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港股的持续走低,是否说明香港股票没有投资价值了
港股持续走低,也不能说明香港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只是这个时候大家情绪比较低落而已。
⑵ 港股的涨跌幅度是多少
港股是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可能一天涨好几倍,有可能一天跌去80%、或90%甚至更多,另外港股是实行T+0的交易方式,所以港股有较大的投机风险,而A股有涨跌幅限制,实行T+1的交易方式,所以港股风险比A股大。
【拓展资料】
涨跌幅是对股票上涨和下跌的数值的一个描述,这个是用百分比来进行表示的。涨幅是一只股票目前上涨的幅度,跌幅是看当天的收盘价格和前一天的收盘价格来比较,就决定了股票的价格是在上涨还是下跌。这个一般是在交易平台上方的告示牌上,会用“+”和“-”来表示的。
如果当天的股价为9.03,那么就说明这只股票的股价上涨了9.03%,一般情况下对于这只股票来说是涨停了。但如果当天的涨幅是0的话就表示当天这只股票的股价是没涨没跌的情况,价格的话就是和前一场交易日是相同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涨幅是负的话说明这个股票的股价是跌幅。由于涨股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假如遇到了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出现了突发重大漏洞,甚至可能出现在一天以内直接跌停宣告破产的现象。
港股,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国内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如果国内的股票有同时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香港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股票市场,并有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分。截至2000年底,主板和创业板市场合计的市值达到48620亿港元,在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中排行第11位,在亚洲地区排行第二。
香港市场的衍生品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股票指数类衍生产品、股票衍生工具、外汇衍生工具产品、利率衍生工具产品、认股权证等五大类。
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几乎都是开放式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随时可以把资金拿回来,变现性好,对于海外投资者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划分,香港的债券市场分为港元债券市场和在香港发行及买卖的外币债券市场两大类。其中港元债券市场以外汇基金债券、债券发行计划债券,外币债券市场中以龙债券最具代表性。
依托于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最快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断提升。
⑶ 历史上一共有几次股灾
从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几乎每一个有股市的国家或地区都发生过股灾。1720 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世界性股灾;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包含股灾在内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
大股灾之后,随即发生了的大萧条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 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4.1.2 1987年股灾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再次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股灾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4.2日本股灾
1989年12月,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进入90年代,日本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连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4.3 1973年香港股灾
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1973年发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
4.4 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5.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⑷ 为什么港资持续流入,主力会持续流出,股价大跌
如果港资流入,股票一定会涨,这个股票太好做了。
因果关系不要颠倒。不会因为港资流入,股价就大涨的。股价的大涨,或者大跌,都有它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投资者给予的市场价为准。作为我们一般投资者,一定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而不要认为可以转变市场。港资流入就转变市场了吗?不会的。
港资流入,有向上的推动力,但不等于能够推动。是否能够推动,投资者说了算,而不是港资说了算。
谢谢你的提问
望采纳
⑸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2%,创记录最大单日涨幅,此次涨幅为何如此大
历史上,恒生指数最大单日涨幅出现在2008年10月29日。恒生指数收高14.35%,报12596点,升1580点。恒生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指数,以部分成份股(即蓝筹股)的市值计算,代表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12个月平均市值覆盖率的63%。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附属公司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每季计算及检讨,并公布成份股的调整。
而且机构投资者手中的资金远大于个人投资者,更容易让股价朝着预期的方向运动。因此,香港股市投资者的理性处于高位,即使是新股也很少出现暴涨。大家知道,就中国而言,最近的大事件包括香港问题。至于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黑衣人事件和香港的其他暴力骚乱,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香港自身的经济,给香港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祖国统一也不利。我们也要知道,HKEx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本港的经济状况。前段时间HKEx因为香港暴力骚乱交易量下降,但是最近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HKEx上涨了近5%,可以说是年内最大的单日涨幅。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消息导致了HKEx的交易量上涨呢?
⑹ 想知道香港股市为什么涨是绿色,跌是红色
这是一种习惯用法。香港股市和欧美股票及外汇市场一样,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香港证券市场与内地市场在交易安排上有不少差异,例如:
1)内地市场有涨跌停板制度,即涨跌波幅如超过某一百分比,有关股份即会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时间;香港市场并没有此制度。此外,根据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证监会在咨询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后指令,否则香港的证券及期货交易所不得停市。
2)在香港证券市场,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3)香港证券市场主要以港元为交易货币;内地股市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
4)在香港,证券商可替投资者安排卖出当日较早前已购入的证券,俗称“即日鲜”买卖。内地则要求证券拨入户口后始可卖出。投资者宜与证券商商议是否容许“即日鲜”买卖。
5)香港证券市场准许进行受监管的卖空交易。
6)香港的证券结算所在T+2日与证券商交收证券及清算款项。证券商与其客户之间的所有清算安排,则属证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商业协议。
因此,投资者应该在交易前先向证券商查询有关款项清算安排,例如在购入证券时是否需要实时付款,或出售证券后何时才能取回款项。
(6)香港股票市场节后走势扩展阅读:
其他相关
一、香港每股的面值不是固定的一元,大部分股票面值是0.1元或0.01元.
二、香港是国际市场,同样的股票比国内便宜很多,一般只有国内价格的一半。现受次债影响,股价大跌,价格更低。
三、香港股票增发或发行是不需要证监会审批的,股价上涨过高时,大股东随时可以增发新股(一般是通过股东大会授权可是增发10%),无限量的供应使股票不可能高得太离谱。
但这其实本质上并不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因溢价发行总体上对原有股东是有利的。
⑺ 香港股票没有涨跌停版的么
无涨停板限制,港股交易规则:
1、港股买卖可做T+0回转交易,当天买入、当天可以卖出。实际交收时间为交易日之后第2个工作日(T+2);在T+2以前,客户不能提取现金、实物股票及进行买入股份的转托管。港股不设当日涨跌幅限制。
2、港股可以卖空。但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定,只有被列为“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投资者才可进行沽空。认股权证及债券,不被列入沽空名单之内。
3、港股交易单位:在香港联交所进行的证券买卖一般以完整买卖单位“手”或其倍数进行。碎股的价格通常有别于“一手”的买卖价(碎股一般以折让价卖出)。
和A股不同,港股500,1000,2000股一手的都有,根据每家上市公司的不同、其交易单位也存在差异。而对于部分价格极低的“仙股”,投资者往往以“球”(即一百股)为单位向经纪商落盘。
(7)香港股票市场节后走势扩展阅读:
香港证券市场与内地市场存在不少分别,当中包括
1、香港证券市场较国际化,有较多机构投资者,海外及本地机构投资者成交额约占总成交额的65%(分别为39%及26%),海外投资者的成交额更占总成交额逾40%。由于各地的投资者对证券估值和市场前景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加倍审慎。
2、在产品种类方面,香港证券市场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股本证券、股本认股权证、衍生权证、期货、期权、牛熊证、交易所买卖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债务证券,以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不同市况下有所选择。
在交易安排上两地市场亦有不少差异,例如:
1、内地市场有涨跌停板制度,即涨跌波幅如超过某一百分比,有关股份即会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时间;香港市场并没有此制度。此外,根据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证监会在咨询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后指令,否则香港的证券及期货交易所不得停市。
2、在香港证券市场,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3、香港证券市场主要以港元为交易货币;内地股市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
⑻ 中概股和港股的涨跌关系
中概股是指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一般说来,中概股和港股是正相关的,如果中概股涨,港股也会涨,但不是绝对的
⑼ 港股今天休市吗
港股今天休市吗?
港股通常情况下会在周末休市。除此之外,港股在元旦、春节、清明节、复活节、佛诞日、端午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国庆节、重阳节和圣诞节这十个特殊节日也会休市。
港股交易时间和规则?
交易时间:分为开市前时段、早市、午市、收市四个时段,上午9:00至上午9:30开市前时段,上午9:30至中午12:00早市,下午13:00至下午16:08-16:10午市,下午16:08-16:10随机收市。
交易规则:港股买卖实行T+0回转交易,可当天买卖;实际交收日为T+2,T+2之前不能提取现金、股票实物以及进行买入股份的转托管;港股可以卖空。
什么是港股?和a股有什么区别?
港股,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内地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如果内地的股票有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港股和A股交易时间的区别如下:
一、涨跌停板制度的区别
在内地A股市场,设有涨跌停板制度,也就是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涨跌幅度超过了规定的百分比。那么该股票就会停止交易一段时间,因此,在某一个交易日内,某只股价的涨跌幅波动是有限的。
在联交所市场,则不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因而股价波动可能相对而言更加剧烈,投资者应当充分注意到港股在价格剧烈波动时可能面临大量损失的风险。
二、股票交收制度的区别
在内地A股市场,结算周期一般为T+1日,也就是当天卖出的股票,投资者在第2天就可以收到款项。与此不同,香港市场证券结算与经纪商之间的结算周期为T+2日,即投资者卖出股票后,至少需要2天才能收到此款项。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前应预先全数付款,在卖出股票前也必须有足额股份托管于有关股票经纪商。对于此项差异,投资者在参与港股投资前应当先向证券公司了解有关港股股票收付和资金结算安排的相关事宜,做好流动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