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涓栫晫鏈鏃╄偂紲ㄤ粈涔堟椂鍊欏嚭鐜 涓鍥芥渶鏃╃殑鑲$エ鏄浠涔
鑲$エ錛岃繖涓鐔熸倝鐨勫悕璇嶈儗鍚庯紝闅愯棌鐫涓板瘜鐨勫巻鍙叉紨鍙樸傝╂垜浠涓璧鋒帰瀵伙紝涓栫晫鏈鏃╄偂紲ㄧ殑璇炵敓鏃墮棿鍜屼腑鍥借偂紲ㄧ殑鍘嗗彶杞ㄨ抗銆
400騫村墠錛屽巻鍙茬殑杞﹁疆鍦ㄨ嵎鍏伴樋濮嗘柉鐗逛腹鍋滀笅錛1602騫達紝鑽峰叞闃垮嗘柉鐗逛腹璇佸埜浜ゆ槗鎵錛岃繖涓涓栫晫涓婃渶鏃╃殑璇佸埜浜ゆ槗鎵錛屽傚悓閲戣瀺鐨勭伅濉旓紝鐭楃珛鍦ㄩ樋濮嗘柉鐗逛腹鍐呰揪濮嗗箍鍦猴紝瀹冪殑鎴愮珛鏍囧織鐫鐜頒唬閲戣瀺浣撶郴鐨勫厛澹般傝繖閲屼笉浠呬氦鏄撻噾鋙嶈偂錛屾洿瀛曡偛浜嗛珮縐戞妧浼佷笟鐨勬湭鏉ャ傜劧鑰岋紝榪欎釜鍙よ佷氦鏄撴墍鐨勫彉榪侊紝涔熷湪涓嶆柇榪藉誨壋鏂頒笌紿佺牬銆
涓鍥界殑鍘嗗彶鑸炲彴涓婏紝鑲$エ鐨勬晠浜嬪嬩簬楦︾墖鎴樹簤鍚庛1840騫達紝澶栧浗鍟嗕漢鐜囧厛鍦ㄤ腑鍥藉彂琛岃偂紲錛岃嫳鍥界殑HSBC錛1865騫3鏈堝湪棣欐腐錛4鏈堝湪涓婃搗錛岃佽瘉浜嗕腑鍥借繎浠i噾鋙嶇殑寮絝銆1872騫達紝鏉庨縛絝犲拰鐩涘f鐨勬嫑鍟嗗矓鍙戣岃偂紲錛屾爣蹇楃潃涓鍥藉晢浜哄紑濮嬫秹瓚寵繖涓閲戣瀺棰嗗煙銆1882騫達紝涓婃搗閫愭笎褰㈡垚鏃╂湡鐨勮瘉鍒稿競鍦猴紝涓澶栬祫鏈浜ょ粐錛屽瓡鑲蹭簡涓鍥芥渶鏃╃殑鑲$エ浜ゆ槗鏈烘瀯銆
鐒惰岋紝1891騫達紝澶栧晢璁劇珛鐨勪笂嫻瘋瘉鍒鎬氦鏄撴墍鏍囧織鐫涓鍥芥湰鍦熻瘉鍒稿競鍦虹殑璇炵敓銆1902騫磋嚦1908騫達紝涓鍥界粡鍘嗕簡絎涓嬈¤偂紲ㄦ姇鏈虹儹娼錛岃櫧鐒1914騫存垚絝嬩簡涓婃搗璇佸埜鍟嗕笟鍗忎細錛屼絾1921騫寸殑鑲″競澶у穿鐩橈紝涓婃搗150瀹朵氦鏄撴墍鍑犱箮鎮夋暟鍏抽棴錛岃繖琚縐頒負涓鍥借瘉鍒稿競鍦虹殑絎涓嬈℃儴鐥涙暀璁錛岀洿鍒1986騫達紝涓鍥介噾鋙嶆敼闈╃殑姝ヤ紣鎵嶅啀嬈″惎鍔ㄣ
1986騫9鏈堬紝涓鍥藉伐鍟嗛摱琛屼笂嫻蜂俊鎵樻姇璧勫叕鍙擱潤瀹夊垎鍏鍙稿紑鍚浜嗘煖鍙頒氦鏄撶殑鍏堟渤錛1990騫11鏈堬紝涓婃搗璇佸埜浜ゆ槗鎵姝e紡鎴愮珛錛屾爣蹇楃潃涓鍥借偂甯傜殑鐜頒唬鍖栬繘紼嬫e紡鎷夊紑搴忓箷銆1990騫12鏈堬紝娣卞湷璇佸埜浜ゆ槗鎵緔ч殢鍏跺悗錛屽紑濮嬩簡璇曡惀涓氥1991騫7鏈堬紝娣卞湷璇佸埜浜ゆ槗鎵姝e紡寮涓氾紝閭d釜寮甯傞栨棩錛96.05鐐圭殑寮鐩樹環錛屽傚悓涓棰楀笇鏈涚殑縐嶅瓙錛岄勭ず鐫涓鍥借偂甯傚喘鏂扮殑綃囩珷銆
浠庤嵎鍏扮殑閲戣瀺闆忓艦鍒頒腑鍥界殑鏇叉姌鍙戝睍錛岃偂紲ㄧ殑鍘嗗彶瑙佽瘉浜嗗叏鐞冨寲緇忔祹鐨勪氦鋙嶅拰涓鍥介噾鋙嶅競鍦轟粠鏃犲埌鏈夌殑銍曞彉銆傛瘡涓姝ラ兘鍏呮弧浜嗘寫鎴樹笌鏈洪亣錛屾瘡涓嬈″彉闈╅兘闀屽埢鐫鍘嗗彶鐨勭儥鍗般
Ⅱ 股票的起源
股票的由來:眾所周知,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荷蘭。由於貿易的發展,荷蘭人在17世紀中期,就開始動腦筋想:做生意一定要冒風險,但誰做生意的時候,也不願意把家產全搭進去,於是就出現了股份制。大家都拿一點錢,而責任就僅僅限於拿出的這點錢,如果虧了,就虧掉這部分錢,自己家的房子、糧食、醬油、醋的錢都還有,不影響家庭和個人生活。這是荷蘭人的聰明才智,也是有限股份公司的雛形。這之後,為了一些公司的轉讓或者繼續發展,就創造了憑證,就是股票,這就是股票的由來。而遷徙美洲新大陸的荷蘭人便把有限股份責任公司和股票自然而然帶到了華爾街。
在18世紀中葉,美國實際上有四個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四個區域中心裏面,一開始都沒有股票交易所,實際上是大家坐在咖啡館里交易股票,甚至在樹底下,大家圍成一個圈,互相了解怎麼轉讓股權,還有所謂的在街邊台階上,大家站著互相交流。
1817年的一紙協議宣布紐約交易所誕生,這個階段中,交易所仍然沒有擺脫私人俱樂部的形式。新的會員要加入,只要3個老會員反對,新會員就不能得到批准,可見它的封閉性和自我保護性,這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紐約交易所的交易量比場外交易少許多,盡管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華爾街從萌芽到最終確立了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一些里程碑式的標志,一是先進的華爾街文化形成,二是迅速改善的執業環境,三是以摩根為代表的一些新型的華爾街銀行家的出現。這3個主要因素鞏固了華爾街在美國的金融中心地位。同時快速向世界金融中心靠攏,並最終在世界大戰後超過當時的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對交易所而言,有幾個重要的內容不容忽視:一是1896年的時候,道瓊斯指數的誕生。第一天是40個點。後面資本市場的標准化和不斷改善跟標准化指數的推出聯系密切。二是同年是在紐約州率先立法通過注冊會計法案,就是上市公司一定要用注冊會計師通過財務審計。
這個時期交易所的交易量終於超過了場外交易,原因有兩個,一是專業化造成了職業經紀人的出現。第二是規范化,在財務上需要注冊會計師,並且要符合公認的注冊會計制度。最重要的是美國的主流經濟蒸蒸日上,實體經濟在背後支持交易所的發展。
交易所發展的最重要階段是《證券交易法案》的出台。《證券交易法案》有3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一是以前的交易所是私人俱樂部,具有行業自我保護性質。它的代表性行為是一口價傭金。《證券交易法案》明確了交易所除了私人俱樂部性質之外,同時還要為公眾服務。二是打擊投機,保護投資人利益。以前紐約交易所的會員本身是「球員」,卻還吹哨,《證券交易法案》規定,交易所要考慮到公眾的利益,不能同時擔負市場監控和參與的雙重角色。交易所裡面和交易所的成員不能操縱市場,不能對倒。三是為經紀人的定位做了相當詳細的規定。
這個時期,交易所和SEC(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關系也日益明朗,什麼情況下,上市公司或其他市場行為會引起交易所和SEC的「重視」呢?一般有3種情況:小股東中有人舉報,交易所需要法律執行委員會做這些調查,公司一旦被正式立案調查說明你確實有問題了。第二,除了有立案調查之外,還有一些警告,再向上一級作出說明,罰款,最後交易所自己有權可以給他摘牌。第三,既沒有SEC也沒有公眾輿論的舉報,交易所會發現交易量不正常,或者是暴跌,這都會引起交易所的警覺。
1971年,納斯達克成立,這是市場需要的必然結果。當時,紐交所因為壟斷地位而產生了僵化,比如說9∶30開盤,中間還有休息時間,然後4∶00就收市了。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特別是全球性的交易,9∶30之前的交易就沒辦法實施,4∶00之後的交易也沒辦法實施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公平、公開和鼓勵競爭的新型市場就順應而生。納斯達克本身是因為市場的需要而成立,服務至上是其核心,倡導公開競爭。只有公開競爭才能速度快、成本低、流動性好。
1992年以來,納斯達克占據了美國82%的IPO市場份額。1998年,納斯達克交易量(年均)超過紐交所。多年來,納斯達克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綜合性證券市場。目前的3300多家上市公司匯聚了各行各業的領先企業,其中科技類公司佔到了30%,另外金融類公司有700多家,佔21%,位於第二位。其他還有眾多的醫療衛生、工業、消費類行業公司等等。
Ⅲ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如下:
中古世紀末期,義大利幾個城邦開始發行可以交易的政府證券。威尼斯從 13 世紀中葉就開始在里亞托買賣政府證券。投機風潮也應運而生:1351年,有關當局通過法令,禁止散布謠言,打壓政府基金價格;1390年、1404年及1410年分別都有人試圖禁止政府出售債券期貨;共和國總督及公爵議會也試圖禁絕「內線交易」。佛羅倫斯、比薩、維倫納及熱那亞 14 世紀時也都出現過政府債券的交易市場。義大利城邦把收稅的權力外包給蒙提(Monti),這些公司的股本被分割成可以買賣的股票(Luoghi)。這些早期的股份公司和羅馬時代的公會極為類似。
由於宗教戰爭、荷蘭判亂及多起城邦破產的事件,法國及法蘭德斯資本市場的發展在 16 世紀下半葉停滯不前。里昂155北歐的定期交易會源自於古羅馬時代的論壇(fora)及酒神節慶典,只有這個時候,可以拋棄許多中古世紀對交易及金融的限制。事實上,它們就是股票市場的雛型。15 世紀的勒普齊格(Leipzig)交易會中,可以買賣德國礦場的股票;在巴黎附近舉行的聖日耳曼(Saint Germain)交易會,在四旬齋後開市,場內也可買賣市政公債、存單及彩券。安特衛普的春季及秋季交易會會期都很長,再加上全年開放自由交易,更被稱為「經年累月的交易會」。 16 世紀中葉安特衛普正式成立結算所(bourse),以此為名的原因是,這群交易商人都聚集在布拉吉斯(Bruges)附近的伯斯旅館。
從 16 世紀中葉,描述投機市場情形的詳細證據愈來愈多。金融市場已經發展出信用觀念,債券價格反映的是未來事件的預期心理,例如無法償債。1530 年代開始出現操縱市場的行徑,由都西組成的一個集團,故意壓制里昂市場的股價(如今稱為空頭打壓)。1550 年代中期,安特衛普及里昂市場又掀起一股炒作皇室債券的熱潮,結果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7年宣布停止償債,這股熱潮才突然中斷。 西班牙軍隊1585年攻佔安特衛普,後者的結算所從此走下坡。阿姆斯特丹乘機崛起,因為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猶太難民逃離西班牙,攜帶資金及交易技巧抵達荷蘭。這些移民帶給荷蘭的震撼,被歷史學家稱為荷蘭在1590 年代的「經濟奇跡」。到了 17 世紀初,荷蘭共和國是歐洲最發達、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雖然包括銀行、借貸兩方的記帳制、合資公司、存單及股票市場這些資本主義的金融制度並不是荷蘭人發明的,不過,荷蘭人卻在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重商經濟體系內,於穩定的基礎上整合及建立這些制度。聯合東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這是第一家獲得政府特許權的合資公司,可獨享和東方世界的貿易。19 年後,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旨在拓展美洲地區的商機。歐洲第一家中央銀行是阿姆斯特丹的威索爾銀行(Wisselbank),成立於1609 年,前身是熱那亞的Casa San Giorgio。
到了 17 世紀初,歐洲各地蜂擁而來的資金紛紛投入荷蘭各式各樣的金融資產,從不動產到年金、市政公債、存單及中期貸款。阿姆斯特丹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轉運港口,更是當時世界的金融首都。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610 年成立新的交易所)內交易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及勞務:「大宗物資、外匯、股權、海上保險……(它是)一個貨幣市場、金融市場,(也)是一個股票市場。」 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1720年,英國一些商人和貴族成立了一家南海公司。他們通過賄賂國會議員等非法手段,獲得許多海外貿易和經銷國債等方面的特權,致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由年初的每股228.5英鎊,迅速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鎊。但好景不長,他們賄賂國會議員內幕很快被揭露,該公司的信譽及經營狀況一落千丈,股票價格到年底已跌至每股125英鎊。廣大被愚弄與欺騙的投資公眾遭受嚴重損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那些公司內幕人士由於了解內幕及時地將股票出手,所以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發了橫財。由於當時的英國並沒有股票交易的相關法規,因而不能對上述內幕交易者繩之以法,使得越來越多投機者紛紛效法南海公司,通過種種手段巧取豪奪。大批股票投資者上當受騙、被盤剝一空,有的甚至傾家盪產,走投無路之下就去干起殺人越貨、攔路搶劫的事情。股票市場的混亂不堪使得整個社會秩序也動盪不安。事態的發展使英國朝野大為震驚。英國下議院經過調查後指出:狂熱的股票投機活動無異於變相的搶劫,必須對股票交易實行法治。於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法規----<肥皂泡法案>於1721年在英國誕生了。
以後在1812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條例>。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易所 那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第一個電子股票市場。那斯達克飛速發展,成為世界資金容量第二大的股票交易市場。 股票和股票市場,在19世紀60年代的末期,跨躍重洋來到了中國。而它最先落腳的地方,正是這里,當年被世人譽為東方華爾街的上海。北京自來水廠,依然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的一條胡同里,人們今天走過它的門前,或許不會意識到,它就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北京自來水公司發行股票的那一年,距離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間大約260年。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大門,一個洋人開辦的證券交易組織首先在上海落戶了。1869年,外國商人組織了「掮客公會」,專門交易外國公司的股票,就是這個組織1891年演變成了上海眾業公所。今天,在上海圖書館存放的大量歷史文獻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早期股票市場的歷史足跡。 上海眾業公所,坐落在上海的外灘,作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其交易的股票或企業債券卻都來自洋人的公司。辛亥革命之後,洋人在中國股市上的反客為主,深深地剌激著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他來到上海,找到上海著名的富商虞洽卿先生。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中國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先後在北京、上海、漢口正式開業了。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一家 1949年6月,天津證券交易所的重新設立,標志著中國當代證券市場的正式啟動。1956年,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否定和排斥證券市場。1958年以後,證券市場更是長期受到摒棄。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後,中國當代證券市場才得以逐步恢復。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從此,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設立以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更為迅速,用10年的時間走完了成熟市場經濟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歷史的大跨越。
Ⅳ 世界上股市最早是哪一年,什麼國家開始的
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於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國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紀下半時英豎返爛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在這場變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擴充套件,股份制也傳遍了資本主義世界。
19世紀中葉,美國產生了一餘漏大批靠發行股票和債券籌資的築路公司、運輸公司、采礦公司和銀行,股份制逐步進入了主要經濟領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製造業產值的90%由股份公司創造。19世紀後半葉,股份制傳入日本和中國。日本明治維新後出現了一批股份公司。我國在洋務運動時期建立了一批官辦和官商合辦的股份制企業,1873年成立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中國自己最早的股票。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後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 *** 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進入20世世紀之後。股票市場發展迅速,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股票市場
(1)自由放任階段(1900~1929年)。20世紀前30年中,美英等國的股份公司迅速增加,使股票市場規模和籌資能力迅速擴大。 一方面發行市場迅速擴大,流通市場空前繁榮,交易量直線上升。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監管,股票欺詐和市場操縱時有發生,自由放任帶來了嚴重的過度投機。當時主要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普遍被抬高到極不合理的程度,遠遠超過其實際價值。1929年10月29日.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各國股票市場相繼出現了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2〕法制建設階段(1930~1969年),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各國 *** 對股票市場開始全面加強法制和規范化建設。以美國為例, *** 開始從法律上對證券市場加以嚴格管理,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嚴密可行的證券法律。美國1934年成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股票市場進行監督和管理,為美國證券市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市場奠定了基礎。 其他有關國家的證券法制建設也不斷加強,股票市場逐漸規范。
(3)迅速發展階段(自1970年以來)。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經濟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東南亞和拉美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蓬勃興起。以及現代電腦、通訊和網路技術的進步,股票市場步入了迅速發展的階段。l986年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總額為6.51萬億美元,全球上市公司總數為2.82萬家,到1995年年底市值總額上升到17.79萬億美元。10年間市值增長了近3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萬多家、達到3.89萬家。 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繼續上升,達到20.29萬億美元。在主要發達國家,證券化率(股票市價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1995年,美國、日本和英國的證券化率分別達到95.5%、83.5%和121.7%。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成長也相當迅速。新興市場的股票市價總值從1986年的0.24萬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1.9萬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近7倍。在股票中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交易活動也日趨活躍,1986年,全球股票中場的交易金額為3.57萬億美元,1995年達到11.66萬億美元。
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1958年5月1日,央視的前身「北京電視台」開始試播。1958年9月2日正式開播。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台彩電在天津誕生。
專利法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
13世紀,英國出現特許令狀,由英王頒布詔書對新近的發明或者新引進英國的技術授予在一定期限內的壟斷權。即英王亨利三世1236年授予波爾多的一個市民以製作各色布的15年的壟斷權。實際上這是封建特權的一種形式,並非現代意義上的專利。
1474年,威尼斯城邦共和國元老院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近代特徵的專利法。476年2月20日即批准了第一件有記載的專利。威尼斯成為第一個建立專利制度的國家。
1624年,英國頒布《壟斷法案》取代特許令狀制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專利法。是現代專利法的開始,對以後各國的專利法影響很大,德國法學家J.柯勒曾稱之為「發明人權利的大憲章」。
:ke../view/758.htm
去這里看很詳細
第一屆世界盃綜述 (1930年) 13個國家參加了第一屆世界盃,不過那會世界盃的規模還沒龐大到要打預選賽的地步,是主辦國烏拉圭盛情邀請了這12支隊伍參加世界盃,事實上烏拉圭邀請的遠不止12隊,由於路途過於遙遠,只有4支歐洲國家隊決定不遠萬里乘海輪來打世界盃。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想到要花費數周時 間橫渡大西洋就不寒而慄,他們選擇了放棄。 在首都蒙德維的亞,主辦國造起了一座在當時可配稱是世界先進水平的體育場,它一共能容納9萬5千名觀眾。但由於大雨不斷,這項工程直到世界盃開打五天後才正式完工。看起來夠折騰人,但選擇烏拉圭在當時的條件是非常合適的,一方面他們主辦過奧運會,有操作大型賽事的經驗,這也容易博得其他國家的信任。另外30年7月烏拉圭正在慶祝該國獨立100周年,毫無疑問世界盃周也將成為獨立狂歡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於比賽都在蒙德維的亞進行,節日的氣氛將更加濃重。 話說那辛苦跑來的四支歐洲球隊,竟然沒有一支聲稱要獲得冠軍獎杯的,其中羅馬尼亞隊是由其卡羅國王親自挑選的人手,來到南美似乎 是來搞外交活動的,而足球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和德國都選擇留在家裡。 第一場世界盃比賽在法國和墨西哥之間展開,法國人最終4比1取得勝利,盧西安·勞倫射入具有紀念意義的世界盃第一球。不過第一屆 的主角可不是法國人,阿根廷隊和烏拉圭隊顯示出高人一籌的實力,他們很輕易的小組中出線。 阿根廷隊的斯塔比勒是本屆比賽的明星,他剛開始時還是替補,但在對墨西哥一役中上演帽子戲法後就成為了大明星。半決賽中阿根廷6比1大勝美國,但烏拉圭也以同樣比分大勝南斯拉夫隊,那時候沒有銅牌爭奪戰,於是美國和南斯拉夫就同時獲得季軍,決賽時阿根廷人在上半場表現的更好些,但烏拉圭人在下半場徹底復甦,他們以4比2大勝阿根廷隊,獲得了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
1928年5月,為了適應現代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國際足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了代表大會,與會者一致通過了舉辦世界盃足球錦標賽的決定。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烏拉圭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辦一次。
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是英國的不成文憲法。它是17世紀中期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爭奪政權過程中互相妥協的產物。通過一系列逐步限制王權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的憲法性法律,如《權利請願書》《人身保護法》《王位繼承法》《國會法》等,這些憲法性法律同政治慣例、司法判例一起構成了英國憲法,確立了英國立憲君主制政體和議會內閣制
美國在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勝利後,於1776年由各州的代表參加的制憲會議草擬了《邦聯條例》,經各州批准後於1781年3月生效,成為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開創了一個成文憲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