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加加食品股票走势分析

加加食品股票走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13 23:20:32

Ⅰ 昔日“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 还有翻盘机会吗

作者丨曹伟

出品丨鳌头 财经 (theSankei)

时隔1年终摘帽,“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还没来得及庆祝,便被二级市场泼了冷水。

近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7月28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

第二天, 加加食品开盘大涨近8%,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并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当日收盘,收报6.68元/股,跌7.99%,振幅为18.99%,换手率为9.06%,成交额为7.5亿元,登上了当日的龙虎榜。8月12日,加加食品股价报收于5.57元,进一步下挫。

“摘帽”为何会被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成功“摘帽”

资本不看好,多与业绩有关。在这一点上,加加食品确实也无力反驳。

自2012年上市后业绩几乎止步难前。数据显示,2012年-2018年,公司的营收分别实现16.57亿元、16.78亿元、16.85亿元、17.55亿元、18.87亿元、18.91亿元和1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30%、0.40%、4.17%、7.50%、0.24%、-5.44%。

2019年,加加食品业绩出现回暖。全年实现营收20.40亿元,同比增长1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40.86%。整体来说,2019年业绩增长较为喜人。

但好景不长,2020年加加食品去年实现营收20.73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长势头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边缘。

原本,虽增长虽不明显,能守住阵地也是不错的。但9年过去了,竞争对手都在不断进步,加加食品却“掉队”了。如今海天味业已成为5000亿市值的“酱油一哥”,但加加食品在停牌前的市值不过84亿元,总市值不到对手的2%。

业绩上,海天味业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3亿元,同比增长19.61%,加加食品和其相比距离甚远。

曾经发展远不及加加食品的千禾味业,如今业绩增长速度已经赶超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增长24.95%达到16.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6亿元,同比增长3.81%。

此前,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其在自查中发现公司存在为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违规对外担保4.66亿元的情形,占公司2019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因牵涉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加加食品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事宜,公司股票于 2020年6月1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加加食品”变为“ST加加”。

“带帽”期间,加加食品被限制再融资的机会,艰难处境可想而知。根据加加食品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万-2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51%-86.03%。

根据加加食品的说法,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是受到社区团购冲击、新零售投入较大、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原因所致。

近日,加加食品成功“摘帽”。开市起复牌,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但股价走势却继续向下,7月28日到30日,加加食品股价3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8.46%。

再次“出发”

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第一股,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在资本市场,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迎来了两位新股东,分别是李辉及范社彬两位牛人散户,以持股1142万股及642万股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七大股东。

此前,两位牛散此前也看好舍得酒业,均在去年9月份入列舍得酒业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舍得酒业是史上首只股价超百元ST摘帽股,在复星集团入主后,公司股价开启疯涨模式,屡创新高。可见,加加食品还是被部分投资者看好的潜力股,

从业绩来看,加加食品虽然增长不明显,但创始人杨振是草根起家,一直想要做高端的酱油企业,加加食品自身产品基础厚实。只是,在多元化转型上,加加食品疯狂开启“买买买”模式,寄希望于并购来使业绩增长,但大都事与愿违。

除收购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外,大多收购计划,不是并购失败就是效益不明显,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这个我责无旁贷。”杨振曾坦言。

不过,杨振强调,这与上市公司无关。在杨振个人投资面临困境时,加加食品几乎沦为了杨振的“提款机”,导致企业错失了消费升级大潮中的发展良机,

如今,纠纷正逐步清理,实控人也在自我反省。近两年,加加食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定推动战略重心回归主业,剑指大单品,欲将原酿造酱油打造成中国酱油行业的“ 茅台”。

与此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加加食品加大力度深耕市场,在开拓传统线下网络的同时,重新布局线上销售。

对于加加食品而言,接下来的路虽然难走,但也是一次“新”出发。

Ⅱ 昔日“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还有翻盘机会吗

作者丨曹伟 出品丨鳌头 财经 (theSankei) 经历一年多的努力,被誉为“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002650.SZ)终于摆脱了其他风险警示的帽子。近日,公司宣布,自2021年7月28日起,股票简称由“ST加加”恢复为“加加食品”。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冷淡。股票当日开盘上涨近8%,但随后迅速下跌,甚至触及跌停板,收盘价为6.68元/股,跌幅达7.99%。8月12日,股价进一步下跌至5.57元。
为何在成功“摘帽”后,资本市场对加加食品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业绩的停滞不前是主要原因。自2012年上市以来,加加食品的营收增长缓慢。尽管2019年业绩有所回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加食品已经落后于对手。例如,海天味业的市值已超过5000亿,而加加食品的市值仅为其十分之一。
加加食品在2020年营业收入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9%。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千禾味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加加食品。
此外,公司还被揭露存在为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4.66亿元的问题,导致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在“带帽”期间,加加食品的融资受限,经营困难。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79.51%-86.03%。
尽管如此,加加食品还是吸引了一些投资者的关注。2021年一季度,两位知名散户股东加入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他们曾在去年九月成为舍得酒业的十大流通股股东,舍得酒业的成功“摘帽”后股价大幅上涨。
加加食品的创始人杨振承认,个人投资失误导致公司发展缓慢,但他强调这并非上市公司的责任。在过去的两年里,加加食品致力于回归主业,推动战略重心的高质量发展,试图将原酿造酱油打造成为行业的“茅台”。
同时,公司也在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除了巩固线下市场,还重新布局线上销售。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对加加食品来说,这也是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

阅读全文

与加加食品股票走势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黄浦股票走势图 浏览:455
包钢股票能退市吗 浏览:10
创业板市值最低的股票 浏览:974
邮政银行股票码 浏览:760
当日买的股票什么时间可以卖出 浏览:718
如何删除同华顺软件中自定义中的股票 浏览:210
商誉巨亏的股票后面的走势 浏览:950
股票软件如何看主力分布 浏览:585
银信理财资金股票质押 浏览:456
中信证券股票最低价格 浏览:743
股票上午涨停板下午又跌 浏览:434
股票dpo指标和5日线关系 浏览:465
出版传媒行业股票没人炒 浏览:554
股票指标中有成长率吗 浏览:921
股票与公司盈利模式 浏览:153
兴业银行股票上市 浏览:980
贵阳中物聚能科技股票 浏览:430
股票前15分钟抓涨停 浏览:899
海峡银行股票开户 浏览:224
天山铝业股票走势图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