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和券商等金融股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价长期不涨啊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银行的成长空间不大。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看重的不是一家公司的过去,而是它的未来,只有未来发展得好,才更有希望带来好的回报。
由于银行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一个行业一旦进入成熟期,也就意味着它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除非能找到新的突破点。行业发展空间的限制,就让大部分银行未来可预测的成长空间已不大,因此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大了。
其次,可能就是因为投资者不能充分享受银行盈利带来的好处。就如上面所说,如果银行愿意把所有的利润都拿出来分红,那么它们的股价就不会涨不动了。因为一只股票如果靠分红就有20%的年化收益率,这只股票肯定会有很多人买,买的人多了,股价想不涨都难。
可实际上银行就算分红,也只会拿出少部分净利润来分红。虽然未分配的利润从名义上仍然属于投资者的,但实际上是没办法变现的,能看到却始终拿不到。因此就算银行赚得再多,只要没办法变现,就没法充分享受盈利带来的好处,盈利多对投资者来说意义也就不是那么大了。
再次,可能就是因为银行股盘子大。盘子大,推动其股价上涨就需要大量资金,没有足够的买入资金就很难让其股价上涨。不过,就算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也肯定不是根本原因,毕竟比银行股盘子大同时股价也涨得不错的股票不是没有。
⑵ 金融业薪酬是制造业2.35倍!金融业的工资为何这么高
金融业的薪酬范围比较高,跟传统的制造行业相比要高出两倍不止,金融行业之所以赚钱就是因为金融行业它本身就是赚钱的,制造业本身就是不赚钱的。这个行业都不赚钱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行业与行业之间就是存在差距的,要么金融行业跟传统的制造业一样的话,金融行业就没人干了。因为干金融行业的跟干制造业的难度能一样吗?想在金融行业能够安身立命能挣到年薪几十万,那起码也得是个重点本科出身吧,普通本科那可能也要有实际的经验,有相应的资格证跟着,这行业虽然收入高,但是他准入门槛高啊,不是谁都能干的。
⑶ 为什么业绩大增的股票不涨
股票业绩大增的反而涨不起来,业绩大亏的反而能大涨,主要是由于以下两大原因所致。
原因一:因为背后资金在炒作所致,背后有资金在搅局等因素影响;要知道股票想要上涨都是靠资金推涨的,反之股票下跌也是筹码在压盘,买入的资金大于筹码卖出的价值,股价自然就下跌了。
明白股票涨跌背后的原理之后,对于股票大增的反而涨不起来,只能说明超大资金不愿意去炒作这只业绩大增的股票,没有超大资金推动业绩好的股票,自然就涨不起来。
同理背后还是跟筹码有关,业绩大增的股票散户们一窝蜂的进入,主力要不到筹码,靠散户推高股价是不可能的,散户是一盘散沙无法推动股价,这就是业绩好的股票反而涨不动的最主要因素。
原因二:因为A股市场是投机市场并非是价值投资市场,超大资金追求的是短期暴利,并非是追求长期利益。
最典型的就是业绩大增的股票,说明这只股票赚钱能力强,各项财务指标都是非常好,会吸引大量散户进入,很多散户都是看好业绩大增的股票,认为业绩好的股票股价自然也会涨起来。
结果业绩大增的股票实际走势就是持续阴跌,始终都是涨不起来,主要是散户太多了,主力手中都没什么筹码,主力会去帮散户抬轿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反之业绩大幅亏损的,很多散户看到业绩亏这么多,各个散户远离这只亏损股,当变成冷门股之后,没有什么散户了,筹码都是在主力手中,主力动用小资金就可以把股价推高了。
这背后都是由于投机性所致,业绩好的散股票散户太多,主力不去炒作,业绩不好的散户太少,主力愿意去炒作,股价自然水涨船高,这就是最现实的股票问题。
(3)金融行业年薪这么高却股票不涨扩展阅读:
一、什么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换言之,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二、股票的种类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随着企业利润变动而变动的一种股份,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
2、优先股
优先股是“普通股”的对称。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分配红利和剩余财产时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份。优先股也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有权凭证,优先股股东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数可赎回的优先股例外)。
3、后配股
后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时比普通股处于劣势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后,对剩余利益进行再分配。
三、股票的价格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
实证研究显示,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往往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一致判断所引起的。我们通常称股市是虚拟经济,称与之相对的现实经济为实物经济,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反映。
⑷ 为什么有的股票业绩非常好,股息率很高,但股价就是不涨
股票业绩非常好,股息率很高,但股价就是不涨的现象在A股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很多股票的业绩非常好,股息率也是非常的高,但是股价就是不涨,有时候一分钱都是可以玩一天,一毛钱都是可以玩一个月。
走势就像心电图一样,让人非常的无奈也非常不理解。
其一股市制度问题,其二超大资金不买绩优股的单,逆市思维去炒作绩差股。
其三股市投机性的因素,炒新、炒小、炒差等性质还没完全消退。
是有些上市公司是回报投资者的方式是靠股息来回报,并不会靠股价来回报投资者。
从而让公司股价长期低迷,二级市场投资者想要吃差价赚钱根本没啥机会。
因为股价都是窄幅波动,根本没啥差价可以做,所以A股市场确实有这种上市公司存在的。
⑸ 资金持续流入但股票不涨是什么原因
资金持续流入,股价却不上涨,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主力资金持续流入股票不涨则有可能是主力在进行打压股价、吸筹操作,即主力吸筹还未完成,为了以较低的价格吸筹,会在个股上涨时,不断的打压股价,再在低位慢慢的买入。
二、主力在出货,即主力先买入一部分股票,拉升股价,吸引市场的散户买入,在慢慢出货,在尾盘在买入一些,拉升股价,方便其下一个交易日出货,则可能会导致个股主力资金在持续流入,但是股票价格却未上涨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主力是指能够主导股票价格的个人或者机构,引导市场或股价向某个方向运行,一般是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庄家类似。散户是指个人投资者,资金规模不大,但它是构成股票市场的关键因素。
如果是股票小白,可以多去看券商和机构发布的行业研报。行业研报会综合运用经济分析工具,对行业的运行状况、竞争力、规模和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股票小白获得行业资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齐心合力的拉抬关系,在股价处于主升浪的拉升波段,主力和散户是齐心合力的,开始阶段,是主力为主的推高股价行为随后,充分调动市场的一致性预期看涨后市之后,散户的跟风盘就会蜂拥而入,而主力则有明显的护盘托底行为,股价走势的K线形态,是不断过前高而不破前低
浪五的拔高出货走势,则是散户的购买行为已经远胜主力的购买行为,主力此时已经不在大力增持和推升股价,反而是悄悄的逢高派发转势下跌的时候,K线形态,要么是假突破真下跌,要么是不过高反破低,但不可否认,调动市场看涨后市的一致性预期,吸引散户齐心合力的推升股价,这个 拉升过程中,主力和散户是一条心的。
因此,主力和散户的关系,一是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表现为盘底建仓和拔高出货走势上,二是主力和散户在拉升阶段是齐心协力的,主力的护盘托底行为非常明显,对股价的上涨构成强劲的支撑。
⑹ 股票的业绩非常好,股息率也是非常的高,但是股价就是不涨,这是为什么
股票的业绩非常好,股息率也是非常的高,但是股价就是不涨,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有的股票业绩非常好,股息率很高,但股价就是不涨?这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的长线牛股还是以业绩稳定增长为主,一些业绩常常没什么,突然非常好的,对于这种突然变的非常好,具体是什么原因也是有待考量的。这里像存在业绩造假、非经营性收入、财务报表合并等很多不能代表一家公司长期发展情况带来的业绩,都是纯度较低的,作为一家主力机构,对这方面的分析一定会比散户更到位,要不要炒这样的股价就可想而知了。
⑺ 券商为何迟迟不涨你是否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最近券商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口里的“弃子”!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吧。
第一个错误逻辑,券商为什么不涨?其实不是不涨,只是还没到时候。
这里主要还是因为此次抱团行情是抱的白马股、核心题材个股,这类个股一般都是在熊市里才会抱团的,用来维稳指数,缓解下跌空间的。
但此次由于外资的加入和内部基金的参与,形成了抱团,所以,券商必定不能跟。否则券商一跟,银行、周期等都会起来,那都达到了泡沫估值,谁来护盘?谁又能在熊市里维稳指数?
第二错误逻辑,散户都看好券商,所以不涨!散户看好券商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
1、看好的人虽然多,但真正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人并不多;
2、就算看好的人多,买的人多,但是持有的数量并不多,完全不能和机构比 ;(具体去查一下数据就知道了)
第三错误逻辑,散户多,所以机构不愿意给散户抬轿子!许多散户可能都持有券商,但是数量并不多,甚至许多还是去年7月追高进入的,是亏损的状态。一旦回本,散户跑的比兔子还快。
所以,机构一点都不担心给散户抬轿子这件事,因为人性从未改变过,大部分的散户都是那句:“我靠,卖飞了!早知道拿住就好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牛市里不可能没有券商!每一轮牛市的发动都是得靠着券商走出来的:
牛市前期的抬升指数;
牛市中的不断企稳上攻;
以及牛市后的疯狂赶顶;
并且,每一轮大牛市的指数必定是会有至少100%以上的涨幅,而这个涨幅的贡献一定不可能靠着只靠白马、核心,而必定要回归到金融+周期。
所以,券商不是不涨,只是时候未到。
大部分的低估头部券商其实并没有破位,只是在箱体里正常震荡洗盘,只是大部分的散户承受能力太弱,投机的追涨杀跌行为总是让他们买在了高位,割在了低位。
券商迟迟不涨是 因为特意打压 ,我不但在坚持,而且今天早上还继续补仓了,目前还浮盈着。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
一.打压
券商不涨的原因,就是因为里面散户太多了,特意打压。
因为很多大咖都是牛市买券商,从去年七月份很多人追着买进了,然后被套着。
如果直接拉升,就会让这些人获利出局,这显然不可能。
那么就震荡打压,让里面的散户绝望割肉,这才是券商不涨的目的。
二.时机未到
券商也算是一种周期股吧,它的周期要根据大盘的涨跌来控制。
更多的是为了控制指数。
目前全面注册制还没有开始,大盘已经上涨到之前的前高了。
要是大盘继续上涨,显然不利于注册制的实行,也不利于大资金抄底。
所以券商现在不可能大涨,很多的是震荡整理,或者暴跌等洗盘。
这样后面涨的时候才能更轻松。
而注册制改革虽然会全面启动,券商也虽然有可能启动。
三.业绩好,坚定看好
券商业绩这么好,反而不涨,还要大跌,这是很反常的事情。
尤其是今天早上,券商暴力砸盘,还出现了2个跌停。
这显然是暴力洗盘了,让很多绝望的人割肉了,这也是不涨的原因之一。
总之,券商业绩好反而不涨,正是因为刻意打压才没有上涨的,越是这样,我越看好券商,大跌大买,大涨大卖,坚定不移。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看看我写的关于券商的文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券商已经是一个高度同质化且充分竞争的市场,原来靠收佣金躺着赚钱,现在互联网已经把佣金打到成本价,而且券商的其他业务如:融资融券、投行、资管、自营等业务,其实都是看天吃饭。
为啥今年市场成交量大,券商业绩大升而券商股票不涨就是因为机构把券商仅当成一个像银行一样的周期股,7月份关键点位,券商已经拉了一大波了,行业没有大利好,不会有大行情。
另外年初以来,指数大涨,券商休息,机构抱团的是长期景气度高的新能源、光伏、白酒等,而中国牛短熊长,券商不再是旗手了。
反过来看,券商里面唯一最强的东方财富,为什么机构给那么高估值,走的好,就是因为东方财富是唯一市场认可的新型互联网券商,它已经彻底脱离了传统券商的范畴,客户面是整个互联网,而且还有公募基金销售的互联网牌照。
上述传统和新型券商一对比就知道传统券商为啥不涨了。
除了东方财富,其他传统券商就值现在的估值,没有低估。
说回操作层面,券商建议看到一季度左右,行情大概也就在一季度是个小高峰,今年行情大概率就是一头一尾了,看看前几天货币紧缩的传言就把市场吓个半死,二季度后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到时你懂的!
你目前的状态是坚持不下去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信心满满的,不信你浏览一下券商走势的相关提问的答案,100个答案里,有99个人保持乐观,像我这样不乐观的绝对是另类。
券商股的确该涨,单纯从市场放量的角度看,参与交易的人多了,成交量放大万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券商的收入必然增加,股价上涨是必然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涨?
就拿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都看好的牛股五粮液分析,现在这个位置人人都说他是好股票,但是他也有在底部常年不涨的时候,2013年-2016年虽然他的基本面也很不错可他就没怎么涨,而且完美地错过了2013-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
所以业绩好的股票不一定马上就能涨,如果两三年以后它才迎来大涨行情,现在这么多看好券商板块的人还能坚持到上涨的那一天吗?我表示怀疑。况且业绩不错的股票常年不涨的也很多,这是真的,只要你愿意去了解,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
很多人在沉浸在券商股是龙头的记忆里,如果券商股真的是龙头,牛市已经展开两年多了,这些龙头早就该一骑绝尘了,为什么还迟迟不动。迟迟不动就证明这个板块已经不是本轮牛市的真命天子。
龙头绝不可能是在大家长期的关注中诞生的,这个市场里永远不可能出现大资金为小资金做嫁衣的情况的发生,既然相当多的散户还看好并持有这个板块,那这个板块注定暂时是没戏的,除非持有该板块的大多数人撑不住了,走了,主力收集够了筹码,才能有大的行情到来,否则即使是上涨也是小打小闹。
所以持有证券板块个股的朋友,我建议你们调仓换股,否则很可能要继续错过行情。
券商板块在A股市场很特殊,虽不是周期股,但又有着周期股的走势,虽不是权重最大的板块,但却对整个股市影响极大,素有“A股温度计”之称,还有“没有券商板块参与的行情,就是假行情”的地位。可见,券商板块确实很特殊。那么,券商板块如今为何迟迟不涨,是否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呢?
笔者认为,券商板块不涨,只是时候未到而已。纵观 历史 券商板块指数的走势,能发现有这样的规律:“大起大落,久盘于底”。当A股进入牛市的时候,券商板块能一涨再涨,甚至部分券商公司股价能实现十倍、二十倍翻涨的壮举。不过,等牛市结束进入熊市的时候,券商板块也是跌的最惨的,称之为“腰斩”也不为过。而熊市见底以后呢,又开始筑底,这一筑底便是数年的时间。
“大起大落,久盘于底”的规律,从历年走势中还有着循环往复的情况,并且“大起”牛市之后是“大落”的熊市,“大落”的熊市之后是“久盘于底”,等“久盘于底”结束后又是“大起”牛市的来临,循环往复。
那么,现在券商板块不涨,为什么呢?笔者认为,除了短线波动无常以外,就是时候未到而已。券商板块经历了2015上半年的“杠杆牛”,又经历了“股灾”大落的熊市,2016年至今,从走势的角度来看,算是处于底部区间震荡的走势。等到结束底部震荡时间的时候,券商板块自然而言便能以“大起”牛市之姿上涨。
至于坚不坚持的下去,就要看题主自身了。很多朋友入市以后就迷失了自己,没有了“时间轴”。所以,题主首先要确定自己是短线投资,还是中线、长线投资,不同时间维度的投资,方法也是不同的。其次,才是对应券商板块的走势规律,规划自身的投资行为。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被券商"坑"了一把,很多大V宣传看好券商,牛市风口,4000点券商必须起立,没有券商就没有市场....等等,现在这些大V已经闭嘴了,那么我们来分析两个问题!
1. 券商从11月份开始,就一直不温不火,哪怕是在连续十天成交量万亿,他依旧在放量下跌,这说明什么 ,机构和主力不愿意拉升券商,里面首先散户太多,其次,资金量还远远不够,不够让这头沉睡的牛抬头,最后,有人打压,券商各种利好都能被安然无恙的消化掉,是不是很可笑?不然你仔细想想,券商年报利好也是下跌
2. 年尾的市场,其实是一个抱团牛,指数牛, 个股都在跌,金融正题在下跌,所以导致一个现象,资金更多的是冲向抱团股,而不是金融,金融的资金移动到了更加强势板块,所以券商一直在下跌,而且下跌幅度还不小!
3. 券商在高成交量下都没反应,甚至下跌,那么最近缩量的情况下,券商会更加难受, 最近连续好几日缩量,大盘资金不足,并且节假日,资金观望气氛浓厚,搞不好继续缩量下行,这把券商就是纯粹打了酱油,还漏了一半的"油",所以接下来券商很可能继续下跌,要做好心理准备
1.很早我就回到了一篇针对券商的问答,大概意思是,券商能不能长期持有,我的回答是NO, 券商在牛市,高大成交量下爆发力高,但是后劲不足,属于强周期板块,长期持有最后还会导致自己亏钱,对于券商,更多的是定投布局,等待起飞一举拿下!
2. 券商一直不起飞,那么操作上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个人看法,券商那得住的人,必须是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收盘,才能有获利的机会,因为券商爆发一轮之后会进入调整期,这个调整要看市场火热度,才能知道大概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市场热度,成交量不行,那么券商就不会动,所以券商能是要慢慢的去低吸布局, 操作上,两点,首先开启左侧交易法则,定投或者分批补仓,控制证券仓位,慢慢进行低吸,其次,要做好证券长期持有准备,并且继续补仓亏钱概率非常大,但是坚持下来一定会是柳暗花明
2020年七月,一个月的时间,券商就把大盘指数从2700点拉倒了3400点,你可以想象券商多大的爆发,守住自己的股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控制住仓位
重仓任何基金股票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可以逢高减仓一点,等待行情再次布局,调整仓位,做到收放自如,那么下一个牛市,券商在等你回家!
券商迟迟不涨,是因为它还不到涨的时候。券商股是我一直看好的品种。所以,从去年3月至今,我一直持有。原来的盈利到现在差不多都回去了,我仍然坚持持有。因为我知道,在自己有些坚持不住的时候,券商股上升的时点就应该很近了。
之所以看好券商股,是因为我相信牛市里的行情中,券商股从来没有缺席过。作为牛市里受益最有确定性的股票,券商股不涨,牛市就不会结束,除非现在不是牛市。近期券商股的年报出来了,大部分个股业绩靓丽。这就更加坚定了我持有券商股的决心。“券商虐我千百遍,我待券商如初恋”,这是目前我持有券商股的真实写照。
我看好券商股,并不是盲目的。从浪型上看,券商板块目前处在2浪回调中,一旦结束调整,就将是3浪主升阶段。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券商股一直跌,总是会有涨的时候。只有能够承担券商股的下跌,才能有资格享受未来券商股的上涨。
必须说明的是,券商股在牛市里受益的确定性,是以牛市为基础,以拉长时间长期持有为前提的。不以一时的涨跌论输赢,只看牛市结束阶段券商是否跑赢大盘。
此时券商板块仍在下跌,我发表这样的观点好像不合时宜。但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股市里问为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问题,股市里只有涨与跌没有为什么,股市如战场,上了战场,子弹奔你飞来了,你难道有n个为什么要问吗?!你要做的只是本能的趴下或闪避,就如股市中一样,张与跌,只有买卖,没有为什么,不会坚持不下去,因为就那破形态,压根我就不会买!!
按照技术面看券商股该涨了,但这个市场不能只看技术指标,时机更为重要。目前看,一是洗盘没到位。二是大盘整体上涨的条件不具备,做多的时机不成熟。一旦时机成熟,券商股启动就会拉升大盘一个较大幅度或突现突破。
核心观点:看好券商板块,从基本面或技术线来说,券商都算得上目前一个很值得投资的板块!
还是那句话“券商虐我千百遍,我待券商如初恋”。
就当前来说,券商板块一直是一个低估的板块,在医药、消费、锂电池等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却迟迟不启动。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券商,如有异议,大家可一同来讨论。
1)券商板块的基本面或盈利性
从各家上市券商公布的2020年财报预报来看,2020年是券商大年,多数同比增长明显,很多券商赚的是盆满钵满,其中9家券商净利润增幅超过50%,东海证券、华鑫证券等多家券商均呈现大幅增长状态。整体板块净利润大幅增长,无不显示其强大的盈利能力。
最新证券时报报道,2021年首月,券商揽入佣金约为152.27亿元,环比增长16.29%;日均佣金收入达7.61亿元,环比增长33.74%。
故而来说,券商板块从基本面或盈利性来说,是一个很值得投资的板块。
从技术线来看,今天的技术曲线并未触底到达支撑线位置,日线上,个人感觉周五或下周方可到达支撑线。到达之后如向下突破则技术形态破位,短期不建议关注。如触底反弹,且周线也呈现反弹状态,则可考虑进场。
此外国外互联网上市券商,富途一年翻了13倍,老虎证券一年翻了7倍,而很多国内券商基本未动,很多盈利很强的券商不涨反跌。
因为看好反弹趋势,所以我已不断加仓。
你们看好券商吗?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⑻ 上海金融业平均年薪超33万元,为什么金融行业的薪资水平这么高
引言:2021年全国平均数据出炉,上海金融业平均年薪超33万元,位居全国第一,当看完这个数据之后,小编留下了羡慕的泪水,这个数据确实是非常漂亮的,而且也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金融行业赚钱速度好像会比其他行业更加快一些,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都想要从事信息传输,金融等行业。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4个城市,对于互联网的人才吸引力也是比较强的。那么为什么金融行业的薪资水平这么高,从而导致这么多年轻人都想要从事这一份职业呢?我们接下来就来聊一聊。
三、总结
最后金融行业范围是很广的,其中有很多很多的职业,而且每个业务当中也会有一些衍生业务,所以想要真正赚到钱的话,首先要进入到这个行业,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不仅要有强大的工作能力,还要有学习能力。
⑼ 金融股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价不涨呢
因为第一进股市的都想赚快钱,那个股票涨的快,就买哪个股票,而金融股体量大,涨幅小,好多人不喜欢,但是目前金融股的股息率一般高达6%以上,但是需要接受时间的煎熬,好多人受不了的。
⑽ 为什么有些股票业绩很好但是不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