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旺旺是國有企業嗎
不是,是外企
集團成立於1962年,前身為宜蘭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1983年,旺旺創立了該品牌,並於90年代初到大陸投資設廠。 經過多年的發展,旺旺的足跡已遍及亞洲、非洲、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歐洲等61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旺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51.HK)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成為旗下餐飲業務的控股公司。旺旺不斷拓展業務領域,開拓東南亞市場,尋求更多元化的產業合作。想要集團以「領先、自信、團結」的經營理念管理各項事業,立志成為「綜合性消費食品王國」,並朝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
拓展資料:
組建集團公司的優勢 更大的企業資產涉及更廣泛的領域。 企業的實力會很強等等。 組建集團公司的不足 它涉及到很多你不了解的行業,而且風險很高。企業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 集團化經營即多元化經營,又分為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 單一操作:相關度最高,多樣化程度最低。關聯多元化:中等關聯度,中等分散度。非相關多元化:低相關,高多元化。 相關多元化意味著它們有共同之處,可以相互借用資源。例如,寶潔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洗滌劑、洗滌劑產品和尿布。可以利用寶潔的渠道資源(渠道議價能力、渠道鋪設)、廣告資源(統一廣告策劃等)、人力資源(同一日化營銷人員)。
集團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紐帶,以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准則,由母公司、子公司、股份公司及其他成員組成的企業法人協會。 根據母公司管理集中化和分權化的程度,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集中管理系統 集中管理制度,是指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集中在母公司統一指揮下,子公司的供應、生產、銷售、人員、貨物、內容均由母公司統管、統管、統一核算、垂直領導、各單位在財務上獨立,在管理上沒有自主權,在母公司設立職能部門,協助總經理管理各子公司的業務。 實施本管理系統的優點有: 有利於全集團人員、資金、物資的統一分配和調度,可以集中各種力量,最大限度地做好集團的重點項目; 更好地確保附屬機構落實各項指引和政策;可以提高集團的整體競爭力; 有利於提高群體的決策能力和速度; 有利於培養集團員工的集體主義和整體觀念。 這種管理系統的缺點是: 不利於調動子公司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容易形成下屬聽從上級安排,影響員工責任感的發揮;集團管理機制僵化,規章過多,影響企業活動的有效性; 在分配上,很容易吃「大鍋」,搞「平均主義」。
B. 旺旺集團的歷史介紹
旺旺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位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62年,從事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但當時為蔡衍明父親蔡阿仕的朋友所經營。1976年經營權由蔡阿仕接手,年僅20歲而且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蔡衍明自告奮勇參與公司的營運,隔年(1977年)蔡衍明即以總經理身份接掌經營權。然而缺乏經驗與能力的蔡衍明不久便遇上大虧損,該公司推出的「浪味魷魚絲」造成公司慘賠新台幣1億元以上。1979年開始藉由自創品牌「旺仔」重新開拓台灣市場。之後因看好日本米果有厚利可圖,而找上日本米果大廠岩琢制果代工,後來取得岩冢技術授權並推出「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的民俗祭拜習慣,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
藉由與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旺旺陸續推出的新產品如「浪味仙」、「雪の月」、「旺仔小饅頭」等皆有不錯的成績。蔡衍明於是計劃將版圖向台灣以外地區擴張,尤其是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大陸。1989年便在中國注冊了「旺旺」商標,為第一個在大陸注冊商標的台灣廠商。1992年蔡衍明舍棄競爭日趨激烈的大陸沿海省份,到湖南長沙設廠,成為湖南省第一家外資廠商,開始了旺旺在大陸的米果生意。由於旺旺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米果廠商,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廠商跟進,造成毛利一路下滑;於是旺旺以擴大經濟規模的策略應戰,一方面極力壓低成本,一方面以低價逼退跟進者,最後不但穩住了戰局,也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大陸。
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結果蔡衍明在2007年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7年,台灣發生力霸集團金融事件(力霸案),旺旺陸續開始購入該集團旗下公司的股份;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力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友聯產物保險,並更名為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另外亦希望以30億元取得東森電視40.32%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但可惜終失敗。
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151)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
2009年,旺旺集團跨足媒體產業,買下經營面臨巨額虧損、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等多家媒體的中國時報系,由於電子媒體經營權易手需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雖然通過兩家電子媒體的董監變更案,但核准處分中包含要求董、監不得重復、設置獨立董事、獨立攝影棚等七項附款,引發違反依法行政的爭議,面對此一爭議旺旺集團強烈不滿並動用媒體反擊。所謂客觀公正的民間團體如財團法人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革學社表示如旺旺不讓此案回歸公共領域進行理性討論,將呼籲大家拒絕三中。旺旺集團遂在中國時報頭版以半版廣登報要求曾經污衊批評該案之人道歉,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截至2009年6月14日,共有四名學者跟記者收到存證信函。極少數部份部落客認為旺旺集團作為民營媒體卻以法律恫嚇方式打壓公共言論自由,發起「我也要旺旺的存證信函」 活動串連。
C. 旺旺集團介紹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總監王仁銓。集團與「康師傅」、「統一」並稱內地食品行業三大台資品牌之一,2001年8月30日成立仙桃瑞麥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40萬美元,投資總額200萬美元。
旺旺開始業務可追溯至1962年5月在台灣設立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主要是生產農產品罐頭食品並以出口外銷為主要業務。70年代末蔡衍明接任董事長,集團在1983年與日本三大米果製造商之一的岩冢簽署了技術合作合約,共同開發台灣米果市場,開始逐漸發展自己的品牌,後來公司推出「旺旺仙貝」,大獲成功,並迅速取得市場領導品牌的地位。
1987年旺旺商標在大陸申請注冊,為台商在大陸申請商標注冊的首例。面對有限的資源及台灣市場,並及時掌握大陸開放經濟之良機,1992年來到大陸發展,正式拓展大陸市場,主要生產休閑食品,同年旺旺產品廣告在大陸電視台首播。第一家工廠於1994年在湖南開始生產並為集團進入大陸龐大消費市場奠下堅固的基礎。經過10年的努力,旺旺集團在大陸已經有30多家工廠,一萬多名員工。目前在內地的投資額達5億多美元。
台灣旺旺控股集團系現代化食品生產企業,目前在上高投資成立四家子公司,總投資達2880萬美元,佔地面積370多畝。其四家子公司分別是:
第一家也是首家落戶工業園的企業上高瑞麥食品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簽約入園,2002年5月投產,總投資680萬美元,現有7條生產線,主要生產旺旺雪餅等系列產品。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上交稅收7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786人。
第二家是上高旺旺食品公司,於2005年7月簽約入園,總投資1000萬美元,主要生產碎碎冰等系列休閑食品。目前近2萬平方米的廠房已全部竣工,3月份正式投產。預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實現稅收10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200人。
第三、四家是江西旺旺食品公司和上高大旺食品公司,於2005年12月簽約入園,分別投資1000萬美元和200萬美元,主要生產旺仔小饅頭等休閑食品。
四家企業全部竣工投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實現稅收3000萬元,安置就業勞動力2500多人。
旺旺集團,秉著「緣、自信、大團結」的經營理念,採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嚴格管理;倡導「不斷創新,堅持品質」的企業文化;樹立「旺旺」品牌形象,使旺旺產品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地址:江西上高工業園區旺旺路
聯系電話:2505425 2505426
擁有40多年歷史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
1992年進入大陸:9個總廠、34個銷售分公司,另外還涉及酒店、地產、醫院、廣告、咨詢等多個領域。
1996年新加坡上市,2001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營業額5億美金最佳企業
業務包括旺旺雪餅、旺仔牛奶、邦德咖啡等200多種產品,如果您有積極的心態,有強烈的意願,我們有所述崗位虛席以待--- ---
所述人員一經錄用,按國家政策辦理「五險一金「,待遇從優!
D. 旺旺在行業里屬於什麼位置
摘要 中國旺旺(00151)成立於2007年10月03日,員工人數42,140,所屬行業食物飲品。
E. 旺旺集團在股市裡是哪個編號
你好,旺旺集團目前在香港上市,代號151,名為中國旺旺。
希望能幫到你
F. 曾經的中國快消三巨頭,中國旺旺、康師傅、統一,為什麼賣不動了
我想大多數20歲以上的中國人都吃過王旺雪糕、大一統或康師傅的方便麵。 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現在吃得不多。 三月份的盈利季節已經過去。瀏覽完王旺、大一統和康師傅的年報後,我只有一種感覺:我真的賣不出去!王旺、康師傅和統一都屬於台資企業。王旺和統一於1992年來到中國。康師傅來早了。創始人於1988年來到中國投資,但方便麵業務也始於1992年。 中國進入的時機非常好。中國最高領導人已經就大力發展經濟達成共識,對外開放應該繼續。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中國有一個非常好的資源:人 。
然而,它並沒有持續一百天。從14年開始,這三家企業的收入同時下降,並連續3年下降。 從凈利潤來看,康師傅已經連續四年下滑,而中國王旺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由於創新、產品升級、結構調整、單一產品價格上漲,統一被迫進行,利潤在15年內激增。 然而,價格是不可固定的,這是事實。行業定位決定了價格上漲的高度。一旦價格不能提高,毛利將下降,利潤將立即枯竭。 因此,在最近公布的16年業績中,我們看到統一毛利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凈利潤下降了27%。
G. 旺旺的主要市場
大部份集團設/據點分布在中國大陸,其次在中國台灣生產的產品銷售分布個地,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其次為台灣及其它市場,如東南亞國家。
旺旺自1992年投資大陸市場以來,短短幾年中,通過全體員工不懈的努力和正確成功的營銷策略,使各類品質優良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旺旺」更是成為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著名品牌。在企業不斷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旺旺十分重視社會公益的發展和與地區各方面關系(特別是政府和職能單位)的建立和互動,因此於1997年6月成立旺旺中國旺基金會,專門從事社會福利事業與公司公關工作的開展。
中國旺基金會以上海總部作為總會會址,並在湖南、湖北、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四川、福建、遼寧、廣東、山東、新疆等地設立了12個分會(湖北、新疆於06年成立), 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濟急、敬老、愛幼、扶殘、醫療、助學以及文體等活動的開展,每年通過中央、國台辦、宋慶齡基金會等單位開展的大型公益活動如97年起每年的洪澇災害,02年的非典,03年新疆地震、河南艾茲村、04年陝西銅川礦難,05年江西地震和黑龍江七台河礦難等,平均每年用於捐贈的現金及產品約一到二千萬元左右。
截止2005年底旺旺用於社會公益事業累計超過上億元人民幣。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旺旺憑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榜單」大獎,贏得廣大消費者普遍贊譽。