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oho中国是个什么公司
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O中国董事长)和其妻张欣(现SOHO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高档商业地产。公司与国际知名建筑大师合作,结合本土客户的需求,他们把创新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引领潮流的物业。
(1)soho中国股票soho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2011年8月9日SOHO中国宣布公司以18.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上海浦东新区嘉瑞国际广场,并将其命名为“SOHO世纪大道”。这是SOHO中国在上海的第九个项目,同时也是在上海浦东的第一个项目。
2011年7月18日SOHO中国宣布旗下丹棱SOHO项目开盘即取得了骄人成绩,办公全部售罄,销售额达14.5亿元。SOHO中国于2010年12月30日收购的丹棱SOHO项目位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43,202平米,可售面积38,464平米,是集办公和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甲级写字楼。
2011年6月25日望京SOHO样板间绚丽亮相,上千人相聚在望京SOHO样板间,一同体验了扎哈?哈迪德的又一震撼杰作。
望京SOHO由3栋集办公和商业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和三栋小型独立商业楼组成,最高一栋高度达200米,建成后的望京SOHO将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北京市区的第一个高层地标建筑。在望京SOHO样板间亮相当日,施工现场还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2011年5月31日SOHO中国宣布以1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位于上海虹口区地铁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块。这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内,SOHO中国在上海收获的第八个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SOHO中国
⑵ 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目前调查进展如何
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目前调查进展首先是CFO被带走调查,其次是公司董事和高管都没有被带走调查,再者是公司积极配合提供了各项的资料,另外是案件现在属于侦办过程没有办法公开。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目前的具体调查情况。
一、CFO被带走调查
首先是CFO被带走调查,对于CFO而言他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对应的一些公司的切实利益,他利用了黑石集团购买的股票来恶意套现从而使得对应的SOHO公司的股票价格长期下跌,所以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SOHO公司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及时提供所有必要的资料,让对应的CFO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让其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⑶ 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一则“SOHO(中国)首席运营官倪葵阳涉嫌内线交易被警察带去调研”的信息流出。该消息还指出,公司多位高管亦被调研。
据2021年年报显示,汇报期内,SOHO中国完成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减少20.53%,属于母公司股东的亏损额为1.31亿元,同比止盈转亏。截至2021年12月31日,SOHO中国的营业利润超过流动资产为rmb23.39亿元,而银行存款余额为rmb8485.8万元、结构性存款余额为rmb13.78亿元及其现钱及准货币余额为rmb7.3亿元。
“为了提升业绩,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努力过,例如转型做联合办公空间业务,即SOHO3Q,但之后并未获得预期的成效。”某分析人员向记者坦言,从当下看,靠卖财产获得业绩的方式并不能不断,公司仍需想办法扭亏增盈。
⑷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SOHO中国,终止收购的原因是什么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SOHO中国是因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黑石集团和SOHO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SOHO中国第1次卖身的时候就联系的是黑石集团,但是似乎中国并没有成功将自己的股份卖出去,第2次卖身的时候也失败了,第3次售后中国又一次和黑石集团达成了股份收购的意向,但是因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而终止。
SOHO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出租业务。在2021年的时候SOHO中国的业务呈现一个盈利的状态,并且是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财务状况的。但是SOHO中国却一直没有放弃出售自己的股票,一直在寻找能够收购自己的企业,而黑石集团有两次要约。
⑸ 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接受警方调查
7月7日,SOHO中国(00410.HK)公告称,公司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SOHO中国称,公司知晓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另外,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管均不知悉有关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也没有被调查。但是对于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资料给予了充分的配合。
SOHO中国表示,由于上述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倪葵阳已经无法履行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职责。公司已将她的职责临时移交给公司财务总监。董事认为,有关调查对集团的业务运作并无重大的不利影响。
截至发稿时,SOHO中国报1.4港元/股,跌幅2.78%。
⑹ SOHO中国股价一度暴跌40%,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Soho中国一直是很多人投资的目标,也是很多企业想要达到的发展水平,不得不说soho中国确实是创建了商业当中的一种发展模式,同时也给当时的中国带去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售后,中国的股价曾经一度暴跌40%,整个企业的市价近乎蒸发了一半。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要想在中国的市场打开,要想打开中国的市场,赚中国人民的钱,就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抢占中国市场的,也希望想要在中国获得利益的企业,不要因为一时的诱惑,就做出让整个企业都后悔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标准,不要做出一些损害自己也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⑺ 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接受调查,这会对SOHO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SOHO中国需要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的调整,加大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时发布通告和说明。
各大股东正是出于对一家公司的绝对信任,才会纷纷购买公司股票或进行大量投资。于是多家企业必须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现如今,房屋成交数量十分有限,部分房地产商通过物品兑换等方式提高销量。
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房屋制造企业,SOHO中国在全国各地建立楼盘,压力和风险并存。同时,媒体曝光该公司的财务官被调查。网友并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反而等来了SOHO中国的声明材料。该人员涉嫌内部交易,SOHO中国却要产生人员调整。
总的来说,确定良好的发展方向,公司也需要根据外界事情和员工的真实想法,及时完成公司调整。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人员离职,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发展状况理应与时代挂钩。
⑻ 潘石屹辞职,股价立马飙升,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SOHO中国公司宣布,潘石屹和潘张欣分别辞职。SOHO中国股票在下午迅速上涨,涨幅超过17%,截止收盘时, SOHO中国股票上涨11.76%,收于每股1.52港元,市场价值79亿港元。SOHO中国于九月七日中午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声明称,潘石屹辞去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 ESG委员会主席,致力于推动艺术及公益活动;潘张欣女士已经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位置上退下来,专心于艺术和公益活动。
“SOHO中国”公布了2022年度的中期报告.根据公司的声明, SOHO中国在2022的第一季度收入为8.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与2021年的1.23亿相比, SOHO中国的净利润为1.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3%。但是,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的冲击, SOHO中国北京和上海写字楼出租的压力很大。到2022六月三十日为止,房地产的租金平均价已经下跌到80%左右。此外,丽泽 SOHO在2020年初新入市的比率已经高达82%。
另外,三月份,北京市工商局官网公布,北京搜厚房地产开发公司朝阳门第二分公司,海淀黄庄分公司,前门分公司,三里屯分公司,望京分公司等15个分公司,分别被北京市多区工商局处以警告、并处罚金;由于存在对最终客户收取电费、以改造费等问题,违法违规,15个分公司共计被罚1.15亿元。
⑼ SOHO中国股票暴涨的背后与黑石集团又怎样的关系
在今年对3月10日10点50分,SOHO中国终于好不容易以股价飙升的消息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当天,传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331亿港元)。消息出来之后,SOHO中国直线拉升,涨37.58%后紧急停牌。消息传出,舆论哗然,虽然这么多年SOHO中国终于稍雪前耻,但潘石屹本人却人设崩塌。那么,在SOHO中国股价暴涨,以及潘石屹跑路的事件背后,可以给房企提供那些可资借鉴的教训呢?
当年,SOHO中国之所以做出转型的决定,是因为潘石屹认为,2012年开启的楼市调控已是史上最严,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他认为,“自持物业比持有人民币更好”,因而选择了做“包租公”。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决策,使SOHO中国逐渐离开了百强房企的行业。
⑽ CFO被调查再引风波 “卖身未果”的SOHO中国将走向何方
近日,SOHO中国高管被查一事,将其再度拉回至公众视线中。市场上传言“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最终被SOHO中国证实。
之前黑石终止要约收购、SOHO中国“卖身”落空,如今公司CFO又身陷调查,风波不断的SOHO中国,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最终被SOHO中国证实。 图/IC photo
因涉嫌内幕交易,CFO倪葵阳正接受调查
7月6日,有消息称,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公司多名高管亦被调查,随后有媒体跟进报道。对此,7月7日,SOHO中国发布一则“关于某些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公司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公司知悉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管均不知悉有关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亦没有被调查,但对于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数据给予了充分配合。由于上述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倪葵阳已经无法履行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职责,公司已将她的职责临时移交给公司财务总监;董事认为,有关调查对集团的业务运作并无重大的不利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倪葵阳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会计系,加入SOHO中国已有14年时间,其于2008年7月加入SOHO中国,2011年至2013年担任财务总监,于2014年出任副总裁,并于2018年10月担任首席财务官。天眼查显示,倪葵阳仅在SOHO中国任职,无其他关联公司。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SOHO中国官网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介绍中,已经下架了倪葵阳的简介。
消息一传开,SOHO中国股价应声下跌。7月7日,SOHO中国股价下跌2.78%。截至7月8日,SOHO中国股价为1.41港元/股,总市值为73.31亿港元。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称,CFO属于公司决策与运营的核心人员,因而知悉公司经营与决策的很多内幕消息。此次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而接受调查,应该是监管部门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且会造成其暂时无法履职。不过,就SOHO中国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而言,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个别人员变动或者不能履职,并不会给公司运作带来太大影响。
上市十余年,SOHO中国历经5任CFO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十余年间,共历任5位CFO,分别是王少剑、唐正茂、林战、阎岩及倪葵阳。
新京报记者翻阅公告获悉,2008年6月25日,SOHO中国公告称,王少剑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财务总裁。彼时,王少剑与SOHO中国订立的书面服务合约,由2008年6月2日起为期3年。不过,2010年5月31日,SOHO中国就宣布,入职不到2年的王少剑,已辞去上述职务以寻找其他商机。
2010年12月24日,唐正茂正式成为SOHO中国新的CFO。彼时,唐正茂在SOHO中国任职已逾8年,晋升前曾先后出任SOHO中国金融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监以及财务总监。唐正茂在CFO这个岗位上呆了三年多,直到2014年5月13日,她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裁,但仍为SOHO中国的高级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期间,林战加盟SOHO中国,不过,直到2015年8月20日,SOHO中国才正式宣布林战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戏剧性的是,不到一个月,同年9月11日,SOHO中国就宣布,林战因寻求其他商机而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的职务。这也就意味着,林战成为SOHO中国首个入职仅一年便辞职的CFO。
时至2016年的5月18日,SOHO中国在公告中宣布,唐正茂重新加入,并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唐正茂的再次回归,并没有维持太久,两年后的2018年8月17日,SOHO中国宣布唐正茂辞职。由此,唐正茂彻底告别SOHO中国。
可以说,在SOHO中国历年的CFO中,阎岩是最为关键的人物。资料显示,阎岩于1996年底加盟SOHO中国,曾任职常务总裁、财务总裁、执行董事及总裁等职务。值得一提的是,每当CFO位置悬空时,阎岩就会在第一时间顶上。比如,2014年唐正茂离开时,SOHO中国的执行董事兼总裁阎岩出任财务总裁一职;而后,在林战离开到2016年唐正茂回归期间,首席财务官的职务同样由阎岩兼任。
2018年3月8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阎岩因寻求个人发展而离开SOHO中国,前往有着“PE之王”之称的黑石集团,担任亚洲房产部董事总经理。随之,SOHO中国才有了后续跟黑石之间的交易纠葛。
“黑石要约收购”令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如今,SOHO中国在其公告中,未具体指明倪葵阳所涉嫌的内幕交易,不过之前有消息称,倪葵阳被调查的原因,或与黑石收购相关。
“香港对内部交易有严格要求,而且需要真凭实据才能定罪,猜想可能与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的一些行为有关,因为SOHO中国过去股价波动不大,但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股价波动较大。”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如是表示。
过去2年间,SOHO中国的私有化和与黑石的合作均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3月,就有消息称,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当月11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约。
时至2021年6月16日,SOHO中国才正式发布公告称,黑石集团旗下公司Two Cities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现金要约收购SOHO中国已发行全部股份,收购价格为每股5港元,最高现金代价为236.58亿港元,以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此次要约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公司将继续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受此消息影响,6月17日,SOHO中国复牌,高开25.26%,报4.76港元,市前成交额达2.81亿,总市值约237.1亿港元。而停盘前一个交易日SOHO中国的收盘价为3.8港元,总市值约197.6亿港元。
不过,到了2021年8月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要约方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发的通知,对其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一个月后的9月10日,SOHO中国公告称,黑石终止收购SOHO中国,而这距离6月16日SOHO中国宣布“黑石集团拟以现金要约收购公司全部股份”,不到3个月。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SOHO中国股价异动,开盘后直线拉升涨近16%,截至收盘股价报3.50港元,涨幅高达9.38%。
重启“卖卖卖”模式,发展动能仍待提升
而在公司经营层面,财报显示,2021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下降20.53%;同期,SOHO中国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31亿元。SOHO中国方面称,亏损主要是因为2021年确认集团附属公司发生的一次性税费开支约4.39亿元。
时至2022年,“卖身”失败后,SOHO中国重新开启“卖卖卖”模式。今年3月10日,在SOHO中国举办的2022年首场租赁表彰会暨优质房源推介会上,潘石屹宣布,将以七折价格销售3.2万平方米京沪两地的部分物业,房源覆盖银河SOHO、三里屯SOHO、SOHO东海广场、SOHO中山广场等9个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潘石屹明确回应了外界对于资金流向的猜测。他表示,此次销售房源的收入将全部用于降负债,不会用作股票分红。
3月10日,潘石屹宣布,将以七折价格销售3.2万平方米京沪两地的部分物业,图为银河SOHO。 图/企业官网
那么,SOHO中国的未来会如何?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 SOHO中国目前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压力,但因为其整体业务或产品组合方面,跟其他企业相比有其特点,因此,在未来发展上,还是值得期待的。
不过,在柏文喜看来,SOHO中国经营上的入不敷出早晚会吞噬自身,因为其更多是自持型商办物业,需要庞大现金流供养,加上SOHO中国缺乏长期、低息资金来源,出售和转让或是其最终出路。此外,黄立冲指出,SOHO中国的房地产资产是以北京和上海的写字楼为主,这些资产在未来增值的机会比较小,找到一个较强的接盘侠比较困难,也不太可能高估值接盘,加上SOHO中国的发展动力已经很弱,未来或是一家表现平平和低调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SOHO中国的微信公众号已许久未更新,至今还停留在6月1日。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