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票陪钱的原因有哪些
散户赔钱七大根源: 一、利好消息满天飞的时候绝对不能买股票,大多数散户总是喜欢买好消息多的股票,却不知道机构正是利用这一点出货给散户,永远要记住机构庄家不会救散户,他们只为自己赚钱。
二、股市中的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好象很了解庄家,对吸货,洗盘,拉抬,出货说得都有板有眼,但是一到自己买卖股票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判断了,把洗盘当出货,把出货当洗盘,经常张冠李戴,最后还是被机构出货的时候骗进去,高高套牢。
三、大多数的散户炒股票根本没有章法,全是想当然,全凭运气。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理想的,比如买股票就买低价的,买业绩好的,买涨得少的,买机构重仓的,也不管未来是什么变化可能,总之就是现在好就行,却不知道股市是炒未来,现在好得越厉害越可能是顶部。每天看着K线盯着分时图,用几个技术指标来判断庄家,实际上根本就是瞎猜,一点科学论据都没有的情况下就想当然的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扔进去了,这能不赔钱吗?庄家那么精明我们就这样做股票能打败他们吗?
四、大多数散户股民受到心理情绪影响很大,做出决策通常受股市行情影响太大,通常只有在股市好的不得了的时候才知道要买股票,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卖股票也是等到大盘连续下跌的时候才知道害怕,结果已经是深度套牢。这样是不可能赚钱的。而机构庄家确实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在连续下跌的时候进场,等到暴涨的时候出局,所以最后他们成为大赢家。
这就是散户的心魔,导致他们无法赚到钱。
五、散户之所以叫散户不只是资金小,最重要的是炒股的思维是散户思维,好多有钱的老板炒股票也赔得一塌糊涂,所以思维这决定了投资的成败。而且在这种思维下导致众多散户选股是走一步看一步,从来没有稳定的选股盈利模式,现在基金重仓股涨得好就买基金股,过一段QFII稳健型的好就买稳健股,一看私募基金的连续涨停过瘾就开始跟庄选股,电视上王老师说K线组合能赚钱就开始 学习技术分析。。。。。最后一年下来发现自己又赔钱了,还是那个问题机构只所以赚钱,就是因为他们就用一种方式做股票,基金用基金的,QFII用QFII的,私募用私募的,没见过那个机构什么都干的,所以散户要赚钱要换思维,要有一种选股模式。只要掌握一种赚钱模式,在股市里反复去复制就可以了。
六、股市最不缺的就是涨停板,天天都有,哪怕大盘暴跌都能有涨停的,如果你要天天盯着涨停板炒股票,不赔垮,也会累垮了。散户赔钱根源想的太完美,总想任何机会都不放过,实际上错过了所有机会,天气有四季,股市也有。每年的大小行情都是由不同的类型的机构完成的,你能精通一个就一定会成为百万大户,但偏偏散户想通吃,结果被吃。机构最懂得休息,我们要学会牢牢把握一种模式,牢牢把握一种机构,牢牢把握一种牛股,老老实实的休息,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七、散户赔钱根源赚钱心急,就想买了就涨,大多数散户喜欢短线股,原因就是在这里,而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机构主力出货的基本理论,机构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在要出货的时候连续暴涨,让散户买进,你看机构什么时候在吸货的时候连续暴涨,太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套一次没记性,每次都是这样赔钱的。散户要想赚钱最佳策略就是做中线,中国股市20年历史真正赚钱的那些人都是中长线,而且大牛股只能是中长线才有可能抓住,短线永远不会抓住大牛股。
大家自己看看, 然后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自己的赚钱之道!愿大家股票投资成功!
2. 中国股市的买卖方主要是谁
我们国家的股市投资者已经有散户主导转变为机构为主导格局了。像近年热的发烫的基金。当然你要说从数量上来讲的话,散户的数量那是有绝对的优势啊,毕竟股市有像我们这样上亿的大大小小的散户。
3. 为什么股票在下跌的时候还有人买是谁在买他们就不怕赔钱吗专业人士回答谢谢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4. 炒股为什么会陪
你理解的不错。只要在股票下跌的时候不卖出,那么赔钱就只是账面的事情;另外,你如果买到了价格高估许多的股票;比如中国石油上市头一天买入。那么赔钱就是铁定的事实。因为很难说他什么时候才能解套。
5. 现今形势下,到底是谁在买股票又是谁在抛售股票
哎·你先回去多看点财经新闻再来提问吧·提的问题怎么没水准·上面回答的人也瞎起哄·不懂装懂,想上面所说的情况事再股市较为正常的时候,目前的股市,要说中国的股市,跌的原因主要是通货膨胀,房市崩盘就是灾难开始的序幕,再说全球股市,美国引起的由来已久的次贷危机,再加上近些年的小布什总发动战争,打仗是最花钱的,最影响国家经济运作的,美国一跨就要影响全世界了·哎·兄弟,你的分太少了·我不愿意详细的回答你的问题·没激情啊··多给点分吧!!!!!
6. 在中国,普通人买股票为什么总是赔钱
1、不及时止损。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就是心太软,下不了手。炒股绝对要有止损点,因为绝不可能知道这只股票会跌多深。设置止损点或止损位,就等于为买的股票装一根”保险丝”,如果股价大跌连跌,只会烧坏(损失)一根”保险丝”(止损价)。证券投资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不是头脑聪明、思维敏锐,而是要有止损的勇气。本人建议设置5%的止损位。
2、不能果断执行买卖纪律。很多人在经过分析后,找到了一只牛股,也买入了,确实该股也上涨了,按原来计划打算涨到多少就该卖出,但是当看到股价还在上涨,于是抱着一种“再看看、再等等”的贪得心态,无法按自己的纪律果断执行买卖,当股价突然掉头向下,此时卖出又心有不甘,于是自我安慰说反正还有盈利呢,等它涨了再卖吧!于是,最终把自己亲亲苦苦难得的利润给看没了、等没了。归根到底说,这是一种贪心和侥幸的心理在作脆,是股票买卖之大忌,实际操作中,应该保持冷静头脑,做到不贪得不妄想,严格按照操作纪律执行买卖,如果遇上个别股票强势上涨,可以适当调高目标价位,但一到目标位就果断了解,否则胜利果实将随之东流。
3、对自己买入的股票总是报着幻想。很多人买了股票后,总是幻想着它明天会上涨,会立即来个涨停板,幻想着一夜暴富。即使股价出现了上涨乏力的状态和卖出信息,也被这种幻想所掩盖,当股价已经出现下跌趋势了,也在为自己的股票找种种借口和理由逃避真实的盘口信号,最终导致自己的股票要么被套,要么把自己已的利润给幻想没了,股票市场是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地方,不切实际的盲目希望和幻想只会让自己深深受伤害的。
4、总想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已经选了一只好股票,走势也可以,只是涨得慢些,便耐不住性子,通过打听消息想抓只热门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拣回原来的股票。结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这种慢车换快车的操作难度很大,且必然要冒两种风险:热门股被发现时必定已有一定的涨幅,随时会回落;基本面、技术面较好的股票在经过小幅上涨或强势整理后随时会拉长阳,抛出容易踏空。一旦短线失败,又不及时止损,后面的机会必然会错过。很多人都认识到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可获得较大的利润,也决心这么做,可一年下来,却没滚动起来,原因就是抛出后没有耐心等其回落,经不住诱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热点,做短差,结果适得其反。
5、一年到头总是满仓。股市呈现明显的波动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没有获利的机会。可不少股民就是不信这个邪,看着盘面上飘红的股票就手痒,总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也可以买到逆势走强的股票,天天满仓。本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可往往一买就套。毕竟能逆势走强的股票是少数,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经常是今天强明天弱,很难把握操作。另外,常满仓会使人身心疲惫,失去敏锐的市场感觉,错过真正的良机。许多股民钱在手里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往往不顾市场的涨跌规律,最终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每年只要抓住几次机会,一个时期下来收益就相当可观,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终往往反而是利润最小化。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诱惑,也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抵御诱惑,舍得放弃一些机会,才能抓住一些机会。
6、不相信自己,却轻信别人。不少散户朋友通过学习,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当自己精心研究看中一只股票,准备买进时,只要听旁边的股民随便说说“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题材……”立即放弃买入或改买XX股。莫名其妙!而当自己选的股涨起来时,只有后悔的份。
7、利用已经公开的消息或题材做短线。虽然谁都知道见利好出货,可很多散户看到某公司年报优良或有重组消息公布时,还是禁不住要挂单买进,本想当天涨停价买进,第二天开盘冲高时抛出……80%以上的结果是在高位套牢。不可否认,现在市场还不规范,业绩优良的年报公布前股价都会有很大的升幅。
8、四处打探消息,把道听途说的传言作为选股的依据。这样最容易成为庄家出逃时的牺牲品。个人认为,消息不是不能去听,只是要辩证的去分析和采纳,这样才不致于在股市中吃亏。
7. 股市是将财富重新分配,那么股灾时,大家都在陪,钱分给谁了呢
庄家
一般操作方式如下:
1)散布虚假消息
2)大量买进拉高市场
3)散户进入,买拉高后股票
4)分批量 抛售低价买的股票
5)如果股价有迹象下跌,少量买进稳定股价
6)完全抛空。
股灾有2种
一种是人为的,就是碰上超级玩家国外游资,发现散户水平不高,整体拉高股价,就和去年的中国市场一样。
第二种 天灾 比如金融危机 发生战争 等。。。。
如果一个国家要发生战争了,谁会投资这个国家的股票?说不定哪个企业第二天让导弹炸平了。
第一种是让大庄家赚走了。
第二种是蒸发掉了。
8. 买股票是不是我买哪家公司。哪家公司赚钱我就赚钱啊,哪家公司陪钱我
看你是那种人咯,一种是投机,一种是投资
9. 中国股市暴跌谁应该负责谢谢
您好
我国现在的情况,责任问题很难说清楚,毕竟大环境不好,国际市场也在紧缩,不过我国股票市场目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风险也在加剧,外汇储备大幅度下滑,人民币下跌,经济数据不乐观,新股扩容,大股东减持等事件,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看,股票市场今年几乎没有什么希望,建议您还是观望为主,特别是不要随便的买卖股票,这是我做理财师根据市场一般规律来给您的一个信息,您可以参考一下,有问题继续问我,真心的回答,希望您采纳
10. 为什么买股票的人多数陪钱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使然。
当股票大幅上涨后,大多数股民才如梦初醒,贪心泛滥,自认为股价还会上涨而追高买进,而此时正好遇到股价调整下跌,由于连跌数天,恐惧之心又开始泛滥,害怕扩大亏损而赶忙卖出。如果一个股票投资者3-5年总是在这样的焦灼状态之中左右摇摆,上下挨耳光,亏损是必然的。可叹,可怜!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尤其是股民)却始终无法摆脱这个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
正确的股票操作方法,的确如您所说,即使发生亏损也不应该轻易卖出,而是等待股价再次上涨赚钱之后再卖出。但是您只说对了一半的道理,还有一半道理更为重要,就是如何选择股票的投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按照您所说的方法实行。例如,当您胡乱买进一家频临破产的公司股票,其后公司果然破产,那么,您的投资就将血本无归。这样的案例虽然只占到中国股市的百分之几,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选择正确的股票才是赚钱的前提,其次,才能按照您所说的方法实行(当然还需要注意很多东西,比如公司的盈利情况、负债情况、买进价格的合理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