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指标钝化的类型有哪些_如何解决指标钝化
指标钝化的类型主要包括高位钝化和低位钝化两种。
一、指标钝化的类型
高位钝化:
- 形成条件:通常出现在市场强势特征明显的情况下。
- 特点:指标在高位区域(如RSI超过80)拒绝回落,而股价却继续稳步上升。此时,指标上升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形成上升抛物线的形态。
低位钝化:
- 形成条件:发生在市场极端弱势的情况下,但这里的“弱势”并非指大熊市。
- 特点:与高位钝化原理相同,但方向相反。指标在低位区域止跌或连续下跌,形成下行粘结的现象。有时也可能被其他技术流派否认为“钝化”,而被称为“假信号”。
二、如何解决指标钝化
观察背离现象:
- 当股价的走势与指标走势方向相反时,即为背离现象。如果指标在超买超卖区已钝化多日,此时又出现背离现象,应加倍注意。
加大指标参数:
- 通过调整指标的参数,使其不过分敏感,从而减少钝化现象的发生。
等指标数值跌回强势区以下再买卖:
- 例如,当RSI指标在80值以上产生钝化时,可以等待其跌破80值或75值以下再卖出股票。
指标与指标之间的结合运用:
- 短线指标如KDJ在钝化后失去参考价值,此时可以结合中长线指标如MACD进行买卖决策。同时,还可以多项指标结合观察,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验证法:
- 对于KDJ等敏感指标给出的信号,可以将其放到时间周期高一级的分析图中去验证,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
形态法:
- 利用KDJ指标的形态来辅助判断买点和卖点。例如,在低位形成W底、三重底等形态时进货;在高位形成M头等形态时出货。
综上所述,了解指标钝化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请注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贰’ 股票钝化是什么意思
股票钝化是股票指标在技术分析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表现为技术指标失去指示意义,同时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
一、股票钝化的定义与表现
技术指标层面:在技术分析中,股票钝化表现为某些技术指标(如KDJ、RSI等)在高位或低位形成“金叉”或“死叉”后,股价并未按预期反向运行,而是维持在高位或低位进行横盘整理。此时,技术指标线可能会粘合在一起,形成钝化现象,表明市场在该点位上的力量对比达到了暂时的平衡。
市场交易层面:股票钝化表现为成交量萎缩,市场交易不活跃。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较为一致,导致买卖意愿降低;或者是由于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交易活动。
二、股票钝化的成因
- 市场情绪低迷:市场整体情绪低迷时,投资者的交易意愿会降低,市场活跃度也会相应下降。
-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在风险偏好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更加倾向于保守操作,减少交易活动以降低风险。
- 信息过载与投资者心理:市场充斥着大量信息,投资者可能因信息过载而无法及时作出有效判断,导致交易意愿降低。同时,投资者也可能因前一段时期的经历而变得谨慎,对市场变动不够敏感。
- 市场预期稳定:当市场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较为一致时,价格变动会更加平稳,导致股票价格波动减小,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
- 技术分析的影响:部分投资者过于依赖技术分析进行交易决策,但在某些情况下,技术指标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导致投资者交易意愿下降。
三、股票钝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 市场趋势判断: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和技术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判断市场趋势是否即将发生转变。
- 交易策略调整:在股票钝化期间,投资者可以适当降低交易频率和仓位规模,以减少潜在风险。同时,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并捕捉不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 心态调整: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做出冲动的交易决策。同时,应保持耐心等待市场趋势明朗后再进行交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