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证劵投资的论文 2000字左右(选一支股票,分析它的走势,投资方向,还有股票的基本情况,急用,谢谢
我帮你先用基本面分析一下,海翔药业,这只股票:
公司列我国化学原料药企业销售收入100强的第26位,是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之一,在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中是一家中型企业。海翔药业也是研发能力很强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目标是发展成为进入国际规范市场的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企业。
海翔药业是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之一,在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中是一家中型企业。列我国化学原料药企业销售收入100强的第26位,海翔药业是研发能力很强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目标是发展成为进入国际规范市场的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企业。公司拥有许多国内第一的产品,克林霉素系列产量居国内第一,年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额70%;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国内产量第一,60%以上产品出口;2-氯代烟酸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50%以上;环丙乙炔、伏格列波糖、布帕伐醌在国内均具有技术和产量领先的优势。
过去三年里,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海外市场,海翔药业主营业务增长势头良好: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40%。抗生素类和抗病毒类产品作了大部分贡献:如抗生素类的盐酸克林霉素、氟苯尼考,抗病毒类的环丙乙炔增长都非常迅速;更具看点的是公司自主掌握核心工艺技术,已开始试生产4-AA。4-AA是所有碳青霉烯培南类抗生素产品关键共同中间体。培南类产品用途越来越广泛,临床效果明显,所以市场容量巨大。
预计5年内4-AA国际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300吨以上,全球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公司从02年开始研发,03年拿出合格样品,04年投入中试并试销至今,公司以募集资金13673.6万元投资4-AA高技术产业化,新增产能4-AA60吨。分别以8929.7万元和5795.3万元投资氟苯尼考和伏格列波糖高技术产业化,新增产能氟苯尼考300吨和伏格列波糖100千克。全部达产后,年增销售收入约42700万元,年利润约11762.74万元。可见其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用技术分析海翔药业,这只股票:
1、今年上半年走势相对平稳,均线一直是多头排列,而且是按照40度左右的角度稳步上涨,K线全市小阳线,调整最多1天,而且还是小阴线,调整幅度不大于3%。
2、该股只又在1月末跟随着大盘进行了小幅的调整,在1月22日和25日两天出现了跌幅超过了5%的大阴线,5日和10日均线也随之向下运行,它调整8天后,在11月到12元之间K线构筑了个小平台。
3、在2月24日一根大涨幅超过6%的大阳线,宣布了再次启动的信号。然后股价沿着10日均线稳步上扬,均线也又变成了多头排列,40度角上扬。
4、在4月6日以几乎涨停的大阳线加速上涨,主力吹响了上攻的号角,只12个交易日股价就从14元涨到了19.59元。
5、然后主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K线做了个M头,也叫双顶。
6、然后,主力挖了个散户坑,就是再往下砸了一下,把散户手的的筹码都震了出来,主力用小阴线和小阳线吸盘28天。
7、然后8月2号,一根涨停的大阳线启动,一举突破前期的最高点,也就是19.4元。
8、然后主力疯狂拉升,到9月末股票就涨到了30元以上。
9、最后到10月14日一根大阴线,直接跌破20日及30日均,该股开始下跌。至今该股仍然没有起稳迹象,股价在25元附近徘徊。
10、所以你看如果你懂技术,19元买的股票,不到2个月就能获利50%以上,这就是炒股的魅力。
好了,按我说的再加些你自己的语言,把作业交了吧。
论文:论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论文写作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不断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起来。股市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放大,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大,对中国的股票市场形成压力。中国证券如何面对世界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发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起来。本文讨论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对历史资料文献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资本市场股票市场
一、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截至2007年8月9日收盘,沪深股市总市值首度突破21万亿大关,总市值合计为211491亿元,而2006年GDP总量为210871亿元人民币,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首次超越GDP,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量为106768亿元。
根据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收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163648亿元,流通市值46843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47817.48亿元,流通市值为23989.06亿元。到目前为止,泸深股票账户总数已经超过14000万,占人总总数的10%以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虽然很快,但股市对民生问题的影响也是显然的。股票市场有一亿四千万账户,也就是说它的涨跌将关系到一亿多个家庭的生活了。
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演变过程
根据我国政府对WTO承诺,我国证券对外开放的内容主要包括:
1.外国证券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股交易。
2.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
3.允许外国机构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加入三年内,外资比例不超过49%。
4.加入后三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合营公司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股的承销,从事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
5.允许合资券商开展咨询服务及其它辅助性金融服务,包括信用查询与分析,投资于有价证券研究、咨询,公开收购及公司重组等;对所有新批准的证券业务给予国民待遇,允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入世以来,随着证券市场开放承诺的一步步兑现,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经过有关方面近半年的周密准备,QFII制度于2003年年中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12月底,共批准成立7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共成立24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占成立基金公司数量的42.86%。截至2007年1月31日,68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取得外资股业务资格。
至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领域形成了从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框架下的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开放,到外资直接参与国有产权和非流通股权的并购转让市场,再到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等渐次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本基本上都为外资进入建立了政策和制度的通道。资本市场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是允许进入国内的外国资本的大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浪潮也是一种趋势,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也将高度纳入到其中,资本市场也将高度开放.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实体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股票市场上优为明显。
三、改革开放程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会导致出口增幅下降、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随之上升,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和投资者信心下降,最终使证券市场行情下跌。其中,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对其股价的冲击也最大。
1.金融安全方面的影响。在金融安全方面,股票市场并没有像外汇市场那么惹眼。但我们并不应该忽视它在金融安全方面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现在虽然足够大,国家行政干预强,但明显存在很多的漏洞,以前,国际资本流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比较简单,国际性的金融投机的形式较为单一。但是,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结构的复杂化,机构投机者不但可以同时在多个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而且在每个金融市场上还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金融品种的投机,从而使投机带有立体的性质,从而使投机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加入WTO后,国际投机者同样可以对我国的金融领域进行冲击,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开放越大,冲击也就可能越大。
但由于最富有投机性的商品是股票和房地产,现代泡沫经济最典型的表现是因投机而造成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升。由于机构投机者一般不介入实物资产的投机,股票市场的泡沫便成为机构投机者掀起投机风潮的理想时机。机构投机者对泰国和东南亚国家发起金融攻击,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存在泡沫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2.直接影响了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度。中国股市将迎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时代。股票市场是一种具有共同规律、通行共同语言的投资场所,其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其内在的本性和特有的规律。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各类股的价格和流通方式又都完全不同,这使得上市公司转轨不转制问题日益突出。伴随中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股市将迎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时代;封闭式的股市发展格局即将被打破,中国股市将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迎来逐步开放的时代。十多年来,中国股市(特别是A股市场)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QFII制度的启动,这种封闭的股市发展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实现,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步伐将逐步加宽、加快。
3.外资进入方面的影响。2006年,QFII走完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三年的试点历程,迎来了转折之年。截至2006年12月末,QFII中国A股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达到37.72亿美元,直逼300亿元人民币。QFII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力正与它的规模一起与日俱增。
但是,郎咸平指出,中国股市引进QFII的原因是认为他们是做长期投资和基础研究的,想借此引进先进的投资理念,可是,其实QFII是比国内庄家还要厉害的庄家,是互相勾结的庄家。
四、结论与建议
2006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其总市值已经位列世界第四。研究表明,至202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会达到650万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证券市场仍存在结构失衡、证券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具体如下:
1.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是股本结构畸形的市场。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急需改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使占
总股本三分之一的流通股面对巨大压力,股价畸高。如果一旦证券市场全面开放,不仅因国内股票缺乏投资价值难以吸引国际证券资本,而且中外市场在股价上的巨大落差,必然导致国内股价大跌。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上没有做空机制,投资者难以避险。
2.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商品、货币、资本是资源配置的三个层面。一个国家的开放顺序是从贸易开放到
货币市场开放,再到资本市场开放。也就是说,在经历贸易自由化、汇率和利率自由化之后,证券市场才可能实现自由化。如果将开放的时序错乱,将会潜伏爆发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目前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尚处于商品市场国际化接近结束并向货币市场国际化转化阶段。短时间内不可能指望利率、汇率、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来支持证券市场的全面开放。
3.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还不能有效抵御市场开放风险。相应的金融资产规模支持相应规模的证券市场开放。面对强大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快速的进出,以我国证券市场现有规模尚不具备抵御巨大冲击的能力。
4.人民币尚未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制约证券市场开放进程。人民币实现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进程事关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的情况下证券市场不可能实现全方位开放。
5.我国证券监管体系有待完善。证券市场开放需要更高的监管水平,尤其是监管者对跨国界的交易行为的本质和特征有很强的评价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效、务实的国际合作。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自主地调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开放进程,最大限度地避免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应当选择一种渐进式的开放策略。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出现的与国际联系增强、受外部环境影响加大的情况,我国应尽快建立风险监管和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
[2]曹凤歧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3]中国证券业机构: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C. 证券投资学论文5000字左右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和理财工具,受到各国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学论文5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证券投资收益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证券收益逐渐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重要经济来源。我国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后,需要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以便促进证券投资收益的提高,规范证券市场,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本文就证券投资概况进行分析,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假设,并对其进行研究设计,分析其研究结果,并对证券投资收益与盈余管理提供相关的依据。
关键词:证券投资效益;价值;相关性;盈余管理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提高。上市企业是证券市场投资的课题,也是主体,同时,也是参与者。上市企业对证券市场的参与,通常是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目前,我国上市企业较多,且质量得到显着提高。通过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1证券投资概况
在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风险管理要求来综合考虑证券投资。企业取得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金融资产的损益情况;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专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与应收款项。
在获取短期收益为目的的时候,上市企业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计量类的金融资产投资中,与专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在直接出售的时候,获取的损益会直接计入到投资收益中。这种证券投资收益包括已经实现与未实现的收益。在证券投资中,采用双重确认收益模式,上市企业能够对金融资产出售来选择证券投资的收益[1]。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独立性。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与其他经营资产相互独立,其收益与上市企业的业务经营能力无关,却与证券市场行情有着密切联系。其次,波动性。
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不稳定性,不持续性特点。另外,可预见性。活跃的金融市场会促进证券投资力度,通过对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对证券投资收益进行评估。这些特征导致证券投资在股价中的反应名次区别于企业营业利润。在证券投资收益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其收益进行确认,对证券市场的定价特性与有效性进行了解,并能够深入的了解两种确认方法的优劣情况[2]。
证券投资收益的特征使得其在股价中的反应可能会与企业的营业利润有较大差异,而证券投资收益的两种确认模式,又使得两部分证券投资收益可能存在不同的盈余管理状况。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定价特征以及证券投资收益的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并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证券投资收益确认模式的优劣,为金融危机下争论较多的公允价值确认损益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2理论分析与假设
根据会计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将盈余分为暂时性盈余与永久性盈余,后者是可持续的,稳定性的;而前者是一次性的,波动性的。永久性盈余在估值中的作用明显高于暂时性盈余。企业的营业利润通常为永久性盈余,证券投资收益为暂时性盈余。根据理论进行分析,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会比营业利润低,在估值模型中价值乘数也会明显低于营业利润。在实际资本市场中,盈余反应系数会跟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可以根据理论分析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与证券投资收益价值乘数相比,其盈余反应系数会明显较大。
根据理论分析研究,可以对其提出相关假设:与营业利润盈余反应系数相比,证券投资收益价值乘数相对较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够促进会计盈余信息相关性的提高,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与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相比,前者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证券投资收益信息缺乏及时性,与年报信息区间内的股价变化关系不大;盈余管理现象存在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中,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没有。
3研究设计
3.1样本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中的证券投资收益包括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与出售金融资产的直接收益。两者数据来源不同,前者为上市企业年报投资收益项目中计算得出的;而后者是年报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得出的。
3.2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四个假设进行模型设计,其中前两个假设需要根据价格模型进行论证,第三个假设需要报酬率模型论证,最后一个假设采用盈余管理模型论证。
3.2.1价格模型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以往相关专家的观点与建议进行分析,并结合本次研究实际情况,对价格模型进行设计。净资产=截距项+资本成本倒数×每股税后营业利润+1×证券投资收益暂时性盈余+自变量系数×(每股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误差项。将其对假设1进行论证。在假设2中论证,需要在上诉模型中增加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在解释变量中,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并分析价值相关性是否存在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从而对模型的解释力度进行增加。
3.2.2报酬率模型
在对该模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在一定的时期内,会计盈余对股价变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会计信息进行探究,以便分析其对股价造成的影响。根据证券投资收益的可预见性特点进行分析,在证券市场中可能会出现提前反应现象。在该模型中,并没有与价值模型相同的价值相关性。其模型公式为持有累计月报酬率=截距项+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营业利润/收盘价)+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收盘价)+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收盘价)-误差项。
3.2.3盈余管理模型
根据盈余管理的动机对证券投资收益盈余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设计盈余管理模型,对其有效契约观与不对称信息观进行分析与研究。其模型公式为: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在利润总比重的百分比=截距项+自变量系数×再融资变量+自变量系数×扭亏变量+自变量系数×营业利润增长率+自变量系数×规模变量+自变量系数×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百分比+自变量系数×行业变量+误差项。
4结果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分析模型的变量情况,对每个样本的描述进行计量计算,以便对其进行评估。其中大多数上市企业会以增加当年的利润总额为目的,对其选择适当的获利了结。或将金融资产归纳到不影响损益的专供出售金融资产中。
4.2模型结果分析
在我国模型中,增加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对模型进行解释。在价格与报酬率模型中,证券投资收益会对股票价的及时性进行影响。由于证券投资收益具有可预测性,不具备及时性,对年报信息区的股价汇报。
5结论
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上市企业越来越重视证券投资收益,其也是企业的经济来源之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需要重视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依据[3]。根据结果进行评价,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对证券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进行区分,并根据其重要性给予不同的估值。上市企业根据出售前的实际选址,对已实现证券进行盈余管理。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不具备及时性[4]。证券投资主要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情况对损益方式进行收益,可以显着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避免盈余管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我国证券投资进行公允值计量模式,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够造成较大的突破[5]。通过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其盈余管理进行了解,可以为证券投资收益提供相关内容,促进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战篪.证券投资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2013,19(02):193-194.
[2]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17(02):127-128.
[3]吴战篪,罗绍德,王伟,等.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3,19(09):121-122.
[4]石磊,张佳玉.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3,23(12):138-139.
[5]吴战篪,罗绍德,王伟.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3,19(09):121-122.
>>>下页带来更多的证券投资学论文5000字左右
D. 关于证券投资分析的结课论文…1000字左右即可,最好论文中有数据论证
对本周简评与调查分析、后市策略:本周初深V反弹,但反弹弱势,随后半周加速下跌甚至恐慌暴跌!奇怪吗,我个人觉得不奇怪。原因有二,其一市场大众在上周初所处的心理状态普遍依然乐观(详见上周未的调查分析),其二则来原于前期我对中期市场的定位分析(附5月30日分析原文:发自内心的忧虑(中期):我已经看到,个人投资人已经开始到了输不起的地步,那怕一天的下跌也都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痛苦!先撇开任何个人的情绪而言,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市场所处的状态。1、连续一年的大涨市场累积了巨大的获利盘。2、直接监管部门已经开始查处违规资金和场外配资。3、场内产业资本已经开始张开血盆大嘴巨量减持。4、IPO发行供给加速。5、QFII和国家队减持。6、经过一周巨量博杀市场并未出现明显上涨。我不想放大或缩小这一切,但他们都在大家眼前真实的发生。在反观个人投资者,热情空前高涨。开始进入到自我强化自我麻痹互相壮胆状态,国家领导人的调研可以被娱乐为直指市场上涨到一万点,汇金领导人的变更被解读为不懂政治干扰市场上涨得罪人,并被广泛传播,个人投资人的狂热与傲慢可见一斑,如同一个已经赌红眼了的赌徒。往往一个过于理智的人已经无法在这样的狂热中生存,但市场一定会有一股邪恶的力量引导狂热的投资人直至死地!如果市场能就此打住,逐渐趋于冷静那么我们将继续坚守,未来还能看得更高更远。但如果继续强攻那么这将是一趟死亡列车,我将会选择全面退出!周末讲这些显得有一些沉重也有一些不合时宜。但投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仅此而已!祝各位周末愉快!)显然在当前市场开始趋于冷静中则中期调整的主要目标将转为针对杀前期的巨大获利盘与杠杆盘。我个人判断经过近两周的巨幅杀跌,这两个目标均己基本完成。那市场是否就此宣告调整己经结束呢?我则认为中期调整尚未结束,原因是前期多次提到的调整为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问题,空间上的主体杀跌已经开始趋近尾声(主震将结束,余震则还会不断),但在时间上则还相差较远。未来时间上如何体现满足这种中期调整呢,主要将通过股指的反复整理来逐渐修复被严重破坏的市场形态与心态(这个过程将很长)!通过本周的小调查我们看到在趋势牛熊判断上26%判断市场已入熊较上周10%的判断有相当提升,这是一个好现象(上周解释过)但还没达到有效变盘值(未来我相信该值还会进一步上升)。在操作调查上我们看到观望为62%,打算减仓24%,打算增仓14%。呵呵,上周同样的调查可是打算增仓30%,打算减仓为25%,观望的45%。显然本周打算观望的开始增加,打算增仓的开始减少,这一增一减反映出普通投资者本周操作上多数人应该是操作失败打击了操作上自信,恐惧感开始逐渐增强!就后期操作策略上谈一下我个人看法:首先从现在开始计的中期上我将开始从之前极其恐惧风险(当时大多人是极其乐观)开始转向乐观寻求机会上来(目前大多数人开始转向恐惧)。在短期策略上下周初如还有较大恐慌杀跌,则可以开始准备加或补第一把仓位(注意这是我本轮中级调整以来第一次建议大家可以开始考虑加仓,并且请注意并非让大家一次加满仓)随后在反弹的过程中记得一定还要把补的头寸卖出,保持灵活性,市场还会多次给你机会的!至于至今依然满仓权益深套的投资者就不要问我了,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唯一只能说钱亏了但教训一定要买来,市场开着以后慢慢跟上节奏在找机会找回来。
E. 求一篇关于股票的论文
证劵投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以下是本人对证劵投资分析的浅见。
一、 风险的定义与衡量
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决策者(X)可能得到的利益(R)不仅取决于他自己选择行动(a),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一些条件或他人采取的行动(b)。设决策者X可能选择的行动集合为A:{a1,a2,...…a n},经济社会(Y)可能发生的状态或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为B: {b1,b2,...bi,…b n}。决策者的收益函数方表示为:R=f(a、b),a∈A,b∈B.这个函数表示,决策者X采取行动为a的利益和他的选择有关,也和经济社会发生的状态(或他人采取的行动)有关。Y采取的行动b相对于X的利益可以是“中性”的(不有意使X的处境更好,也不有意使X的处境更糟);如果X和Y的利益是冲突的, Y就可能倾向于采取减少X利益的行动;如果X和Y的利益是一致的,则Y就有可能采取增决于Y 的行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X而言Y的行动具有不确定性,从而X是在不确定的条件进行决策的。
当存在不确定时,决策者的决策就具有风险。风险就是不加X利益的行动。从决策论的角度看,X采取怎样的行动,作出怎样的决策,还要取确定性,源于不完全信息或者非对称信息。风险的必要条件是决策面临着不确定的条件。当一项决策者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时,具有的风险的含义是:从事前的角度看,决定所购买的资产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其变动幅度;从事后的角度,指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决策损失或相对损失 。在计量经济学中,风险通常用统计学上的标准差来衡量。
二、证券投资风险及其分类
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于证券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高收益,而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交易)的收益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收益稳定性明显不如银行存款高,这就产生了证券投资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与收益相伴而生的,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证券收益看成是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具体地说,证券投资风险是指证券的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报酬,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者投资于证券都希望获得预期收益,而真正得到的是实际收益,它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这时风险就发生了,使投资者遭受到了损失。
不同的投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投资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市场风险。这是金融投资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无论投资于有价证券,还是其他实体项目,几乎所有投资者多必须承受这种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买卖双方供求不平衡引起的价格波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影响到证券的市场价格,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偶然事件风险。这种突发性风险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必须承担的,且其剧烈程度和时效性因事而异。如自然灾害、战争危险、政府的货币政策、汇率的变化、专利申请等意外情况的出现,都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无法预料的。
(4)贬值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或购买力风险。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
(5)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的好坏而产生盈利能力的变化,造成投资者的收入或本金的损失。
(6)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
证券除了上述几种风险外,还有其它一些风险,如: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等。
三、 证券投资风险的计量方法分析
为了在证券投资中便于比较风险的大小,我们将风险划分为两类,即总风险和市场风险。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和;市场风险是针对资产组合而言,研究各项资产收益率与组合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对单个证券来说,主要考虑其总风险,而对证券组合,主要考虑其市场风险。
1.总风险的计量
(1)由于收益率是投资的结果,对风险的分析也集中在这个随机变量上。常用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风险的大小。
(2)一般而论,只有在期望收益相差不大时,标准差不大时,标准差才能够对各项的风险程度予以度量。如果各项目期望收益相关较大时,则需运用差异系数来评价各项目的风险。差异系数实际上就是单位期望收益所承担的风险.
(3)若将风险看作股票价格可能的波动,价差率就是一个衡量股票风险的较好指标。
价差率=2(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
价差率越大,意味着风险也越大,需要指出,为了克服短期因素的影响,应考察在一段时期内平均价差率,以了解全面的情况。
(4)以收益率作为尺度衡量证券投资风险也是一种度量风险的方法。可将证券投资的收益视为无风险收益与风险补偿收益两部分.一种证券收益率越高,说明其风险补偿收益越大,同时其风险程度越高。具体的方法是将在许多方面都相同而只在某一方面有显着不同的证券进行比较,这样便可以衡量出某种证券风险程度的高低。
(5)下面介绍另一种度量方法---风险补偿法。假定作为投资收益的随机变量R仅有两种可能的取值,即R1与R2,取值的概率分布为P1和P2=1-P1,该证券的期望收益为:
ER=P1R1+P2R2
其期望效用为:
EU(R)=P1*U(R1)+(1-P1)*U(R2)
2.组合资产的收益与风险
作为投资对象的各类证券的组合称为组合资产。马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解决了组合资产的风险度量问题。概要而言,马柯维茨理论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投资者的证券组合选择可以简化为两个因素的权衡,即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及其方差。
如果把市场上所有可能选择的证券构成一个按它们的市场比重为权重的组合资产,就称之为市场组合资产.当投资者仅持有由风险资产组成的市场组合时,每一证券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关系就表现为每一证券收益率中与市场组合收益率无关的部分会由于持有市场组合而完全消失,也即每一证券的风险是根据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的大小来决定的。体现了单个证券收益与整个“市场组合”收益二者的关系,β I 描述了单个证券对于市场组合收益变化的敏感性。称为β I 证券I 的系统风险。由于β m =1,所以证券的系统风险可以划分为两类,对于β>1的证券,其风险大于平均系统风险;反之,其风险小于平均系统风险。所以β可以衡量证券的相对风险。
3.递增风险的三种等价定义
为了对两个证券或投资的风险进行比较,以下给出了递增风险的三个等价定义:
定义1 设有相同期望值的两项投资W1和W2,如果
E{U(W1)}≥E{U(W2)}
对每一个凹函数都成立,则称W1比W2的风险小。
定义2 若设W1和W2为二项投资,存在一个随机变量ξ, 使得W2= W1+ξ, ξ 为噪声且 E{ξ| W1}=0,则W1比W2的风险小。
定义3 设W1和W2的分布函数F和G被限制在区间[a ,b]内,且
T(Y)=∫ay[G(x)-F(x)]d x
如果T(y)≥0,且T(b)=0,则称W1比W2的风险小。
递增风险的界定对研究最优投资的性质是很有用的。
4.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方法
设证券收益率为R,它的期望收益率为μ,R=μ +ξ。
其中,E{ξ}=0, μ=E{R}。定义随机变量,
ξ+=ξ(当ξ≥0),ξ+=0 (当ξ<0);
ξ-=0 (当ξ≥0),ξ-=ξ(当ξ<0)。
- E{ξ-}为证券的风险测度,称之为平均损失。
对于两个证券R1 、R2,相应地应有
R1= E{ R1}+ξ1
R2= E{ R2}+ξ2
如果- E{ξ1-}>- E{ξ2-},则我们说证券1的风险比证券2大。
进行证劵投资就是为了妥善的管理我们的财产,把证劵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是我们每一位投资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仅供参考。。。
F. 求一篇证券投资分析的论文,2000字~~有重赏~~~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论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摘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规范证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但封闭武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日前我国开放武证券投资基金即将推出,本文从对封闭式基金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放武证券投资基金的优势,提出了正确认识我国开放武基金在发行规模、投资风险、投资理念、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就完善基金立法、建立规范的基金监管体系、制定正确的开放武基金发展步骤、加强理论研究和基金人才培养以及完善证券市场创造基金发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基本构想。 关键词: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本构想 一、在我国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于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扩大证券市场资金来源渠道,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发展大型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而言,是一种长远的利好。因为证券投资基金在建立之后都要投资人市,从最终结果上看,必然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同时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其经营运作也必然会逐步规范化,而基金的规范化,对股市走势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发展,也将对股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根本的保证。目前我国股市暴涨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场内缺乏规范的机构投资者,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是培育场内机构投资者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美国股市只有25% 是个人投资者,而日本股市几乎很少有个人投资者,绝太多数的个人.均采取加入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在发达国家的股市中,投资基金已成为投资的主体,而且由于投资基金的规模较大,其行为必然倾向于投资,而不倾向于投机。这对于股市的稳定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1998年推出第一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基金管理公司l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34个,200o年末基金净值为847亿元,基金从业人员344人。 二、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存在过度投机的证券市场中,发展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直接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保证基金投资者的安全和收益?从历史上看,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基金,在熊市时效益是较差的。特别是老基金,由于在投资方向上缺乏内部约束.造成投资混乱的局面,搞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均被套牢,绝大部分基金都出现亏损。只有在1996年后,股市出现大幅上场行情,一些基金才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从总体上看,以证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即:在牛市中获利,在熊市中亏损,如果我国的证券市场出现持续低迷的状况.那么基金投资者的收益是没有保障的。 2.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主要应从哪里获得?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是唯一的财富创造者和提供者,在发达国家的股市中,支撑股市发展和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的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及其成长性。大量基金人市通过操作获取收益,最主要的目的是与上市公司一起分享其经营发展的成果。因此,基金运作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但是我国股市中的上市公司效益低下,无能力支撑高启的股价,也无法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基金也好.其他的证券机构也好,无法赚上市公司的钱,只好采取各种手段赚取股民的钱。当基金获利时,并不是依靠上市公司源源不断提供的利润,而是依靠新股民源源不断地人市及其源源不断地“前仆后继”,这种情况有可能使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中误人歧途。 3.如何保证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不过度投机?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业绩处于逐年滑坡的状态,使得股市缺乏上扬的坚实基础,证券市场只能是一个高风险的投机市场,这也会助长证券投资基金的投机行为。与此同时,如何保证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不被作为炒作的投机对象?在我国缺乏上市公司业绩支撑的证券市场中,许多已挂牌上市的老基金,都曾是庄家控制的炒作工具,其投机的程度超过了股票,暴涨暴跌的幅度也远远大于一般的股票。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中。也难以保证不沦为机构投机的工具,成为炒作的投机对象。4.如何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从理论上讲,与基金有关的三种当事人,即投资人、管理人及托管人应当相互独立,互相制约,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金的合规运作。但是在现实中,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人只能在市场中买卖基金单位,难以形成对基金管理人的直接制约关系,特别是在信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基金投资人很难约束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此外,目前的基金托管人大多是由商业银行来担任,商业银行在股市中并无太大的利益关系.其有关人员也不是股市的专家.托管人只负责有关资金的托管,很难形成对基金管理人的有效监督。而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超人与大股东一般是证券公司等在股市中有利益关系的机构。因此,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在缺乏必要监督的条件下,有可能出现大股东操纵、私幕交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