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港通已箭在弦上 a股会受哪些影响
从此前沪港通的资金数据来看,即使深港通开通后,A股受到的影响可能也并不大。华泰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即便深港通北向额度累计使用达到3000亿,对于深市约15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来说,也仅仅占2%,不能改变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
而事实上,参考此前的沪股通数据,未来深港通的北向额度使用情况可能也并不会太紧张。截至8月12日,沪股通总额度使用了不足1500亿元,占3000亿元总额度的比例不到半数;而沪市目前的流通市值接近23万亿元。
相比之下,由于港股的价值洼地效应明显,A股资金南下的热情似乎更高。目前港股通2500亿元的南下额度中,截至8月12日收盘,仅剩下470亿元,使用率已超过八成,远高于沪股通的北上额度使用情况。
除了资金面的流动,两地证券市场估值之间的差异也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那么,在深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的估值差距会收窄吗?华泰证券的研报对此称,深港通的开通不代表AH股溢价会收窄。按照GICS二级行业对比港股和A股的估值水平来看,在沪港通开通之前,A股尚且有6个行业估值低于港股,但在开通之后,行业估值不断拉大,如今A股各行业估值水平均高于港股,其中A股金融类行业估值水平与港股相当,TMT等成长类行业估值水平较高。华泰证券认为,由于投资者结构、退市机制、交易制度、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原因,AH股价长期存在偏差,但在沪港通开通之前,溢价水平一直在合理区间。反而是在沪港通开通后,AH溢价水平才慢慢拉开。
与估值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深港通开通后低估值股票一定受益吗?从沪股通此前的数据来看,答案似乎也是否定的。华泰证券上述研报指出,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以来,估值在50-60倍之间的沪股通标的股价表现最好,而低估值标的(0-10倍)整体表现并不算太理想。
而对于深港通,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也指出,深港通的推出实际影响有限,既不构成利好也不构成利空;深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整体来说较为有限;深港通下港资依然会选择业绩好、市值大的行业龙头股。
深港通的投资机会
虽然从前述分析来看,深港通的开通带来的投资机会整体来说较为有限;但一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并不缺乏。例如华泰证券指出,深港通宣布前蓝筹股有结构性机会。沪港通在宣布之前,代表大蓝筹的沪股通标的上证180指数就有明显的超额收益,随着沪港通正式落地,上证180指数阶段见顶,后又逆势上涨。具体来看,宣告前1至4周,超额收益率分别为0.68%、3.19%、4.97%(最高)、3.24%;宣告当日,超额收益率为0.94%;宣告后1至4周,超额收益率分别为-0.11%(最低)、0.11%、1.58%、1.58%。深港通在正式宣布之前会与沪港通情况类似,宣布前深证成指中大蓝筹有结构性机会。
另外,两地市场折价的个股也值得关注。华泰证券指出,沪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相对折价的个股表现较好,其中沪市折价股在开通后30天、60天、90天、180天相对万得全A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4.39%、2.11%、1.33%、51.75%。两地市场折价的个股总体仍将受益于深港通的开通。
参考之前沪股通开通时的情况,两地市场的稀缺品种容易受到资金追捧,比如A股的贵州茅台。华泰证券就称,A股应该把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深市的AH折价股;二是深市的稀缺品种。但由于目前深市中已经不存在AH折价股,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配置稀缺品种,如白酒、中药。白酒股建议关注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中药股建议关注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以岭药业。考虑到当前弱势震荡的市场环境和沪股通开通时熊牛市过渡期的市场环境之间的区别,深港通、沪港通受益逻辑不能完全比照,A股现阶段会更重视业绩确定性板块的投资机会。
关于稀缺标的,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称,选中这类稀缺标的的概率不大。在众多“稀缺标的”中,只有贵州茅台这一只个股是真正受沪港通持续影响的,且贵州茅台表现较好更多的是因为其自身基本面良好以及市场认可。
关于深港通开通后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则关注业绩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股。广发证券称,沪股通开通以来,净买入金额超过10亿元的股票中,几乎全为行业龙头股。其中贵州茅台最受港资青睐。港资偏好业绩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股,深港通开通后,港资流入概率较大的个股有五粮液、洋河股份、双汇发展、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碧水源、深圳机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康威视、歌尔股份、东方雨虹等。但是,港资流入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上涨,最终股价表现如何是由上市公司基本面、投资者风险偏好以及资金面综合决定。
⑵ 创业板的st有哪些票
三种。创业板被st的股票包括:乐凯新材、东方网力、天龙光电等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
st股是什么意思
st后的股票趋势如何?以下是边肖的介绍
一般来说,如果st股票在市场上不是单方面下跌的倾向,摘下ST帽子后的倾向最终会振动上升st股摘下帽子后,通常有两种趋势一个是直接刷新最高纪录,大家最喜欢看到的另一个是复标后的中福股,首先振动下降,然后跳跃毕竟ST股摘帽说明该企业已经扭亏为盈,企业利润增加,基本面也向好方向发展ST脱帽有利,股票上涨此外,从市场炒作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ST股在摘帽前后表现良好,尤其是摘帽后,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可以说给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利益再分析一下ST下帽子后为什么大幅下跌的原因的原因之一是,某ST股脱帽本身没什么意义,其中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保护壳而努力脱帽但是,其主要业务没有改善,不仅业绩增长的潜力相对不足,股票价值也不会被低估这样的股票脱帽没什么意义
因此,投资者在挖掘ST脱帽股票时,选择股票指标最重要的是你选择的股票是否有主要营业业业务的复苏,是否有被低估的价值,如果有的话,这样的股票脱帽后会给我们带来价值的再评价,有翻身的机会相反,如果一些股票只是投机炒作繁荣,没有这方面的要素,就很难有好的趋势的原因之二是,如果市场处于调整周期,最近摘下帽子的股票跌股东不仅要注意帽子股票下跌,还要注意最近市场是否持续调整扩大视野,股票市场不仅仅是这些ST摘帽股票下跌,实际上整个市场都在调整,我们往往被强势势利股票的表现和指数的虚假繁荣所蒙蔽市场环境是重要因素原因之三:脱帽作为ST股的主要炒作题材之一,以前一定有炒作行为,实际实现后,投资者发现该股有利润实现的倾向,脱帽后出现下降的倾向,小费加速的双曲馀弦值但这并不是因为不好,不看退场,看就介入,容易形成新的机会
股票前面有个ST是什么意思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人们常认为st股票算是市场的“差等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投资价值,因为差生的进步空间通常都很大的。具体讲解之前,先给大家递上整理好的A股热门龙头股名单,随时都有被删,赶紧领取:赚钱龙头股究竟有哪些?热门龙头股名单一览!
股票被冠上ST,并不代表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而是做出风险警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投资。而在这期间内,股票的涨幅需要控制在±5%以内,当公司状况恢复正常,交易也就能随之恢复了。
而ST出现往往预示着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
因此,炒st股也有风险,股民们一定要关注两个要点,防止持有的股票有退市的危机,我总结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两分钟判断持有股是否有退市危机,散户必须盯紧这两点!
公司扣除相关费用后实现正的净利润,该公司个股就可以去掉ST标记了,俗称“摘帽”。一旦st股票摘帽,说明该股公司已扭亏为盈,并实现了利润增倍。该个股会大量获取市场信心,股价和市值也会在连续涨停中不断翻倍。并且由于st股的股价长时间下跌,其价位已经处在了较低的位置,这样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在此期间的反弹机会,来赚取股票差价。st摘帽股这么香,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总结了五大特征,帮助你选到准摘帽股:抓住“ST股摘帽”五大特征,机会来了!
以上就是对于该问题的所有回答啦!希望有所帮助!
望采纳!
股票前面有个ST,这是对连续两个会计年度都出现亏损的公司施行的特别处理。ST即为亏损股。
1、ST,是连续三年亏损,有退市风险的意思,购买这样的股票要有比较好的基本面分析能力。
2、N,新股上市首日的名称前都会加一个字母N,即英文NEW的意思。
3、SST,指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进行退市预警和还没有完成股改。
4、SST,指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进行的特别处理和还没有完成股改。
5、S,还没有进行或完成股改的股票。
6、NST,经过重组或股改重新恢复上市的ST股。
(2)股票中弦退退市后怎么办扩展阅读:
ST类股票想要摘掉ST帽子必须全部符合如下条件:
1、并非连续两年年报亏损(包括对以前年报进行的追溯调整),从现有ST的情况看,当年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新规定不再要求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数据,还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若想一步到位摘掉ST帽子,恢复10%的涨跌交易制度,在硬指标上必须是年报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净资产三项指标同时为正值,才有提出摘帽的资格,交易所有权根据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
—股票代码
⑶ 什么是ST,PT股票
你好,“PT”的英语 Particular Transfer(意为特别转让)的缩写。这是旨在为暂停上
市股票提供流通渠道的“特别转让服务”。对于进行这种"特别转让"的股票,沪深交易所在其简称前冠以“PT”,称之为“PT股” 。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沪深交易所从1999年7月9日起,对这类暂停上市的股票实施“特别转让服务”。第一批这类股票有“PT双鹿”,“PT农商社”,“PT苏三山”和“PT渝太白”。
特别转让与正常股票交易主要有四点区别:(1)交易时间不同。特别转让仅限于每周五的开市时间内进行,而非逐日持续交易。(2)涨跌幅限制不同。特别转让股票申报价不得超过上一次转让价格的上下5%,
推出“特别转让服务”,是依据《公司法》中关于“股份公司的股东持有的股票可以依法转让”的规定而设计的。它的实行,既可为暂停上市的股票提供了合法的交易场所,又可以提示投资风险,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ST股,意即“特别处理对象”(specialtreatment),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股票,沪深交易所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具体内容】所谓财务状况异常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别处理;
3.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 ,低于注册资本;
5.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
6.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⑷ 退市到新三板企业如何申请重新回主板
新三板转主板的条件如下:
1、股东要求:公司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
2、股本要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
3、持股比例要求: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4、运营要求:在新三板挂牌满两年;
5、应符合创业板IPO条件;
6、企业经营稳定,有较好的效益;
7、公司的治理机制较为明确,运营合规合法。
应答时间:2021-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⑸ 近来很多大公司都跌停,可以进行抄底吗
近来很多大公司都跌停,可以进行抄底吗?抄底股票时,不能光看到大公司的股价跌停了,认为跌停之后的股价很便宜了就买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买股因素,将多重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买股才安全,一般造成股价跌停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突然遭遇到利空的消息影响,比如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业绩不良、行业性的负面消息、新闻, 这些利空消息引起股价开盘跌停,例如上周五泸州老窖股价几近跌停,因为受到了有关它的负面消息的影响,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基本面其实已经出现了问题了,这种情况是不能买入股票的,这方面的例子比如 周末闹的沸沸扬扬的星星科技,它套住了不少股民,其中有些股民就是因为看到这只股票跌停而去买入的,现在星星科技进入退市风险警示阶段,长期停牌,不能交易,那些抄底的股民现在不只赚不到钱,还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所以买股时不能光看到股价跌停了,股价挺便宜的,必须要考虑到股票的基本面,确认股票的基本面没有问题,股价低才有投资价值,否则,买入的股票很可能会成为自己亏损的风险。
⑹ 请间股票退市到三板什么情况可以回主板
要再符合相关上市条件,走正常上市流程。一旦退回就很难再回去了。
⑺ 被ST后又要保壳了,苏宁生死局如何解开
苏宁,这家曾辉煌一时的零售巨头,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被ST后,其股价已跌至1.12元的历史低点,距离面值退市仅一步之遥。面对这样的局面,苏宁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保壳行动已箭在弦上。
在6月25日的紧急董事会中,苏宁宣布将斥资1亿元回购公司股票,以期稳定股价,避免面值退市。这是苏宁为了自救所作的最后努力,但面对连亏十年的局面,这样的回购能否挽救苏宁于水火之中,实在令人疑虑。
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这个曾带领苏宁创下辉煌成就的人物,在经历了两年半的权力空缺后,终于回归一线,表明了他想要力挽狂澜的决心。然而,面对着扣非净利润连亏十年的困境,张近东能否带领苏宁走出困境,实现全面盈利,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苏宁在公告中透露,其预计二季度将扭亏为盈,这成为真正的利好消息。这表明苏宁在持续聚焦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管理及经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苏宁易购零售云的业务也取得了显着进展,完成了新一轮4.8亿元的战略引资,为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苏宁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其庞大的债务窟窿,高达280.47亿元的短期借款与仅138.11亿元的货币资金之间的巨大差距,显示了其资金链的紧张状况。尽管张近东表示:“放眼望去多是机会,我们的方向也更加清晰”,但苏宁能否在这场生死局中胜出,还需时间来验证。
苏宁的保壳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面对挑战,苏宁人无所畏惧。在2024年,苏宁是否能够实现全面盈利,带领自己走出困境,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