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市吃面啥意思
股市里的吃面指的是关灯吃面,意味着投资者手里的股票出现了大跌。
这个词成功的表达出股票投资者在投资失败,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后,所怀有的极度痛苦与绝望的心情。
上市公司重庆啤酒的一次股价暴跌,导致了这个词的出现。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例如比较显着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2005年6月,中国股市上证指数跌至998点左右,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才3万多亿元,仅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8%。
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通过原有大股东对流通股东的各种补偿政策(包括送股、发行权证、资产重组等),实现大股东的股权流通。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巨大,有人认为补偿方法判断欠缺公允。
不过从当年年中开始,中国股市再一次步入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一度达到6000多点,涨幅惊人,股市产生严重泡沫。
从2007年11月底开始,受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及市场过度扩容影响,中国股市开始下挫。2008年9月5日,中国股市一举向下突破2245点,从本轮行情最高点下跌超过63%,创下当时全球股市最深跌幅。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受大小非解禁影响,彻底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面对市场投资者对于股改对价明显过低、股改已经失败的质疑,政府一直没有回应,也没有出台有利于市场回暖的政策。
由于本轮牛市吸引了包括中产阶级的各个阶层参与,被套牢的他们的消费能力和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国经济扩大内需、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引发巨大挑战。
❷ 现在的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泡沫会比房地产大吗
现在股市比房地产泡沫大,这种观点真是危言耸听,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太无知了,应该是对股市根本不了解,或者盲目看好房地产,才能给出这样的结论。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股市当前还处于被低估,根本就没有泡沫,有泡沫的就是部分已经被炒作高位,严重透支未来股价的部分个股,大部分个股都还在底部趴着,还严重被低估,又怎么可能有泡沫呢?
可以从整个A股市场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来证明股市有没有泡沫,截止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为16.07倍,深证指数平均市盈率为33.69倍。
政策开始对股市施压,采取“去股市杠杆资金”和“让股市走价值投资”等,这两个政策出台后,一个是对股市抽血,另外一个就是直接让股市去泡沫。
当前的A股已经是熊市之后,股市已经充分释放各种风险,并没有累积泡沫,又怎么可能存在泡沫呢?房地产不同,房地产之前一年一个价,累积十几年了确实存在泡沫,这是不可否认。
最后通过上面分析得知,股市比房地产泡沫大这是错误观点,当前股市还处于价值投资范围之内,根本不存在泡沫,所以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❸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相比,谁的潜力更大
我觉得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相比的话,肯定是中国股市更有潜力,中国股市会成为全球股市的领头羊,而美国股市的辉煌时代结束了。
有句话这样说的“三十年河边,三十年河西”,意思就是没有永久的老大,老大始终都会更换的,过去的辉煌不代为未来一直都会辉煌的。
因为过去几十年时间美国股市一直都是全球股市的老大,随着我国的快速崛起,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全球老二了。而且中国股市这只潜力股潜力无限,未来不用多久会把超越美国股市,成为全球老大。
股市的估值最能说明潜力,估值越低的股市越有潜力,中国股市估值完全低于美国股市,当然是中国股市更有潜力。
所以通过上面两个实际例子,股市指数和股市的估值,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足以证明中国股市要比美国股市更有潜力。
中国股市的潜力无限,中国股市还在成长中,而美国股市已经完全成熟了,从潜力来比较,绝对是中国股市有潜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❹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意味着什么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意味着:股票市场整体行情在上涨,通常对于多数股票是利好现象。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还是比较错综复杂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它的性质来进行一个分类,股票指数有五种类型: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见的最多的就是规模指数,比如说,各位都很清楚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还有类似的,“上证50 ”指数就也归属于是规模指数,指的是上海证券市场机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的则是某个行业目前的整体状况。例如“沪深300医药”就属于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构成,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反映。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前文告诉我们,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数所选取的,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还能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❺ 救市前后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特别提示:上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主要受银行股打压,不能真实反映股市泡沫。16家A股上市银行,有14家在上交所挂牌。按2015年7月28日收盘数据计算,上交所14家银行A股总市值高达5.57万亿元,占当天沪市A股总市值29.88万亿元的比重接近20%。由于银行股不仅市值权重大,而且个股市盈率极低,在14只银行股中,最低市盈率只有4.98倍,最高市盈率也只有8.78倍,因此,银行股极大地压低了上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不能真实反映A股泡沫化程度。
相反,深交所只有规模相对较小的两只银行股,对整个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影响不大,因此,深交所A股(包括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更能赤裸裸地反映A股泡沫化的真实水平。为此,本文主要采用深交所A股市盈率来讲真话。
(一)本轮疯牛泡沫远超6124点,股灾后泡沫仍很大
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上证综指盘中最高5178点,刷新了近7年多(2008年1月22日)以来的最高记录。当天,深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为69.79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85.65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143.52倍!此时,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702家,总市值30万亿元。这是怎样的含义?又是怎样的真相?泡沫究竟有多大?
2007年10月16日,当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时,深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为76.15倍,当时深交所只有63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58万亿元。目前深市的上市公司数是8年前的2.5倍,总市值是8年前的5倍多,在如此规模的现有总市值下,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直追6124点时的水平,这是股市泡沫严重化程度的最真实表达。
即使按股灾后的市盈率统计,仍有很重的市场泡沫。以2015年8月10日收盘统计为例,深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为50.45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63.05倍,创业板市盈率为100.24倍。如果剔除16只银行股,则所有A股平均市盈率高达40多倍,这在全球市场都算是很贵的股价水平,A股目前的泡沫仍很重。
(二)A股交易规模不断刷新世界天量,疯狂之极
自A股市场开门25年来,沪深两市A股合计日成交额从未超过6000亿元。然而,在本轮A股疯牛发动后的半年内,1万亿、2万亿大关都被不屑一顾地踩在脚下!这是杠杆神的力量?还是全民炒股的结果?
2014年11月25日,上证综指成功站上2500点,这是近三年来(自2011年11月以来)首次站上2500点。从2014年7月底的2000点附近攻至2500点上方,仅用4个月时间,累计涨幅超过25%。2014年11月27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618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
2014年11月28日,沪指再创2683点的反弹新高,创2010年以来最大周涨幅。沪深两市日成交量历史上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12月3日,两市合计成交额连续突破8000亿和9000亿两个整数关口。
2014年12月5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当天高点几乎触碰3000点大关。12月8日,当天上证综指站上3000点。
2015年3月17日,A股将3478点踩在脚下,创出2008年10月28日1664点以来新高。4月8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首次突破1.5万亿元大关。4月10日A股攻克4000点。
事实上,港股日均成交量只有千亿规模,美国两个交易所的历史最高成交量出现在2006年10月20日,成交额为2328.2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万亿元,也就是说,此时中国A股日成交额已创出世界最高记录。
5月20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达到1.65万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5月21日上证综指站上4500点。5月25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2015年5月28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2.42万亿元,再度刷新历史天量。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但人们对如此巨大的泡沫风险却毫无察觉,一些股评家们仍在发狠地叫嚣:要将6124点踩在脚下!
请注意:世界交易所联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中国A股月成交额为5万亿美元,而美国股市当月成交额仅为2.1万亿美元,但此时美国国内股票总市值却高达27万亿美元,是中国A股总市值的近3倍!很显然,中国股市交易的高杠杆、高换手、高投机特征暴露无遗,借钱炒股的融资融券业务功不可没。
(三)国人首次依法.借钱炒股.:融资融券杠杆显神效
事实上,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改革牛.或.国家牛.,只有.杠杆牛.+.资金牛.,才是本轮A股疯牛的真相。任何阴谋论或大喊政治口号的人,都是自欺其人、靠不住的。
当国人(包括机构和散户)第一次被告知允许合法地.借钱炒股.时,那个兴奋和冲动无法言表。借钱炒股,不就是.借钱赌博.吗?借钱炒股没有错,借钱赌博也无所谓,但当出借人降低准入门槛,并放大融资杠杆时,这就是怂恿投资者赌博、诱导投资者自杀。1:3的杠杆不过瘾,场外配资杠杆放大到了1:5甚至1:9,这是冒险家的乐园,还是赌徒的放手一搏?杠杆的神效是立竿见影的,也是十分恐怖可怕的!
当场内券商提供的融资融券余额不足1万亿元时,沪深两市合计日成交额也不会轻易突破万亿大关,但当两融余额突破万亿时,两市日成交额也放大到1万亿;当两融余额扩张至1.5万亿时,两市日成交额也放大到1.5万亿左右;当两融余额抵达2万亿时,两市日成交额也突破了2万亿元;当两融余额抵达2.4万亿的极限时,两市日成交额也停滞后2.42万亿的最高历史记录!.借钱炒股.的融资融券,将股市投机与赌博引向了灾难深渊,这是本次股灾爆发的最有力证据。
(四)全民炒股与个股疯狂:史无前例、无以复加
从2014年11月下旬开始,新股民不断增加,尤其是2015年春节过后,A股新开户人数直线上升,并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直到灾难发生前,在股评家及媒体的大力鼓噪下,新股民仍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5月25日至29日这一周,新增投资者数量164万人,环比大增82%。两市新增A股账户数443万户,创下该数据有统计以来新高。全民炒股与A股人气再创历史辉煌。股市大涨,人人赞声一片、个个歌功颂德,A股被股民誉为世界最棒的!
除了全民炒股的疯狂之极,个股疯狂也是极其疯癫的,不论质地好坏、垃圾与否,普涨大涨是王道。傻子都变成了股神,凡买必涨、凡必买赚,这正是全民炒股的因与果,这也是疯牛与股灾的.因果报应.。
从2014年10月底至12月10日,在不足一个半月内,几乎所有券商股全都大涨了200%,不分质地好坏、普涨暴涨。券商股的疯狂是本轮疯牛的第一个标杆,很显然,它是伴随融资融券业务的大扩容而开始疯狂起来的。按阴谋论者的说法,这是谁的阴谋?抑或是神的力量?
今年两会结束后,.一带一路.的故事被机构讲得出神入化,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高铁概念股,如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国字头的庞然大物,其股价均翻番,有的甚至大涨200%,这是.讲故事.忽悠股民的传奇,故事讲完了,散户全部被套进去了。按阴谋论者的说法,这就是机构.讲故事.的阴谋!
在.互联网+.的传销炒作下,创业板变成了神创板。大量神股层出不穷,让股民傻眼:乐视网从2014年12月底的28元攻至2015年5月12日再攻至179元,动态市盈率400多倍,4个多月涨幅超过500%。除权后乐视网掌门人减持套现100多亿元,并遭致媒体非议。
安硕信息更是从2014年8月底的44元,猛攻至2015年5月13日474元,8个月涨幅接近10倍,动态市盈率超过1000倍!全通教育从2014年6月中旬的44元,一路攻至2015年5月13日467元,12个月涨幅也是接近10倍,动态市盈率将近2000倍!长亮科技从2014年6月底的42元,直线上攻至2015年5月21日451元,11个月累计上涨近10倍,动态市盈率超过1000倍!
(五)救市能否改变.快牛慢熊.的格局?回答:不可能!
有人拿出一串的国外救市的数据来证明:A股牛市还没有玩完!这是十分可笑的。
欧美及香港股市是健康、体面的.慢牛短熊.模式,而A股市场是.快牛慢熊.模式,这就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完全不同。
西方.短熊.好救,容易康复。然而,A股.慢熊.难缠,真像马路上倒地的老太太,不扶有人道风险,扶了可能诱发道德风险..被讹、赖上你。国家救市反弹了700多点,老太太说不行,至少得反弹至4500点,最好反弹还原到5178点,让我们全部解套。否则,我就要倒地不起、喊爹骂娘,让你下不来台!
实际上,救市不可能没完没了,救市也不可能取代市场规则。.恶意做空.只是一个监管概念的创新,它不属于法律范畴,有一定的政治威慑作用,但难以付诸实施与查处。最近,市面流行两个笑料段子,值得我们反思:(1)救市导致政府与投资者变成了父子关系:不给钱儿子立马趟下,一给钱儿子立马拿去赌博。(2)中国特色的逻辑学:可以做空,但不可以恶意做空;可以维权,但不可以恶意维权;可以辩护,但不可以恶意辩护。尽管这些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些笑料段子,但也折射出中国投资者对救市高度依赖心态。或者说,救市已被绑架,监管层已被绑架。一些券商、股评家及少数不负责的媒体恐吓股民、要挟政府:一会故意说救市资金即将退出,一会又说政府不会放弃继续救市,他们却趁机大肆进行.救市套利.、谋取不义之财,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❻ 大盘指数历史最高点和最底点是多少什么时候
上证指数的历史最低点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历史最高点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点,所以历史上的上证指数也是经历了诸多变化,而现在的上证指数也是在这个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前持续波动。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被划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
再者,“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比方说“沪深300医药”代表的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这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反映。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在选取市场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❼ 什么是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一般来说,指的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它的价值的偏离程度。我们知道,股市是典型的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的定价形式和实体经济是不同的。虚拟经济价格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对其后市的预期。对后市,如果信心较强,则价格高于价值,从而产生泡沫。反之,则价格低于价值,泡沫也消失。
目前股市泡沫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上市公司造假。猛一看是一支绩优股,再仔细一看,发现是一支绩差股。上市公司的造假过程是泡沫的制造过程,由假绩优变为真绩差的的过程,是泡沫的增值过程。二是该退市的不退市。近来的一大传闻是,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要直接退市,但有关方面并未表态。年初的有关讨论已经表明这件事是多么的难做,这次看来不过是又把这个难度强调了一下。而退市机制的欠缺导致绩差公司越来越多,于是股市泡沫也越来越多。三是有人在对着泡沫吹气。
在存在股市泡沫的情况下,前述金融经济的作用将会被破坏,传导机制将会被扭曲。产生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如下:
1、引起资源错配,破坏市场机制
2、产生错误股价信息将误导企业投资行为
3、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效果
4、泡沫破灭将造成资产负债失衡,出现支付危机,市场经济信用基础破坏。
❽ 世界各国在其泡沫经济时期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数值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70年代香港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使证券交易所挤满了家庭妇女、保姆和小贩,每周都有新上市的股票,由于忽略了证券交易的基本法则,一些股票在市盈率100倍以上的价格上交易,使恒生指数从1970年的211.9点暴涨到1973年3月的1775点,交易所对风险毫无准备,终于发生了暴跌,到1974年12月恒生指数跌到了150点。从1972年起香港证券交易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的规范化措施,并在1974 年提出四个交易所合并的设想,1977年形成统一的证券交易所取代原来的四个交易所的工作有显着的进展,建立了由证监会牵头并由四个交易所代表组成的工作班子。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1962年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1家,其中上市公司18家,上市股票25种,面值54.9亿新台币,总市值为68.4亿。1967年编制了台湾证券交易所加权指数,1968年加权指数为111.75点,1973年由于纺织品出口激增,证券市场活跃,指数曾达到514.85。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又导致指数暴跌至188.74点,以后四年的指数一直在200—300点徘徊,1978年随着经济的恢复指数上升到688.52点,1979年至1982年指数在400—500点区域内波动。台湾股市的狭小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传统家族式经营,不愿意发行股票便股权分散,从而使原有股东的利益受损。股市的交易制度不健全,投机性强,良好的公司也不敢贸然从股市上融资。
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683
❾ 什么是股市泡沫大泡沫来袭时的严重性有多大
通常用气泡来描述那些虚幻而不切实际的人和事。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其投资价值的现象。简单地说,在短时间内,股票价格上涨迅速,甚至大幅上涨,其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这种情况下,股市将出现泡沫。如前所述,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价格的形成与市场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密切相关。如果在后市的投资者对其更有信心和热情,价格就会高于价值,泡沫就会产生。后市场的投资者对此漠不关心,价值会高于价格,泡沫不会出现。
人们总是用市盈率来衡量股市泡沫的大小是不科学的。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滞后的指标,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标准,世界各地也没有统一的市盈率水平。市盈率与股价也不是正相关的。高市盈率并不一定意味着股票价格高;市盈率低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低。反之,股价低,市盈率不一定低;高市盈率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股价。事实上,股市泡沫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并呈单边上升趋势。业绩的上升会让投资者认为有可能继续向上的趋势,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投资,直到股价远离其内在价值。
❿ 中国股市的性质和中国股市运行状况
中国股市的性质是什么? .
政府帮助上市公司融资[圈钱].投资人得不到回报.只有赌股价差价.变为赌场.政府是参与这场游戏的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当股市大跌时.喊几句口号.出几个钱.股市应声而涨;当股市高涨时.唱几句利空.发几只股票.大盘哗啦啦而下;
中国股市的现状从2005年上证指数900多点,上升至2007年9月的6100点,又下降到2008年6月的2700点指数看,从成交量一天达4000如何看待不健康的问题,需理性、客观、公正地分析。从中国18年的股史看,可从两大时期;股市中具有的特点;股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股市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国股市的两大时期和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评估划分了多个阶段。很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我想从股改的前后阶段来划分二大时期中国股市改制二大时期的显着区别是,解决了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中国股市将进入全流通的时代。上市公司成为全流通的企业目前,股市的急剧波动,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如大小非的巨量减持而引发的股市波动等,是在解决了旧的历史问题后而迎来的新的现实问题为使股改成功的光环能在股改的第二阶段,即全流通阶段能以为续。必须对当前股市的有关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才能真正找到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二).中国股市的特点中国股市在管理层的积极治理和股民的积极参与下,道路坎坷、经历风霜。时有阴天,多有阳光。发展至今,趋势向好。认真研究当今股市1.从时间上看,是年轻市中国股市发展仅有17年的历史。从时间上看,比起先进或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非常年轻的。2.从操作上看,是投机市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具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征;有投资和投机的特征。而中国股市长期投资者少,短期投资者多3.从治理上看,是政策市从中国股市诞生之日起,股市的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其解决希望在于政府干扰。至目前为止,股市的问题仍需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出手解决4.从融资方面看,是圈钱市作为一个资本市场,其资本功能就是企业能在市场上进行融资,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客观地看,从建市起,国家央企的发展和解困5.从健康上看,是问题市中国股市发展至今,尽管政府和职能部门非常重视,非常关心和非常爱护;非常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6.从管理上看,是部门市中国股市的主管部门是“证监会”。从近几年股市的上下波动来看,能影响股市运行的部门有央行、财政部、税务总局、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