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中的资金流向是怎么统计的
你说的很正确,理论上的流入是等于流出。但是统计上的“流入”跟实际上的流入是两个概念。
在一个时间段里(例如0.1秒钟),股价上涨就将这个时间段的成交都当成流入,原理是“流入”力度大于“流出”所以才导致股价上涨;时间段里股价下跌就将这个时间段的成交都当成流出,同理了。
‘贰’ 请问各位老师怎样计算股票每天的资金流入和流出
请问各位老师怎样计算股票每天的资金流入和流出?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股票交易中资金的流动情况。通常来说,券商会根据股价上涨的成交情况将其计入流入量,而股价下跌的交易则会记录为流出量。但这概念较为模糊,需要结合当天的成交明细和分价表进行判断。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资金流入和流出量:
1.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当天的成交明细。这通常可以从券商或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获取。成交明细会详细列出每一笔交易的时间、价格、数量以及买卖方信息。
2. 接下来,根据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计算单笔交易的资金量。买入的交易量计入流入量,卖出的交易量计入流出量。例如,如果一笔交易价格为10元,数量为100股,那么流入量为1000元,流出量也为1000元。
3. 在获得所有交易的流入和流出量后,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加减计算当天的整体流入量和流出量。流入量总和表示当天的资金流入总量,流出量总和表示当天的资金流出总量。
4.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股价的变动情况。如果股价上涨,通常意味着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反之则表示资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这有助于我们判断市场情绪和股票的受欢迎程度。
总之,计算股票每天的资金流入和流出量需要通过分析成交明细和股价变动,结合实际交易情况进行判断。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的资金流向,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叁’ 主力资金占流通股中的比例怎么计算.
主力资金占流通股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主力资金持筹比例 = 主力资金持股数量 / 流通股数量 × 100%。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力资金的持股数量通常难以准确判定,因此这个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进行上述计算时,关键在于获取准确的主力资金持股数量。这通常需要专业的金融数据提供商或者通过深入的金融市场研究来获取。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计算主力资金占流通股的比例可能并不现实。然而,了解主力资金的动向对于分析股票市场的走势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肆’ 请问如何计算某一支股票的资金流出
一般的软件,其实就是简单地用外盘手数减去内盘手数,乘以当天的成交均价就得出当天的资金净流量,如果外盘大于内盘就是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有的软件可能计算公式更复杂一些,计算所采用的数据更全面一些,比如大单小单分开计算,比如用各个价位的成交手数计算后累加等等,但是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行情回报的成交情况区分外盘内盘进行计算。首先,假定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排除了庄家通过各种骗招虚构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的情况,资金净流入或资金净流出这样的概念成立吗?大家都知道,有买有卖才能成交,对于卖家来说是资金流出了,那么买家要想得到这些股票,他们不用出钱吗?他们出了钱,怎么就不算流入呢?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所谓的流入流出会显得很荒谬,看下面两个例子:
计算实例一:假如你想以现价或高一点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那么从你的操作动机来说,应该被划分为主动性买盘,也就是外盘。但是当你委托以后,你报的价格已经比卖一的价格还低了,这时候正好有主动性卖单(所谓的主动性卖单)出现,那么你这笔成交就会在系统上显示为主动性卖单的成交,也就是内盘。你冤枉啊!本来是你主动性买入,但是却被系统统计为主动性卖出。整个反了。大家想想,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出现?那末,行情系统统计的外盘和内盘反映的所谓交易者参与态度有多高的可信度呢?
计算实例二:北京有一个人想7块钱买入工行,南京有一个人同一个时候想7块钱卖出工行,而且是同样的股数。两个人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对于工行这只股票来说,应该说是参与者的态度是平衡的。但是,交易所主机总会先接到一个人的指令,然后接到另外一个人的指令。那末,同样一笔交易,先接到谁的指令,最后的成交统计就完全不同。先接到北京人的后接到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内盘;而先接到南京人的后接到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外盘。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某只股票一天只成交了一笔,那么统计为内盘还是外盘其实就是随机的,也可以说,就是上帝定的。乖乖!这样的统计可信吗?
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以外,庄家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主动抛出的成交手数(应该是内盘)经过某种手段让系统统计为外盘,或者相反,以蒙蔽过分依赖统计数据做出操作决定的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