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披露年度報告前股價會漲還是跌
披露年度報告前股價不一定漲跌,要看年報具體情況來判斷漲跌。年報披露對股價通常是正相,要看年報具體情況來判斷漲跌。
年報披露對股價通常是正相關的,如果年報業績增長顯著、分配方案慷慨就會對股價形成正面刺激,促進股價拉升;如果年報業績下滑且不分配,則造成股價下跌。
一、年報披露影響股價的因素
1.年報的實際盈利情況是否與預期一致。年報業績增長較預期低,即便還是業績大增仍然可能是利空。相反業績較預期的增長還要多就是利好。
2.送轉的情況。每年的中報和年報都會有一波高送轉的炒作。送轉的數量與預期是否一致也是比較重要的因素。
3.股價的彈性。也就是股票的活躍程度,這與市場關注度和市值的大小有很大關系。原則上市值越大,股價越小。
二、股票年報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
年報在上市公司中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
三、年報概述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其次,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
披露年度報告前股價會漲還是跌要結合個股具體情況來看,年報之前會有業績預報,有很多股票在預報後就有了相應表現,在正式年報時反而會是反向的,所謂利好兌現為利空,靴子落地為利好。
2. 一般股票中報預披露對價格有什麼波動
股票中披露中報對股價的影響是偏利空的。如果中報出來,業績不好,是利空;如果中報但是沒有超出機構預期,利好出盡,也算利空。總之一般很難有驚喜。
只有中報業績超出機構預期才能算利好,但是這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業績披露的時間段,市場的風偏都不會很高,市場的活躍度也不會很高,除非出現外部事件的刺激。
拓展資料
一、中報披露對股價的影響
1、披露之前,股價已經大幅上漲,當預披露公告發出時,股價一般會出現回調;
2、披露之前,股價沒有什麼大的上漲或下跌。當披露的是贏利大增的公告,股價當天會迅速沖高;而若披露的是業績虧損公告,當天一般會跳空下跌。
二、一般在哪裡可以看到股票的中報
中報就是每年7、8月份公司公布的本公司上半年的財務報表。可以到該公司網站上去看它公布的消息。 其中,最重要的數據就是公司的業績。但是有些公司在正式公布業績之前會有業績的一個預報,所以有預報的公司的股票在業績出來時不會因為業績的好壞產生大的波動。但如果沒有預報,那麼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除此外,就是看財務報表裡面有沒有影響業績的重大投資或者重大損失,這個需要相對的專業知識了。有可能就是業績不好,但不好的原因是公司剛剛投入了一個非常有希望的項目,那麼這恰恰就是一個利好,光看業績是反映不出來的
三、注意事項:
由於股市剛剛擺脫熊市,一些在低迷市道中上市的次新白馬股定位偏低,由於上市時間不長,成長性較佳、潛在題材豐富、具備一定的擴容潛力,容易受到市場主流資金的關注。而且股價上方沒有長期熊市形成的套牢成交密集區,容易產生飈升行情。如果股價在業績正式公布前就已經上漲過快或過高,並且成交量急劇放大時,投資者不宜輕易追漲。因為不排除有部分預先得知業績消息的莊家早早建倉,並把股價拉升到某一相對高位,專等著利好兌現時乘機派發給散戶。
3. 一般股票每季報的公布時間是多少呢
一般股票每季報的公布時間是:
一季報在4月份。
半年報在7月到8月底,即第三季度之前。
三季報在10月份。
年報一般在次年的1月-4月30日。
其中一季報和三季報有明確的「季報制」規定:在該季度結束後三十天內公布 。
季度時間的劃分:
1-3為第一季。
4-6為第二季。
7-9為第三季。
10-12為第四季
看個股季報,主要看季度收益率,同比、環比是增長還是下滑了;看季度現金流,同比、環比是增長還是減低了;看產出,同比、環比是增長還是下滑了;看銷售,同比、環比是增長還是下滑了;看成本,同比、環比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看債務,同比、環比是增長還是下降了
首先,投資者應當通過季報信息披露現象看本質。現象是公開的數據和文字描述,本質是數據的來源、計算口徑、編制方法、政策制度等。本質更多反映的是數據或文字描述背後蘊涵的規律。
其次,重視信息的文字描述。上市公司季報文字描述的往往是總結、成果、業績、過去管理思路等較多。而對公司前景展望、業績預測、未來管理思路、具體做法等描述較少。投資者對於濃墨重彩的信息不妨看淡些,對「一筆帶過」的信息不妨看濃些,並多打幾個問號。與上市公司自身以往的業績做比較,與同行業、同類型的公司做比較,進一步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初衷和原由。按照一般規律,出於自身利益的保護和市場形象的維護,上市公司濃墨重彩較多的是有利於維護上市公司正面市場的信息,而對有損公司形象的信息則著墨不足,特別是暗含「風險」的擔保、抵押、關聯交易等。這種信息披露方式,對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是十分不利的。投資者在閱讀季報時,如果不加以辨析,吸收的可能都是積極信號,而忽略的可能都是風險信號,從而使投資者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導致不應有的投資損失。
第三,重視信息對股價的作用力。當一隻股票上漲或下跌時,投資者的第一反映是什麼,是產生為什麼漲和為什麼跌的疑問。由股價表現聯想到上市公司報告是必然的,及時、准確、完整的季報將給投資者做出答案。而這些答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上市公司對季報的披露廣度和深度。當投資者把股價變化與閱讀上市公司季報有機結合的時候,投資成功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強。
4. 上市公司提前出年報的原因有什麼
提前披露年報意味著公司准備在年報公布前後策劃重大事項;提前公布年報的整體業績明顯偏好;提前公布年報組合在年報公布前1個月,公布後1-3個月內相對滬深300超額收益明顯,尤其是年報公布後1個月內每年都能取得穩定的超額收益。
(4)一隻股票提前公布報表擴展閱讀: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
年報在上市公司中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其次,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
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外,公司年報中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也需認真閱讀,比如公司管理層對經營情況認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財務報表的附註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從中可了解公司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解釋。
投資者可以先看第三部分「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這些數據中有一條叫「每股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這一指標投資者應高度重視,它可以體現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是否真的賺到了利潤。
第四部分「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中可以找到一條「報告期末股東總人數」。還可以用流通股數量除以股東人數,看看每一個股東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覺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動。
5. 股票 上市公司 的年報都在什麼時候公布
上市公司年報公布時間:每年1月1日——4月30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時間:每年7月1日——8月30日。上市公司季報披露時間: 一季報:每年4月1日——4月30日; 二季報(中報):每年7月1日——8月30日; 三季報: 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 四季報 (年報):每年1月1日——4月30日. 注: 二季報按規定是最晚是8月底必須全部出完;並且規定如果是8月出半年報的公司,必須在7月底前出預告。
拓展資料
常見的股票術語
1、多頭: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
2、空頭:股價長期保持下跌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
3、震盪:股價在一個區間波動,就像在一個箱子裡面一樣,沒有明顯的走勢趨勢。
4、整理:股市上的股價經過大幅度迅速上漲或下跌後,遇到阻力線或支撐線,原先上漲或下跌趨勢明顯放慢,開始出現區間震盪,並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整理。
5、反彈: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稱為反彈。一般來說,股票的反彈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彈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的下跌趨勢。
6、反轉:股價朝原來趨勢的相反方向移動叫做反轉,分為向上反轉和向下反轉。向上反轉是從空頭趨勢變成多頭趨勢,向下反轉是從多頭趨勢變成空頭趨勢。
7、跳空:開盤價高於或者低於前一天的最高價或者最低價。高於前一天的最高價叫做向上跳空,低於前一天的最低價叫做向下跳空。
8、超賣:指股價跌到遠遠低於正常股價的價位,股價的過度下跌的一種技術名詞,又叫超跌。
9、超買:指股票價格升至基本面因素無法支持的水平,通常發生在價格短時間內急漲之後。超買意味著價格很容易出現向下修正。
10、套牢:買進股票後股價卻下跌,持股市值處於浮虧的狀態。
11、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通過換手率可以知道一隻股票交易的活躍度,一般來說,當換手率達到10%-50%,就是非常活躍了,換手率低於1%的股票就說明股性很差,沒有大資金介入。
6. 股票發布財報意味著什麼
股票發布財報證明公司的業績開始正式對外公布,財報的好壞直接影響股價的漲跌
7. 股票公布財務年報和解禁股票發行時同一天,那麼會對股價有何影響呢
股票漲跌不由解禁決定,並且股票解禁不代表大股東馬上減持,股票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股票解禁意味著大量的非流通股可以進行流通,減持需要提前發出公告,非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的,一般要求兩年以上才能減持,非流通股占總股本低於5%的,一般要求在一年以後才能減持。
股票解禁的定義是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一般來說,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自由交易。企業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簽訂協議轉讓給受讓方,但未變更股權登記、仍由企業持有的,企業實際減持該限售股取得的收入。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個股解禁通常來說會使得股票供給增大,股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股價會下行,但是具體需要結合解禁時該個股的基本面、所處的價位和當時的大盤情況。
比如有的個股已經超跌或到橫盤突破區域,那麼一旦解禁,股東極有可能拉高出貨,反之一隻業績不佳的個股解禁或者高位那麼下跌可能性大,當然還要適當結合當時大盤走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對於大型國企,大非解禁沖擊較小,因為國有資本很少會減持。而對於創業板、中小板這類製造暴富神話的板塊,則需要保持謹慎,一般都會引發大跌。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投資速報:度小滿金融「定期盈」
定期盈是度小滿平台上最受歡迎的穩健型理財產品,更多產品信息可以通過度小滿金融APP了解。
8. 股票業績預告都是什麼時間出
業績預告一般是出在業績快報,固定財務報告之前,它一般出現要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第一,凈利潤為負值;第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第三,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上述的條件是滬深兩市所規定的,創業板在此之中的條件更多,基本上創業板是必須要業績預告的。
一般情況下,業績報告出現時間主要有以下幾個時間節點:
一、一季度業績預告:上年度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31日之前的,應當最晚在披露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本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4月份的,應當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二、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
三、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
四、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綜上所述,這些時間點一般都是業績預告出現的時間,若是在這些時間內沒有出現業績預告,那麼說明該公司目前經營情形較為穩定,並無大的變化。
【拓展資料】
股票的業績投資者可以通過股票交易軟體上的股票業績指標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股票咨詢網站(東方財富、同花順等等)上公布的定期財務報表公告進行觀察分析。
股票業績的指標主要是市盈率、市凈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這些在一些股票交易軟體上都會有顯示,並且實時進行更新,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指標進行分析觀察股票的業績。例如:股票凈利潤處於負數,就表示上市公司屬於虧損狀態。反之,股票凈利潤較高,高於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那麼就表示上市公司業績較好。
而定期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投資者可以通過財務報表數據與之前的數據進行對比,或者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對比,來觀察股票上市公司的業績。例如: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同比上期減少很多,而所有者權益增加了,那麼就表示該公司的業績有所提升。反之,如果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同比上期增加很多,而所有者權益減少了,那麼就表示該公司的業績處於下降。
9. 公布年報的股票第二天還會跌嗎、
不一定會跌。影響股票走勢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上市公司年報業績不錯,他的股價會上升。而且從這幾天的走勢可以預測的是,它的股價會往上走的。另外一隻個股漲跌,年報業績僅僅只是一方面而已,不能單純的去判斷,還得綜合各種指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提前知道年報的大概情況。其實從預增預減公告時候之前,就已經開始漲或者跌了,等出年報時,大家都知道了,這信息就不值錢了。
其次,股票出研報第二天不一定跌,如果一家大家都追捧的公司研報出之前就有大資金布局且上漲,隨後公布研報是利好,大資金就會套利出局,超賣導致下跌,這就是常說的利好兌現為利空;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研報是利好,則可能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的買入,從而會推動股價上漲。
如果個股的研報是利空消息,且在出研報之前,股價已經提前消化這利空消息,即股價出現過下跌,則在研報之後,股票可能不會再下跌了,甚至出現小幅的上漲,這就是常說的利空兌現為利好;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研報是利空,則可能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情緒,大量的拋出手中的籌碼,增加市場上的拋單,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操作系統:聯想小新愛air15
股票年報可以通過各大網站的證券資料里看到.
比如東方財富網,中國證券網等,
其實最簡單的就是看股票交梗軟體里的股票資料
大智慧啊,同花順等交易軟體里都有,按一下F10就出來了.
做股票怎麼看上市公司年報 閱讀年報注意把握以下兩點:第一、對上市公司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不能只看凈利潤、每股收益,更不能就以此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投資者必須了解上市公司的利潤構成,尤其是主營業務利潤所佔比例。第二、不能只關注一些市場上人人皆知的「績優」上市公司,而忽視一些虧損、特別是「巨虧」公司的投機價值。分析人士認為,即使是「巨虧」公司也往往有較好投機機會。特別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歷年包袱、輕裝上陣的虧損公司就更要關注。
分析年報的一般程序步驟 :
一、挑幾個比較常用重點的指標,對報表進行直接分析: 1、同去年相比的利潤增長幅度,比如去年是一億,今年一億二,這個增長就有意義。但一個企業連續三年的平均指標更重要,而且這個指標浮動上下不超過20%,這才比較正常。如果超過太多,就應該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除非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某些特殊的原因所造成。 2、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比較好的公司在8%,大於9%已經算是比較好的公司了。 3、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盈利質量,就是錢拿沒拿回來,錢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關心盈利能力,比去年盈了多少,每股收益漲了多少,利潤總額漲了多少,大家都只在乎這個。但有利潤沒現金流,它肯定不能變現,企業經營就會出現問題。無論在市場、銷售等等都有問題。而有現金流,沒有利潤,這個情況則不是很多見,只能說利潤率比較低。 4、扣除後每股收益、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昴┕啥ㄒ?- 三年以上的應收帳款 - 待攤費用 - 待處理(流動、固定)資產凈損失 - 開辦費 - 長期待攤費用)/年末股本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