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一隻股票圈的錢到哪裡去了

一隻股票圈的錢到哪裡去了

發布時間:2025-08-14 02:44:17

❶ 我買股票的錢是被上市公司拿走了嗎,都說上市圈錢是這樣的嗎如果股票跌了,那我的錢去哪裡了

上市公司圈錢是在募集申購中完成的。是機構網下申購和小散們打新股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機構和小散們的申購價中每股有1塊錢(除了紫金礦業)進上市公司的注冊資本、每股超過1塊錢的部分進資本公積(由上市前公司的老股東和參與新股申購的新股東共同按股權比例享有)這個過程是圈錢。
之後二級市場上的炒作,實際上已經不是上市公司圈錢了。和炒大蒜、炒古董一樣就是投機賭博罷了,有人賺更多人賠,如此而已。

❷ 李志尚:股市的錢去哪兒了

就股市而言,一年百萬億的交易量,錢都去哪兒了?到底被誰賺了?估計新手或入市不久的投資者仍然不全明白這些套路,筆者李志尚主要從兩大類來講。

股票市值蒸發縮水,錢去哪兒了?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至少有1/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講: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在手,你的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是一畝地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於是你的財富象徵也便隨著縮水。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對於上市公司來講,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但對於投資者來講,若買入價較高自然面臨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俗話說「水漲船高,泥多佛大」,事物隨環境在變。

股票能賺錢,但被誰賺了?

一、國家稅收、券商手續費

國家和券商這兩塊,無論股民賺或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國家和券商收取的費用分別過千億,無疑都是股民的貢獻。

二、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先是依靠IPO、增發、配股、大小非解禁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後是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減持套現離場。從上述數據表中可以看到很明白。

三、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里,誰掌握了信息,誰就能賺錢。有一類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內幕消息後,憑借關系從銀行貸出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快速運作,大賺一把,然後還給銀行,退出股市。難怪有人說,中國最富的人群,並不是那些拋頭露面的企業家,而是暗地裡調動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幕後「資本家」。還有人說,中國私人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國有資產私人化的人;二是證券市場交易內幕化的人。這或許有點誇張,但實在令人深思。

四、快進快出的游資

游資也就是熱錢,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特徵。游資在股市的特點是快進快出,拉升幅度一般10-50%,時間一般一周至一個月左右,根據市場環境而定。特別是2016年整體橫向的趨勢,也有不少機構游資化、散戶化式的投機。

五、大資金機構、基金

大到國家隊資金、再到公募、私募基金、後到公司戶、個人大戶,他們在資金量大的優勢下,通過多元化、分散式組合布局投資;例如股票組合、股指期貨對沖、參與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線下打新等方式,求均衡穩定的收益率。

六、少數散戶

個別散戶能賺錢的類型大致為:一類是周期性賺錢,例如正好趕上一輪牛市,買什麼都能賺點,但長周期來講,對於零和游戲規則最終回吐給市場。二類是理性的投資者,懂得該出手就出手,該收手就收手的人,不會在行情向下轉勢時戀戰,更不會在大勢不向好時進入市場。三類是精通技術的人,從歷史血訓走過來的經驗豐富的人,一般不會被深套,還能賺一些錢,起碼能看懂市場的一些節奏,但仍要管得住手才能確保利潤不會被回吐。四類是只做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公司個股,等待最低位置進行定投、滾動操作或放長線,做精一隻股也能賺錢。

曾經,有媒體報道湖南婁底一小股民初涉股海,一年時間24萬元的積蓄和借款縮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資僅有千餘元。賬單顯示,這位「菜鳥」在短短一年時間里,交易次數高達500次、支付超過3萬元的手續費和超過3萬元的印花稅,還有他的兩個同伴遭遇也和他一樣,為國家、為券商打工了。所以,網不要撒太開,集中精力做精一張圖、做精一隻股、做精一種手法,或才能挽救散戶的命運,這也是筆者李志尚著作這三本書的真正寓意。

總之,股市不能失去造血功能,否則一直失血過多,只會導致市場一直低迷下去,然後導致散戶賺錢效應下降。例如最上游鏈中的IPO要常態化發行,還有比新股發行更可怕的是定增不要頻繁再融資,還有解禁股應延長時間或降低減持比例,再者是高管減持應有尺度等,將這些易於過大失血的功能進行改革,再通過轉型中的新常態經濟進行造血,才是對股市提振的真正大利好,春節前後大家了不妨多關注類似這幾大問題的動態。筆者認為,新股發行至5000家對中國來講也較合理,但要注重質量,例如上市公司大股東要有「工匠精神、百年老店精神」去做大做強,而不能如:吉林永大五年創造不到8000萬利潤,從市場套現67億,一股不留;還有華銳風電五年虧損90億,也是一股不留的減持,從市場套現20億;還有常年不分紅的。另外據悉,2017年有達3萬億的大小非解禁市值,最高峰是2月3040.63億元、9月3531.83 億元、12月3359.26億元,屆時或之前需注意大盤趨向,散戶們不要再被市場割韭菜了。

股市的錢去哪兒了?被誰賺了?

❸ 股票下跌的錢都跑哪去了

錢還在,不過市值蒸發了。

假設某股,你10元買入,賣給你股票的那個人一股拿了10元走,你拿到了一股虛擬資產,股價10元。
後來股價跌到2元了,你賣了,你拿前旦了2元回來,你轉出去的那一股資產估價2元,中間的8元不見了,也就是蒸發了。

所以,股票是一種虛擬的商品,他的價值不是花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是市場給予的評估決定的,也就是說市場覺得它值100元,它就標價100元,市場覺得它值1毛錢,它就標價1毛錢。

當然,成交的錢是真的,是不會消失的。上例中,你花的10元賺到了上家兜里,並沒有消失,你賣的錢從下家轉到晌螞了你的兜里,也沒有消失,只是你擁有的錢從10元變成2元了,這個損失是你的資產估值蒸發了8元,但是自始至終,你一毛錢票子也沒印過,一毛錢也沒有燒過,所以票子的數量也沒變,只是你曾經擁有的那一份虛擬資產貶值了。

對了,單從這個例子中提供的信息看,股票代表的那一股對應的凈資產也不會因為股價從10元跌到2元而發生變化,對應經營的收益權慧謹擾也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那份收益權的估值。

閱讀全文

與一隻股票圈的錢到哪裡去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分時走勢中黃線 瀏覽:782
股票ST岩石 瀏覽:592
股票40個漲停 瀏覽:36
股票發出退市警告 瀏覽:462
雪球股票軟體官方網站下載 瀏覽:495
漢得信息的股票指數 瀏覽:738
股票軟體只能看賣5買5 瀏覽:938
股票投資預警條件 瀏覽:639
股票賬戶里的錢誰的 瀏覽:356
航天信息股票一直跌 瀏覽:745
股票盤中從哪裡能看見重組 瀏覽:975
股票數據分析報告論文 瀏覽:658
修改股票軟體教程 瀏覽:319
油價上漲對中石油股票影響 瀏覽:940
有沒有關於股票最新消息的app 瀏覽:16
有沒有可以買股票的軟體 瀏覽:922
貿易戰最新消息出口股票大跌 瀏覽:917
st雙環股票趨勢 瀏覽:569
印花稅對股票的影響 瀏覽:601
股票類app分析報告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