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期股票投資的問題
.主要包括公司的行業,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地區情況,市場的前景,國家相關政策,國外對國內市場的影響等等,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都會通過公告方式把這些資料對外公開的,有一些是要你自己在相關的部門或者機構去查詢還有分析。
2.在把自己的血汗錢拿出來投資股票之前,一定要分析研究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資。以下的步驟,將教你如何進行股票的基本面分析。
② 什麼樣的股票值得長期投資
短線投資看市場情緒,長線投資看公司價值。國內多數中小投資者是短線客,做長線的可能也是被套成長期股東的,被動長線,而不是主動長線。那麼,長線投資需要具有什麼條件?什麼樣的股票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繼續看下面,答案娓娓道來。
長線投資需要有合適的「土壤」
國內的股票歷史較短,而美國的股市是「百年老字型大小」,出了很多著名的長線投資者,原因有二。
美國股市牛長熊短,目前正在經歷十年長牛。做股票要順勢而為,也就是要順應牛熊的周期,牛市持股熊市持幣,並把握好每一輪牛市的主流板塊。牛市只要安心持股就好了,只有在熊市才會短線折騰,所以,美國每輪牛市的時間都很長,給長線投資者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土壤」。
美國經濟近一個世紀總體上都處於增長的狀態。經歷了世界大戰,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霸主,坐上經濟老大的「寶座」。企業在美國有錢賺,股票價格自然會增長,因此,美國為本土企業提供了較佳的營商環境,相當於給了企業發展的「土壤」。
其實,中國股市具備了長線投資的「土壤」,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這幾年經濟轉型,但也能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水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A股的投資者結構需要時間來改善,更本質的說法,就是A股機構化進程,還沒那麼快到來。管理層加速金融對外開放,其中的目的是為了引進國外理性的中長線資金,成熟的投資風格與短線投機炒作之間的碰撞,將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只有市場機構化程度高,制度上發生本質上的變革,歡迎有實力或者有潛力的企業上市,同時對基本面垃圾的企業做出退市處理,長期下去,A股才有可能走出長牛,才適合長線投資。僅從目前的階段來看,A股僅有少數的股票適合長線投資,其餘大部分股票,跟牛熊周期關系緊密,要順應牛市規律來擇時。
什麼樣的股票具有長線投資價值?
這兩三年來,一直在提一個詞,「核心資產」,看好中國的未來,就是看好中國的「核心資產」。所謂「核心資產」,即財務報表出色、行業地位顯著的企業。外資流入A股,買的就是「核心資產」,資本市場開放將長期進行下去的,外資呈現長期流入的趨勢,那麼,就會給部分股票帶來長線的投資價值。
關於選擇「核心資產」的理由,我在7月23日《如果自己的錢放在股市當中,10年不去管它,上漲的概率大嗎?》一文中有講到。其實,有個簡單的辦法可以篩選出長線股,國際三大著名指數先後把A股納入進去,被納入到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里的A股成分股,都是經過國外機構精挑細選的,都是符合國外投資者的「口味」,那麼,都被納入到這三個指數里的重疊的成分股,將會有更多的被動資金配置,那這些重疊的成分股可以視為長線股,具備長線投資價值。
③ 誰炒股誰傾家盪產,十年親身經歷冒死勸告你
「炒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是所有客戶到證券公司開戶都會聽到的一句話,但很多人莫視,
「灰犀牛」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股市是什麼,要認清!
股市應該是上市公司融資的渠道,是股票買賣、轉讓、流通的場所,
有賣有買的地方,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戶,就是個數字游戲,
從交易機制看是零和博弈,甚至可以說是負和博弈,
有人在游戲中賺到了,那就有人在游戲中輸掉。
「傾家盪產」的人歸結下來不外乎一種「重倉豪賭」
所以,炒股還是要回歸理性,量力而行
④ 誰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炒股經歷,去年到現在還有能賺錢的嗎真心想找一個能指點迷津的人。
我前期是一個十分失敗的投資者,分享個人的失敗經歷,也許能夠讓更多處在同一處境的人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投資經歷錯在哪裡,還有什麼樣的道路可供自己選擇。希望能對一些人有幫助,就知足了。
2014末牛市的啟動點我進入股市,那時候非常火的是股票配資,一配十的資金,自己投了四萬,配資公司給了我一個恆生系統的homs帳號與密碼,裡面操作資金44萬,其實那時候就想著依賴杠桿把收益最大可能的放大。自己其實對股票就懂些皮毛,但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做什麼都是滿倉干。那時候,中字頭的股票漲的最凶,反正自己也是追風,生怕風一下子就不颳了,趕緊沖進去。其實那時候的滿倉操作,長期拿一支股來說,應該是沒問題的,我帳戶也是一下子就到了52萬,不過那時候也不平靜,時不時就會來個黑天鵝,我的激進讓我的帳戶資金增幅大,也是讓我最後爆倉的主因。後面不服輸的我,後面再加金進去,同樣我沒改變的自己的操作思路,後果還是一樣,同樣是爆倉結局。
沒資金了,就一直休息,遠離了一段時間,我這人一般退出了也不會去反省,反正錯了就錯了,反正也沒資金了,過多感覺還是運氣問題。
後面自己又籌得一筆資金,在15年4月份的時候,那時候配資是有開始打擊的情況了,但是還是有一配七倍最高的,不過以我吃過兩次虧的情況,已經不敢再去碰這個配資了,自有資金20萬全部投進去了,這次自己還是不擅長,但由於自己的激進,並且不用擔心爆倉問題,和接觸到一些消息渠道,居然在5月底,帳戶市值最高峰達到38萬。腦子一下子熱了許多,心想按此速度,帳戶有望年內達到100萬吧。後面也有許多朋友找到我交流股票,有兩個朋友乾脆直接把帳戶交我打理。
不幸的是,從6月中旬,我的帳戶就跟著大盤狂渾的節奏,每天的跌停,讓我十分郁悶無奈,但是還是堅信,大盤只是短暫的調整,會回升上去的,而那個時候,自己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選股思路不對,還在不停的換股操作,希望能帶來一線生機,暴跌下我幾乎每天還換一次股,結果大家懂的,38萬就直下到16萬附近。不是一般的縮水。大盤已經跌的我懷疑人生了。
剛好那個時候,又來了股指配資。怎麼個配法我已經不太清楚,反正也是兩三萬就能操作IH,IF,IC三種合約,當然IH是比較穩定的,一天波動100個點以內吧,IF波動300點以內,IC500個點以內,一個點大概是300元,那時候以我的沖勁,自然不會選IH來操作,IC波動太大,後面是做的IF合約。那時候想的是,既然股指是可以做空的,那麼就投點錢來做空吧,這樣多少可以賺回點股票損失的資金。第一次做股指,還是選擇這種波動震幅大的品種,並且2萬塊能承受幾個點的波動,大家可以算算。結果同樣是失敗的。
前面的投資失利,我已經基本上是心灰意冷,更多是抱怨遇到的是行情的急轉急下,而非自身的原因。
現在總結,一方面,自己對股票根本沒有研究,另一方面,沒有一套科學的選股操作思路,沒有一套聰明的倉位控制。而對股指,配資更是傻傻地充當炮灰。
後面,跟一個朋友吃飯,介紹了一個職業的操盤手給我,其實那時我對這種操盤手,分析師不抱太多好感,更不會想依靠這些人能幫自己去賺回本錢,我對專家的意見,從來就是只認為是磚家,搬磚的吧。不過,既是朋友介紹的,並且我的股票帳戶已經也是持續好一段時間,沒有超過16萬這個門檻了,想著好吧,隨便你處理,反正錢也轉不出去,自已也沒有心思弄這個了,激情說實話也被磨滅了。帳戶是我已經害怕到不敢去看的程度,用的是逃避的態度去應對股市,生怕一打開帳戶,就會莫名的悲傷,但是上面的市值,自己是有底的。
自己把帳戶交給別人,當時是一種解脫,不用再去操心,不用再去關注那起伏不定的股價,也不是說對別人很放心吧,至少已經同意了讓別人代操,自己是不方便去干涉的,並且自己是失敗的經歷,是逃避的態度,自然也對帳戶是不聞不問的。
到了16年4月份,操盤手聯系了我,讓我打開帳戶來看下,我打開了之後,發現,確實是到了,而且差一千多就到21萬了。看了下持股,上面持有的是匯金股份,贏時勝,這兩支,盈利都超過30%。說真的,立馬對這個操盤手起了很大興趣,跟他聊了不少東西,也慶幸自己當初並沒有對他有過多干涉,這個反倒是對操盤手最大的支持吧,因為如果一旦自己給他的壓力過大,或許,我的帳戶,依然會在16萬市值的底下徘徊吧。開始對操盤手有了好感,而他,也不象我之前對他有過的一些偏見,他樂意分享自己的操作思路,選股,倉位控制等,讓我這個缺乏投資反省的自負者,一下子明白了不少道理。
如今,我還是把帳戶交給他,偶爾會去打開帳戶看看市值的變化,但是以他的穩健方式,撐得起我對他的所有信任。當然,分享這個出來,希望所有人在投資的道路上,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他的微信號是:Yu--78(中間是兩個杠)。希望能幫到你。
⑤ 有哪些真正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
我了解的真正靠股票發家致富的例子不是很多,比如說像巴飛特,江安等等都是靠炒股票發家致富的,但是我本人不太贊成這種發家致富的方法,因為炒股票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太適合比較保守的人去炒股。
⑥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如下:
中古世紀末期,義大利幾個城邦開始發行可以交易的政府證券。威尼斯從 13 世紀中葉就開始在里亞托買賣政府證券。投機風潮也應運而生:1351年,有關當局通過法令,禁止散布謠言,打壓政府基金價格;1390年、1404年及1410年分別都有人試圖禁止政府出售債券期貨;共和國總督及公爵議會也試圖禁絕「內線交易」。佛羅倫斯、比薩、維倫納及熱那亞 14 世紀時也都出現過政府債券的交易市場。義大利城邦把收稅的權力外包給蒙提(Monti),這些公司的股本被分割成可以買賣的股票(Luoghi)。這些早期的股份公司和羅馬時代的公會極為類似。
由於宗教戰爭、荷蘭判亂及多起城邦破產的事件,法國及法蘭德斯資本市場的發展在 16 世紀下半葉停滯不前。里昂155北歐的定期交易會源自於古羅馬時代的論壇(fora)及酒神節慶典,只有這個時候,可以拋棄許多中古世紀對交易及金融的限制。事實上,它們就是股票市場的雛型。15 世紀的勒普齊格(Leipzig)交易會中,可以買賣德國礦場的股票;在巴黎附近舉行的聖日耳曼(Saint Germain)交易會,在四旬齋後開市,場內也可買賣市政公債、存單及彩券。安特衛普的春季及秋季交易會會期都很長,再加上全年開放自由交易,更被稱為「經年累月的交易會」。 16 世紀中葉安特衛普正式成立結算所(bourse),以此為名的原因是,這群交易商人都聚集在布拉吉斯(Bruges)附近的伯斯旅館。
從 16 世紀中葉,描述投機市場情形的詳細證據愈來愈多。金融市場已經發展出信用觀念,債券價格反映的是未來事件的預期心理,例如無法償債。1530 年代開始出現操縱市場的行徑,由都西組成的一個集團,故意壓制里昂市場的股價(如今稱為空頭打壓)。1550 年代中期,安特衛普及里昂市場又掀起一股炒作皇室債券的熱潮,結果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7年宣布停止償債,這股熱潮才突然中斷。 西班牙軍隊1585年攻佔安特衛普,後者的結算所從此走下坡。阿姆斯特丹乘機崛起,因為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猶太難民逃離西班牙,攜帶資金及交易技巧抵達荷蘭。這些移民帶給荷蘭的震撼,被歷史學家稱為荷蘭在1590 年代的「經濟奇跡」。到了 17 世紀初,荷蘭共和國是歐洲最發達、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雖然包括銀行、借貸兩方的記帳制、合資公司、存單及股票市場這些資本主義的金融制度並不是荷蘭人發明的,不過,荷蘭人卻在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重商經濟體系內,於穩定的基礎上整合及建立這些制度。聯合東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這是第一家獲得政府特許權的合資公司,可獨享和東方世界的貿易。19 年後,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旨在拓展美洲地區的商機。歐洲第一家中央銀行是阿姆斯特丹的威索爾銀行(Wisselbank),成立於1609 年,前身是熱那亞的Casa San Giorgio。
到了 17 世紀初,歐洲各地蜂擁而來的資金紛紛投入荷蘭各式各樣的金融資產,從不動產到年金、市政公債、存單及中期貸款。阿姆斯特丹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轉運港口,更是當時世界的金融首都。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610 年成立新的交易所)內交易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及勞務:「大宗物資、外匯、股權、海上保險……(它是)一個貨幣市場、金融市場,(也)是一個股票市場。」 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1720年,英國一些商人和貴族成立了一家南海公司。他們通過賄賂國會議員等非法手段,獲得許多海外貿易和經銷國債等方面的特權,致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由年初的每股228.5英鎊,迅速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鎊。但好景不長,他們賄賂國會議員內幕很快被揭露,該公司的信譽及經營狀況一落千丈,股票價格到年底已跌至每股125英鎊。廣大被愚弄與欺騙的投資公眾遭受嚴重損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那些公司內幕人士由於了解內幕及時地將股票出手,所以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發了橫財。由於當時的英國並沒有股票交易的相關法規,因而不能對上述內幕交易者繩之以法,使得越來越多投機者紛紛效法南海公司,通過種種手段巧取豪奪。大批股票投資者上當受騙、被盤剝一空,有的甚至傾家盪產,走投無路之下就去干起殺人越貨、攔路搶劫的事情。股票市場的混亂不堪使得整個社會秩序也動盪不安。事態的發展使英國朝野大為震驚。英國下議院經過調查後指出:狂熱的股票投機活動無異於變相的搶劫,必須對股票交易實行法治。於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法規----<肥皂泡法案>於1721年在英國誕生了。
以後在1812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條例>。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易所 那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第一個電子股票市場。那斯達克飛速發展,成為世界資金容量第二大的股票交易市場。 股票和股票市場,在19世紀60年代的末期,跨躍重洋來到了中國。而它最先落腳的地方,正是這里,當年被世人譽為東方華爾街的上海。北京自來水廠,依然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的一條胡同里,人們今天走過它的門前,或許不會意識到,它就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北京自來水公司發行股票的那一年,距離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間大約260年。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大門,一個洋人開辦的證券交易組織首先在上海落戶了。1869年,外國商人組織了「掮客公會」,專門交易外國公司的股票,就是這個組織1891年演變成了上海眾業公所。今天,在上海圖書館存放的大量歷史文獻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早期股票市場的歷史足跡。 上海眾業公所,坐落在上海的外灘,作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其交易的股票或企業債券卻都來自洋人的公司。辛亥革命之後,洋人在中國股市上的反客為主,深深地剌激著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他來到上海,找到上海著名的富商虞洽卿先生。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中國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先後在北京、上海、漢口正式開業了。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一家 1949年6月,天津證券交易所的重新設立,標志著中國當代證券市場的正式啟動。1956年,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否定和排斥證券市場。1958年以後,證券市場更是長期受到摒棄。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後,中國當代證券市場才得以逐步恢復。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從此,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設立以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更為迅速,用10年的時間走完了成熟市場經濟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歷史的大跨越。
⑦ 你聽過哪些股市有關的傳奇故事嗎
我們單位有幾個老股民,他們最常說的股市傳奇是:
07-08年,老太太早上先去趟股市,再去菜場買菜。進證券交易所就跟進菜場一樣,門檻低風險小,穩賺不賠。
⑧ 你聽過、見過最悲慘的炒股故事是哪些
如下:
1、真實的事情,朋友95年入市,省吃簡用每年把錢存入股市 ,沒買車沒買房,研究股票是他唯一的愛好和發財夢想。
2008年市值30萬還挺高興, 其實仔細算算還是賠的,後來玩權證賠了10萬,玩白銀 期貨 一天被打爆賠10萬,15年信用卡貸款玩B基金,下折賠90%,最後欠銀行14萬元。
2013年45歲結婚,最後16-17年兩口子努力把欠的錢還清,這兩年他下班後開滴滴,老了10多歲。2015年給老婆起誓再不玩股票了。但他的夢想還在,現在偷偷的又入了3000元炒股,18年又賠了50%!
如果在短線操作中,如果你遇到過貪婪、急功近利、患得患失、驕躁不安、盲目自信......這樣的心態,我們可以嘗試用以下的方法去調整:
1.嚴格止損
對於剛入市的短線投資者來說,因為不懂得去把握買點,所以最容易發生買進股票就被套的情況。被套的次數一多,炒股的心態就容易失衡,往往會出現悲觀的情緒,最終導致「鴕鳥心態」,乾脆打死也不賣。
2.提高成功率
短線投資者嚴格執行了止損,就不用擔心被套牢了。但是如果止損的次數過多,總是見不得盈利,也是容易把心態搞壞的。為此,我們需要提高每次的操作成功率,那麼如何提高呢?
首先需要判斷大盤的走勢,如果有強勢大盤的配合,我們做起短線的成功率會隨之大增;相反,成功率會大打折扣。每天晚上在復盤的時候,建議短線投資者多閱讀各種基本面政策信息以及別人的股評,多研究大盤各項技術指標,加上自己的判斷,從中判斷大盤的走勢。
其次介入的個股一定是強勢股,這樣短線獲得的利潤空間才會大,我們可以通過深滬股市的漲幅排行榜來尋找,並且結合K線形態、技術指標、成交量等來進行綜合判斷。
3.學會等待
在牛市中以及底部區域,我們要學會等待。不要因為自己買入的股票滯漲而懊惱,只要該股的基本面沒有出現問題,都會有補漲的機會。不要因為一時的不漲,而這山望著那山高,看著別人都賺了多少多少,就眼紅。最後導致失衡的、急躁的心態,出現追漲殺跌,這是炒股的一個大忌。
4.及時止贏
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在短線賺取一定利潤之後,如果繼續貪,不及時止贏,等到調整的時候,利潤很快就被吞噬,這個時候投資者很容易懊惱,後悔在最高點沒有賣出股票。所以止贏是相當重要的!
什麼是止贏?就是當股票漲到你滿意的目標價後出貨,這個止贏的價格可以根據你的喜好、個股的走勢和大盤的情況來選擇,比如在牛市中止贏位置選擇在上漲20%時,在熊市中止贏位置選擇在5%時。
5.正確理解虧損
有很多短線投資者的心態為什麼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虧損。一次虧損,可能會怪大盤不好;第二次再虧損,可能怪選的股票不好;第三次再虧損,可能怪自己的運氣不好。
多次虧損以後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為什麼別人能賺錢,而我老是虧錢,信心開始喪失,心態開始變得不好,於是開始急躁,賭性大發,結果陷入虧損的怪圈。
⑨ 喜歡炒股,求股神巴菲特的傳奇故事!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被稱為股神,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或「奧瑪哈的聖賢」,目前擁有約620億美元的凈資產,根據《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經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夫人蘇姍·巴菲特(SusanBuffett)在與他一起看望朋友時,突然中風去世。擁有30億美元財富,或2.2%BerkshireHathaway公司股權的蘇姍·巴菲特享年72歲。巴菲特夫婦於1952年結婚,但兩人自1977年起開始分居,此時蘇姍從他們的家鄉遷往舊金山,往音樂事業方向發展。兩人從未宣布要離婚。兩人常在一起旅行,蘇姍也常出席在他們的家鄉Omaha舉行的公司股東大會。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1.7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1.7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巴菲特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確實是個巴菲特迷,他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巴菲特的5+12+8+2法則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准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准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巴菲特理財法:「三要三不要」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路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路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⑩ 你聽過哪些股市有關的傳奇故事
我曾經也是一個資深的微投資玩家!!各位微型小投資基本都參與過,二十幾年了,各種壓力我都經歷過,從日入過萬到一夜虧空等等遭遇,債務爆發,後來遇到了他,是他把我帶了上來(昵稱能找到他),教了我很多方法和技巧!!希望他能幫到你們,不要在這里尋求安慰了,其實困難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害怕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