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电信企业的问题
中国电信: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七十五。
中国电信历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发展,将人力资源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本,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电信服务企业,多年来积累了坚实的人力资本。以此为基础,随着企业转型的不断推进,积极创新,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精确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遵循以员工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更多地关爱员工,重视提升员工的价值,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管理有序.执行有力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共同成长。
2006年,公司加大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通过实施劳动用工分类管理.积极引进社会成熟人才,建立和推进新兴业务领域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以市场化。创新型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转型业务发展,推进了企业转型。
员工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中国电信共有243,072名员工。
中国电信在优秀员工保留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①不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业绩和贡献在绩效工资等方面向优秀员工倾斜。
②不断完善员工岗位晋升制度,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③面向所有员工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并向关键岗位和核心员工倾斜,兼顾积累贡献,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保留优秀人才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④面向高层管理人员实施了股票增值权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公司资产的增值、效益的提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与 股票增值权紧密联系起来,防止了高层管理人员的短期经营行为,将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与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密切关联,促使 其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增强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责任感。
⑤不断创新优秀人才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建立集团各专业的骨干人才队伍,并对这些优秀、骨干人才进行有 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优秀员工的工作能力。
强化人才资本,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
大力加强高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司领导能力
中国电信高度重视对董事及高管人员的培训。2006年,公司安排专家为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便于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了解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和最新进展。2006年以来,本公司以打造稳步推进转型的管理团队为目标,大力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首先,强化对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的考核,及时了解高管人员团队情况,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公司各项改革措施在下属公司得到良好的执行。其次,开展了专门针对本公司高级经营者的领导力发展项目,初步形成了适应中国电信需要的领导力发展管理体系。此外,本公司着力加强各省子公司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的省公司领导人员后备队伍,为中国电信战略转型成功和未来发展需要储备了关键的管理人才。中国电信多年来致力于国际通信网络的建设。自1989年以来, 先后参与了28条国际陆地和海底光缆的建设和投资,建成首条在中国登陆的国际海缆系统中国-日本海缆系统和中国-韩国海光缆系统、FLAG海底光缆,以及分别登陆于中国的三条主要海缆:SEA-ME-WE3、中美光缆、亚太2号海底光缆系统,更使中国电信成为连接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桥梁。
此外,还与香港、澳门地区及周边国家开展了广泛合作。自1999年起,先后投产开通了内地-香港、内地-澳门,以及连接欧亚大陆的TAE光缆和连接东南亚地区的CSC光缆等一系列跨国境、跨地区的陆地光缆系统。中国电信拥有2个国际通信地面站,与许多国家开放了直达卫星电路。
中国电信现已拥有先进的、通达全球的国际传输和交换网络以及业务承载平台。通过逐步健全的全球一站服务,可逐步为客户提供国际话音业务、互联网业务、带宽型业务等全球网络服务。
加强技术业务培训,提升员工能力
中国电信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网上自助培训相结合。几年来,本公司已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内聘培训师队伍,在员工岗位培训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本公司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网上大学,为员工提供免费便捷的自助培训,较好地支撑了各类岗位员工的技术业务需求。
2006年,公司在进行常规培训的同时,围绕转型要求,突出培训重点,组织开展了“号码百事通”等多项重要转型业务的营销技能培训和多期3G新技术培训。
改革用工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006年以来,公司加大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实施劳动用工分类管理,积极引进社会成熟人才,建立人员退出机制,企业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满足企业转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全集团范围内加大对企业转型急需的各类社会成熟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员工分类管理,规范员工的劳动合同管理,强化员工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并优化人员退出机制,人力资源活力得以提升。2006年实现了股份公司用工总数的负增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企业使命: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核心价值观:全面创新 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 共创价值
经营理念: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服务理念: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企业行为准则:
恪守承诺,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
诚信合作,在共创中寻求共赢
稳健经营,持续提升企业价值
精确管理,科学配置资源
关爱员工,让每块金子发光
回报社会,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
员工行为准则:
持续学习,高效工作
爱岗敬业,遵章守纪
尊重他人,坦诚沟通
服从大局,忠于企业
企业形象口号:世界触手可及
㈡ 华为为何推出tup,它是对股权激励的替代吗
华为由于没有上市,早期设立的虚拟受限股,在操作上仅能针对中国籍员工,随着外籍员工比例的增大,全球化的华为也必须考虑解决“歪果仁”的长期激励问题,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操作上能与国际接轨的方法。为此,华为引进奖励期权计划(TUP)首先是用来解决外籍员工的激励问题。
奖励期权计划(TUP)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递延激励,由于采用的是现金而非股票,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障碍。
从短期看,可以直接解决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国籍人员激励模式的统一问题,回归到任正非所坚持的获取分享制,只要你拉车而且能拉好车,你的价值就会在分配中得到体现。这是管理层和优秀员工所期望看到的一种局面。
从中长期看,随着TUP实施范围和力度的逐渐增加,TUP收益的稀释作用会让虚拟受限股的比重逐年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奋斗者”的激励比重就会逐步赶上甚至超过“老八路”,从而实现纠正股权激励制度由于实施时间太长而导致过于强化历史性贡献的不合理性。
(2)中国电信股票增值权扩展阅读:
业务领域
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电 力和交通等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集成的ICT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办公和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华为将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运营商、分销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终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简单愉悦的移动互联应用体验。同时,华为根据电信运营商的特定需求定制、生产终端,帮助电信运营商发展业务并获得成功。
华为还将对网络、云计算、未来个人和家庭融合解决方案的理解融入到各种终端产品中,坚持“开放、合作与创新”,与操作系统厂家、芯片供应商和内容服务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健康完整的终端生态系统。
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华为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宽带、IP、光网络、网络能源 、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2017年8月,华为云业务部门Cloud BU升为一级部门。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提出,华为云BU要有“崭新的组织形态、崭新的运作方式、崭新的运作背景,崭新的面向客户的方式。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具体包括以下十方面:1、无线接入 2、固定接入3、核心网 4、传送网 5、数据通信6、能源与基础设施7、业务与软件 8、OSS 9、安全存储 10、华为终端。
2018年10月12日,华为公布了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问世。
㈢ 国有企业发十三五奖励是什么
在2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表示,“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发力、破局闯关,不断向纵深推进,解决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历史性突破”“五个实质性进展”“一个根本性加强”。
“三个历史性突破”: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从法律上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使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以确立;首次实现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有效解决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实现了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分类发展;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等问题,使国有企业更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五个实质性进展”: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改革方向,推动现代公司治理取得了新进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户数占比超过70%,民航、电信、石油等重点领域的混改试点稳步开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个根本性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郝鹏介绍,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把握好“一个抓手、四个切口”,紧盯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三个明显成效”的目标,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力争今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攻坚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