龙头,相应过了高速发展期并已进入成熟期,难以享有过高估值。而中小标的由于需耗费的覆盖成本较高通常不被海外机构关注,难以分享较稀缺的流动性,因而也常常处于较低估值。
3、低估值原因二:本地投机资金另有去向
港股估值低的第二个原因是进入正股市场的投机资金较少。
一方面,香港股市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较低。港股历史投机氛围较浓,但是在经历了数次大小股灾以及老千股事件,普通股民对于港股投机忌惮较深,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港股正股市场的投机氛围。
老千股作为港股的一大特色,充分利用了港股的再融资便利。典型案例是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释放虚假利好等消息,吸引炒家大量购入经批股、供股增发的股份后,再通过二级市场操控,以进行圈钱套利。这一过程中小股东的权益被大幅摊薄,老千股的存在使得港股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受限。
另一方面,香港发达的衍生品市场也分流了投机资金。
香港金融市场上的衍生品产品交易额仅次于股本股份,为市场上交易额第二大的产品类型,2010年至2014年衍生权证交易额均值达21593万亿港币。而作为香港特色衍生品的牛熊证,2010至2014年年平均交易额为14680万亿港币;牛熊证类似于期权,能追踪相关资产的表现而毋须支付购入实际资产的全数金额。衍生权证和牛熊证在2014年合计交易额约为33000万亿港币,资金量巨大,分流了大量的投机资金。
就参加衍生品交易的交易者类型看,交易所参与者本身参与的交易占据了半数以上。而在非交易所参与者交易中,香港本地个人投资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比例仅低于境外机构投资者。从2011至2014年间,本地个人投资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比例约为本地机构的2.5倍,相较前文提及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现货市场,代表投机力量的本地个人投资者成为衍生品市场的主角。
从2012-2013年衍生品交易的交易动机来看,以投机为主要动机的纯交易维持在40%以上。细分品种来看,投机性更强的小型恒指期货、小型H股指期货以及小型恒指期权和小型H股指期权纯交易比例均在50%以上,而常规产品如恒指期货、期权及H股指期货、期权纯交易比例也都在30%以上,均显示出港股衍生品较强的投机特性。发达的衍生品市场有效地分流了投机资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正股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港股市场估值偏低。
4、低估值原因三:再融资便利造成存量资金分流
港股估值低的第三个原因是再融资便利。
香港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便利的再融资制度,分流了港股存量资金。我们对比了香港与内地上交所的再融资规制,主要差异如表6所示,相较于内地,在香港获取再融资更为快捷方便,所需的时间花费、材料准备等均更少,香港的再融资相比内地更加灵活便捷。
对比港股与A股两地市场近年再融资规模占市值比例,2009年-2015年9月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占总市值均值为1.39%,而港股该均值则高达4.50%,比例超A股3倍有余。在2014年再融资高峰期,港股全年再融资比例接近7%,远超A股相应的1.6%的再融资比例。较高的再融资比例使得市场中的存量资金再度分流,进一步限制流动性,使得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偏低。
8. 香港股票最低上市价
最便宜港股是毅信控股,每股0.015港币,一般最低股价不低于0.01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